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耀平
摘 要:德育是初中教育管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素質教育的主要途徑。體育作為初中階段的主要學科之一,在教學活動中發(fā)揮其德育功能,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還可以使其形成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精神等,促進其身心的和諧發(fā)展。我在初中體育教學活動開展中,嘗試利用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優(yōu)良的品質,利用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精神,利用比賽活動培養(yǎng)學生競爭意識。
關鍵詞:初中體育 德育滲透 滲透策略 教學內容 教學活動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fā)展,德育教育的價值得到了有效的凸顯。初中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其有著較為明顯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如自我意識較強、獨立意識較強、脾氣較倔強等。教師需要立足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采取多樣的方式對其進行適宜的引導,使其在受教育的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诖?,我在初中體育教學活動開展中,發(fā)揮該學科的德育功能,從教學內容入手,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良的品質;以教學活動為載體,培養(yǎng)學生集體精神;組織比賽活動,引導學生養(yǎng)成競爭意識,進而使其在體育知識、技能等掌握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促進其全面發(fā)展的實現。
一、結合教學內容,滲透優(yōu)良品質
在體育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要想有效地滲透德育,需要抓住教學時機,潛移默化融入教學過程中。德育教育是以教學內容為載體的,在缺乏有效的教學內容的時候,德育教育將成為一紙空談。所以,我在初中體育教學活動開展之前,往往會發(fā)揮自身的教學能力,對教學內容進行細致的分析,發(fā)現其中所有內涵的德育因素,以及學生在知識接受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表現,將德育內容與體育教學內容結合起來,使學生在知識掌握中獲得道德的熏陶[1]。
以中長跑訓練為例,我們需要引導學生掌握中長跑技巧。倘若一味地按照教材內容灌輸理論知識,不僅無法使學生獲得有價值的知識和技巧,還會使其在之后的訓練活動參與中,容易因為時間長半途而廢。對此,我在教學活動開展中,立足該內容的教學特點,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引導學生觀看運動員的中長跑訓練視頻。在觀看的過程中,我會對其中的技巧進行詳細講解,以此使學生在直觀的觀看中,扎實掌握技巧。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學生會發(fā)現,運動員在反復的訓練中,不會輕易放棄,就算再苦再累,也會咬牙堅持,進而受到其身上吃苦耐勞品質的熏陶,為其之后堅持參與訓練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體育運動過程中,尤其是比賽中,怎樣面對甚至突破人體生理負荷的挑戰(zhàn),這也是考驗學生刻苦、堅持不懈品質的最好的手段。
很多體育活動比如在籃球、跆拳道運動中,往往都是帶有對抗性的,我們教師在組織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注意把握度,要尊重對手、尊重裁判、尊重規(guī)則等。尊重是文明禮貌的一個重要體現,也是我們初中素質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點。
體育教學中運動器材是不可缺少的。這些器材都是學校準備的,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孩子亂丟亂扔亂放的現象,或者不珍惜,把籃球當足球踢……我們要明確責任,做到專人負責,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同時,也要引導學生愛護器材,愛護學校公有財務,培養(yǎng)學生簡樸、節(jié)約的品質。
二、結合教學活動,滲透集體精神
在初中體育教學活動開展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最好的方式當屬組織實踐活動了。傳統(tǒng)的德育活動,單憑教師的語言描述,往往會使得覺得枯燥、乏味。而實踐活動的開展,則可以使學生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自主地發(fā)現其中所蘊含的道德內容,并在實踐的過程中,自主內化該道德內容,將良好的道德意識轉化為道德行為,為其道德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奠定堅實的基礎。
基于此,我在初中體育教學活動開展中,會以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為載體,引導學生積極體驗,在知識、技能應用的過程中使其受到良好道德的熏陶。以足球訓練為例,足球是一項極具集體性的活動,在訓練活動參與過程中,倘若學生各自對戰(zhàn)術、戰(zhàn)略等持有不同的觀點,則會導致足球活動在一個人一個看法下無法進行。面對這種情況,我在教學活動開展中,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在小組中,合作討論足球戰(zhàn)術、戰(zhàn)略等。鼓勵每一個學生各抒己見,從而使其在思維碰撞中確定一個適宜的戰(zhàn)術,進而在實踐中應用。在戰(zhàn)術應用的過程中,學生同樣不能各自為戰(zhàn),而應在集體利益的驅使下,服從安排[2]。
其次,學生之間是有差異的,對技術的掌握程度是有差異的。對身體素質比較差,或者某方面能力比較欠缺的同學來說,需要同學的鼓勵和引領。所以學生之間的交流、協(xié)作也很必要,需要我們教師的引導。
在這樣的教學活動參與中,學生不僅可以在親身實踐中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靈活運用,還可以在小組合作中自然而然地樹立起集體意識,促進其集體精神的發(fā)展,讓全體學生感受到同學的愛、集體的溫暖。
三、結合比賽活動,滲透競爭意識
在近些年,競技體育得到了飛速的發(fā)展。在初中體育教學活動開展中,倘若教師一味地利用知識、活動等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長此以往,也會使學生在機械的教學和訓練中,對該學科學習失去興趣,在這樣的情況下,其思想道德養(yǎng)成情況可想而知。對此,我在初中體育教學活動開展中,充分發(fā)揮該學科的競技特點,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積極組織體育比賽,引導學生在比賽中應用所學。
競技體育就一定帶有挑戰(zhàn),要想獲得好成績,就一定要不怕困難,大膽果敢。所以賽前的訓練很重要,我們不僅要傳授科學的知識和技術、科學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勇敢挑戰(zhàn)、沖破技術難關、不畏強手的競爭意識。在比賽的過程中,學生為了給集體爭得榮譽,其會大力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在競爭意識的驅使下,奮勇拼搏。
當然,我們也要引導學生坦然面對失敗,接受失敗的同時,認真總結,激發(fā)斗志,發(fā)揮集體的力量,從而獲得勇氣和力量。所以,每一場競賽,不僅可以使學生在比賽中享受到體育學習的樂趣,還可以使其樹立起競爭意識、集體意識等,一舉兩得。
總之,在初中體育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要大力發(fā)揮該學科的德育功能,以教學內容、教學活動、比賽活動等為載體,采取多樣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使其在知識和技能掌握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品質、集體精神等,促進其道德素養(yǎng)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徐林.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德育教育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35):63.
[2]楊利青.讓初中體育教學融合德育之花[J].才智,2017(27):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