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慧
宿州學院外國語學院,安徽宿州,234000
以計算機為輔助的網絡交流憑借便捷迅速、費用較低等優(yōu)勢成為一種流行的交流模式,網絡交流語篇也隨之出現,為話語分析領域提供了新的研究課題。網絡交流語篇是一種嶄新的語篇類型,兼具有口語語篇和書面語語篇的部分特征,又擁有自己的特點[1]1-5,這些語篇特征亟須探析。國內外相關研究主要集中于分析網絡交流對外語教學質量的促進作用[2-3]與口語和書面語交流的異同[4-6]以及該類交流的語篇特征[7],但是主要聚焦于網絡書面異時交流[8-10],較少關于網絡書面實時交流。
依據在信息傳遞的過程中是否存在延遲現象,網絡交流可以分為實時交流和異時交流。網絡書面實時交流是以計算機網絡為媒介的即時性書面交流[11],與口語交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實時對話、話輪短小、非正式性等[12-13],同時兼具書面交流的特征:語調缺失、語篇記錄的持久性、高詞匯密度、信息的視覺呈現、可重復閱讀等[14-15]。但該模式也具有自己明顯的特征:拼寫和語法欠規(guī)范、字母大小寫混亂、風格不正式、標點符號常省略、句法簡單化、拼寫縮略和表情符號較多等[16]。本研究以QQ交流為例,依據語域理論,從媒介、詞匯、語法、語域和語類等層面分析網絡書面實時交流的語篇特征,探究其語篇特征出現的原因以及對交流過程的影響。
語域是語言的功能變體,由三種因素構成:語場、語旨和語式[17]。語場是實際發(fā)生的事情,即語言發(fā)生的環(huán)境,主要指發(fā)生的社會行為的性質,包括語言發(fā)生的環(huán)境、談話的話題、參與者與講話者的整個活動以及交際目的。語旨指參與者之間的關系,包括參與者的社會地位以及他們之間的角色關系。語式指語言交際的媒介或渠道和修辭方式。
語類作為一定文化語境中的交際事件,具有明確的結構,其成分和順序受文化語境的影響。然而語類同時也是發(fā)生在一定情景語境中的交際事件,因此具體語篇的語類結構受情景語境,即語域的制約。另外,語域決定語篇的意義,后者由詞匯語法體現,而詞匯語法又具體表現在媒介層面。
本研究選擇皖北某高校2018級英語、市場營銷、應用統(tǒng)計學、網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等5個專業(yè)班級的QQ學習群中的交流文本為語料自建小型數據庫,包括27位教師和774位學生。語料來自上述班級在2018—2019學年度第二學期第13周的交流,包括2 347份文本。涉及交際者的私人信息,所有交際者均以姓代替,同一實例中同姓的交際者用姓+1,2等表示。
網絡書面實時交流語篇具有顯著的特征,主要體現在媒介、詞匯、語法、語域和語類等層面。
媒介為詞匯語法在語篇中的體現形式,其特征主要包括標點符號、字符和情感符號等。
3.1.1 標點符號
在網絡書面實時交流語篇中,標點符號的使用常常突破常規(guī),其錯誤用法比較普遍,最常見的錯誤為句末不使用標點符號,例如:“還有兩份作業(yè)沒有交,明天上午上課之前能不能帶到教室”。另一種較為常見的錯誤為句子之間連續(xù)使用逗號而非句號,例如:“there are 6 people in my dorm,all of us are English majors.”有時交際者會使用句號代替逗號,例如:i have been to beijing.shanghai.hangzhou.
在網絡書面實時交流中,一些標點符號,如感嘆號、問號、省略號等常常疊寫。過度使用感嘆號和問號是最普遍的非標準標點符號的形式,多用于表示拉長聲音或強調,例如:“i was late again!!!!”。
3.1.2 字 符
字符特征主要表現于兩個方面:(1)字母大小寫趨勢;(2)星號、字體加粗、斜體、下劃線的使用。字母大小寫趨勢,即句首單詞、專有名詞和第一人稱主格代詞的大寫字母小寫化,或者在通常文體不使用大寫字母的地方,刻意用大寫字母表示強調或者表達某種強烈的感情或者語調,例如:“sorry to tell u that…”“it is so COOL to do homework at 11 at night”。有時為了表示強調,整個句子都用大寫字母,例如:“I SAID NO”。
網絡書面實時交流中經常使用星號、字體加粗、斜體、下劃線等方式表示強調某個單詞或者片段或者表達某種情感,例如:“we have to hand it in *today.”
3.1.3 情感/表情符號
情感/表情符號也可以用于表達副語言特征,例如“:-)”表示“愉快”或“幽默”,“:- (” 表示“傷感”或“不滿意”,表示微笑,表示流淚等。網絡書面實時交流中情感/表情符號的使用非常普遍,例如:“sorry,i didn’t find that book for u”。
詞匯特征主要體現于以下幾個方面:(1)單詞拼寫錯誤。該類錯誤在QQ書面交流中大量存在,有些為交際者無意為之,例如:“作業(yè)明天下午就要叫了”。有些則為故意為之,例如“杯具”等。(2)簡寫/略寫。主要包括省略、簡寫和縮寫,也有一些是自行編造或網絡用語,沒有固定規(guī)則,例如“何棄療”。(3)構造新詞。這類新詞主要為復合詞,其構成形式呈多樣化。一些新詞開始為兩個詞語,而后用連字符連接,從而構成一個新詞,有時連字符被省略,例如:“e-mail/email”。(4)話語填充詞。主要用于表達猶豫或做出決定,例如:“嗯,我再想想吧?!?5)語碼轉換。主要包括英漢語或者文字和數字或者表情符號等的混用,例如“我的homework還沒有做好?!?6)模仿詞。主要表現于使用單詞模擬聲音或描述行為,例如:“hehe”。(7)重拼字母。主要用于表達強烈的感情色彩或者制造特殊的效果,例如“ goooood”。(8)口語詞匯。體現了網絡書面實時交流的口語化特征,例如“哎吆”。
網絡書面實時交流語篇的語法特征主要體現于以下幾個方面:
(1)語法錯誤。主要表現在:謂語動詞的時態(tài)錯誤,例如:“he has already finished it before he left.”;名詞復數形式省略,例如:“he bought so many gift on the internet.”;結構錯誤,指交際中有時句子之間不用句號,而是用逗號隔開,或者直接用空格分割,例如:“A:i like curry,i like kd too”。
(2)不完整句。不完整句分為三種情況,一為標點符號,尤其是句末的表達符號經常省略,導致句子結構不完整;第二種為句首省略人稱代詞;第三種為句子分散,即交際者的一段話會在不同的話輪中出現。例如:
例1:2019/5/15
唐:不要問我(12:31:09)
唐:為什么又輸球了(12:31:15)
楊:你不是球迷嗎(12:31:24)
唐:我只是個球迷(12:31:26)
周:你是個偽球迷(12:31:29)
唐:而且是傷心的球迷(12:31:35)
上例中的唐將“不要問我為什么又輸球了”和“我只是個球迷,而且是偽球迷”兩句話分成兩部分輸入對話框,導致每一句都不完整。
網絡書面實時交流語篇的語域特征為高度變化性,主要體現在語場、語旨和語式其中任何一種因素的變化均會引起語域的改變。例如:
例2:2019/5/18
張:虛擬語氣的用法怎么總是錯?(19:56:21)
許:看看語法書,學過了。(19:58:01)
趙:應該先弄清用法,再做些題。(19:58:03)
胡:下午演講比賽,大家可去觀摩?(19:59:22)
李:你錯的那道題其實不應該,對現在的虛擬要用過去式。(19:59:25)
趙:我去參加,一起去?(20:02:03)
胡:好的(20:02:19)
在此例中,張發(fā)起話題,討論虛擬語氣的用法,許和趙均圍繞該話題展開。話輪1至話輪3的交流中,語場為討論虛擬語氣的用法,語旨為同學,關系較密切,語式為QQ書面交流。而在話輪4中胡發(fā)起新的話題,即觀摩演講比賽,李繼續(xù)原始話題,而趙和胡則針對新的話題進行交流。話輪4、6、7的交流中,語場轉變?yōu)橛懻撗葜v比賽,語旨和語式未變。話輪5的交流內容屬于前一話題,卻穿插于后一話題中。因此,整個例子中出現兩個話題,即語場發(fā)生了改變,因此語域也產生了變化。
網絡書面實時交流語篇的語類特征主要體現于結構的高度變化性。語篇的語類結構由其必要語部及其順序和必要語步及其順序決定,其中任何一個因素的改變會引起語篇語類結構的變化,而這種現象在網絡書面實時交流中較為普遍,例如:
例3:2019/5/16
黃:閱讀作業(yè)可規(guī)定題材沒?字數可有要求?(20:21:33)
劉:學委,我的基礎英語作業(yè)已經發(fā)給你了,請查收。(20:22:58)
……
唐:科技類文章,字數沒有要求(20:35:43)
黃:閱讀作業(yè)可有什么具體規(guī)定?我今天請假了沒去上課。(20:35:46)
黃:謝謝。(20:35:50)
在此例中,黃在話輪1中發(fā)起問題。在正常的交流中,話輪2應該回答問題,然而唐在話輪21中才回答話題1的問題。而黃在話輪22中又進行詢問。原來的“提問—回答”結構演變成“提問—其他話題—回答—提問”結構,話輪的分裂導致必要步驟改變,引起語類結構的變化。
語域受語類結構制約,又反作用于語類結構,同時決定了語篇的意義,而語篇意義由詞匯語法體現,后者又體現于媒介。網絡書面實時交流語篇的上述特征主要由語域的三種因素的變化引起。
語場對網絡書面實時交流語篇特征的影響主要通過交流內容體現。在本研究中,交流群的主要目的在于教師和學生在群里交流學習,交流的話題影響了其語篇特征,例如一些術語的使用會引起新詞的出現。網絡語言中除了有相當一部分詞語反映最新科技、文化和社會發(fā)展,還有自身獨特的詞語,包括縮略詞、符號詞和一些獨特詞。本研究中的網絡書面實時交流的主要目的在于交流學習,要求交際者在較短的時間內回復,保持交流的順暢,否則交流會中斷或者新的話題產生。這種交流的迅捷性促使交際者使用各種方式,包括標點符號、字符、情感/表情符號、簡寫/縮寫等等。
語旨同樣制約網絡書面實時交流的語篇特征。交際者的個體特征主要體現于語言能力和性別。一些存在語法錯誤的句子,一方面由于交際的迅捷性決定,另一方面則由交際者的語言能力較低引起,例如:“there are two students were late today”。交際者的性別是影響語篇特征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本研究發(fā)現,同性別的交際者使用的語言不規(guī)范性明顯高于異性的交際者,而女生比男生更傾向于使用情感/表情符號。其原因有二:一為異性交際者之間感覺人際關系較為疏遠;二為女生更傾向于選擇新穎、獨特的方式進行表達。
語式對語篇特征產生影響主要依賴于交際媒介自身的特征。首先,QQ書面實時交流缺少面對面交流中的副語言特征,媒介提供的情感/表情符號等表意形象、生動,彌補了網上感情交流的不足,有時比語言更容易體現交際者的情感和交際意圖。其次,文本在對話框中按照交際者發(fā)送信息而非編輯信息的時間順序出現,因此會出現話輪分裂。再次,文本具有可追溯性,即交流出現障礙時,交際者可以追溯前述文本,從而正確理解彼此的交集意圖。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發(fā)現網絡書面實時交流語篇特征具有自己的獨特性,對交流具有正面影響,例如迅捷高效、交流方便、耗費較少等,但是在交際過程中也產生負面作用。網絡書面實時交流的語篇特征對交流的負面影響主要表現在話輪分裂,導致語篇不連貫,從而引起交流的不順暢,如下例所示。
例4:2019/5/17
張1:下午去做調研,然后回來寫出PPT,誰和我一起去?(12:40:29)
張2:我去(12:40:37)
謝:下午好不容易沒有課,要去市里玩,有沒有同行的(12:42:56)
王:我去(12:42:57)
謝:好的,那我們兩一起去,@D(12:43:13)
王:不是,我是說我去調研(12:44:37)
在此例中,張1在話輪1中發(fā)起話題,提出問題,張2在話輪2中進行回復,構成毗鄰語對。而謝在話輪3中發(fā)起新的話題,也是提出問題,王在話輪4中的回答被謝誤認為是對話題2的回復,引起誤解。而根據王在話輪6中的回復可以發(fā)現話輪4是回答話題1,與話輪1構成毗鄰語對。
然而,在本研究中網絡書面實時交流的語篇特征很少引起交流的不順暢,主要原因在于:(1)交際者,尤其是學生之間共同背景知識較多,媒介、詞匯和語法等層面出現的錯誤或非常規(guī)用法一般不會引起誤解。(2)協(xié)商策略。交際者發(fā)現交流不順暢時一般發(fā)起協(xié)商,消除誤解,如上例所示。(3)利用媒介特征,一般通過QQ交流的@和復制功能消除話輪分裂的消極影響。@功能可以直接指出交際對象,而復制功能可以幫助交際者復制前述話語的整體或部分內容,然后進行回復。
本文以QQ交流為例,依據語域理論,從多層面分析了網絡書面實時交流的語篇特征、原因及其特征對交流過程的影響。研究發(fā)現,網絡書面實時交流具有獨特性,屬于一種新型的語篇類型。網絡書面實時交流的語篇特征受語域的三種因素影響,對交流過程具有一定的負面作用,但是交際者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保持交流的順暢。本研究從微觀角度對這一新型的語篇進行分析,今后可以從宏觀角度對其語類結構特征等深入探討。另外,本研究中討論的語篇特征僅基于學習交流群中的文本,這些特征在其他類型的網絡書面實時交流,例如工作群中是否普遍存在,需要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