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堂融入核心素養(yǎng),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也可以對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進行提高。語文學科的學習包括很多核心內容,包括語文的構建,思維的發(fā)展以及文化的理解等。教師可以應用多種教學方式進行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也鼓勵學生閱讀學習時應用更多的學習方式,體會語文學習的魅力。本文針對高中語文教學過程當中存在著語文閱讀問題,核心素養(yǎng)內涵培養(yǎng)問題以及如何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等方面入手,分析和探討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當中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的作用。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審美鑒賞;培養(yǎng)路徑
我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應試閱讀技巧。教師以此為教學重點,將自己的思維傳授給學生,學生就會變得依賴教師,慢慢就會失去自主學習的能力,在課堂當中被動學習,也忽視了對自身思維的培養(yǎng)。目前針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本文分析探討了核心素養(yǎng)才在其中所具有的作用。
一、 高中語文的核心素養(yǎng)內涵
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包含非常多的內容,包括審美鑒賞,語言的運用和構建,思維的提升和發(fā)展等。其中學生通過對語言的積累和梳理,能夠在實踐過程當中掌握語言文字的規(guī)律和特點,并且進行有效的應用,在溝通和交流過程當中培養(yǎng)自己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這個過程屬于語言的應用和構建。而學生通過聯(lián)想或者是想象對自己的觀點進行清晰的表達,從而提升自己的思維品質和能力,這個過程是屬于思維的提升和發(fā)展。另外,學生通過作品的創(chuàng)作,對語言進行充分的利用,創(chuàng)造美和表現(xiàn)美的過程是審美鑒賞。最后,學生在對民族文化,傳統(tǒng)文化進行傳承過程當中增加了文化的自信,也對文化進行鑒賞的過程屬于文化的理解和傳承。
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當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學目標,能夠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學生培養(yǎng)語文知識的理解能力需要深刻的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內容,做到學以致用,對文章的結構基礎進行掌握,這在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過程當中是重要的內容。另外,學生也要注重語言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指導,幫助學生在學習和生活當中能夠精準地表達自我,能夠具有更加清晰的思路,明確自己所要表達的內容,形成正確的認知和判斷的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需要理性的判斷文章當中的所涉及的人事物,并且正確的認識課堂中的交流和溝通的作用,給予學生積極正面的引導,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和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也要對自身的言行進行反思,能夠通過多種方式對文章的人性美進行展現(xiàn),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價值觀。
二、 高中語文閱讀過程當中的問題
(一) 閱讀教學課堂以傳統(tǒng)教學模式為主
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更加注重學生的成績。所以在教學過程當中采取的教學方式仍然是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方式,通過課堂內容的講解,總結知識點,并且讓學生通過記憶的方式進行閱讀的學習。這樣的教學模式很容易造成學生依賴教師,被動學習,不能夠深入地探索相關的知識和內容,學生也沒有辦法提高自身的自學能力,這是不利于學生終身學習和培養(yǎng)閱讀興趣的。
(二) 教師不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
一些語文教師很喜歡在課堂教學過程當中運用講解式教學方式,這樣就會造成學生課堂參與度低,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創(chuàng)造思維得到禁錮等影響。教師分析文章后,學生也不會提出意見,更不會展開討論,所以學生也不會得到經驗上的突破。學生具備良好的思維能力,能夠有效地理解課文當中的內容,并且更加深入的剖析課文,掌握課文的精髓,但如果學生失去這方面的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那么學生也會受到這方面的不利影響。因此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需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和創(chuàng)造性,希望對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進行提升。
三、 核心素養(yǎng)在高中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過程當中的具體途徑
(一) 已通過任務教學法的應用,對學生思維能力進行提升
教師教學過程當中,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比如可以運用任務教學法進行高中語文閱讀的教學。任務教學法指的是教師在學生面前展示任務,讓學生帶著任務進行閱讀,教師給予學生相應的指導,在學生完成閱讀之后,教師抽查或者是檢查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從而給予合理的點評。這樣的方式能夠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能夠讓學生通過任務對問題的答案進行探索。比如在學習“月是故鄉(xiāng)明”課文之前,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幾個問題:第一,了解這句詩的來源。第二,了解作者的生平情況。第三。思考作者為什么說故鄉(xiāng)的月亮是最亮的,這樣的寫法意義所在。第四,找出材料當中作者寫了哪些地方的月亮?學生帶著問題和任務進行閱讀,能夠對自己的思維能力進行提升。
(二) 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進行啟發(fā)
教師教學的時候要對講解式的教學方式進行改變,應用小組合作等新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和能力的提升,教師可以讓學生小組討論去探討文章的內容。將學生合理分組后,學生對文章的深層含義進行討論,這樣可以提升教學效率,也可以在教學過程當中充分地應用合作教學,發(fā)揮合作教學的作用。小組成員也可以對文章的細節(jié)和主要內容進行探討,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章,也對自身的閱讀能力和水平進行提高。比如在學習“青年如何選擇職業(yè)問題”課文時,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然后學生找出青年在職業(yè)選擇過程當中需要遵循的原則,并且畫出相應的語句。教師可以提問學生應該選擇何種職業(yè)?體質和選擇職業(yè)之間的關系是什么等問題。學生可以通過小組討論得出相應的結論,比如在選擇職業(yè)過程當中要考慮自身能力,體質等方面的因素,要確保工作能夠在自己的體質范圍內,否則會對我們的身心造成傷害。在選擇職業(yè)過程當中要選擇正確的,自尊的職業(yè)。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能夠激發(fā)學生興趣,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三) 創(chuàng)設多彩的閱讀活動,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語文核心素養(yǎng)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就是語言表達能力。學生可以通過溝通和交流對自身的核心素養(yǎng)以及語言表達能力進行提升,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當中可以引導學生做一些交互活動,鍛煉語言表達能力,也可以組織演講比賽,朗讀比賽等給予學生更多鍛煉的機會,并給予學生針對性指導,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比如在學習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課文時,課文表現(xiàn)出毛澤東對改造舊中國的壯志,也表現(xiàn)出毛澤東對青年時代的回憶,以及對國家的感慨。所以在學習過程當中教師可以組織朗讀比賽,讓學生以飽滿的感情去朗讀這首詞。朗讀過程當中一定要注意到停頓,語調,節(jié)奏等問題。教師再給予學生針對性指導,那么學生也可以通過朗讀更加深入的了解作者在寫這首詞時的心情,能夠感同身受,也可以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進行提升。
(四) 將閱讀與生活結合,對學生閱讀素養(yǎng)進行提升
教師在給予學生進行閱讀指導過程當中,可以結合生活結合實際對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調動,讓學生從生活出發(fā)去了解語文,并結合材料一起學習。因為語文是來源于生活的,并且能夠反映出生活的一些情況。所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體驗生活,認識生活,并且將生活經驗在閱讀和理解課文過程當中有所應用,更好的激發(fā)自己的情感,調動自己的情緒,能夠聯(lián)系實際更加深刻地體會作者在寫作過程當中的感情。比如在閱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篇文章時。我們可以了解到來自哈佛大學吉利夫學院的海倫凱勒雖然是一個聾啞人,但是她卻為殘疾人造福,創(chuàng)立了慈善機構。她用愛心去擁抱世界,尋找光明。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設想和體會,如果自己只有三天的光明,那么自己最想見到誰自己,最想做什么?也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談談自己的看法。一些學生在回答過程當中會認為,海倫凱勒是擁有大愛和感恩的心得,并且她對生活充滿了希望,她更加珍愛光明。教師可以繼續(xù)提問學生如何獲得豐富的知識,以及海倫凱勒為什么會成功等問題。學生就會在思考過程當中結合生活和實際,更加深入的感知課文的內容。
(五) 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課堂,引發(fā)學生思考
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注重情景課堂的創(chuàng)設,因為采取情景課堂可以促進學生思考,并且促進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進行加深。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等方式促進視聽結合,也可以提出問題,鼓勵學生發(fā)表想法,對學生的思維進行激發(fā),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思維活躍性,讓學生快速地進入閱讀過程,對閱讀效率和質量進行提升。比如在學習散文“荷塘月色”課文當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進行情景課堂的創(chuàng)設。首先,教師可以節(jié)前作者的生平情況以及作者的作品,然后再介紹這篇散文的背景。讓學生了解到作者朱自清在寫文章過程當中是經歷了什么樣的經歷?體驗到朱自清心中的不寧靜。對學生的閱讀進行引導,讓學生概括作者的夜游荷塘的蹤跡。學生也可以更加深入地去了解課文當中所表現(xiàn)出的一些景象和一些意境。學生通過閱讀也可以回答出課文當中所描寫的荷塘月色以及周邊的景物,并且對這些景物的特點進行概括。然后教師可以進一步找出文中的一些優(yōu)美的句子,進行評析,對學生的知識面已經擴大,讓學生掌握更多地知識。通過情景課堂的創(chuàng)設,學生也可以更多地了解作者的相關信息以及閱讀的背景和素材,學生可以對自身掌握文章的能力進行提升,在思考過程當中更加深入的理解文章。
四、 結論
教師要注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課堂上能夠采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積極性,促進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能夠深入理解文章,促進其思維能力,審美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進行提升。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多種實踐活動對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進行提升,也可以運用多種閱讀活動,結合生活實踐,對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和能力進行提升。
參考文獻:
[1]貢如云,馮為民.高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實質內涵及培育路徑[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37(5).
[2]黃永平.高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實質內涵及培育方案簡析[J].文淵(高中版),2019(1).
[3]張華.核心素養(yǎng)與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再出發(fā)”[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34(1).
[4]黃四林,左璜,莫雷,等.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研究的國際分析[J].中國教育學刊,2016(6).
[5]顧之川.論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J].中學語文教學,2016(3).
作者簡介:
祝雅茜,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