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嫦,李小玲,黃艷瓊
(臺山市人民醫(yī)院兒科,廣東江門 529200)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5歲以下兒童多發(fā)。目前仍缺乏可靠的客觀檢查早期識別手足口病重癥病例。紅細胞分布寬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是反映紅細胞體積異質性的一個參數(shù),生理范圍為11%~15%,既往多用于鑒別貧血病因。近年也發(fā)現(xiàn)RDW在多種疾病中與疾病的嚴重程度相關,如危重癥、心腦血管疾病、膿毒血癥等。RDW在多種疾病中有較好的病情嚴重程度預測價值,探討外周血RDW在兒童手足口病中與疾病嚴重程度的相關性。
1.1 研究對象 回顧性分析臺山市人民醫(yī)院2015年1月1日~2018年3月31日收治的手足口病兒童505例。經納入標準及排除標準篩選出手足口病診斷明確的有374例,其中手足口病普通組336例,男性201例,女性135例,平均年齡30.1±6.2月;手足口病重癥組38例(手足口重型及危重型均歸為手足口病重癥組),男性25例,女性13例,年齡24.8±6.9月。兩組在年齡比較上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98,P=0.048),性別分布比較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507,P=0.47)。手足口病診斷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手足口病診療指南(2010年版)。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①并發(fā)貧血、先天性心臟病、支氣管哮喘、免疫缺陷病、蛋白質-能量營養(yǎng)不良、糖尿病者;②近期三月內有手術者。本研究經臺山市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兒監(jiān)護人知情同意。
1.2 研究方法 記錄研究對象的年齡、性別、病情嚴重程度、住院天數(shù)、日常居住環(huán)境(農村/城鎮(zhèn))。記錄入院3天內外周血白細胞計數(shù)(WBC)、外周血中性粒細胞比例(NE%)、RDW,紅細胞平均體積(MCV)、血紅蛋白(Hb)、超敏C反應蛋白(hs-CRP)、降鈣素原(PCT)以及入院24天內測的外周靜脈血血糖最高值。其中WBC,NE%,RDW,MCV和Hb采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的檢測方法,其中RDW采用的是CV值。hs-CRP采用免疫比濁法。同時依據病例資料記錄患者入院24 h內的小兒危重病例評分(pediatric critical illness score,PCIS)。
將研究對象按照手足口病診療指南(2010年版),將手足口病普通病例歸為手足口病普通組,將手足口重型及危重型均歸為手足口病重癥組。比較手足口病普通組和重癥組的年齡、住院天數(shù)、采集血標本行血細胞檢測時的起病時間、外周血白細胞、外周血RDW,MCV,hs-CRP,血糖。采用Pearson相關性分析RDW與相應檢測指標的相關性,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計算曲線下面積(AUC),獲得PCIS,RDW等指標評估病情嚴重程度的靈敏度和特異度。
2.1 手足口病普通組和重癥組的各項觀察指標的比較 見表1。手足口病普通組和重癥組在HB,MCV,WBC上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手足口病重癥組的RDW高于手足口病普通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15.7±1.5 )% vs (14.3±1.3)%,t=-5.97,P<0.001]。
觀察指標手足口病普通組(n=336)手足口病重癥組(n=38)t值P值年齡(月)住院時間(天)PCIS評分血紅蛋白(g/L)紅細胞分布寬度(%)平均紅細胞體積(fl)CRP(mg/L)白細胞(×109/L)血糖(mmol/L)30.1±6.211.2±2.583.9±5.6117.7±10.214.3±1.382.0±9.016.4±3.814.7±7.97.8±2.024.8±6.930.1±18.075.9±6.4118.6±15.515.7±1.581.5±4.326.6±9.416.7±11.29.6±2.91.98-17.928.23-0.45-5.97-0.34-4.70-1.43-5.10.048<0.001<0.0010.67<0.0010.74<0.0010.16<0.001
2.2 RDW與PCIS評分、外周血白細胞計數(shù)、血糖、超敏C反應蛋白的相關關系 RDW與PCIS評分呈負相關(r=-0.33,P<0.001),與hs-CRP呈正相關(r=0.139,P=0.007),與血糖及外周血白細胞無相關關系(r=0.081,P=0.120;r=0.052,P=0.313)。
2.3 PCIS評分、RDW,血糖和hs-CRP對手足口病重癥組的ROC曲線分析 ROC曲線分析手足口病重癥組與普通組發(fā)現(xiàn)PCIS評分的ROC曲線下面積為0.833,其95%的置信區(qū)間為[0.758~0.907],最佳截斷值是76.5,此時靈敏度為0.605,特異度為0.952(P<0.001);RDW的ROC曲線下面積為0.763,其95%的置信區(qū)間為[0.689~0.836],最佳截斷值是14.1%,此時靈敏度為0.947,特異度為0.482(P<0.001);血糖的ROC曲線下面積為0.700,其95%的置信區(qū)間為[0.601~0.798],最佳截斷值是9.25 mmol/L,此時靈敏度為0.605,特異度為0.789(P<0.001)。hs-CRP的ROC曲線下面積為0.641,其95%的置信區(qū)間為[0.527~0.754],最佳截斷值是27.1 mg/L,此時靈敏度為0.474,特異度為0.863(P=0.004)。以上各項指標均有手足口病重癥的預測價值,以PCIS評分的預測價值最大,其次為RDW,此后分別是血糖、hs-CRP。見圖1。
2008年的手足口病大流行已過去,但手足口病仍然是我國發(fā)病率最高、死亡率最高的丙類傳染病[1]。目前對于手足口病的重癥病例研究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可供早期識別普通手足口病向重癥手足口病轉化的預警征兆,包括神經、心肺受累癥狀、血糖和白細胞計數(shù)的升高、危重癥評分[2]。但目前仍缺乏可靠的客觀檢查早期識別手足口病重癥病例。最近研究發(fā)現(xiàn)紅細胞分布寬度(RDW)與危重癥病人的病情嚴重程度和預后均有相關關系,是病情危重的獨立危險因素[3]。而且研究也發(fā)現(xiàn)RDW預測病情嚴重程度的作用較穩(wěn)定,它不隨紅細胞平均體積、貧血、紅細胞比容因素而影響[4]。
圖1 PCIS評分、RDW,CRP和血糖預測手足口病重癥的ROC曲線分析
本研究回顧性分析臺山市人民醫(yī)院三年手足口病住院兒童病例505例,經過嚴格篩選,入選了374例診斷明確的手足口病兒童作為研究對象。通過普通病例和重癥病例的對比發(fā)現(xiàn),重癥病例的RDW高于普通組[(15.7±1.5 )% vs (14.3±1.3)%,P<0.001],這個結果與既往RDW在膿毒血癥[5]、心血管疾病[6]等危重癥病例的研究相似。既往成人疾病中RDW與APACHE II評分的研究發(fā)現(xiàn)RDW與APCHE II評分呈正相關關系[7],這一結果也提示了RDW與疾病的嚴重程度相關。相較于成人來說,小兒危重癥評分(PCIS)在判斷病情輕重、評估死亡風險方面有更好地應用價值,因此目前國內傾向于PCIS評分。而急性生理學及慢性健康狀況評分系統(tǒng)(APACHE II)、序貫器官衰竭估計評分(SOFA)在兒科領域應用有限,因此本研究中使用的是國內本土的小兒危重癥評分(PCIS)。PCIS由10項生理指標構成,均為臨床常用易測的項目,涉及到生命體征、內環(huán)境、臟器功能等多個方面,每項評分,總分100分,分值>80分者為非危重,71~80分者為危重;≤70分為極危重[8]。本研究發(fā)現(xiàn)RDW與PCIS評分呈負相關(r=-0.33,P<0.001),RDW與hs-CRP呈正相關關系(r=0.139,P<0.001)。而CRP反映了疾病的炎癥反應嚴重程度,炎癥反應越嚴重,hs-CRP越大。RDW與hs-CRP呈正相關關系,提示RDW與手足口病的疾病炎癥反應嚴重程度相關,與成人疾病研究中RDW與hs-CRP正相關關系[9]相一致。
ROC曲線分析手足口病重癥組RDW的ROC曲線下面積(0.763)小于PCIS評分的ROC曲線下面積(0.833),而高于血糖的ROC曲線下面積(0.700)。上述結果表明對于診斷手足口病重癥病例,RDW的診斷效能僅次于PCIS評分,具有較好的識別作用,但缺點是特異度低。這個結果進一步證實了RDW在評估重癥病例的價值,如膿毒血癥[5]、癌癥[10]、腦梗死[11,12]、心血管疾病[6]等。
綜上,本研究結果提示RDW與兒童手足口病的嚴重程度密切相關,RDW有助于兒童手足口病的嚴重程度評估,而且RDW廉價、便捷、穩(wěn)定,為識別手足口病重癥病例提供了一個新的指標。本次回顧性研究不足之處是為單中心研究,納入的研究對象均未經實時熒光PCR檢測腸道病毒核酸,研究對象入選標準尚未達到手足口病診斷金標準。對RDW與兒童手足口病重癥病例的預后相關性尚需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