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貞
摘 ?要:在足球比賽過程中,專項的耐力訓練能力是本隊取得勝利的關鍵性素質要求。本文通過查找文獻的方法,針對2014年世界杯上,所有比賽進球時間的特點,總結出了在足球比賽過程中對于足球耐力的重要性。通過各種各樣的分析了解足球專項耐力訓練服和信息反饋系統(tǒng)的各種各樣實證性練習特點及其相關的要求。就現(xiàn)階段我國足球低迷,提供了有意義的理論研究。
關鍵詞:足球 ?耐力訓練 ?實證研究
中圖分類號:G843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2(a)-0048-02
世界范圍內(nèi)足球運動作為第一大運動,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在我國足球運動的開展也非常的壯大。雖然說近些年我國足球事業(yè)處在低谷時期,但是,國家對于足球事業(yè)的支持不亞于其他的體育運動項目。從各個方面,我國對于足球兒運動推廣和傳承進行了各種積極的措施,從校園的足球運動到全民參加足球活動,國家出臺了相應的政策性文件,以推動足球運動更好的開展。
足球運動作為一種競技性團體運動項目,對運動員的個體要求較高。運動員在90min的比賽過程中,要充分調(diào)動身體上各項機能器官的協(xié)調(diào)性。比賽過程中,運動員的速度素質和耐力素質是取決于運動員能夠很好的完成技戰(zhàn)術比賽過程中的主要素質。其中耐力素質對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發(fā)揮關鍵,整體上使團隊取得比賽勝利的關鍵。往往在正常比賽過程中,前半場對運動員的速度能力要求較高,運動員在高速奔跑過程中通過不斷的傳接球,對教練員再進行技戰(zhàn)術的布置上有很好的執(zhí)行。中場和下半場執(zhí)行階段,運動員對于身體的耐力素質要求較高。有研究顯示,一場完整的足球比賽中運動員在整場上所要奔跑的距離達到10~13km,其中耐力奔跑的距離為2.3km,要求運動員在無氧狀態(tài)下奔跑的距離為1.5km。對于正常足球比賽來說,耐力素質對于足球運動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1 ?足球專項耐力訓練負荷的理論基礎
比賽是檢驗真理的最直接方法。通過選取各種各樣的專業(yè)性比賽對其進行分析,能夠看到一些不一樣的結果。選取2014屆世界杯不同時段進球的數(shù)量,進行統(tǒng)計性分析,其中上半場前15min進球數(shù)有18個,上半場之前進球數(shù)為47個;在下半場最后15min內(nèi),76~90min之間,進球數(shù)最多為41個。針對不同的比賽結果能夠看出,在70~90min之間,對于運動員耐力水平的要求是相當嚴格的。在這個階段,不論是對防守隊員還是進攻隊員來說,都有很高的要求。
足球比賽過程中,耐力訓練的訓練負荷構成有各種各樣的形式存在。一般的訓練形式復核主要是以量和頻率來計算,運動員在進行訓練過程中所能承受的最大。訓練量稱之為訓練負荷,從外在的形式上可以看出,每次訓練的負重量,循環(huán)練習的次數(shù),轉換的模式距離,及其各種動作的轉換形式,都是屬于外在的外在訓練。教練員通過限制各種個樣的形式、數(shù)量、強度對運動員進行外在形式的足球耐力訓練。在這種訓練的強度過程中,對運動員內(nèi)在復合強度的轉化也有一定的影響。對于足球運動員來說,高強度的耐力訓練能夠使運動員在身體機能方面有很好的轉變。這種內(nèi)在的復合表現(xiàn)在生理負荷和心理負荷。生理負荷能夠從骨骼肌系統(tǒng)的強弱、循環(huán)的心肺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內(nèi)分泌系統(tǒng)以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敏感程度來體現(xiàn)。對于運動員內(nèi)在心理負荷的體現(xiàn),能夠從認知、感情、意識上得到。
2 ?足球專項耐力訓練負荷的系統(tǒng)原理
系統(tǒng)是一個概念,是一個由多種多樣部分組成的一個整體。對于足球耐力訓練負荷來說,把整個系統(tǒng)變得具體化,要從多要素、多層次對足球耐力訓練進行逐一的具體化。在足球運動員耐力訓練的訓練過程中,要不斷通過練習的性質、組織的形式以及練習的規(guī)則,進行各個方面的細分化。針對各種各樣不同的運動員的位置,運動員所在隊伍的作用性,以及運動員個性的心理特征進行更加具體化,例如射門、傳球、搶斷、防守等更加具體的耐力訓練模式。
對于足球運動員耐力訓練系統(tǒng)過程中要一個充分的訓練模型。這種模型從教練員具體對于運動員設置各種各樣訓練的信息。及其對于球隊在進行耐力訓練過程中的各種資金、人員信息的保障。整個訓練模式的系統(tǒng)化,不允許有一個點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困難。系統(tǒng)化的耐力訓練能夠使球隊在訓練過程中,在多方面進行有效的保障。各個系統(tǒng)有條不紊地進行各個方面的實施及其在信息相互上有具體的反饋和調(diào)整意見。
足球專項耐力訓練復合的系統(tǒng)化還主要表現(xiàn)在從整個總的控制信息,到最低級的各種練習次數(shù)、練習時間、練習的速度,在具體的射門、搶斷、得分、進攻、防守等最低級的系統(tǒng)中有一個不斷轉化和調(diào)節(jié)反饋的過程。在整個信息轉化的過程中,存在著一個控制的模塊,這個模塊具有各種各樣的命令作用。針對在訓練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各樣的困難,通過有效的反饋和調(diào)整與克制。
3 ?足球專項耐力訓練負荷控制理論體系的實證
對于運球跑專項耐力訓練負荷的實證研究,可以系統(tǒng)化地制定出一個專項的訓練模式。在訓練開始,教練員通過布置各種訓練的路線、訓練的強度、訓練的形式,對運動員進行各種形式的分配。球隊的信息監(jiān)控部門通過對于運動員各種生理指標、心理指標,以及日常信息的訓練狀態(tài)的監(jiān)控,進行信息的整合。運動員在通過各種各樣形式的配合性練習過程中,結合著各種信息的傳輸及反饋。最終達到對于運球跑專項耐力訓練的各種信息的回收總結。檢驗運動員耐力訓練負荷的效果。通過各種各樣信息的反饋,能夠清晰地看到運動員在進行耐力訓練復核過程中所體現(xiàn)出的各項指標的變化,最后通過比賽驗證耐力復合訓練效果。
4 ?結語
足球專項耐力訓練復合的本質是以有氧耐力為主。間接性有氧耐力與無氧耐力結合為主的運動訓練。在足球比賽過程中,攻守轉換過程是運動員耐力訓練的關鍵點。針對足球項目在比賽過程中各種各樣的特殊性與復雜性,使得對于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內(nèi)部和外部的訓練負荷都有較高的要求。通過一個完整的訓練信息反饋系統(tǒng)能夠很好地使足球運動在各個方面耐力訓練負荷過程中有很好的訓練效果。
參考文獻
[1] 李春滿,于躍,郭航進.青年足球運動員結合球有氧耐力訓練實證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5,38(1):124-131.
[2] 李春滿,熊開宇,于越,等.對青少年足球運動員有球專項速度耐力訓練方法的實驗研究——以北京國安足球俱樂部青年隊為例[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4,37(2):114-120.
[3] 孫雨生,仇蓉蓉,鄧興.國內(nèi)知識圖譜研究進展——基于CiteSpace Ⅱ的分析[J].現(xiàn)代情報,2014,34(1):84-88.
[4] 部義峰,劉丹.中國女子足球隊體能訓練過程研究——基于備戰(zhàn)第30屆倫敦奧運會預選賽[J].中國體育科技,2013,49(4):19-28,59.
[5] 牟善文.美國SPARK課程模式小學生體育課能量代謝特點及干預實驗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