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麗
河南省周口市中醫(yī)院 466000
延續(xù)護理在臨床上也被稱為過渡性照顧,是指在患者從醫(yī)院到家庭過程中的護理工作。通過制定合理護理內容,促使患者身體狀態(tài)盡快恢復正常[1]。而中醫(yī)護理則是從中醫(yī)治療基礎上制定的護理內容,以較為溫和的手段提高患者自身狀態(tài),保證治療效果。冠心病是臨床常見病,具有起病急促、病情發(fā)展快速、治愈難度大等特點,對患者生活造成嚴重影響[2]。因此,在治療過程中往往需要加強護理干預。本文選取1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為觀察對象,以深入分析應用中醫(yī)連續(xù)護理對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的應用效果及價值,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6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1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隨機分為2組,各80例。2組患者經臨床診斷確診為冠心病,年齡≥60歲,無嚴重其他器官及神經系統(tǒng)疾病。本文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全部患者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觀察組男46例,女34例;年齡61~78歲,平均年齡(69.6±1.4)歲。對照組男45例,女35例;年齡60~78歲,平均年齡(69.4±1.5)歲。2組患者基線資料經統(tǒng)計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分析。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具體內容如下:(1)由護理人員占據主導地位,對患者實施生活護理,為其提供良好、舒適的休息環(huán)境,并根據外界溫度合理控制室內溫度及空氣濕度,避免干燥而出現(xiàn)干咳,在合理控制溫度的前提下保持空氣流通。(2)病情監(jiān)測,護理人員對患者疼痛部位進行密切觀察,且留心觀察患者心電圖變化情況。若患者有痛感時,可詢問主治醫(yī)生是否可以服用止痛藥物等進行止痛,服用劑量謹遵醫(yī)囑。(3)心理護理,患者接受治療過程中保持平和心態(tài),避免緊張、焦慮等負性心理,保持充足睡眠,使心理及生理均處于良好狀態(tài)下接受護理及治療。(4)飲食護理,飲食方面盡可能圍繞冠心病治療為主,合理飲食,以低脂、低熱量、低膽固醇等食物為主,平時多食用瓜果蔬菜等維持維生素攝取,并嚴禁暴飲暴食或過飽,不易飲用濃咖啡和濃茶。觀察組則在對照組基礎上附加中醫(yī)連續(xù)護理,具體內容如下:(1)經絡推按穴位按摩,取患者勞宮穴、內關穴、神門穴等穴位進行按壓,具有疏通經絡、活血化淤等作用。勞宮穴位于手掌第二、三掌骨之間,手掌自然握拳,中指指尖下所指;內關穴位于掌側腕橫紋中點上2寸,兩個筋腱之間;神門穴位于掌心向前,腕橫紋內端肌腱內緣凹陷中;對穴位進行按壓時,將拇指和食指呈鉗狀,放在每個穴位正反兩面進行擠壓,使用左手按壓右側穴位,右手按壓左側穴位,稍用力按壓后保持壓力處于恒定狀態(tài),繼而旋轉漏洞,直至產生酸脹感。施力手法可根據個人體質不同酌情選擇,盡可能達到輕重適宜為佳。(2)藥膳調護方法,患者需要以瘦肉煲湯,根據患者病情及實際情況在湯中加入對應中藥,在瘦肉湯中加入酸棗仁和人參治療心氣虛患者,加入黨參、山藥、黃芪及白術治療脾氣虛患者,加入何首烏、熟地黃、杜仲治療腎氣虛患者,加入當歸、川芎及三七用于治療血淤患者。通過藥膳調護的方式來改善患者自身狀態(tài),并進一步提高護理效果及質量。
1.3 觀察指標 護理干預后,對比2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及對護理的滿意度。生活質量評分根據綜合評定問卷對患者進行評價,包括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物質生活狀態(tài)等,總分40分,分值越高則證明生活質量越好[3]。護理滿意度參照為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滿分為100分。非常滿意:評分在85分以上;滿意:評分在60~84分;不滿意:評分<60分。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2.1 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為(37.62±1.45)分,高于對照組的(26.68±2.64)分,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2.487,P=0.000)。
2.2 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滿意度比較〔n(%)〕
注:2組護理滿意度比較,χ2=6.781,P=0.009。
冠心病在臨床中被稱之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屬于一種常見的心臟疾病,是指冠狀動脈血管由于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引起血管腔狹窄或堵塞,導致形成心肌缺血和心肌壞死[4]。據相關臨床資料[5-6]記載,冠心病主要發(fā)病人群為中老年人,隨著年齡不斷增長,機體功能出現(xiàn)不同程度下降,并結合外界環(huán)境以及生活方式變化,致使冠心病發(fā)生。據不完全統(tǒng)計結果[7-8]顯示,我國城市居民冠心病死亡率為94.96例/10萬,而農村則為71.27例/10萬,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第一大疾病,且具有極高的致殘率等特點,嚴重威脅患者健康,并對其生活質量產生嚴重影響。
在其治療過程中配合臨床護理則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由于冠心病屬于嚴重疾病,另具有發(fā)病急促的特點,如得不到及時治療和干預,極有可能出現(xiàn)死亡或植物生存等嚴重后果,病情較輕也會對其正常工作及生活造成影響,導致其生活質量降低[9]。而常規(guī)護理并不能準確保證生活質量,且滿意度較低。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附加中醫(yī)延續(xù)護理,可準確保證患者自身狀態(tài),使其心理及生理處于平穩(wěn)良好狀態(tài)下接受治療。據中醫(yī)資料[10]記載,冠心病多由氣滯血淤、胸陽痹阻導致,內因為年老體衰,心脾腎氣血陰陽不足,外因則為陰寒侵入、飲食失當、情志失調、勞累過度等,致使疾病發(fā)生。而患者在自我改善生活方式和服藥的同時,可以適當進行穴位按摩,如:勞宮穴、內關穴、神門穴等穴位,起到疏通經脈、活血化淤等作用,使心臟的無氧代謝能力得到增強。據研究結果[11]證實,雖然穴位按壓的遠期療程并未被證實,當對于心臟癥狀減輕卻具有顯著效果。藥膳調護方法也是中醫(yī)延續(xù)護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以熬制瘦肉湯為媒介,針對心氣虛、脾氣虛、腎氣虛、血淤等不同類型患者給予不同中藥治療,在湯中加入酸棗仁、人參、黨參、山藥、黃芪、白術、何首烏、熟地黃、杜仲、當歸、川芎及三七等中草藥,使其在正常飲食過程中改善體質。通過護理干預,使患者心理及生理均處于平穩(wěn)、良好狀態(tài),從而在保證護理質量的基礎上提高治療效果[12]。
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及滿意度均高于而對照組,其原因在于,通過對患者穴位進行按摩,利用按摩產生的疏通經脈、活血化淤等功效,有效改善其心臟癥狀,所以可以顯著提高患者自身狀態(tài),提高其護理滿意度。而且,給予其藥膳調護方法也具有顯著效果,以增強體質為核心,逐步針對不同患者制定不同飲食干預,使其抵抗力及免疫力得到增強。
綜上所述,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附加中醫(yī)延續(xù)護理可有效改善其生活質量,具有極高護理滿意度,促使患者盡快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