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彥
【摘 要】 文章簡述了黨建工作對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性,剖析了新農村建設中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和難點。探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高效廉潔黨組織的對策:選擇正確敢擔當作為的基層黨組織“核心”;設定客觀公正公開和嚴格的監(jiān)督執(zhí)紀制度;切實提升農村基層組織干部相關工作待遇和層級,儲備發(fā)展人才資源。
【關鍵詞】 新農村;黨建工作;難點;對策
中國廣大農村是中國革命勝利的強大后盾和補給保障基地,廣大農村和農民、農業(y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的歷史征程上功不可沒,飲水思源,“三農”問題必須解決好。如何發(fā)展建設好“三農”,振興農村經濟社會,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筆者認為努力建設本領過硬、作風優(yōu)良、能打“勝仗”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首要任務。
一、黨建工作對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性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黨是一切工作的領導核心!”這個核心是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同時要起到處處帶頭示范作用。作為農村基層黨組織,在推動脫貧攻堅和開展新農村社會經濟建設等有“火車頭”作用,是開展農村各項工作的總指揮,是化解矛盾保幸福的貼心人。
1、統一思想認識和行動步驟,助推脫貧攻堅
黨決定開展全國性脫貧攻堅工作,這是廣大農村發(fā)展的福音。在推動該項工作中,作為農村基層黨組織處處起到了帶頭示范作用,而且作用不可替代。一方面認真學習有關政策,具體組織開展各項工作;一方面注意宣傳好黨有關脫貧攻堅政策,把好政策宣傳好;另一方面努力統一各方思想認識,在思想上、行動上與中央保持一致,扎實帶動村民配合開展脫貧攻堅各項工作,這是工作重點。
2、謀劃發(fā)展大計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農村發(fā)展的當家人,是謀劃本村發(fā)展的主角。在筆者三年駐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中,根據上級文件精神,為謀劃好村集體經濟產業(yè)發(fā)展,農村基層黨組織要根據本村實際和廣大村民意愿,組織各方力量共同謀劃經濟產業(yè)發(fā)展布局,選準“一村一品”產業(yè)發(fā)展,同時保證發(fā)展這樣的“一村一品”經濟產業(yè),必須讓全村居民受益,尤其是貧困戶的脫貧致富不返貧。作為農村黨支部,處處體現了領導帶頭的核心作用,為村民發(fā)展致富用心謀劃。
3、協調各方矛盾紛爭,提升村民家庭幸福感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協調鄰里矛盾紛爭的得力好手。新時期,農村工作越來越難做,主要是思想多元化,而且受市場經濟影響,村民大多有利益至上觀念。據筆者駐村三年開展扶貧工作中就發(fā)生了10多次這樣的矛盾紛爭,有些是家庭內部的,有些是鄰里之間的,為此,村黨支部經常接到這樣那樣的矛盾紛爭反饋或要求協調處理。由此可見,農村中大量的小紛爭小矛盾都需要村黨支部進行協調和化解,而村黨支部必須要站在更高的角度進行勸說,讓雙方都能明白吵與不吵的利好在哪里,明白眼前利益與長遠發(fā)展;子女發(fā)展和家庭榮譽等等方面的重要性,努力做好為村民化解矛盾紛爭提升幸福感的貼心人。
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黨建工作存在問題和難點剖析
發(fā)展農村和農業(yè)、增加農民收入和提升農民素質,一直來都是“三農”發(fā)展的老大難問題,而黨建工作開展不力,工作效果還不盡如人意。據筆者調研,其實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存在的問題和難點,主要表現在如下方面。
1、已有制度形同虛設,凡事多走形式
筆者曾掛職擔任貧困農村黨組織第一書記三年,駐扎在扶貧工作第一線,比較了解大部分農村黨組織的真實情況。在脫貧攻堅工程中,雖然縣鎮(zhèn)兩級政府都要求村黨組織把各種制度、規(guī)定、規(guī)章等按規(guī)定時間和要求上墻,但也僅僅是上墻而已,從沒人認真看過,更別說實際執(zhí)行,不管有什么制度或規(guī)定,很多時候做事還是老辦法。各級領導檢查也只是走走看看,做做樣子完事。這就導致農村黨組織已有制度形同虛設,執(zhí)行制度和規(guī)定等軟弱無力,需要完善制定的管理條例等無法組織力量討論制定,結果是農村基層黨組織繼續(xù)處于渙散狀態(tài),工作效率跟不上節(jié)奏,處處被動。
2、保障機制和措施嚴重缺失,不利于工作推進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習近平總書記已經在不同工作會議(場合)上多次強調了各級黨組織要注意保護敢擔當作為的同志,敢于試錯,健全容錯糾錯和激勵機制體制,提升同志工作積極性??涩F實中這樣的制度、體制機制仍然是空白或者根本沒有得到很好落實,對想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同志缺少必要的激勵機制和有效保障。之所以導致這樣的結果,這與當地基層黨組織沒有有效、必要和嚴肅的監(jiān)督問責有根本關系,做多做少一個樣,做好做壞一個樣,年終的評優(yōu)評先進靠的還是是關系、背景,而非成績和實力,嚴重傷害了老百姓感情。
3、黨組織建設人才庫虧空,科技文化素質薄弱
廣大農村基本上都有其共同的特點,從地理位置來說是比較偏遠;從交通設施和網絡發(fā)展等來說比較簡單簡陋或陳舊、信息閉塞;從社會經濟發(fā)展來說比較落后和貧窮;從社會管理來說比較松散和不規(guī)范;從文化教育來說要落后城鎮(zhèn)20-30年。之所以出現這樣的農村社會狀況,其根本原因就是建設農村人才庫沒有人才儲備了,發(fā)展農村、振興農村的人才力量相當缺乏。目前的農村都基本上是老人和小孩、婦女,且老弱病殘、好吃懶做者居多,年輕人或有點能力的都外出打工和發(fā)展了,農村黨組織書記已經無能人可選,只能將就(有些是家族式的),他們難以勝任帶領村民發(fā)家致富的使命,科學種植、養(yǎng)殖因此無法開展和推廣。這就是現在大多數農村最真實的村情和發(fā)展困境。
三、探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高效廉潔黨組織的對策
開展農村黨建工作,有針對性的做好農村黨建工作,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時間,更需要智慧。在農村黨建工作中,如何發(fā)揮好農村基層黨組織“火車頭”的全力帶動作用,如何建設高效廉潔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此乃當務之急。
1、選擇正確敢擔當作為的基層黨組織“核心”
農村基層黨組織“核心”就是指農村基層黨支部書記,是農村發(fā)展致富的關鍵“領頭羊”。選擇正確敢擔當作為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就選對了發(fā)展振興的方向,方向正確了,目標任務就能更好的完成;方向正確了,措施就會更符合實際更容易得到有力執(zhí)行和落實。如何選擇才確保正確呢?首先是選舉的方法方式要改變,即不能再是由原來的黨組織推薦人選,而是在上級有關部門的嚴格嚴肅和負責任的監(jiān)督下,改為由村民(達到一定的指標人數)進行公開、民主推薦黨組織“核心”候選人,并由上級有關部門進行政審(政審條件不能只有1-2人符合,至少為3-5人及以上人數符合),在規(guī)定時間內向村民客觀公開被推薦候選人的政審結果,同時設定合理的公開公示期限。只要合適的候選人,不管人數有多少個都必須被列為當次農村基層黨組織“核心”人選候選人,公開接受村民(本村村民都得回來參加投票)無記名投票選舉,得票數符合規(guī)定票數者勝選。若各候選人的最終得票數都達不到規(guī)定勝選票數,則按高低票數取前兩位或三位(票數相同時)候選人進行PK再選舉,以確定出勝選者為結束。
只有選擇對的人,才能夠為村民做好對的事,才能夠正確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奔小康,建設優(yōu)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農村。
2、設定客觀公正公開和嚴格的監(jiān)督執(zhí)紀制度
只有客觀公正公開且嚴格的監(jiān)督執(zhí)紀制度,同時執(zhí)行有力,才可以更好的推進建設農村基層黨組織各項工作,才能夠更好的發(fā)展振興農村經濟,為老百姓謀更多幸福。執(zhí)行好該項監(jiān)督制度,必須嚴格注意做好兩點:(1)當地黨委政府(鎮(zhèn)/鄉(xiāng)級)每年不少于2-3次深入村民中進行調查或抽查(人數須達到村民總人數的1/3且每次調研都不能為同一批村民,否則無效)農村基層黨組織開展工作情況,傾聽老百姓心聲,并及時客觀公開向村民代表大會反饋調查或抽查情況和結果,同時封存調查或抽查表,以備查詢監(jiān)督;(2)村民代表大會設立常務委員會獨立開展辦公,并隨時開展對農村基層黨組織有關工作的監(jiān)督檢查,隨時接受和保護正常村民通過正常渠道反映問題,并及時客觀公開有關監(jiān)督檢查情況和正常渠道反映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案、辦法或措施等。對調查或抽查、檢查中發(fā)現的問題,根據規(guī)定,嚴格開展問責或處罰,絕不姑息和包庇,給農村社會經濟發(fā)展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tài)環(huán)境和氛圍。
只有開展陽光下的嚴格監(jiān)督和問責,才能做好陽光下的普惠服務工作,心存敬畏老百姓,團結老百姓,努力建設高效廉潔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才能聚攏更多青年人才和能人積極投身建設農村、振興農村。
3、切實提升農村基層組織干部相關工作待遇和層級,儲備發(fā)展人才資源
所謂“民以食為天”,人都要吃喝拉撒和養(yǎng)家糊口的,國家要保障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家庭亦是如此。同時必須注意儲備好發(fā)展所需的必要人才資源。
(1)切實提升工資待遇。據筆者駐村三年擔任貧困農村黨支部書記,在開展扶貧工作第一線調研發(fā)現,農村干部的工資待遇都是相當低的,最高的不足1300元/月,最低在200-400元/月,“村兩委”所選舉任命的各村民小組組長不足100元/月??上攵?,這樣的工資待遇是很難選出能人來擔任農村基層黨組織“核心”職務的,相比于外出打工村民的月收入差別太大了,畢竟大家都要養(yǎng)家糊口和可持續(xù)發(fā)展。在調研中發(fā)現有人認為農村干部沒有什么工作可做,所以不需要給予太高補貼,這是“站著說話不知道腰疼”的觀點,偏見和歧視意味太濃,其實農村的工作是最不好做的,為什么呢,因為農村工作很瑣碎且村民文化素質普遍都不高,三姑六婆到處都是,讓你在工作中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人情面放不下,工作難推動。
因此,筆者客觀認為如果這個問題不能得到根本解決,大幅度增加農村基層干部的工資待遇,給予他們更多的家庭發(fā)展動力,那么將沒人真正愿意為農村的發(fā)展多貢獻智慧,也無法為建設好農村基層黨組織儲備真正有能力的人才資源。
(2)給予晉升發(fā)展機遇。村干部也是干部,也是各級組織應該重視和關心的同志。他們常年奔波于鄰里之間和田間地頭,為黨和國家的發(fā)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功績。因此,對待農村基層組織的干部,要給予疼愛和關心,更要給予他們發(fā)展和進步的機會,一方面要加強農村黨組織干部培訓力度,以提升他們的文化素質和能力水平;一方面不定期組織參加先進或優(yōu)秀農村(可以跨地區(qū)跨省)建設發(fā)展情況參觀學習,以開闊他們的視野和經驗積累。筆者駐村幫扶期間曾跟當地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和組織部門的有關同志認真匯報了有關要充分給予農村干部更多晉升發(fā)展機會,把那些優(yōu)秀的、積極為老百姓干事的,同時在振興發(fā)展農村經濟方面也做出了極大成績的干部,進行級別提升,增加工資待遇,共享改革開放成果,或者直接選拔到當地鎮(zhèn)/鄉(xiāng)政府任職。讓他們看到努力為村民辦實事辦好事和扎根農村工作是值得的,他們的汗水不會白流。
(3)提升身份級別。千百年來,農村基層組織就都只是一個沒有任何級別或職稱的為村民服務的部門,村干部也只是為黨委政府“跑跑腿”,他們文化程度不高,科學技術水平一般或不掌握,在崗在職時有點生活費,離崗離職之后什么也沒有。如何把農村基層組織優(yōu)秀的人才留住,讓他們帶領村民發(fā)家致富,共同打贏扶貧攻堅戰(zhàn),為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貢獻更多智慧,據筆者調研認為應給農村基層組織機構提升身份級別,定級定性,如在行政級別方面農村基層組織機構可給予副科或科員級別待遇,納入體制管理,其中農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委會主任級別一樣,只是分管工作不同,讓他們感到強烈的歸屬感和認同感,以更好激發(fā)他們?yōu)槔习傩辙k實事好事的積極性。
黨組織是我們事業(yè)發(fā)展的領導主力,尤其是農村基層黨組織肩負著農村發(fā)展振興的偉大使命,必須千方百計建設好,為之發(fā)展儲備好必要的人才資源。只有高效廉潔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才能帶領老百姓脫貧致富,與全國同步走進小康社會的美好時代。
【參考文獻】
[1] 錢付良.新形勢下創(chuàng)新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機制研究[J].理論建設,2017(1)28-30.
[2] 王雪飛.農村基層黨建工作要抓好“領頭雁”[J].領導科學論壇,2016(23)48-49.
[3] 付巖芹.加大措施完善機制不斷提升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水平[J].農民致富之友,2017(04)7.
[4] 劉喜成.新形勢下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的轉變[J].大慶社會科學,2004.22(3).
[5] 李向東,魏忠新.新形勢下對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的思考[J].中國集體經濟,2009.16(6).
[6] 沈健,邱文清.青年黨支部農村基層黨建“新動力”——洪雅縣探索組建“鄉(xiāng)鎮(zhèn)青年黨支部”[J].四川黨的建設,2017(04)44.
【作者簡介】
朱 彥(1978.8—)男,廣西玉林人,廣西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文學學士,在職研究生學歷,研究方向:中國文化、文學、寫作和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