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少芳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課程標準》)在寫作評價標準中倡導教師要從內容要點、語言使用效果、結構和連貫性、格式和語域,以及與目標讀者的交流等五個方面對學生習作進行評價,且通常采用分檔次按等級評分制。其中,最高檔(第五檔)中明確要求:“語言結構和詞匯選用恰當、豐富;有效采用不同連接手段,層次清楚;格式和語域恰當?!保ń逃?003)《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 年版)》提出,英語教學不能僅僅局限于教授學生語言知識和技能,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即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意識。然而,在傳統(tǒng)的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往往采用通過讓學生背誦各類文章的框架結構或句型,并進行操練的模式。這一教學模式脫離語境,忽視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缺乏寫作技巧和策略,無法提升寫作水平。
筆者在克拉申(Krashen)的輸入假設理論(Input Hypothesis)、斯溫(Swain)的輸出假設理論(Output Hypothesis)、語境理論和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等的指導下,嘗試應用小組合作參與式教學模式,通過提供一定的語言材料,引導學生在學習各類寫作時有意識地分析、比較、概括、歸納和整理各類文章的語言風格、框架結構和句型短語,對所學內容進行整理、歸納和展示,并循序漸進地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同時使用英語與同學和老師交流學習英語的體會和經(jīng)驗,評價自己和同伴的作文及學習表現(xiàn),從而學會如何寫作,綜合提高學習水平。在基于小組合作參與式教學模式的寫作教學中,學生是課堂的主體,通過自學和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參與教學活動;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反饋者和幫助者,引導學生完成各項任務,滲透寫作策略和方法指導。
高三學生面臨高考,為提高英語成績,他們往往會將主要精力放在學習語法、記憶單詞、背誦模板及“刷題”上。在這種學習方式下,學生雖然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是收效甚微,習作中存在諸多問題,如時態(tài)語態(tài)混亂、句型誤用、謀篇布局不合理等。由此可見,培養(yǎng)高三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品質、語言能力,提升其英語寫作水平迫在眉睫。下面,筆者基于小組合作參與式教學模式,結合教學實踐,探究如何提高高三英語寫作教學效率。
語言的輸入和輸出作為第二語言習得中非常關鍵的領域,許多學者對其作過研究,其中最具影響力的是克拉申的輸入假設理論和斯溫的輸出假設理論。克拉申的輸入假設理論認為,有效的語言輸入應具備以下幾個特點:(1)可理解性;(2)趣味性和實用性;(3)足夠的輸入量;(4)非語法程序安排;(5)降低“情感過濾”;(6)課外獲取更多的輸入(葉冬霞2008)。斯溫的輸出假設理論是對克拉申輸入假設理論的補充,是二語習得理論走向成熟的標志。斯溫指出,在二語習得過程中,只有可理解性的語言輸入是不夠的,必須同時加入可理解性的語言輸出,才能提高二語習得的學習效率,使學生靈活掌握所學語言??衫斫庑哉Z言輸入對語言習得很重要,而可理解性語言輸出對學習者達到更高的語言水平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成功的第二語言學習既需要接觸大量的可理解性輸入,又需要大量的可理解性輸出,輸入與輸出不可分割。
語篇是指人們在使用語言時對信息所進行的加工和組織,以體現(xiàn)信息之間的關系,同時也顯示信息的傳遞與交際語境之間的關系等(黃國文2000)。閱讀材料為學習者提供了語言交際所必需的語境,學習者通過閱讀接觸、理解并融入語境(包括語言語境和非語言語境),而后在語境中通過寫作進行語言交際。王初明(2009)指出,提供恰當、正確的外語語境可以使學習者在進行交際時抑制母語的補缺,從而更地道地表達和使用語言,同時更有利于后續(xù)運用語言進行創(chuàng)作。
哈利迪(Halliday)提出的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把語言交際置于語言、功能、情景的行為框架里,對語言、功能、情景及其各自支系統(tǒng)里的子系統(tǒng)進行了描寫,客觀而全面地描述了語言系統(tǒng)的構成和運作。哈利迪指出,學習者通過研究范文的寫作風格等發(fā)展語言技能,通過分析、概括、比較、評價范文掌握寫作方法和程序,從而更好地寫作,發(fā)展思維能力。
參與式教學是在師生人格平等的前提下,提倡“以學習者為中心,以活動為主要形式,以學習者的發(fā)展為目的”的一種教育理念(唐俊麗2011)。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理念下提出的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倡導通過小組合作探討,相互啟發(fā),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解決個體無法解決的疑難問題,一般采用“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分組策略,人數(shù)一般為4—6人。小組合作參與式教學模式是指在先進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構建符合教育規(guī)律、學習者認知途徑的可操作性的幾大環(huán)節(jié),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最終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李悅2008)。
在小組合作參與式教學模式中,教師應創(chuàng)造具體情境,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和手段,確保每一個學生都參與教學的全過程。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必須明確合作小組的任務分工,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提醒學生在合作中發(fā)現(xiàn)問題,善于傾聽別人的意見;慎重選擇組長,確保組長能夠起到帶頭作用。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扮演引導者、幫助者的角色,給予學生指導和輔助,督促學生高效完成任務。
下面,筆者以2017 年廣東省廣州市高考英語一模作文題為例,探究基于小組合作參與式教學模式的高三英語寫作教學。
本課例教學內容選自2017 年廣東省廣州市高考英語一模作文題,題目要求如下:
假定你是李華(學生會主席),你校將于5 月25—30 日在廣州沙面舉行龍舟賽(Dragon Boat Race)。請根據(jù)以下內容給姐妹學校劍橋中學(Cambridge High School)寫一封邀請信。
(1)寫信目的
(2)活動時間、地點和意義
(3)回復時間:2017 年4 月15 日前
注意:
1.詞數(shù)100 左右;
2.可以適當增加細節(jié),以使行文連貫。
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為學生提供了4 篇考場優(yōu)秀作文,促使學生對優(yōu)秀作文(包括書寫規(guī)范)有一個直觀的感受,輸入大量的語言。操練部分的材料均來自往年高考真題或各地模擬題中的同類話題寫作題,針對性強。
1.知識與能力
(1)總結、歸納邀請信的語言規(guī)律;
(2)欣賞范文中的好詞、好句,并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總結、歸納寫邀請信的高級句型和短語;
2.過程與方法
(1)分析范文的亮點,總結有效的學習方法;
(2)運用所學句型和短語寫一封邀請信。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在課內外活動中積極用英語與同伴交流;
(2)與教師或同伴交流寫作的體會和經(jīng)驗;
(3)培養(yǎng)合作意識。
在教學內容的設置上,筆者充分考慮其是否有利于學生探究語言規(guī)律和小組合作;在教學設計上,引導學生從范文中總結規(guī)律,達到觸類旁通,并滲透寫作方法指導;在教學手段上,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在教學目標的制訂上,讓小組長收集組員的意見,個性化處理每一個小組的意見。
1.課前預習部分(學案)
個人任務:
閱讀廣東省廣州市高考英語一模作文題2 份樣卷及4 篇考場優(yōu)秀作文,并歸納范文中的句型和短語,例如:
I am writing this letter to invite...
...,which will be held...
I do hope that you can take my invitation into account.
Not only...but also...
be of significant help
I’m grateful to it if you can come and...
It would be kind of you to reply me before...
運用總結出來的句型完成信息整合的任務。
此外,在每一項任務中,筆者還設計了can-do和challenge 兩種層級,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
小組合作:
(1)由組內成員交流以上兩個任務,若有歧義,討論解決,同時將無法解決的問題記錄下來并上交給教師;
(2)分析范文的亮點,形成課堂小組展示定稿,并做成PPT(1—3 張)。
同時,為了避免小組合作流于形式,筆者事先提出了明確的小組分工要求,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
【設計說明】本部分旨在引導學生掌握《課程標準》中提出的學習策略:(1)認知策略:借助聯(lián)想建立相關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利用推理和歸納等邏輯手段分析和解決問題;總結所接觸語言材料中的語言規(guī)律并加以應用;在學習中,善于抓住重點,做好筆記,并能對所學內容進行整理和歸納。(2)交際策略:在課內外活動中積極與教師和同伴交流。
教學不僅僅是課堂活動或課后作業(yè),真正的教學是結合課內外的一切有助于教學的資源,幫助學生建構知識體系,提高學習能力。因此,讓學生提前學習,發(fā)現(xiàn)問題或者幫助其他同伴解決疑難問題,有助于學生掌握所學知識,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2.課堂教學部分
(1)小組“研學”成果展示
要求小組派代表展示本組制作的PPT。
【設計說明】鼓勵學生參與課件設計,把他們認為值得與同伴分享和交流的內容展示出來,這樣既培養(yǎng)了很多“小老師”,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又有助于學生掌握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效率。通過讓學生展示課件,有利于增強他們學習英語的信心和成就感,提高他們的課堂參與度。
對于學生在展示中存在的問題,筆者根據(jù)需要對個別問題加以引導、指正,對普遍性問題進行集中講解,對重點和難點進行重復和強調。
(2)檢測反饋,解疑釋惑
小組通過討論、修改、運用總結出來的句型完成的信息整合,并通過組間競賽的方法選出本組中最精彩的句子,由組長寫在黑板上。筆者針對學生例句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講授。
【設計說明】本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有以下三個:一是通過同伴互評和學生自評引導學生自我檢測,提高其課堂參與度;二是教師通過師生互動的方式點評,引導其他小組的學生及時更正問題;三是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成果反饋了解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及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此外,組間競賽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促使他們高質量地完成任務。
(3)課堂活動,互動生成
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在10 分鐘內完成下面文章,并寫到紙上。
假定你是李華,想邀請外教亨利(Henry)一起參觀中國剪紙(paper-cutting)藝術展。請給他寫一封郵件,內容包括:
①展覽時間、地點;
②展覽內容。
注意:
①詞數(shù)100 左右;
②可以適當增加細節(jié),以使行文連貫。
讓學生按照作文的評分標準為自己小組的文章打分,同時用紅色筆畫出文章的亮點,最先完成的小組率先派代表上講臺,通過實物投影的方式展示本組的作文,并介紹本組推薦文章的亮點。
【設計說明】在英語教學中,最重要的是能創(chuàng)造出激動、高昂、活潑的教學環(huán)境,使教與學雙方始終處于“活化”狀態(tài)(李悅2008)。本環(huán)節(jié)鼓勵小組成員之間互相學習、合作,整合出一篇更優(yōu)秀的文章,并讓全班學生介紹本組文章的亮點。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能提高團隊合作意識,還能提升口語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課后延伸部分
(1)課后總結:整理課堂內容,形成筆記并在課后修改、潤色作文;
(2)課后展示:小組完成作文后,為自己的作文打分,并分析亮點,同時上交給教師。教師在批改后,統(tǒng)一張貼在班級的小組展示欄上。
(3)參與評價與反饋:讓學生完成個人與小組的評價表并上交;投票選出表現(xiàn)較好的三個小組予以獎勵。
【設計說明】本環(huán)節(jié)中,任務(1)旨在引導學生鞏固所學知識;任務(2)旨在引導學生自評,提升其寫作水平;任務(3)旨在激發(fā)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參與式教學模式最重要的內容是學生參與命題,鼓勵學生根據(jù)要求出一些同類型的作文題,如根據(jù)邀請信作文的特點,引導學生設計命題。這樣不僅能使學生有效復習已學內容,還能引導他們關注熱門話題。
通過對各小組的題目進行評選,評選出最科學的題目。高三復習中,學生最經(jīng)常做的是練習,讓學生嘗試自己命題,不僅能緩解高三復習中的枯燥,還有助于他們深刻理解語法填空的命題規(guī)律,從而掌握解題策略,提高解題能力。
本課例中,筆者以優(yōu)秀作文為載體,以小組合作為基本形式,融入相關背景知識和寫作技巧,通過聽、說、讀、寫等方式引導學生在分析、概括、比較、評價、創(chuàng)作等思維活動中構建邀請信作文的結構化知識,為創(chuàng)新性寫作鑒定基礎,促使學生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fā)展批判性和創(chuàng)新性思維品質,形成文化理解,學會學習和合作,塑造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學生只有在不斷的實踐中才能真正習得。小組合作參與式教學模式能夠在較大程度上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合作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拓展其學習途徑,促進其學習效率的提升。在高三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采用小組合作參與式教學模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提供足夠量的語言輸入,促使其實現(xiàn)高效的語言輸出,從而提升其寫作水平,落實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