黃自坤,黃清水,李 雪,鞠北華,羅 清
類風濕關節(jié)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種病因尚不明確的難治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全世界每年的發(fā)病率為1%~3%,其主要特點是不可逆的關節(jié)滑膜炎癥和損傷[1]。越來越多的研究[2]表明單核細胞/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等在多種層面上參與RA的致病。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可通過分泌大量的炎性細胞因子來維持RA患者的炎性環(huán)境以及招募大量的免疫細胞遷移至關節(jié)炎,導致關節(jié)不可逆的損傷。簇分化抗原6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CD64)是IgG Fc段受體Ⅰ(FcγRⅠ),為高親和性受體。CD64是連接機體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橋梁,在細胞吞噬、清除免疫復合物、抗原遞呈和刺激炎性介質釋放中發(fā)揮至關重要的作用[3]。Hepburn et al[4]研究發(fā)現RA患者單核細胞上CD64表達與正常對照者之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Laurent et al[5]研究發(fā)現RA患者單核細胞上CD64的表達低于正常對照者。而Matt et al[6]研究表明RA患者單核細胞上CD64的表達升高,并且與疾病的活動程度相關。因此,CD64在RA患者單核細胞上的表達情況及其在RA中的具體作用還不是很明確。該研究通過流式細胞術檢測RA患者和正常對照者外周血單核細胞表面CD64的表達,分析其與疾病嚴重程度和分泌細胞因子的關系,探討CD64在RA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
1.1病例資料收集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風濕免疫科就診的RA患者46例,其中女38例,男8例,年齡34~78(57.3±12.0)歲。所有的RA患者符合1987年美國風濕病學會(ACR)制定的RA診斷標準[7],并排除其他嚴重疾病。正常對照組22例,為年齡和性別相匹配的健康體檢者,其中女18例,男4例,年齡32~69(51.2±11.6)歲。詳細收集RA患者臨床資料及相關實驗室檢查結果,并進行RA疾病活動性評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 28, DAS28)[8],根據評分將疾病組分為活動組(DAS28≥2.6分,38例)和穩(wěn)定組(DAS28<2.6分,8例)。根據病程的長短將疾病組分為復發(fā)病例組(病程大于6個月,41例)和新發(fā)病例組(病程小于6個月,5例)[9]。所有的RA患者在采集標本前使用了相關抗風濕病藥物的治療。本實驗經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參加者知情同意。
1.2儀器和試劑Ficoll-Paque分離液購自美國Sigma公司;流式細胞抗體藻紅蛋白標記的CD64抗體(phycoerythrin-CD64, PE-CD64)、PE標記的CD163抗體(PE-CD163)、PE標記的CD206抗體(PE-CD206)、PE標記的CD86抗體(PE-CD86)、異硫氰酸熒光素標記的CD40抗體(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CD40,FITC-CD40)、FITC標記的CD80抗體(FITC-CD80)、FITC標記的HLA-DR抗體(FITC-HLA-DR)購自美國eBioscience公司;藻紅蛋白-得克薩斯紅標記的CD14抗體(phycoerythrin-texas red,ECD-CD14)及相應的同型對照PE-IgGl和FITC-IgG1均購自美國Beckman Coulter公司。Cytomics FC 500流式細胞儀為美國Beckman Coulter公司產品,分析軟件為儀器自帶的CXP分析系統(tǒng)。
1.3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PBMC)提取肘前靜脈采集EDTA抗凝外周血5 ml,6 h內送檢。采用Ficoll-Paque分離液(美國Sigma公司)提取RA患者和對照者的PBMC。
1.4流式細胞術檢測單核細胞表面分子各取受試者100 μl 生理鹽水重懸的PBMC加入5試管中,按以下組合加入單克隆抗體各10 μl: ECD-CD14、PE-IgGl、FITC-IgGl; ECD-CD14、PE-CD163、FITC-CD80; ECD-CD14、PE-CD206、FITC-CD40; ECD-CD14、PE-CD86、FITC-HLA-DR; ECD-CD14、PE-CD64,4 ℃避光孵育30 min,如有紅細胞,則用紅細胞裂解處理后,生理鹽水洗滌,1 500 r/min離心5 min,棄上清液,重懸后用Cytomics FC 500流式細胞儀檢測分析,使用CXP分析軟件分析單核細胞(CD14+)CD163/CD206/CD40/CD64/CD86/CD80/HLA-DR的表達。
1.5流式細胞術檢測CD64陽性和陰性單核細胞內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 將分離的PBMC調整細胞數為5×109個/L接種于24孔細胞培養(yǎng)板,每孔1 ml,同時加入LPS干預(終濃度100 μg/L),置于37 ℃、5%CO2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16 h后,用胰酶將其消化獲取細胞,室溫 1 500 r/min 離心 5 min ,棄上清液,用生理鹽水洗滌后,再重懸細胞。加入流式抗體(10 μl ECD-CD14和 FITC-CD64)避光孵育 30 min,生理鹽水離心洗滌,再加入500 μl破膜/固定劑,避光孵育 20 min, 經Perm /WashTM緩沖液洗滌并用100 μl 重懸細胞,再加入 10 μl PE-TNF-α抗體,避光孵育30 min。生理鹽水洗滌后,重懸細胞。先以單核細胞設門,圈出CD64陽性和陰性兩群細胞,再分別以CD64陽性和陰性的單核細胞設門,分別讀取CD64陽性和陰性單核細胞胞內TNF-α 的表達。
1.6RA的其他實驗室指標檢測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采用動態(tài)血沉儀法(北京普利生公司),類風濕因子(rheumatoid factor, RF)和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采用速率散色比濁法(美國Beckman Coulter公司),抗環(huán)瓜氨酸多肽抗體(anti-citrullinated protein antibodies, ACPA)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上??菩律锛夹g股份有限公司)。
2.1RA患者及對照組外周血單核細胞的CD163/CD206/CD40/CD64/CD86/CD80/HLA-DR表達采用流式細胞術分析RA患者和正常對照組外周血單核細胞(CD14+)上CD163、CD206、CD40、CD64、CD86、CD80和HLA-DR表達水平,結果如表1所示,RA患者外周血CD64+單核細胞百分率為(94.64±0.92)%,正常對照組CD64+單核細胞百分率為(92.20±1.42)%,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RA患者組外周血單核細胞CD64表達的平均熒光強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 MFI)為(38.53±2.58),顯著高于正常對照組(28.14±1.6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0);而外周血單核細胞上的CD163、CD206、CD40、CD86、CD80和HLA-DR表達水平在兩組之間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RA患者外周血單核細胞上CD64表達與DAS28評分相關性分析結果如圖1所示,RA活動組(DAS28≥2.6)和穩(wěn)定組(DAS28<2.6)外周血單核細胞上CD64表達的MFI分別為(40.64±18.00)、(20.04±7.1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40)。RA患者外周血單核細胞上CD64表達的MFI與DAS28呈正相關性(rs=0.34,P=0.025)。
表1 RA組及對照組單核細胞表面CD163、CD206、CD40、CD64、CD86、CD80和HLA-DR的表達
圖1RA患者外周血單核細胞上CD64表達與DAS28相關性分析
A:RA活動組外周血單核細胞上CD64表達MFI明顯高于RA穩(wěn)定組; B:RA患者外周血單核細胞上CD64表達MFI與疾病活動性評分DAS28呈正相關性
2.3RA患者外周血單核細胞上CD64表達與炎性指標相關性分析結果如圖2所示,RA患者外周血單核細胞上CD64表達的MFI與ESR呈正相關性(rs=0.46,P=0.002),RA患者外周血單核細胞上CD64表達的MFI與CRP呈正相關性(rs=0.50,P=0.002)。
2.4RA患者外周血單核細胞上CD64表達與自身抗體的關系結果如圖3所示,RA患者ACPA陽性組外周血單核細胞上CD64表達的MFI高于對應的陰性組(P=0.048),RA患者RF陽性組外周血單核細胞上CD64表達的MFI高于對應的陰性組(P=0.004)。
圖2 RA患者外周血單核細胞上CD64表達與炎性指標相關性分析
A:RA患者外周血單核細胞上CD64表達MFI與ESR呈正相關性;B:RA患者外周血單核細胞上CD64表達MFI與CRP呈正相關性
圖3 RA患者外周血單核細胞上CD64表達與自身抗體的關系
A:RA患者ACPA陽性組外周血單核細胞上CD64表達的MFI高于對應的陰性組; B:RA患者RF陽性組外周血單核細胞上CD64表達的MFI高于對應的陰性組
2.5新發(fā)和復發(fā)RA患者外周血單核細胞的CD64表達的比較結果如圖4所示,外周血單核細胞上CD64表達的MFI在新發(fā)RA患者與復發(fā)RA患者之間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265)。
2.6RA患者CD64+單核細胞的TNF-α水平結果如圖5所示,RA患者 CD64+單核細胞表達的TNF-α水平明顯高于CD64-單核細胞 (P=0.014)。
圖4 新發(fā)RA患者和復發(fā)RA患者單核細胞上CD64表達
CD64是IgG Fc 段受體Ⅰ,為高親和性受體,組成性的表達在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表面。雖然之前有關于RA患者單核細胞上CD64的表達研究報道,但其結果存在爭議[4-6,10]。因此,本研究為深入了解CD64在RA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采用流式細胞術檢測RA患者和正常對照者外周血單核細胞中CD64的表達,結果顯示,RA患者外周血單核細胞上CD64的表達明顯升高,并與DAS28呈正相關性,說明 CD64的表達水平與疾病活動性呈正比,患者疾病越嚴重,CD64的表達水平越高。不同研究其結果不一致可能原因是不同RA患者異質性較大,其病程、用藥情況、自身抗體的狀況、年齡和性別都有所差異,且其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
本研究還分析了RA患者單核細胞中CD64的表達與炎癥指標、自身抗體的相關性。在RA患者中,單核細胞CD64的表達與炎癥指標CRP和ESR呈正相關性,且RA 患者單核細胞中CD64的表達水平與自身抗體密切相關。而近期研究[3-6]顯示CD64作為高親和力的IgG Fc 段受體,可促進單核細胞結合大量的抗體及抗原抗體免疫復合物,在刺激炎性介質釋放及RA發(fā)病中發(fā)揮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本研究進一步證實了CD64+單核細胞可分泌更多的TNF-α等促炎細胞因子,提示CD64可作為RA嚴重程度的評價指標。此外,本課題組之前的研究也證實單核細胞亞群中的經典型和中間型CD64表達與與炎癥水平、自身抗體產生和疾病活動性有明確的相關性,以及中間型單核細胞CD64 的表達與細胞因子相關[11]。這些結果進一步證實單核細胞上CD64的表達與RA的致病相關。
圖5RA患者CD64+單核細胞的TNF-α水平
A:流式細胞檢測CD64+單核細胞分泌TNF-α典型代表圖; B:RA患者 CD64+單核細胞表達的TNF-α 水平明顯高于CD64-單核細胞
RA是一種慢性炎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機體內存在大量的炎性細胞因子,已有研究證實IFN-γ和 G-CSF 等細胞因子可促進CD64的表達[12-13]。這就解釋了在RA這種炎性環(huán)境中,患者的單核細胞CD64表達升高。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還存在一些缺陷:① RA患者研究樣本不夠多,尤其是新發(fā)RA患者;② 沒有檢測未用藥的新發(fā)RA患者以及沒有直接檢測用藥前后新發(fā)RA患者的CD64表達差異,因此無法了解在沒有藥物干擾情況下,CD64在RA中的作用,以及藥物對CD64表達的影響。本研究在后續(xù)的研究中將進一步擴大樣本量檢測未用藥新發(fā)RA 患者以及用藥前后CD64的表達情況,使研究結果更具有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