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麗 劉英華 張小坤 崔慎情 謝明 劉亞寧 王健兵 顧愛峰 于成娟
華北石油管理局總醫(yī)院心內科(河北任丘062550)
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種心臟疾病發(fā)展的終末階段,是以左心室重塑、擴張為特點,是當前心血管疾病患者住院和死亡的主要病因[1-2]。雖然該病的診治技術有了顯著改進,但是其5年病死率仍與惡性腫瘤相仿,為此需要在臨床上探索新的治療靶點與方法[3]。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在免疫激活系統(tǒng)中起重要作用,在心血管疾病中呈現(xiàn)過表達狀態(tài)[4-6]。TNF-α在轉錄與翻譯水平的異常表達都可以調節(jié)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VEGF)、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GF)表達[7-8]。PI3K/AKT為生物體內的常見信號通路,PI3K 能夠通過激活AKT 來達到誘發(fā)腫瘤細胞增殖、抑制其凋亡,當前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檢測應用也比較多[9-10]。本研究探討了慢性心衰患者外周血TNF-α mRNA 轉錄和蛋白表達與外周血PI3K、AKT 活化的相關性,首次明確外周血TNF-α與信號通路PI3K/AKT 活化的關系,希望為心衰的診斷、評價、治療提供思路與參考。
1.1 研究對象心衰組:2015年2月至2018年4月選擇在我院心血管內科住院診治的心衰患者244 例,符合心衰的診斷標準(Framingham 標準,陣發(fā)性夜間呼吸困難,頸靜脈怒張,心臟擴大,急性肺水腫,靜脈壓>16 cmH2O)[1,4]。其中男128例,女116 例;年齡22 ~78 歲,平均(63.22±2.19)歲;原發(fā)性疾?。簲U張性心肌病52 例,風濕性心臟病68例,高血壓性心臟病40 例,冠心病84 例;美國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YHA)心功能分級:Ⅰ級166 例,Ⅱ級34 例,Ⅲ級44 例;平均身體質量指數(shù)(22.84±1.48)kg/m2;平均病程(1.48±0.29)年。對照組:選取同期在我院門診健康體檢者244 例,其中男124 例,女120 例;年齡24 ~81 歲,平均(64.02±1.48)歲;平均身體質量指數(shù)(22.09±2.19)kg/m2。
排除標準:妊娠與哺乳期婦女;意識障礙患者;合并各種病原體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腫瘤患者;正在使用抗炎或免疫抑制劑的患者;先天性心臟病患者。
所有患者在自愿條件了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得到了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1.2 標本采集采集所有入選者清晨安靜狀態(tài)下空腹肘靜脈血10 mL,其中5 mL 進行肝素抗凝,離心(1 500 r/min)10 min,剩余5 mL 不進行抗凝,都置于-80 ℃冰箱凍存
1.3 檢測方法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劑盒測定外周血PI3K、AKT 的含量。外周血單個核細胞TNF-α表達檢測用免疫組化法,在血液標本中加入PBS 溶液1∶1 稀釋,加入淋巴細胞分離液上,2 000 r/min 離心20 min,中間懸浮單個核細胞,收集單個核細胞,提取細胞中的RNA 和蛋白質,用RT-PCR 測定TNF-α mRNA 的相對表達量,采用Western blot 測定TNF-α 蛋白的相對表達量。同時兩組在入院后采用心臟彩超測定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記錄所有入選者的血脂、血糖等水平。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選擇SPSS 22.00 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對比為t檢驗;計數(shù)數(shù)據(jù)以率表示,對比行χ2分析,兩者相關性采用Spearman 相關分析,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單因素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檢驗水準為α=0.05。
2.1 一般資料對比兩組入選者的血脂、血糖等指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對比Tab.1 Comparison of two sets of general data ±s
表1 兩組一般資料對比Tab.1 Comparison of two sets of general data ±s
指標性別(男/女)年齡(歲)身體質量指數(shù)(kg/m2)TC(mmol/L)TG(mmol/L)HDL-C(mmol/L)LDL-C(mmol/L)FPG(mmol/L)心衰組(n=244)128/116 63.22±2.19 22.84±1.48 5.03±1.33 1.57±0.20 1.19±0.24 2.50±0.14 5.62±1.33對照組(n=244)124/120 64.02±1.48 22.09±2.19 5.13±0.66 1.61±0.95 1.22±0.42 2.53±0.98 5.45±1.59 t/χ2值0.066 0.533 0.602 0.244 0.142 0.109 0.089 0.244 P 值0.797 0.409 0.344 0.673 0.745 0.813 0.892 0.673
2.2 外周血PI3K、AKT 含量對比心衰組中外周血PI3K、AKT 含量都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外周血PI3K、AKT 含量對比Tab.2 Comparison of the contents of PI3K and AKT in peripheral blood of two groups ±s
表2 兩組外周血PI3K、AKT 含量對比Tab.2 Comparison of the contents of PI3K and AKT in peripheral blood of two groups ±s
組別心衰組對照組t 值P 值例數(shù)244 244 PI3K(μmol/L)45.78±8.45 9.09±2.51 24.502<0.001 AKT(μmol/L)4.92±1.39 2.19±0.44 9.144 0.002
2.3 外周血TNF-α mRNA 轉錄和蛋白表達對比心衰組中外周血單個核細胞中TNF-α的mRNA相對含量和蛋白含量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圖1。
2.4 LVEF對比心衰組的LVEF為(34.50±6.33)%,顯著低于對照組的(55.60 ± 2.49)%(t= 12.488,P<0.001)。
表3 兩組外周血TNF-α mRNA 轉錄和蛋白表達對比Tab.3 Comparison of TNF-α mRNA transcription and protein expression in two groups of peripheral blood±s
表3 兩組外周血TNF-α mRNA 轉錄和蛋白表達對比Tab.3 Comparison of TNF-α mRNA transcription and protein expression in two groups of peripheral blood±s
組別心衰組對照組t 值P 值例數(shù)244 244 mRNA 相對含量3.22±0.47 1.57±0.31 7.866 0.009蛋白相對含量4.92±0.55 2.10±0.22 10.482 0.001
圖1 兩組外周血TNF-α蛋白表達對比Fig.1 Comparison of TNF-α protein expression in two groups of peripheral blood
2.5 相關性分析在心衰組中,Spearman 相關分析顯示外周血TNF-α mRNA、蛋白表達與PI3K、AKT 含量都呈正相關(P<0.05)。見表4。
表4 心衰患者外周血TNF-αmRNA 轉錄和蛋白表達與PI3K、AKT 的相關性(n=244)Tab.4 Correlation of heart failure in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blood TNF-α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of PI3K and AKT
2.6 多因素分析在心衰組244例患者中,以LVEF為因變量,將一般資料、外周血指標等因素作自變量,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 回歸分析顯示外周血TNF-α mRNA、蛋白表達與PI3K、AKT 含量都為影響LVEF 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見表5。
表5 影響心衰患者LVEF 的多因素分析(n=244)Tab.5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LVEF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心衰的機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炎癥相關的細胞因子異常、神經(jīng)內分泌障礙等在心衰的病理生理和發(fā)病機制中起著重要作用。單獨的TNF-α極不穩(wěn)定,會很快被分解為無活性單體[11]。但是在心衰時,TNF-α的平衡機制被打破,可導致血液中TNF-α顯著增多。研究表明TNF-α可促進心肌細胞蛋白的合成,抑制心肌細胞收縮力,促進細胞凋和心肌肥厚,從而促進心衰的進展[12]。TNFα也可導致心肌內NO 增多,也可降低肌鈣蛋白對鈣離子的敏感性,最終導致心肌收縮力降低。本研究顯示心衰組中外周血單個核細胞中TNF-α的mRNA 相對含量和蛋白含量均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心衰患者伴隨有TNF-α在轉錄與翻譯水平的高表達狀況。還有研究發(fā)現(xiàn)TNF-α灌注會引起左室明顯擴大,導致左室舒張末容積增加,并使心肌順應性受損[13]。
PI3K 與AKT 均屬于PI3K/Akt 信號通路中的蛋白因子,該通路近些年是心血管疾病研究的熱門通路,已被證實在多種心血管疾病外周血中存在表達失調現(xiàn)象[14]。PI3K 在星形細胞瘤中存在兩種激活方式,一是與具有磷酸化酪氨酸殘基的生長因子受體或連接蛋白相互作用,進而引發(fā)二聚體結構改變;二是直接活化自身,產(chǎn)生PIP3,PIP3 與細胞內的Akt 和PDK1 相結合,進而促使Akt 蛋白磷酸化[15]。Akt 是PI3K 形成途徑中的重要因子,活化的Akt 能夠磷酸化多種細胞激酶,從而起到調節(jié)細胞凋亡及蛋白質形成等過程的作用[16]。
炎性細胞因子可通過一系列調控機制調節(jié)心血管功能,從而參與心衰的進展[17]。TNF-α參與了神經(jīng)內分泌一細胞因子系統(tǒng)的激活和心室重塑的過程。PI3K/Akt 信號通路是誘導淋巴細胞凋亡的關鍵機制,能通過caspase 級聯(lián)放大反應來調節(jié)心肌細胞凋亡[18]。本研究Spearman 相關分析顯示心衰患者外周血TNF-α mRNA、蛋白表達與PI3K、AKT 含量都呈正相關(P<0.05)。PI3K/Akt 信號通路活化與心衰的心臟炎癥反應和心肌纖維化有關,脂多糖對人外周血單個核細胞TNF-α合成的誘導與PI3K/Akt 信號通路激活有關,說明PI3K/Akt 信號通路B 對心衰的炎性反應起著重要的調控作用[19]。
LVEF 是左室搏出量與舒張末期容積的比值,也是反映心衰患者病情的主要指標[20]。本研究顯示心衰組的LVEF 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 回歸分析顯示外周血TNF-α mRNA、蛋白表達與PI3K、AKT 含量都為影響LVEF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還有研究選擇心衰患者為LVEF ≤45%,NF-κB 與LVEF 成負相關,可以評價心衰的嚴重程度[21-22]。TNF-α與心肌細胞凋亡和細胞外基質重構密切相關,TNF-α使心肌肥厚的機制可能通過影響ROS 激活p38MAPK、NF-κB 而增強部分促心肌肥厚基因的表達。不過本研究也有一定的不足,心衰時外周血的分子生物學變化涉及多個方面,僅從本研究方面闡述心衰的分子生物學機制是不全面的,還需要進一步分析。
總之,慢性心衰時PI3K、AKT、TNF-α 等因子表達水平顯著升高,可互相影響從而參與心衰的發(fā)生與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