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洪軍
(江蘇省南京市玄武中等專業(yè)學校 210042)
當前,在新課改背景下的數學課程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是基本要求和目標.要想培養(yǎng)他們的合情推理能力,教師首先需及時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學觀念,傾力打造合情推理的數學課堂.一般適用于例題、數學法則、定理、公式和概念等知識的講授,可以體現(xiàn)出學生發(fā)現(xiàn)與參與中的主體地位,關注證明與猜想兩大環(huán)節(jié),將邏輯思維、直覺思維和形象思維的訓練有機整合起來,從而不斷轉變他們的學習方式.
例如,在教學有關數列知識過程中,針對數學歸納法的學習,學生掌握了前n個正整數的和:S1(n)=1+2+3+…+n=n(n+1)/2,教師依據合情推理引領學生猜測S2(n)=12+22+32+…+n2=?他們在看到這樣的題目時往往顯得不知所措,在動手計算時感覺難度較大.此時,教師引領學生考慮部分特殊現(xiàn)象,當n=1時,S2(n)=1;當n=2時,S2(n)=5;當n=3時,S2(n)=14;….依據這些數據他們很難發(fā)現(xiàn)明確的關系,產生疑問:S1(n)和S2(n)有哪種關系?使其羅列出S1(n)的值,比較各個數據間有什么關系?學生結合數據能夠發(fā)現(xiàn)S2(n)/S1(n)=(2n+1)/3,利用不完全歸納法猜想得到S2(n)=n(n+1)(2n+1)/6.
這樣的教學,學生在證實和猜想過程中實際問題與固有認知發(fā)生沖突,誘發(fā)了他們探究新方法的動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做好運用合情推理的準備工作,使學生通過歸納發(fā)現(xiàn)和理解結論,學習方式得以轉變,學習效果自然得以優(yōu)化.
在數學教學中,教材是制定教學規(guī)劃和教學設計的基本依據,也是培養(yǎng)學生合情推理能力的重要素材,合理推理廣泛存在于多個章節(jié)和知識點中.教材還是教師與學生兩者進行互動的主要載體,也是他們思維活動的發(fā)起點.這就要求我們數學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要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尋找恰當的培養(yǎng)合情推理能力的著手點,像等比數列、等差數列概念和性質的發(fā)現(xiàn)與探索,通常涉及到合情推理.
比如,在進行函數有關知識教學時,教師設置練習題:半徑是r的圓面積S(r)=πr2,周長C(r)=2πr,如果把r看成(0,+∞)中的變量,那么(πr2)′=2πr①,語言描述:圓的面積函數的導數和圓的周長函數相等.針對半徑是R的球,假如把R看成(0,+∞)中的變量,要求學生寫出類似于①的式子②,并用語言描述出來.本道題目主要檢測學生的類比遷移能力,類比的本質則是根據兩個相似對象,將信息由一個對象遷移至另外一個對象,通過類比可以在不同的知識范圍中進行自然過渡.此時,教師需著重引領學生從平面的圓類比至立體的球;從平面圓的面積類比至立體球的體積;從平面內的長度類比至立體的表面積.得出(4/3πr3)′=4πr2,球的體積函數的導數和球的表面積函數相等.
在上述案例中,教師引領學生無論是否得到答案,都應先進行猜測,包括答案的形式、范圍、中間結論、解題方向與思想等,利用恰當的著手點,培養(yǎng)他們的合情推理能力,既發(fā)展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更優(yōu)化數學教學的實效.
針對數學教學而言,為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對教師的教學水平要求更高,需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在講述問題時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引領學生思考與分析問題,把教學內容融入到具體的合情推理案例中,為他們提供充裕的想象與思考空間.同時,數學教師設計的問題要有極強的誘惑力,極力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吸引他們全身心地參與到思考與猜想中,提升合情推理培養(yǎng)效果.
諸如,在學習等比數列時,在新課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創(chuàng)設趣味性情境引出概念:阿基里斯(希臘神話中的善跑英雄)與烏龜賽跑,當烏龜在他前面1千米處,阿基里斯的速度是烏龜速度的10倍;當他追到距烏龜1千米處,烏龜前行1/10千米;當阿基里斯追到1/10千米處,烏龜前行1/100千米;當他追到1/100千米處,烏龜又前行1/1000千米….提出問題:分別寫出相同時間段內烏龜與阿基里斯各自前行的距離;阿基里斯可以追上烏龜嗎?原因是什么?接著,教師組織學生將題目中的數據整理出來,形成兩個數列,即為:1,1/10,1/100,…;1/10,1/100,1/1000,….觀察這兩個數列有什么特點?以此順利引出等比數列的概念,并通過有趣的情境促使學生快速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讓他們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
教師借助合情推理的優(yōu)勢展開等比數列概念教學,在思維訓練方面重點突出歸納推理,并鼓勵學生合理猜想,這對于培養(yǎng)他們的合情推理能力可謂是相當有效.
在中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合情推理能力,教師需結合具體教學內容,為他們營建科學的思考與探索平臺,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和推測,使其從多個角度分析與解決問題,引導學生得出正確結論,推動培養(yǎng)合情推理能力目標的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