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蓓
(江蘇省徐州醫(yī)科大學附屬宿遷市人民醫(yī)院,江蘇 宿遷 223800)
本次研究立足急診護生實際能力特點,探討微課堂結合情景模擬教學模式在急診護生實際帶教中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選取2018年1月~5月護生85名作為對照組,其中,男5名,女80名,年齡18~23歲;另選取2018年6月~12月急診科護生80名作為觀察組,其中,女74名,男6名,年齡19~22歲。兩組護生一般資料(年齡、性別、學歷、在校成績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護生由同一臨床帶教小組負責教學工作;護生在校完成理論學習后進入急診科室進行實習學習,每1名帶教教師負責1~2名護生。對照組采用傳統帶教模式;觀察組采用微課堂結合情景模擬演練帶教模式。帶教內容據實習大綱設計,包括:常見急癥護理常規(guī);氧氣吸入、吸痰、輸液泵、心肺復蘇等;常見急癥搶救流程;模擬搶救全情景[1]。具體如下:
1.2.1 臨床觀察,理論學習
入科后,由帶教人員帶領行臨床觀察、理論學習,指導觀察急癥科常規(guī)急診流程,患者臨床表現,醫(yī)護處理措施,生命體征變化,護理技巧等,及時記錄疑問,通過調動課本理論知識以及查閱相關資料解決疑問,提高急診護理認知與技能[2]。
1.2.2 病例討論,合作探究
立足臨床觀察基礎,結合護生學習情況,帶教人員設計學習情景,設計典型病歷,引導護生合作探究,并在此環(huán)節(jié)為護生提供或要求護生自己搜索、查找相關急診科護理視頻資源、資料進行學習、分析與評估,為護生設計微課教學視頻,指導護生作出護理診斷,制訂護理計劃,采取護理措施[3]。
1.2.3 創(chuàng)設情景,提高技能
在護生對急診情景有初步的概念后,進入情景模擬演練階段,于模擬急診間內備齊操作用物,模擬搶救場景,組織護生進行分角色演練,護生進行實際演練前,帶教人員首先為護生做好示范[4]。演練結束后帶教人員及時向護生進行提問,提問內容包括常見病歷處理流程,模擬演練新收獲,演練過程中遇到的新問題、新困難等,帶教人員及時為護生作出解答,促進護生技能、理論的鞏固。
1.2.4 綜合訓練,鞏固效果
在綜合訓練加階段,由帶教人員選擇病歷,實習護生進行分工,有序進行綜合模擬護理實習活動。綜合訓練需圍繞接診、分診、急救處理、護送等整個護理流程,通過綜合訓練讓護生的綜合護理能力、綜合素質得到鍛煉與提高。
(1)理論考試與操作技能考核,總分100分,結合最終成績對護生實習效果做出評價;(2)問卷調查:調查護生對此次教學效果的真實評價,滿分10分,調查內容包括教學目標是否明確、護生臨床操作節(jié)能是否提高、護生應急能力是否提高、護生心理素質是否提高等。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理論考試平均成績?yōu)椋?2.83±10.12),操作技能考核平均成績?yōu)椋海?0.10±9.66);對照組理論考試平均成績?yōu)椋?0.23±5.52),操作技能考核平均成績?yōu)椋海?0.84±6.25),觀察組護生理論與操作技能考核成績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對此次教學評分(88.4±8.7);研究組對此次教學評分(68.3±6.5),觀察組對教學效果的評價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急診科是護生實習計劃中必須輪轉的重要科室,急診實習是護理臨床實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其他科室相比,急診科室護理工作要更為特殊、復雜且重要,具體表現在,急診病人多數處理流程較快,且護理任務繁重,對護生技能、素質要求高;另外由于患者生命危急、治療時間緊迫,通常情況下護生實際動手護理的機會較少,這導致護生的護理理論知識得不到檢驗,護理技能得不到提高。在此情況下,立足護生能力特點與學習需求,優(yōu)化帶教方法就顯得至關重要。
表明微課堂結合情景演練教學模式在急診護生實習帶教中的應用,有助于提高護生整體護理能力與綜合素質,優(yōu)化臨床護理效果,教學效果相對理想,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