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學生打好語言文字運用的基礎是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重視的一個問題。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的課程。”要達到“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目標,要引領學生“真學”、“真議”、“真練”。本文針對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闡述對低年級語文教學中進行語言文字基礎訓練的幾點相關認識。
教師應充分認識到識字教學的重要性,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以靈活多變的方式引導學生獨立識字、自主識字。
低年級語文教學也不可忽視詞語教學。我們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喚起學生學習的熱情,激活靜態(tài)的詞語,激發(fā)學生了解詞語涵義、發(fā)現(xiàn)文字奧秘的學習欲望,引領孩子走向詞語積累的殿堂。
可以通過靈活聽寫來訓練語言。聽寫,是提升學生聽說讀寫能力有效舉措。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及詞語的特點設計聽寫的方式。有效利用游戲,有意識地整理歸類詞語,借助圖片進行聽寫,既培養(yǎng)孩子的發(fā)散思維,又豐富學生的詞匯積累,學生逐漸收獲一個系統(tǒng)的素材寶庫。比如我在教學《淺水洼里的小魚》時聽寫一組詞語,一次聽三個:“小男孩”、“小魚”、“在乎”。接著引導學生將三個詞語連成一句話,即“小男孩在乎小魚?!眳R報交流時學生說說排列的原因,引導學生從詞語切入主旨的學習。我們要積極創(chuàng)造情境,以興趣為基石,將孩子的聽、寫經(jīng)驗系統(tǒng)化,順利實現(xiàn)教學重點的轉移。
也可以長句改短, 學習語用。有時候學生表達啰嗦、累贅,不夠規(guī)范。利用教學中結構較復雜的長句子,就像變魔術一樣,長句改短句,再合并為長句。這樣,新的句子在以往的基礎上對比記憶,學生很快就能掌握句式的表達規(guī)律。例如,為了讓學生掌握連動式句型的特點,在教學《難忘的潑水節(jié)》時,引導學生通過讀長句“鄧小平爺爺挑選了一棵茁壯的柏樹苗,小心地移入樹坑,又揮鍬填了幾鍬土?!睂⑧囆∑綘敔斪龅摹八膫€連續(xù)的動作”,拆分成四句話:即把每一個動作說成一句完整的話,最后將短句變回長句。學生由此明白連續(xù)性的動作皆由同一個對象發(fā)出,我們只需要在句子開頭說一次就好了。只要引導得當,學生可以很容易就掌握句子的奧秘,學以致用。
教學中利用文本對學生進行句子的訓練是每節(jié)語文課必不可少的。
首先是仿寫句子,練習寫話。在低年級的語文課本中,有許多典型、結構相同且富有韻律的句式或者段落,這些都是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的好資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反復吟哦經(jīng)典句式的基礎上,進行模仿性練筆。比如在《彩色的夢》一課中出現(xiàn)的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很有代表性,并且詩歌跳躍、反復的特點也很突出,我就抓住標志性的語句,提供支架,利用多媒體做好課件,引導孩子進行句式仿寫。教師可以問:“‘ 腳尖滑過’的地方,還可能畫出什么來?”學生用“腳尖滑過,……了,……了”的句式來回答。學生:“腳尖滑過,大串的葡萄,熟了;大片的草原,綠了。”仿寫練習是枯燥乏味的,孩子們在寫話起步階段,由會說到能寫有一座橋梁,那就是課文。借鑒課文的支架進行仿寫,不僅可以減緩學習的難度,而且誘發(fā)了學生的寫作興趣,把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轉化為個性鮮明的語言文字。
其次是適當想象延伸,體驗表達。低年級學生思維神奇獨特,想象力豐富,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教師可在平時的教學中精心選擇文本中的關鍵詞以及空白點,培養(yǎng)學生表達完整一句話的習慣并寫下來。教師可利用文本的內容或者班級組織的活動、社團課等,挑選一個或者幾個詞語, 留思考題給學生,讓學生來進行造句游戲:將一個詞寫成一句完整的話。經(jīng)過由字到詞、由詞到句的階梯式引導,學生就會很輕松地寫出完整的一句話。教師可以采取高分刺激、當眾展示并朗讀等方式,讓學生產生成就感。在指導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保護孩子們的童真、童趣,鼓勵表達,寫話內容可多樣,不做過高要求,表達清楚即可。讀寫結合應該滲透在教學的每一個角落。
漢語的博大精深決定了語言運用訓練的多樣性,這就需要教師既要總攬小學生語言運用發(fā)展的全局,又要制定適合他們心理年齡發(fā)展特點和接受能力的訓練內容,以培養(yǎng)他們對文字的興趣,這樣的讀寫訓練才能行之有效,才能讓學生想說、敢說和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