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迎春宋菲菲 蘇 蒙
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老化和老年癡呆癥的過渡狀態(tài)[1]。對MCI進行早期干預成為預防AD的新靶點。研究顯示,內(nèi)分泌紊亂所引起的激素分泌和作用異常,是導致老年認知功能障礙的重要因素,其中甲狀腺激素與認知功能的關(guān)系尤為密切,但各研究結(jié)果并不一致,甲狀腺激素水平與MCI發(fā)病的相關(guān)性仍存在分歧[2-5]。MCI歸屬于中醫(yī)“呆證”、“善忘”等范疇,脾腎虧虛是其常見證型。本研究旨在探討MCI與甲狀腺激素水平之間的相關(guān)性,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病例來源于2012年8月—2013年11月杭州市中醫(yī)院老年科病房及門診,年齡>70歲。本研究獲得杭州市中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診斷標準 MCI診斷標準參照1999年P(guān)eterson等提出的診斷標準[6]。中醫(yī)診斷和分型標準參照《中醫(yī)臨床診療術(shù)語證候部分》[7]。
1.3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年齡>70歲;(2)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組(MCI組)符合中、西醫(yī)診斷標準;非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組(對照組),無認知功能障礙。排除標準:(1)局灶性腦外傷、顱內(nèi)出血、腦積水等;(2)嚴重的內(nèi)科疾病史,如心肺衰竭、明顯的肝腎功能損傷等;(3)目前存在譫妄、精神錯亂或其他意識障礙;(4)有抑郁、躁狂或其他精神性疾?。唬?)酒精依賴,或其他精神活動物質(zhì)濫用病史,如抗精神病藥等;(6)海金斯基缺血指數(shù)量表Hachinshki缺血指數(shù)>4。
2.1 研究方法 比較分析兩組患者中醫(yī)證候分布情況、甲狀腺激素水平及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脾腎兩虛證與非脾腎兩虛證患者的甲狀腺激素水平。甲狀腺激素測定:兩組患者均空腹抽取5mL靜脈血檢測甲狀腺素水平,包括總碘甲狀腺原氨酸(TT3)、總四碘甲狀腺原氨酸(TT4)、促甲狀腺素(TSH)、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游離四碘甲狀腺原氨酸(FT4);方法: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技術(shù)測定;儀器型號:ZL19-MN-6110。
2.2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yīng)用SPSS17.0軟件建立數(shù)據(jù)庫,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MCI組43例,男30例,女 13 例,平均年齡(84.79±2.97)歲,平均病程(2.0±0.25)年;既往有高血壓病史38例,糖尿病病史9例。對照組41例,男25例,女16例,平均年齡(83.54±3.54)歲;既往有高血壓病史40例,糖尿病病史12例;認知功能均無異常。各組性別、年齡、基礎(chǔ)疾病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2 MCI組與對照組中醫(yī)證候分布比較 MCI組患者以脾腎虧虛型占比最高,兩組之間各證型構(gòu)成比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3.3 MCI組與對照組甲狀腺激素水平比較 MCI組患者TSH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MCI組 TT4、FT3、FT4 的平均水平雖低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3.4 MCI脾腎兩虛證與非脾腎兩虛證患者甲狀腺激素水平比較 將納入的43例MCI患者按中醫(yī)辨證分為脾腎兩虛證組與非脾腎兩虛證組,兩組甲狀腺激素水平比較,P均>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3。
AD是影響老年人生存質(zhì)量的主要疾病之一,MCI是AD發(fā)病的預警信號,對兩者發(fā)病的危險因素進行研究,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識別及高危人群的篩選,預防和推遲AD的發(fā)生。2010年《中國癡呆與輕度認知障礙診治指南》指出,MCI的危險因素包括人口學因素、血管危險因素、卒中、遺傳學因素、系統(tǒng)性疾病、中毒等,其中系統(tǒng)性疾病即包括甲狀腺功能減退[8]。甲狀腺激素在維持正常的認知功能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研究表明,低TSH水平可能為MCI發(fā)病的危險因素,但MCI患者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變化的機制尚不明確,推測可能與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免疫網(wǎng)絡(luò)系統(tǒng)有關(guān)[9-10]。
表1 MCI組與對照組患者中醫(yī)證候分布比較[例(%)]
表2 MCI組與對照組患者甲狀腺激素水平比較(±s)
表2 MCI組與對照組患者甲狀腺激素水平比較(±s)
注:MCI:輕度認知功能障礙;T4:甲狀腺素;T3:三碘甲狀原氨酸;TSH:促甲狀腺激素;TT3:游離T3;TT4:游離T4;對照組:非輕度認知功能障礙
組別MCI組對照組t值P值例數(shù)43 41 TT3(ng/mL)0.82±0.17 0.82±0.15-0.133 0.895 TT4(ug/dL)5.94±1.22 6.13±1.33-0.727 0.471 TSH(mIU/L)2.08±1.48 2.88±1.71-2.189 0.035 FT3(pmol/L)3.30±0.67 3.32±0.68-0.189 0.851 FT4(pmol/L)13.60±1.80 13.72±1.89-0.291 0.773
表3 MCI脾腎兩虛證與非脾腎兩虛證患者甲狀腺激素水平比較(±s)
表3 MCI脾腎兩虛證與非脾腎兩虛證患者甲狀腺激素水平比較(±s)
注:MCI:輕度認知功能障礙;T4:甲狀腺素;T3:三碘甲狀原氨酸;TSH:促甲狀腺激素;TT3:游離 T3;TT4:游離 T4
組別脾腎兩虛證組非脾腎兩虛證組t值P值例數(shù)18 25 TT3(ng/mL)0.77±0.18 0.83±0.16-1.235 0.224 TT4(ug/dL)6.04±1.31 5.90±1.13 0.350 0.728 TSH(mIU/L)2.24±1.59 1.92±1.33 0.733 0.468 FT3(pmol/L)3.17±0.75 3.32±0.62-0.730 0.470 FT4(pmol/L)13.94±1.86 13.34±1.65 1.129 0.266
本研究顯示,MCI組患者TSH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MCI組 TT4、FT3、FT4 的平均水平均低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認為低TSH水平可能是MCI發(fā)病的危險因素。研究認為,低水平的TSH可導致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RH)釋放減少,而TRH的減少可促進tau蛋白的磷酸化[4],同時可導致乙酰膽堿水平下降[3]。
中醫(yī)認為,MCI基本證型為脾腎兩虛型、濕熱壅滯型、痰濕阻絡(luò)型、氣陰兩虛型和肝腎陰虛型,其中約50%的MCI患者屬脾腎兩虛型[11]。MCI臨證中多從脾腎兩虛論治,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氣機升降之樞紐,為心腎相交、金木升降之軸。腎藏精,為先天之本、元陰元陽之所,為五臟六腑生理活動之根本。脾虛氣血生化無源,氣血不足;或脾虛失運,痰濕內(nèi)生,清竅受蒙;或腎虛精虧,髓海失充,皆可導致腦失所養(yǎng),元神衰退,神機失用,發(fā)為該病。本研究顯示,MCI組患者以脾腎虧虛型占比最高,MCI脾腎兩虛證組與非脾腎兩虛證組甲狀腺激素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未發(fā)現(xiàn)甲狀腺激素水平與MCI脾腎兩虛證存在相關(guān)性,這可能與本研究樣本量偏少、中醫(yī)辨證標準及病例對照研究本身存在的局限性等因素有關(guān),尚需進行大樣本前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