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言文教學一直以來都是初中語文的教學重點,更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為了提高課堂效率,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筆者根據(jù)這一想法,結合多年實際教學經驗作出以下嘗試,期望在教學方式上得到進一步創(chuàng)新。
關鍵詞: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課堂設計
在傳統(tǒng)的文言文教學中,教師重文言詞句理解,輕文章思想感悟,這樣的教學使得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提不起興趣,一味追逐分數(shù)的高低,忽視了文言文教學的真正意義,以至于學生在精神發(fā)展、傳統(tǒng)文化的吸收方面出現(xiàn)了斷層。
一、 興趣教學,文言文課堂設計趣味化
語文教師具有良好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堅實的文言知識基礎,以及對文言文良好的鑒賞能力,能夠有效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初中階段的文言文學習還處于初級階段,如果教師能夠積極地帶領學生感受文言文的魅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對學生來說將受益終身,為其今后的文言文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例如,教師設計《出師表》教學時,不妨加入一些新鮮元素,在課堂前五分鐘帶領學生觀看《三國演義》的精彩片段,學生們被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所吸引,這時教師告訴學生:“如果想要繼續(xù)看下去,我們要先了解諸葛亮的生平事跡,本節(jié)課的內容正好可以幫助我們更進一步了解諸葛亮,如果大家本節(jié)課的任務都高效完成了,我們會用剩下的時間繼續(xù)觀看?!睂W生們自然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充滿興趣和信心,有助于課堂的順利進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也要設計各種有趣環(huán)節(jié),以“搶答會”為例,教師讓學生分成兩大組,每個組都準備給一些問題并上交給教師,教師擔任本次比賽裁判和讀題者,兩組學生搶答,哪個組搶答最多且正確率最高則判為獲勝。
二、 閱讀教學,文言文課堂形式多樣化
文言文教學作為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應該引起所有語文教師的重視,為了提高初中文言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必須在課堂教學中下工夫,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
例如,教師讓幾個學生根據(jù)文章排練小話劇,在課堂上,教師將事先準備好的標準翻譯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對照自己的進行思考,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接下來讓學生上臺表演節(jié)目,臺上的學生用通俗和略帶幽默的方式將文章演繹旁白更是起到講解的作用,比如在講“臥龍”時,旁白說:“將諸葛亮比喻成臥龍,實際上是暗喻諸葛亮的超人才智,表明他有著常人無法企及的才能。”在話劇臺詞的設計上,也可以采用有,幽默化的語言形式,比如:“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备臑椤按巳酥豢蓪④娪H自去請教,萬不肯委屈前來,還望將軍三思,不如將軍屈尊拜訪,也正好成全了‘三顧茅廬之佳話呀!”,教師采用這種形式不僅增加課堂的趣味性,通俗的語言和直觀的表演加深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三、 朗讀教學,文言文課堂氛圍藝術化
教師利用朗讀教學,為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在對文本進行反復朗讀和品味咀嚼,從客觀角度來說強化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對于學生的語文知識積累大有益處,與核心素養(yǎng)所倡導的提高人文底蘊、人文積淀、人文情懷和審美情趣相契合。學生通過朗讀,提高自身素養(yǎng),形成樂學善學、勤于反思的良好習慣。
例如,比如《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師可讓學生分別扮演鄒忌、妻、妾、客人、齊威王這幾個人物,再找另一位同學讀旁白。學生要大致了解課文中人物性格特點,并在朗讀時要體現(xiàn)出來,比如,鄒忌的妻子偏愛他,就該讀出妻子的自豪感,鄒忌的妾懼怕他,就該讀出畏懼之感,鄒忌的客人有求于他,就該讀出客人的巴結諂媚。如此,學生就能體會不同人物的性格特點,正確把握人物形象。再如,《莊子故事兩則》《曹劌論戰(zhàn)》都是適合分角色朗讀的課文,這些課文在人物對話間方能體現(xiàn)人物性格,教師可讓學生先自己分析人物性格特點,待學生分角色朗讀后學生之間互評,共同討論有異議之處,待學生達成共識后可讓學生再分角色朗讀一遍,在此基礎上加深理解。分角色朗讀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通過分角色朗讀能恰當分析出人物形象,使不同性格的人躍然于紙上,使人物形象更立體、更鮮活。
四、 任務教學,文言文課堂模式驅動化
文言文課堂中的目標設定,首先是要保證在學生能力接收范圍的前提下,獲得符合自身水平的最優(yōu)發(fā)展。要承認每個學生發(fā)展的獨特性,讓每個學生都能形成自己的鮮明個性。在任務設置上應當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因材施教,任務難度分層遞進。
首先設定任務,第一,讓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用話劇的形式將《鄒忌諷齊王納諫》描寫的故事演出來,讓學生首先對文本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將文本故事進行再現(xiàn);第二,學生對鄒忌和齊王行一次訪談,前提是學生對于被采訪者的生平和個性有著比較深入地了解。同時,這一采訪是建立在學習《鄒忌諷齊王納諫》的基礎上的;再接著是設置情境,運用多媒體向學生投放浙有關本文的知識鏈接或小視頻,再配合語言上的引導;再下面是活動環(huán)節(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充分發(fā)揮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通過小組協(xié)作,一步步完成小任務最終完成綜合任務的過程;深層理解文意;寫劇本,列訪談提綱;話劇排練,采訪模擬。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做到全程監(jiān)督,給予學生方向性的或者思路性的點撥啟發(fā)。下面是評價環(huán)節(jié),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匯報任務完成的成果,教師做出公平判斷,給予獎勵。
文言文可謂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活化石”,它記錄了中國古代燦爛的古典文化,傳承了歷史悠久的華夏文明,彰顯我國古代社會獨樹一幟的文學殿堂。在文言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興趣方面的培養(yǎng),采用趣味化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多角度的培養(yǎng)學生朗讀、閱讀以及鑒賞能力,從而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同時,作為課堂的指導者,教師要利用好手中的“指揮棒”,我學生設立課堂目標,引導學生一步步完成,提高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李英夫.初中文言文教學中朗讀教學方法的運用研究[D].渤海大學,2017.
[2]方穎純.初中文言文教學方法與創(chuàng)新使用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6.
作者簡介:
蘇麗嬋,廣東省惠州市,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qū)黃岡中學惠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