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清梅
摘要:讀能力是閱讀者運用自己的知識、經驗順利地完成閱讀活動的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開闊視野,增長知識,陶冶性情。因此,語文教學必須加強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能力;提高;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3-0102-01
閱讀能力是體現語文水平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v觀近幾年高考的命題,現代文閱讀在高考試題中所占的比重呈逐步上升的趨勢,因此,在高考現代文閱讀教學中,應把努力提高現代文閱讀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我們應當從抓好以下幾方面的教學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1.激發(fā)高中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笨梢娕d趣對學生閱讀的重要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學生只有對閱讀感興趣,才會有閱讀的沖動,才會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來,閱讀能力才會得到提高。因此,在高中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那么,我們首先得從學生的閱讀興趣入手,積極的結合學生的性格、愛好等各方面特點,結合教學的實際需要,充分挖掘教學中存在趣味因素,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變“要我讀”為“我要讀”。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方式有許多,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如創(chuàng)設導入情境,創(chuàng)設多媒體輔助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音樂情境等引導學生樂讀,就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而培養(yǎng)閱讀能力。例如,教學《鴻門宴》時,可以用多媒體給學生創(chuàng)設呈現項羽和劉邦的詩歌《垓下歌》和《大風歌》的情境,教師再對這兩首詩歌進行相應的講解,讓學生思考楚漢爭霸怎么會出現這樣的結果,進而引出《鴻門宴》,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通過這樣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在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活躍了課堂教學氛圍,調動了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得到培養(yǎng),教學效率得到提高。
2.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鑒賞能力
每一篇課文選入課本,無論是文學方面,還是思想方面,都對學生起著教育意義。過去因為考試需要對課文的重點進行考察,我們把過多的時間用在對篇目課本知識、課文重點的掌握上,而忽略了課文本身也是一篇很好的閱讀材料,如果從其它地方找閱讀材料,給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訓練,既增加了老師的工作負擔,也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現在,新的考試方案去掉了語文學習上的枷鎖,讓學生認識到一篇課文就是一篇好的閱讀文段,在學習一篇課文內容的同時,能夠積累閱讀文段的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語文學習的目的,不是讓學生只學會一篇課文,懂得一篇課文,而是要在學習的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當學生學會讀書時,才能自覺地發(fā)現文章在遣詞造句、寫作手法、中心結構等方面的巧妙所在,進而學會融會貫通、舉一反三,使學生品讀文章、鑒賞文章的能力得到提高。教學中,有些簡單的課文可以指導學生自己去進行圈點批注。
現行教材現代文文體齊備,范文較多,結構合理,語言準確、生動、鮮明,是我們進行閱讀訓練的極好的材料,關鍵在于改變那種僅著眼于課文內容的死板的教條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以教學大綱和教學目的中對閱讀能力的要求作為準則,因文制宜地提出問題,學生思考并通過對課文的閱讀回答問題,有計劃地把一些講授課上成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閱讀基本規(guī)律的新型課。這樣,至少避免了“碗外討米”,另覓閱讀材料進行訓練的麻煩。省時、省力,既減輕學生理解的負擔,又能收到良好的訓練效果。
3.要注意指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閱讀能力
學生在做現代文閱讀題時,不必急于解答,首先瀏覽一下所有的問題,帶著問題針對性的閱讀。同時,注意閱讀材料所屬文體的有關知識,并以其引導學生的思維,爭取理解這些題目,全面認識,理解材料,從而提高閱讀能力。同時,在現代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還要教給學生預習、復習、使用工具書的方法等等。強化學生的生活實踐,把閱讀與生活體驗結合起來,把學課文與學生活、學做人結合起來,從而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在閱讀和應用實踐中掌握閱讀的方法,提高閱讀的能力。
學生有了濃厚的閱讀興趣只是邁出了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第一步。只有學生掌握了正確的閱讀方法,閱讀教學才能事半功倍。不同的文體有不同的特點,自然也應有不同的閱讀方法。閱讀教學中,我以教材為范例,把方法交給學生,讓學生運用自己掌握的閱讀方法去閱讀,學生少走了不少彎路。比如,我曾嘗試讓學生用“把握主旨法”閱讀文本。具體方法是:讀完文章后先說出作者的行文意圖,并概括出文章的主旨;然后在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基礎上,品味作者所用材料的作用和獨具匠心的構思,從而感悟“為文之道,做人之理”。
4.幫助學生制定閱讀策略,提高語言文化和審美素養(yǎng)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說過“首先要讀最好的書,以免來不及將它們讀完”。要給學生開設具體的閱讀書目,指導學生有選擇地讀透整本書,讀懂作家。高中學生大量的閱讀已經不可能了,除了讀時文以外,要有選擇地讀各個領域里的精品。
閱讀教學僅靠課本內容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必須引導學生走出課堂,延伸學生閱讀的廣度和深度,增強學生的文化積淀,充實學生的文化底蘊,才能使學生具有豐富全面的語文素養(yǎng)。
5.幫助學生分析現代文閱讀題的解題技巧
現階段,檢驗學生閱讀能力的途徑依然是現代文閱讀理解考查。現代文閱讀理解題主要考查學生領會文章主旨、理清文章思路、理解詞語含義、把握關鍵語句、闡釋含蓄語句、概括內容要點、揣摩語言特色、評價文章優(yōu)劣等方面的能力。因此,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指導學生在領會文章內容的基礎上掌握必要的解題技巧。
總之,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還要注重對學生進行答題技巧的點撥和訓練。這樣,學生的現代文閱讀能力才能得到較高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