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社會的迅猛發(fā)展,素質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隨之而來也向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作為語文教師,關注學生學習習慣的形成,注重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不斷研究教法和學生的學法,把語文教學真正落到實處,這樣才能夠實現(xiàn)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記得有人說過,“信任是開啟心扉的鑰匙,誠摯是架通心靈的橋梁”。語文作為基礎教育中的重要學科,語文課堂的教學語言備受學生青睞,教師課堂中一句機智巧妙的描述性語言,能給學生帶來一種美的享受,同樣也是開啟學生與教師之間友好交流的鑰匙。
比如,我在講讀《阿長與〈山海經(jīng)〉》一課時,為了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注意傾聽學生的意見和看法,設置這樣一個讓學生有話可說的問題,說說你在喜歡得到一個物品時,你的心情會怎樣?然后對照魯迅得到阿長給弄到的《山海經(jīng)》的心情一定會有共同點吧?教師相信同學們都能說出自己的心情,教師在耐心地等待同學們的發(fā)言……,教師發(fā)出這樣的橄欖枝,學生就會欣然接受,不僅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思考和說的能力,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因此,教師在課堂中對學生的態(tài)度應是滿懷熱情,學生感受到的是溫度,還有知識、能力。而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自主能力的形成,綜合能力的提升,不是簡單的一句話就能完成,是靠長期持久的培養(yǎng),如果教師僅僅取得學生的一時信任,是不能實現(xiàn)“親其師,信其道”的心理效能,應長期堅持不懈地用“愛”去感化學生,讓微笑、尊重、信任成為課堂流動的三元素,教師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學生,把尊重的話語傳遞給每一位學生。
要想使課堂上教師的每一句話都能吸引學生,這就需要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精心設計,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妥善處理,創(chuàng)設一個和諧、專注、活潑的教學氛圍。教師在教學中力爭運用多元教學方法。比如,課堂導語活潑有趣,巧妙為學生學習鋪設探索路徑,開動腦筋創(chuàng)設有效的機制,調動學生探究動機,把教學目標細化、具有可操作性,教學內容漸次型展開、具有懸念和波折感。合理使用現(xiàn)代教學技術,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的智慧點,課文重點、課文難點、課文精美點、學生情感激情點充分燃燒起來,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來感受知識。進而達到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提高了課堂的效率。
語文教師最常用的教法是讓學生提前預習課文,借助工具書解決字詞,教師課上檢查字詞預習情況,然后學生讀課文或者教師讀課文,學生聽讀課文后,概括段意,探討重點語句含義和作用,最后總結思想感情。這樣的教法過于程序化,長期運用就會使得課堂氛圍十分沉重,扼殺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只有根據(jù)不同題材不同內容,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去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才能喚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比如,講讀朱自清《春》,教師要用生動描述的方法,把學生帶進文本中,用配樂朗誦的方法把學生熱愛春天的情感喚起,并讓學生通過傾聽后,說出自己最欣賞的一幅春天的畫面,并說出喜歡的理由。類似這樣的情感引入,能有效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快速把學生帶進課文的學習中,這種情感切入課文,有異峰凸起之感,學生會欣然接受。
合理地使用情景模式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教學中不斷開發(fā)教學工具,讓教學工具為教學服務。恰當?shù)氖褂媒虒W工具有利于創(chuàng)造出各種情景模式。既能節(jié)約教學時間,又能起到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比如有些課文適合以讀代講,教師就可以用多媒體搜尋相關的朗誦視頻或音頻在正式講課之前播放給同學欣賞;有的課文適合教師和學生朗誦,從中能夠體會不同情感,不同場景下的神態(tài),不同環(huán)境下的氣勢,能從朗讀中感悟作者的寫作情感,學生學習就會感到輕松愉快。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有所提升。
初中階段的學生,是情感最豐富的時期,教師的一個有愛的眼神,一句貼心的話語,一席鼓勵的語言,都能產生推動學生愛上學習的動力,這就需要教師不斷積累贊美與評價的經(jīng)典語句,恰到好處地運用評價機制,恰如其分地運用好評價語言,讓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獲得教師的充分肯定。因為這個時期的初中生具有幼稚性和新鮮感的心理特點,如果得到了教師的表揚,就會感到很快樂,就會更加努力的學習。
總而言之,作為初中語文教師,在新課改背景下的語文教學,首先,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充實和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其次,要把語文課堂放在培養(yǎng)學生自覺主動的學習習慣上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只有具備這兩方面的要求,才能讓學生真正邁進輕松和諧的語文課堂,對于提高當前初中語文教學效率來說,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