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輝
運動后本來應該神清氣爽,但有時我們運動后卻全身酸痛、筋疲力盡,好幾天都精神不振。這些都提示我們可能運動過度了。那么,運動后的過度疲勞怎么破?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創(chuàng)傷骨科鄭曉輝主任中醫(yī)師給您支幾招!
方法一:看癥狀
運動后如果出現(xiàn)以下感受則提示你可能運動過度:1.感到精神不振,對繼續(xù)運動產(chǎn)生厭煩的情緒;2.臉色出現(xiàn)明顯的蒼白或者潮紅;3.肌肉出現(xiàn)明顯的酸脹感,繼續(xù)鍛煉時動作變得遲緩;4.食欲變得不佳,沒有胃口,甚至睡眠都受到影響,失眠;5.身體變得更容易出汗,當你在做和平時基本相同強度的鍛煉時,出更多的汗。
方法二:測心率
基礎心率增加:進行大運動量鍛煉后第二天清晨起床時,你的心率比平時增加10次/分鐘以上。
運動中的心率增加:一般來說,隨著訓練水平提升,身體適應能力提高,當長期鍛煉以后,在進行同等強度的運動鍛煉時,你在運動中的心率水平應該會逐漸降低,但是如果反向地出現(xiàn)持續(xù)的增加,提示身體狀態(tài)不佳。
運動后的心率恢復:在體育鍛煉過程中,心率一定是比平時安靜時明顯上升的,而當鍛煉結束后,心率會逐漸恢復到平時安靜時的較為恒定的水平??梢员O(jiān)測自己訓練后心率降到正常水平所需要的時間。如果最近一次運動鍛煉后,你需要更長的時間才可以恢復正常的心率,那也提示你可能出現(xiàn)了需要調(diào)控的運動性疲勞。
1.補水要小量多次
運動后結合出汗量、體重丟失程度等情況對應補充水分。補水也要小量多次,在4小時左右補足,以免補水太急引起胃腸不適。補水量以丟失水分的1.5倍為宜,比如運動后體重丟失1公斤,就要補充1.5升的水分。也可觀察尿液,尿液澄清就說明補水足夠了。
飲用水的適宜溫度建議在5~13℃之間,比環(huán)境溫度稍低的水溫有助于降低體溫,口感上也有利于攝入,但也不至于過低,使鍛煉者的胃部受到刺激而引起不適。
如果是一般性的輕體力運動鍛煉,白開水、蒸餾水、礦泉水都是可以的,一些微酸的飲料可以增強口感促進飲用,也是不錯的選擇。但是如果你參與的是強度高、時間長、出汗量大的體育運動,極端的比如在夏日參加馬拉松等,最好選擇運動性飲料。
2.注意補充蛋白質(zhì)、維生素
長期、高強度的體育鍛煉以后,應當補充蛋白質(zhì),這對于生長發(fā)育期間的青少年尤為重要。對于不同運動類型的體育鍛煉,可根據(jù)運動特點適當?shù)匮a充脂質(zhì)、礦物質(zhì)、維生素等,常用的維生素主要是適量的維生素C以及B族維生素。
3.充足的睡眠
運動性疲勞發(fā)生以后,充足的睡眠是非常有效地消除疲勞的方法。在睡眠時,人體大腦的興奮性降到最低,反而是機體合成代謝的效能發(fā)揮到最高,有利于運動后的超量恢復。一般而言,運動后的當天,應保證有8~10小時的睡眠為宜。
4.運動后要盡早主動恢復
在運動性疲勞發(fā)生以后,比如在高強度的運動鍛煉結束時,切忌立即坐臥下來,而是應該提醒自己,盡早主動恢復。先做一些簡單的放松活動,比如慢走、主動或被動的靜態(tài)拉伸活動。這與運動前做好熱身鍛煉同樣能起到增強運動效果、減少運動傷害、消除肌肉疲勞的作用。如果能配合推拿按摩,效果更佳。
5.及時冷敷以及溫水浴
在高強度的運動鍛煉中,適當?shù)睦浞罂梢云鸬浇档腕w溫、減少疼痛部位炎癥滲出的作用。小腿可用冰水浸泡,其他部位可用保鮮袋里裝入1/3的冰塊和2/3的水進行冷敷。時間不要超過20分鐘,必要時2小時后可重復一次。
而運動鍛煉后,溫水浴則有助于促進機體內(nèi)積聚的乳酸代謝,消除疲勞。一般建議不要在運動剛結束的時候就進行溫水浴,而是要在休息一段時間以后,待體溫逐漸接近正常狀態(tài)、明顯的出汗停止以后進行,水溫建議在40℃左右為宜,不需要太高,時間每次在20分鐘以內(nèi)。
(摘自《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