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日樂瑪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婦幼保健院B超室 內蒙古 巴彥淖爾 015300)
在超聲診斷技術逐漸普及和推廣的過程中,其在婦產科中的應用也更加廣泛,特別是在產前診斷胎兒先天畸形時,超聲診斷技術具有比較明顯的優(yōu)勢[1]。要想有效貫徹和落實優(yōu)生優(yōu)育的計劃生育正常,防止缺陷胎兒的出生,就需要在產前檢查中積極開展超聲檢查。本研究主要分析了孕婦B超檢查在胎兒泌尿、神經系統(tǒng)畸形診斷中的臨床價值,希望能讓產前診斷畸形胎兒的水平提高。
本文所選對象為2016年3月—2018年3月來院接受常規(guī)B超檢查的550例孕婦,均為單胎;其孕周為12~41周,平均孕周為(30.3±2.2)周;年齡為24~45歲,平均為(27.7±2.4)歲。
選擇西門子ACUSON SC20彩色超聲診斷儀開展B超檢查,探頭頻率為3.5MHz。告知孕婦選擇平臥位,讓腹部得以充分暴露,給予腹壁檢查,并全面掃描胎兒的四肢、頭部、胎心以及脊柱等,掃描應選擇連續(xù)追蹤掃描的方式。首先應對胎兒的頭部情況進行觀察,對頭部顱骨進行掃描,對骨化情況和完整程度進行了解,并對腦內結構進行觀察。之后則掃描顏面部,從各個切面掃描下頜、眼、唇、鼻等。掃描觀察脊柱的骨化情況、連續(xù)性以及彎曲度。掃描胎兒胸腔,對心臟、肺部的結構、大小以及位置等進行觀察。對胎兒腹部進行掃描,對膀胱、肝、腎、胃等進行觀察。詳細觀察,并對檢查參數(shù)進行詳細記錄。B超檢查結果為畸形胎兒,則應進一步進行確診和引產,給予常規(guī)尸檢。
B超檢出12例胎兒畸形,檢出率為2.4%(12/550),僅1例足內翻出現(xiàn)漏診,臨床漏診率為8.3%(1/12)?;翁悍诸惽闆r如表所示。
表 畸形胎兒分類情況觀察
在對孕婦進行產前檢查時,B超檢查是最常用的一種影像學檢查方法,其特點主要無創(chuàng)傷,安全,而且操作簡單方便,具有較高的實用性和確診率,對胎兒的影響比較輕微,尤其是較大畸形的胎兒,在對組織結構缺陷進行診斷時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和準確性,在開展羊膜腔內穿刺操作時,采用B超檢查能對胎盤進行準確定位,防止對胎兒造成損傷[2]。本研究中,B超檢出12例胎兒畸形,檢出率為2.4%(12/550),僅1例足內翻出現(xiàn)漏診,臨床漏診率為8.3%(1/12)。神經系統(tǒng)畸形是最常見的一種胎兒畸形,而腦膜腦膨出、無腦兒則是最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缺陷;無腦兒常常伴羊水量過多和頸胸椎段脊柱裂,因此當存在顱骨缺失時,還應對脊柱情況進行了解,后枕部是最容易發(fā)生腦膜腦膨出和腦膜膨出的部位,除此之外頂部和額部也可能發(fā)生[3]。
組織在孕3~8周時會快速分化,致畸因子敏感性較高,會出現(xiàn)各類型的畸形[4]。在對胎兒畸形進行產前檢查時,超聲檢查的的最佳時間為孕18~24周,胎兒的肢體在該階段已完全發(fā)育,而且存在較大的羊水量,為肢體活動創(chuàng)造了較大空間,方便對肢體畸形進行觀察,另外當血清學篩查結果顯示孕婦存在高風險時,可以在此時進行羊水染色體檢查。如果孕周過小,則無法有效顯示肢體末端,如果孕周過大,則會顯著降低肢體顯示率,從而導致漏診或誤診[5]。在對胎兒畸形進行產前檢查時,B超檢查也可能出現(xiàn)漏診的現(xiàn)象,而發(fā)生漏診的原因可能與以下因素相關:(1)未能充分認識和了解部分畸形聲像圖,未能熟練掌握掃查手法和技巧。(2)在對形態(tài)結構顯著異常的胎兒畸形進行產前檢查時,B超檢查具有較高的診斷率,然而對于肢體末端畸形或者形態(tài)結構未顯著改變的微小缺損,B超檢查的漏診率卻較高。(3)當處于孕晚期時,胎兒過大,而羊水量卻較少,進而導致漏診。(4)在對復合畸形進行檢查診斷時,能發(fā)現(xiàn)明顯而較大的畸形,對其他部位卻并沒有進行詳細而認真的掃查。
臨床中在對出生缺陷進行預防和干預時,針對存在畸胎史的孕婦,當其出現(xiàn)羊水過多時應進行重點監(jiān)測和觀察,針對胎兒外形、內臟結構、活動以及身體各部位比例失調的孕婦,應多次、反復開展B超檢查,通過綜合防治來對出生缺陷進行有效預防;高危人群和低危人群應一視同仁,在確診后應及時通過合理的對策來對妊娠進行終止,讓孕婦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的壓力有效減輕,而且還能讓社會和家庭的負擔有效減輕,讓我國的人口素質顯著提高。
總之,孕婦B超檢查能準確診斷胎兒泌尿和神經系統(tǒng)畸形,進而來對胎兒發(fā)育不全進行早期預防,實現(xiàn)優(yōu)生優(yōu)育,具有臨床推廣和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