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桂榮
摘? 要:青少年時期是一個人形成良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其中青少年學生管理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我國教育模式的多樣化發(fā)展,職業(yè)教育獲得了較大的進步。職業(yè)教育在于培養(yǎng)技能型人才,對青少年學生進行管理是教育的重要內容。由于學生文化素質不高、年齡差異大等因素,在對職業(yè)院校青少年學生進行實際管理時出現了很多問題,其阻礙了學校教育目標的實現。因此,該文主要闡述職業(yè)院校在15~20歲青少年學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其能為青少年學生的管理者提供參考性意見。
關鍵詞:青少年? 學生管理? 問題
中圖分類號:D669.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11(c)-0248-02
職業(yè)教育的快速發(fā)展,為我國社會提供了更多技能型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社會的進步。但在青少年學生管理中,很多管理者的管理觀念落后,導致院校缺乏科學合理的學生管理制度和規(guī)范,阻礙了職業(yè)教育的蓬勃發(fā)展。除此之外,青少年學生自身規(guī)范意識不強也是造成管理出現問題的原因之一。院校必須重視學生管理中存在的這些問題,并積極探索解決的方式和方法。只有通過此種方式才能提高學生管理的水平和效率,最終才能提高院校的辦學質量。
1? 青少年學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 管理方式較為落后
根據實踐調查,多數職業(yè)學院管理學生的方式和方法較為傳統(tǒng)。多為學校制定校規(guī)、班主任制定班規(guī)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約束,這種約束僅僅停留在對學生行為和言論的約束。這種管理方式屬于形式上的約束,并沒有做到讓學生認識到遵守規(guī)則、制度的重要性。產生這種結果的原因是院校和班主任的管理理念較為落后,沒有“以學生為中心”進行管理[1]。落后的管理方式和方法不僅不能促進院校管理水平和質量的提升,反而會讓學生產生叛逆心理。
1.2 尚未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職業(yè)學院的青少年學生整體文化水平較低,班主任不僅對教學工作進行管理,還要對青少年的進行德智、生活方面的管理。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上看,院校尚未建立行之有效的青少年學生管理制度。一些校規(guī)、班規(guī)雖然制定了,實際上缺沒有嚴格實行。在對懲罰犯錯誤的青少年方面,出現管理力度不足的情況。管理力度不足是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的結果,需要院校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除此之外,管理中懲罰力度不夠會助長青少年學生犯錯誤的風氣,從而破壞校園的學習環(huán)境。
1.3 學生缺乏自我管理意識
由于進入職業(yè)學院的青少年基本都是被中考或者高考淘汰的學生,其文化水平、思想道德素質情況處于中等偏下的狀態(tài)。在這種情況下,絕大多數的青少年學生缺乏自我管理意識。他們在約束自身行為方面沒有較強的主動性,也沒有養(yǎng)成遵守校規(guī)、班規(guī)的良好習慣。另外,院校和班主任對青少年學生進行管理時,也常常忽略了對學生自我管理意識的培養(yǎng)。因此,當班主任不在班級時,青少年學生們會為所欲為公然破壞班規(guī);當班主任在班級時,他們會老老實實遵守班規(guī)。
1.4 班主任進行管理時缺乏針對性
每個學生有各自的性格和特點,需要班主任在充分觀察的基礎上進行管理。但是在實際管理中,院校班主任基本按照統(tǒng)一的管理方式進行管理,往往會造成管理混亂、管理不到位等后果。針對一些比較叛逆的青少年學生,班主任不應該用責罵的方式對其進行管理,應采取談話、心理引導等方式對其進行教育。針對一些性格比較溫順的青少年學生,班主任應采取常規(guī)管理方式。根據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進行管理,有利于提高班級的管理效率。
2? 青少年學生管理中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2.1 更新管理觀念,促進管理方式和方法的革新
為了提升職業(yè)院校青少年學生管理的質量,首先院校管理人員更新管理觀念,摒棄傳統(tǒng)的形式管理方式。管理人員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管理理念,促進管理方式和方法的革新。管理人員要主動關心、關愛青少年學生,通過德智教育、心理教育等方式培養(yǎng)其良好的品格和三觀。同時,管理人員不能忽視在專業(yè)知識方面對學生的管理,可以通過實踐教學活動不斷增強學生們的技能,從而實現培養(yǎng)實用性人才的職業(yè)教育教育目標。
2.2 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增強學生管理的執(zhí)行力
職業(yè)院校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導致很多學生不服從管理、漠視管理制度的情況。因此,院校應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具體表現為學生干部管理制度、班級衛(wèi)生管理制度、有效的獎懲機制等[2]。制度的建立為管理人員提供了管理依據,同時也增強了青少年學生管理的權威性和震懾力。尤其獎懲機制的建立,有利于擺正學生對制度和規(guī)則的態(tài)度,能夠有效避免學生不服從管理的情況。
2.3 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增強其自我管理意識
為了實現學生自我管理的目的,管理人員應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教導青少年學生學習知識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認真學習的良好習慣。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不僅有利于提升其學習成績,還有利于增強其文化素質。除此之外,還應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院?;顒樱龠M其性格和為人處事能力的提升[3]。文化素質和綜合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覺性,促進院校、班級管理的運行。
2.4 班主任應加強自身素養(yǎng),促進管理能力的提升
班主任在青少年學生管理中起著關鍵作用,決定了管理的質量和水平。在職業(yè)院校中,很多班主任不懂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常常造成管理效率低下的后果。因此,班主任應加強自身管理素養(yǎng),不斷提升管理能力。院??梢远ㄆ趯Π嘀魅芜M行管理培訓,促進優(yōu)秀班主任之間管理經驗的相互交流。班主任還可以通過網絡資源學習相關管理經驗,不斷拓展眼界和思維。
2.5 積極與家長進行溝通,實現學校管理和家庭管理的優(yōu)勢整合
青少年學生除了在學校的時間較長,其次就是在家里。因此,家長對青少年學生的管理至關重要。院校要及時跟家長進行溝通,將學生的表現情況反饋給家長,增強家長對院校管理的支持和理解。職業(yè)院校可以建立學生電子檔案,通過互聯網就可以將學生的個人狀況反饋給家長[4]。同時,家長應積極配合院校的管理,在家對青少年學生進行專業(yè)知識、思想道德素質、價值觀等方面的引導。將家庭管理和學校管理的優(yōu)勢進行整合,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水平,實現德育教育的目標。
3? 結語
在職業(yè)院校青少年學生管理中存在很多問題,其阻礙了教育質量的提升。具體表現為,院校管理方式和方法較為落后,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的社會發(fā)展。除此之外,還存在院校尚未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學生自我管理意識薄弱等問題。因此,院校必須不斷探索解決的方法和對策。首先,更新管理觀念,促進管理方式和方法的革新。同時,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增強學生管理的執(zhí)行力。其次,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增強其自我管理意識。此外,教師應加強自身素養(yǎng),促進管理能力的提升。最后,應積極與家長進行溝通,實現學校管理和家庭管理的優(yōu)勢整合。
參考文獻
[1] 姚旭東.新形勢下中職學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2):101-102.
[2] 楊蕊.中職學生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職業(yè),2017(9):47.
[3] 諶濤.中職學校學生管理中的問題與對策[J].河南農業(yè),2019(6):42-43.
[4] 吳森.談中職學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才智,2018(2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