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思峰
本堂課是以“描述地點”為主題的高三英語寫作復習課,旨在通過網絡技術及翼課網輔助教學,使得高三英語寫作復習更加高效。本堂課是第三屆中學英語創(chuàng)新課例觀摩培訓會的展示課。
高中英語教材給學生提供了大量描寫地點的素材,本堂課以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5 Unit 2 Using language 為例,講授地點寫作,幫助學生完成復習。
必修5 Unit 2 Using language 講述的是張萍玉在倫敦的所見所聞,描述了The Tower of London,St.Paul's Cathedral,Westminster Abbey,Buckingham Palace 等地,詳略得當,語言優(yōu)美,是描述地點或景點的范本。因為學生已經學習過,對課文內容比較熟悉,所以在復習課中,筆者主要引導學生回顧所學內容,進一步挖掘深層次內容,為其寫作提供幫助。另外,通過翼課網,學生可以便捷地獲得不同教材版本中有關地點描述的文本,如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1 Unit 3 Travel Journal 和必修3 Unit 5 Canada—The True North 等,這些素材都是學生寫作的有益參考。
描述地點是學生熟悉的話題。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中就有不少介紹景點或游玩場所的文章。在高一、高二學生也經歷過相應的訓練。高三復習課旨在幫助學生回顧已學知識,并在此基礎上通過系列活動幫助學生內化吸收,從而構建有關這一話題較為完整的語言體系,實現從文體特征到語言運用能力的轉化。本堂課運用翼課網提供的語料資源,使學生認識到能夠使用工具的重要性和它所帶來的提升學習效度的高效性,為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培育奠定基礎。
寫作是高階思維活動。要激活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思考并輸出,就必須兼顧學生英語層次的差異,稍有不慎,就可能使學生失去興趣,中斷或放棄對本堂課的學習。因此,在課程設計及實施中,筆者借助翼課網,運用任務型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小組合作教學法、分層教學法及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首先,通過視頻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進入主題。其次,激活學生原有知識,通過回顧之前學過的文本,刷新語篇結構、內容及語言對寫作的重要作用。再次,借助翼課網提供的語言材料,鼓勵學生提煉語言,編輯修改習作。
通過本課時學習,學生能夠:(1)識別不同文體的文章結構,賞析文章內容,模仿高級語言表達;(2)修改潤色當堂習作;(3)體驗信息技術(翼課網)在復習備考中的高效作用。
讓學生掌握寫作特點,關注寫作結構、內容和語言。
讓學生關注文本結構、內容和語言的作用,并內化用于寫作。
Step 1:視頻導入,完成作業(yè)檢查
筆者帶領學生通過視頻回顧課前布置的寫作任務。筆者詢問:“What places do you recommend in your writing?”接著,通過翼課網查看學生習作得分情況,并對平臺顯示的結果進行點評。
筆者抽選一篇中等得分作文,呈現給學生,并詢問:“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writing?”
在學生討論并發(fā)表觀點后,筆者說明本堂課的目標——學會描述地點并改進自己的作文。
【設計說明】(1)視頻可以使教學內容變得形象、生動,從而活躍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視頻能讓學生覺得這不僅僅是一個習題,而是日常生活的任務,有助于學生投入課堂,實現本堂課的教學目標。(2)翼課網可以直接呈現班級學生的作文完成情況、每個學生的得分情況及班級平均得分情況,以便教師可以直觀地了解學生的寫作情況,并挑選部分作文進行講評。
Step 2:激活原有圖式
筆者點評完學生作文后,引導學生小組討論,回憶在已學知識中哪些內容和描述地點有關。
T:Actually,in our textbooks,from Book 1 to 9,what do we learn about travelling or recommending a place?
學生開始討論、回憶,并匯報結果。
筆者在確認學生回答后,帶領學生一起回憶高中課本中有關地點描述的單元及課文內容。其中,以選修9 第三單元主課文中三個選段提問學生:“Language style is different. As for our task,what language style should we choose?”通過對比引導學生明確第一項寫作技能——正確選擇語言風格,培養(yǎng)其作為寫作者的讀者意識。
【設計說明】(1)圖式理論認為,任何語言材料,無論是口頭的還是書面的,本身并無意義,它只是指導聽者或讀者根據自己原有的知識,恢復或構成意思。每個學生的作文不同,有的描述自然地點,有的描述人文地點,有的描述娛樂地點。通過回憶及引導,學生激活了原有圖式,可以尋找到與所寫內容對應的課文素材,為改進作文作鋪墊。(2)引導學生關注語言風格。針對不同的寫作對象,要選擇不同的語言風格。(3)在高三英語復習課中,引導學生充分利用所學課程資源,在已學的基礎上運用好課程資源,解決實際問題。
Step 3:舉例講解
筆者選取必修5 Unit 2 Using language 文章第一、二段,從三個層次引導學生關注寫作內容。
1.關注結構
學生閱讀文本內容,關注結構。
T:What places did Zhang Pingyu visit?
Ss:The Tower,St Paul's Cathedral,Westminster Abbey,Buckingham Palace.
T:Well-done!Does the author describe all these places all in detail?
Ss:No,the author uses more words to describe the Tower. About other places,the author just uses one sentence.
T:Quite reasonable!That's what we say“詳略得當”in Chinese.
接著,筆者板書第二項寫作技能——wellstructured。
2.關注內容
筆者引導學生關注內容。
T:Now,let's review what the author wrote about the Tower. That's the content. Did the author write about the history?
Ss:Yes.
T:How about the visiting time?
Ss:No.
T:That's what you have to pay attention to about the content. Choose two or three points you think is important to write.
筆者板書第三項寫作技能,接著以點評作文中推薦的地方為例,引導學生思考“關于內容,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進行描寫”。
3.關注語言
在學生討論結束后,筆者引導學生關注寫作語言。
T:How about the language? That'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in our writing. What can you refer to in this text? Discuss in your group and then report your discussion result.
在學生討論結束后,筆者介紹3—2—1 方法,讓學生收集語言。
T:Indeed,we have to collect language for future reference.Let me introduce a way for collecting language.3—2—1.That's to say,for every writing,you collect 3 words,2 phrases or expressions,and 1 sentence.
然后,留給學生收集表達的時間,為接下來的作文修改提供語言素材。
在確定學生收集完語言后,筆者板書第四項寫作技能。接著,筆者總結舉例環(huán)節(jié)中完成的技巧學習,并指明這四項寫作技能就是評價作文優(yōu)劣的四個方面。
【設計說明】(1)通過鏡頭推進的方法,引導學生從整體到細節(jié)賞析文本,關注文本結構、內容和語言,為后續(xù)修改作文搭建支架。(2)《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 年版)》提出“實踐英語學習活動觀,著力提高學生的學用能力”。介紹3—2—1 方法,旨在通過活動幫助學生有效收集語言素材,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語言能力。(3)明確寫作改進方向和作文評價角度,使學生清楚如何改進作文。
Step 4:修改,提升寫作品質
在明確如何改進作文后,學生開始改進作文。
T:Since we have cleared our criteria,now it is your turn to improve your writing for today. You totally have 8 minutes.You can refer to our textbook where a similar unit can be find and use the 3—2—1 to collect the language you need.Clear?
T:Do you have to refer to the language from our textbook?
Ss:Yes.
T:Do you have 15 minutes to complete the writing?
Ss:No.We have only 8 minutes.
T:OK,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please raise /put up you hand.Here we go.
學生通過ICQ(Instruction Checking Questions)明確任務后,開始改進作文。
【設計說明】寫作時,教師既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又要防止學生耗費太多時間進行寫作。本課設計為在原作基礎上改進作文,對時間的把握較好——留出8 分鐘時間,并和學生確認時限,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寫作。
Step 5:評價內化寫作方法
學生在筆者的指引下,依據寫作標準互評作文,并匯報評價結果。
T:Well done. Many of you have finished the job. All right,let assess your work according to our criteria.Could you swap your work in your group and assess the work according to our criteria and see how much score your group will give.
在學生評價完后,筆者選取2 組學生作品并呈現在大屏幕上,與全班學生分享他們的想法。
最后,布置課后作業(yè),讓學生進一步閱讀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中有關地點或景點描述的文章。
【設計說明】學生互評是學生再次內化寫作方法的時機。通過互評,教師可以明確學生對本堂課所學內容的掌握情況。
整體而言,本堂課教學實現了預設的教學目的。學生通過本堂課的學習,對如何用英語描述地點有了進一步的認知,能夠有意識地從風格、結構、內容和語言等角度完成寫作任務。教學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通過present,practice,product 的步驟,引導學生掌握寫作技巧,提升思維品質,生成寫作作品,尤其是借助翼課網的寫作評閱功能,可以直觀清晰地了解學生的寫作情況,有效地改進教學程序。在收集語言素材方面,通過3—2—1 活動的方式指導學生逐步積累語言素材,這也是對學生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提升的指導。不僅如此,本堂課還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充分考慮不同學生所描述內容的不同,引導學生回憶課本所學內容,尋找相應風格的文本,進行地點描述寫作,做到寫作方法統一、內容多樣,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地點描述類文本的寫作。
由于學生是第一次接觸3—2—1 活動,對語言的收集轉化為應用還不夠熟練。同時,本課例主要基于已學文本,學生不能快速回憶起所學知識,一是反映出過往學習不夠扎實,二是提醒上課時可以給予更多時間幫助學生完成回憶,助力寫作任務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