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課堂“補白”,就是指教師在教學課堂中以教材為基礎補充講解一些能夠啟發(fā)和引導學生思考的內(nèi)容。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適當?shù)剡\用課堂“補白”能夠加強學生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并提升自身能力。在本文中,我結合實際教學案例談談初中語文教學藝術“補白”的有效策略。
在初中語文課文中,很多知識點往往以淺顯的形式呈現(xiàn),這在一定程度上給學生們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難,使得學生們無法深入理解相對應的知識點。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借助事例進行課文內(nèi)容“補白”,使課文內(nèi)容變得更加豐富和立體,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點。
以《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為例,這篇課文中包含了眾多哲理性較強但是闡述卻過于簡單的內(nèi)容,比如文章中關于“正確答案不止一個”的闡述較為簡單,學生很難真正理解其中內(nèi)涵,這便是教材內(nèi)容上留下的空白。針對此,我在教學過程中提出了一個問題:“同學們,請問1+1=?”學生首先想到了數(shù)學中的加法運算,于是很快地得到了答案:2。聽到學生的答案之后,我列舉了一個例子來拓展學生的思路:“從數(shù)學計算的角度來看,1加1確實等于2,但是從語文的角度來看,1加1就不一定等于2了,比如一個李白加上一壺酒就會等于百篇詩?!甭犖胰缡钦f,學生的思路瞬間被打開,于是也紛紛列舉類似事例,比如“一個漁民加上一張漁網(wǎng)等于萬條魚”,再如“一個作家加一支筆等于一本書”。顯然,在我的“補白”幫助下,學生們對“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這部分知識已經(jīng)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可見,借助事例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補白”不僅能夠調(diào)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還能夠加強學生對課文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在實際教學中,教學課堂中常常會存在一些空白時間節(jié)點,比如在一堂課上教師提前講完教學知識點,那么下課前幾分鐘便被空了出來,這時師生往往會無所事事,極大地浪費了時間。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則可以借助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詩詞來“補白”空白時間節(jié)點,既促進了學生對課堂教學知識點的掌握,又豐富了學生的詩詞積累。
例如,在教學《雪》這篇課文的時候,由于整堂課的教學非常順利,我提前完成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于是有了教學課堂時間節(jié)點上的“空白”,為了不浪費最后的課堂幾分鐘,我借助多媒體給學生們展示了毛澤東的《沁園春·雪》,然后給學生簡單地講解了這首詞,接著讓學生利用這空白的課堂幾分鐘進行背誦。等到下課鈴聲響起時,學生基本上能夠將這首詞背誦下來,課堂空白時間節(jié)點得到了有效的補充和利用。另外,在背誦這首詞的過程中,學生對毛澤東的其他詩歌也產(chǎn)生了濃厚的研究興趣,并在課后時間拓展學習了毛澤東的其他詩詞,比如《沁園春·長沙》。這種課后拓展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加強對課文的理解與掌握,還能夠增大學生的詩詞積累量,一舉兩得。
在上述教學案例中,我借助詩詞對課堂空白時間節(jié)點進行了“補白”,使課堂時間得以充分利用的同時豐富了學生的知識積累,并提升了學生們的詩詞涵養(yǎng),促進了自身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
一般而言,初中生對奇聞趣事往往充滿著極強的好奇心,同時,奇聞趣事又能夠有效活躍課堂教學范圍,給學生帶來更加輕松愉悅的聽課體驗。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課文教學內(nèi)容給學生補充一些奇聞趣事,并與學生共同交流探討奇聞趣事中的情節(jié)和人物,以加強課堂教育意義。
以《紀念白求恩》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為例,考慮到這篇文章的教育意義極強,其教學目的在于引導學生通過閱讀白求恩的事跡來學習白求恩身上的共產(chǎn)主義精神,但是,這篇課文的表達方式基本上以陳述為主,容易給學生造成枯燥乏味之感,進而影響到本節(jié)課的教學質(zhì)量,為了有效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教學過程中引入了與白求恩相關的奇聞趣事來增強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以保證課堂教學效率和質(zhì)量。比如,補充講述了白求恩幫助群眾進行輸血建立血庫的軼事和批評醫(yī)院護士關于藥瓶名稱的事情,待我講述完,整個班級學生都表達出對白求恩的敬意,同時也學習到了他身上的醫(yī)者精神和共產(chǎn)主義精神,極大地加強了本節(jié)課的教育意義,對學生們自身素質(zhì)的發(fā)展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在上述教學案例中,我借助白求恩的奇聞趣事來對課堂教學進行“補白”,給學生們帶來語文學習樂趣的同時給予學生一定的啟發(fā),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融入到語文課堂教學之中,學習更為豐富的語文知識,并拓展自身能力。
總而言之,善于“補白”是課堂教學的一門藝術,也是豐富課堂教學的一種有效途徑。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事例、詩詞以及奇聞趣事對課堂教學進行“補白”,加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效果,同時也促進學生自身能力的發(fā)展與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