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生正
摘 要:教研是提高義務教育教學質量的活水之源。所謂校本教研,就是以學校為單位,以教師為主體,針對教學過程中的各種具體問題和基于本校師生情況而開展的教育教學研討活動。也是推進課程教學改革、提高義務教育教學質量、改革教學方法、優(yōu)化課堂教學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
關鍵詞:校本教研;教學質量
所謂校本教研,就是基于本校師生情況而開展的教育教學研討活動。校長或分管教學的領導,應該認識到學校教育教學現實中存在哪些需要解決的問題,通過觀察發(fā)現制約學校發(fā)展的問題并加以分析:這些問題是學科教學的共性問題,還是某個學科的個性問題;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問題,還是學生成長問題。只有弄清楚了問題根源所在,才能形成可供研究的課題,校本教研也才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
開展校本教研活動,是適應課程改革發(fā)展的必然要求,是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必由之路,也是學?!百|量立校、教研興校”的必然選擇。近年來,我們以“五課”教研活動為主的校本教研效果明顯。我們通過一系列規(guī)章制度的制定,狠抓了校本教研實施工作,以提高教師的課程實施、開發(fā)和評價能力,并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動,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一、組織全體教師積極參加省、州、縣有關新課程的培訓
各學校圍繞新課程實施組織開展了各種形式及內容的培訓,積極組織教師觀看新課程課堂教學、課改講座光盤、“一師一優(yōu)課”、教學片、信息技術培訓、崗前培訓、教學技能展示等活動,多渠道學習,增強對新課改理念的理解,撰寫心得體會、學習筆記和教學論文。
二、選擇不同學校開展不同內容的課改實驗
從以學生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質、身體素質、藝術素養(yǎng)方面入手,整體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開發(fā)并實施了包括德育類課程、藝術類課程和活動類的學校課程。
地處農村的學校,從“活躍校園文化生活,發(fā)展學生藝術素養(yǎng),提升學校特色”為主要內容,開發(fā)了《藝術生活》《美術寫生》《舞蹈基本技能訓練》和《電子琴演奏》等學校課程。
三、通過課題研究,增強了教師不斷開發(fā)學校課程和教學研究的能力,促進了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
通過學校課程開發(fā)與實施,使基層學校音、體、美學科教師的專業(yè)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各類活動中獲得優(yōu)異成績,受到社會的廣泛贊譽。通過改革教學內容、開發(fā)實施學校課程,強調學校利用自身資源、自主規(guī)劃、自我負責。尤其是藝術類、活動類課程的開設,更使學校彰顯當地特色,學校的教學質量也穩(wěn)步提升。
各校把校本教研工作放到學校工作重中之重,為了更好地實施新課程實驗工作,在新課程改革領導小組的帶領下,學校成立了相應的校本教研領導小組,制定了校本教研計劃及學習培訓、教師集體備課、領導和教師觀課、課題研究、教研激勵等制度的建立,促使校本教研走向常規(guī)化。明確各自職責,構建了校本教研的一種基本操作方式:問題——計劃——行動反思。即:發(fā)現問題——同伴互助——專業(yè)引領——訪談學生——自我反思。在此過程中,教研組長明確自身在校本教研活動中的職責任務。作為一名教研組長,無論是教學理論水平還是教學實踐能力,都應該是學校內本學科的佼佼者,在校本教研中應是權威者,結合校情,以校為本,制定出科學合理的集體研學規(guī)劃,讓教師置身其中,逐步形成以課例為載體,以問題為課題的教育教學研究探索,同時學校領導要利用好教研組、備課組,全力、全方位解決學校發(fā)展中的問題。無論是學校領導、教研組長、教師個人都應該充滿自信,積極自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強有力的專業(yè)發(fā)展目標共同體,避自己之短、博眾家之長。每位學科教師都要摒棄保守思想,做一名成人達己的智慧教師,在教研活動之前充分準備,帶來自己獨一無二的教育教學思想,積極踴躍地到達研學場,耐心傾聽其他同仁的教學主張和教育設想,共同交流、分享,只有這樣的教研氛圍才能促進良好校本教研生態(tài)的形成。
四、本著“研究、指導、服務”的宗旨
根據縣域教育教學實際,幫助教師正確理解新課改教學理念,促使教師開展“以學生為中心,以活動為主,平等參與式”的課堂教法改革活動,部分學校從教學方法改革入手,以“平等參與”的核心理念,進行大膽的探索和嘗試,旨在通過改革影響課堂教學的多種因素,打造高效課堂,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教研員深入學校、課堂與教師達成伙伴關系交換意見,針對上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研討,把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作為教研課題,讓科任教師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探索、嘗試、認真總結,加以解決。還要知道校本教研既是課程改革的需要,學生成長的需要,也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需要。形成以青年教師為主體,以點帶面,重點培訓,集體參與,共同進步的校本教研模式,強調教師找準發(fā)展進步的方向,消除職業(yè)倦怠情緒,轉變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及手段,有力的推動校本教研工作向縱深發(fā)展,將校本教研工作進行到底,取得顯著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