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晨霞
聚思教育創(chuàng)始人兼CEO 董春梅孩子有好的學習能力和情商管理能力,就能擁有成功和幸福的未來
2015 年12 月成立于北京。
2018 年11 月,獲得1000 萬元天使輪投資,投資方為青山資本。
注意力(即專注力)問題,是中國兒童十大行為問題之首,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注意力問題列為引起全球兒童學習障礙的首要因素。針對這個市場痛點,2015年底,經(jīng)過兩年多本土化設計和產(chǎn)品升級、致力于為中國家庭創(chuàng)建與國際先進標準同步的腦科學教育平臺“聚思教育”成立。
聚思教育創(chuàng)始人團隊由幾位媽媽組成,她們踏上共同的創(chuàng)業(yè)之路是基于對孩子的熱愛以及共同的情懷和理想,希望在開拓教育事業(yè)的過程中,開發(fā)生命的潛能,探索人性的真諦。聚思教育創(chuàng)始人兼CEO董春梅曾在中科院心理所研讀心理學碩士,同時也是德系外企八年職業(yè)經(jīng)理人,曾服務于兩家上市公司,擅長人力資源管理、企業(yè)運營管理領域;首席科學家、聚思教育CTO宋海榮,心理學博士,目前擔任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心理系博士生導師,是國際腦反饋和研究協(xié)會認證會員、美國心理學會會員。
聚思教育通過中美兩國專家團隊傾力合作,研發(fā)出了“聚思專注力”培訓課程,依托美國宇航局(NASA)訓練宇航員所使用的腦反饋技術,將腦反饋專注力訓練產(chǎn)品與認知能力訓練課程、純正美式REBT情商課程相結合,旨在為5-15歲的孩子提供科學、系統(tǒng)的素質教育,幫助孩子建立專注高效的學習能力基礎,培養(yǎng)孩子的情緒管理、團隊合作及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此外,聚思教育與中科院心理所、北師大共同打造了“測評—訓練—評估”一體化的完整的教學體系,旨在提供兒童專注力問題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2018年6月,聚思推出了自主研發(fā)的智能硬件“腕表式專注力智能反饋手環(huán)”,從最初的頭戴設備到后來的臂帶式設備,再到今天的腕表式專注力智能反饋手環(huán),聚思將生物反饋技術落地到便攜、美觀、友好的智能設備上,讓孩子們接受更舒適、更專注的訓練。
據(jù)了解,目前聚思在全國30余個城市開設了60余家訓練中心,并與多所公立學校開展了合作。伴隨著“專注力指導師+線上虛擬智能教練”的新型“雙師課堂”模式的形成,聚思目前已經(jīng)可以實現(xiàn)在線一對一教學,未來還可以實現(xiàn)在線一對多教學,涵蓋在線課程、在線測評、在線家庭教育、在線學員管理的線上兒童腦智教育云平臺也將會初步建成。
創(chuàng)業(yè)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就“腦訓練”的相關問題對聚思教育創(chuàng)始人兼CEO董春梅進行了專訪,以下為專訪實錄:
A:腦訓練就像健身一樣,如果你想要你的肌肉更有力量、更強壯,你會有很多選擇,比如跑步、游泳,或去健身房找專業(yè)的教練,這些都可以達到鍛煉肌肉的目的,但是效果是不一樣的。
聚思的腦訓練課程相當于健身房的私人指導教練,會幫助兒童進行系統(tǒng)的、專業(yè)的訓練,訓練的效果更快更好。但是其他類型的培訓就如同跑步或游泳,它們會使你在某個方面的表現(xiàn)更好,也會產(chǎn)生一定的培訓效果,但提升的空間是有限的。
聚思的課程是對核心認知能力的訓練,如信息的獲取和加工速度,這些技能具有廣普性,當核心認知能力強的時候,學任何東西都是很快的。如果把學習比作一輛車,那么核心認知技能就是發(fā)動機,當發(fā)動機的性能提升了,車才能開得更快更穩(wěn),也會更耐用。聚思就相當于提升了發(fā)動機的性能,因此可以從學習的根源上解決問題。
A:其實我關注這個行業(yè)還是很早的,2013年的時候我家孩子六歲,在那之前我一直覺得我把孩子帶得很好。但是上了小學之后,他的老師會給我一些反饋,說孩子上課有點坐不住、特別愛跟別的小朋友聊天等,回家我問他留了什么作業(yè),他說不知道。后來我就跟其他孩子的家長聊了聊,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得到過老師類似的反饋,也都為此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解決。因為我本身是學心理學的,好多家長都來問我專注力差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要如何解決等。從那時候開始,我就關注到這個市場了。
當時,國內(nèi)有幾家機構在做這件事情,比如金色雨林,但是當時還處于一個非常早期的階段,整體解決方案也不太成熟、系統(tǒng),從它的科學性跟有效性上來講,我覺得也存在一些問題。學過心理學的人都知道,孩子注意力的問題,當然是有些傳統(tǒng)的訓練辦法的,但過程往往比較漫長,而且每個孩子都存在個體差異,除非是非常有經(jīng)驗的老師,否則很難兼顧到,所以它的效果并不是那么穩(wěn)定和明顯。
為此,我開始跟我的合伙人宋博士交流,我讓她找找看國外有沒有更理想的解決方案。后來她正好參與美國FBI警察的注意力訓練項目,在過程中,她接觸到美國通過腦反饋以硬件和軟件的介入來做訓練,這種產(chǎn)品在美國公立學校里面用了很多年,效果也都很好。所以大概在2015年年底的時候,我們成立了聚思,開始著手把美國的這種方案引進中國。
A:通常孩子在3個月之內(nèi)就會有不同程度的變化,快的話一個半月我們就能看到孩子一些行為上的改變了。比方說他回家寫作業(yè)更快了、準確率也提高了、字跡變得工整了,在學校的表現(xiàn)就是小動作少了、比以前能夠聽得進去老師講課了、能夠坐得住了等等,這些改變都是很容易看得見的。
A:這個市場我們從了解一直到?jīng)Q定做,其實用了兩年的時間。前期我們經(jīng)過了充分的市場調研和準備,了解了各個機構的“打法”,然后我們開始思考到底從哪端切入?是B端,還是C端?是線上,還是線下?剛開始其實都是有可能性的,但最后我們還是選擇了To C端,而且以線下的模式開始,我們覺得這種方式是最扎實、最考驗產(chǎn)品和服務的。那時候做機構的話,主要方法就是地推,在各個小區(qū)或者學校門口、商場門口,我們設置了一些體驗點。只要能把細節(jié)做到位,這種方式還是很經(jīng)濟的。
主要方法就是地推,在各個小區(qū)或者學校門口、商場門口,我們設置了一些體驗點。只要能把細節(jié)做到位,這種方式還是很經(jīng)濟的。
A:我們剛開始只提供聚思專注力這一個課程,后來又持續(xù)開發(fā)了情商和思維力的課程。孩子報名之后,一年來上96次課,一次課一個半小時,分兩節(jié)課完成,每節(jié)課就跟學校一樣大概45分鐘。第一節(jié)課是人機互動的課程,孩子會帶上我們的智能硬件,就是胳膊上佩戴的一個產(chǎn)品,去做電腦上的認知軟件訓練,這其實就是人跟電腦互動的一個過程,完全是一種自適應的學習模式,孩子通過電腦的即時反饋來調整自身狀態(tài),用大腦來控制游戲而不是用鼠標。第二節(jié)課是人和人之間互動的課程,每個老師帶著五個孩子,結合一些閱讀、數(shù)學內(nèi)容等,讓孩子來做認知訓練。
A:我們是2017年12月份跟青山接觸的,2018年1月份就直接宣布了融資消息,非常快,從第一次接觸青山,到最后資金全部到賬也就大約一個月的時間。我們見青山資本的創(chuàng)始人張野的時候,跟他聊了不到一個小時,他就問:“現(xiàn)在能不能簽TS?”他對事物的判斷有非常清晰和快速的邏輯,并且很認可腦科學的方向,覺得這個事情很有意義;另外,硬件產(chǎn)品在他看來非常有特色,這個產(chǎn)品的差異化和競爭壁壘,在教育行業(yè)里面都還是挺少見的。所以基于這兩點,第一看好前景,第二看好產(chǎn)品,我們雙方很快敲定了這件事。
A:在研發(fā)上面,包括產(chǎn)品、課程投入會比較大。我們原來的課程只有專注力,后來我們有了思維力、情商的課程等。專注力跟思維力解決的是IQ問題,情商解決的是EQ問題。我覺得孩子有好的學習能力和好的情商管理能力,就能擁有成功和幸福的未來。今年聚思在產(chǎn)品研發(fā)上面不斷推陳出新,從線下到線上做了很多工作。
A:線上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推出了兩個課程,一個是在線一對一的專注力課程,還有一個是在線一對四的思維力課程。
之所以開始做線上,主要是因為在過往兩年我們接觸到很多用戶,發(fā)現(xiàn)確實是線下所覆蓋不了的。有的是因為距離問題導致用戶覺得線下中心太遠,還有的是因為有些地方我們現(xiàn)在沒有設點,但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很需要做專注力的提升,所以我們從2018年8月份開始做線上課程的推廣,希望能夠覆蓋到更多的孩子,為他們提供更便捷的課程方式。
我們早期的線上課程只針對小批量的孩子進行在線一對一教學,在沒有做任何市場推廣的情況下,我們招收了20個VIP學員,這算是一個冷啟動的模式。這批孩子上了三個月的課,從效果上來講很不錯,很多家長也愿意續(xù)課。因為我們的課程比較有特色,結合智能硬件去提高孩子的專注力,目前市面上類似的課程是沒有的。
而一對四的思維力課程,我們現(xiàn)在還沒有正式推廣,計劃于2018年12月底推出,現(xiàn)在還在做一些內(nèi)部測試。
反饋更依賴于一個準確的系統(tǒng)來評估,當我們沒有給到反饋的時候,孩子就不知道自己該調整什么、該怎么調整。
A:聚思的教師有兩種:一種是有教育學或者心理學專業(yè)背景的老師,還有一種是有幼教經(jīng)驗的老師。我們所有門店都是按照這個標準來招老師,然后到北京做統(tǒng)一的培訓,后續(xù)針對老師的培訓每周都有線上的課程?,F(xiàn)在我們?nèi)珖蟾庞胁坏?00名老師,并且都是全職的。
A:孩子差異化的情況,只有技術的手段才能兼顧到。首先,通過測試來了解差異化。前期我們通過測試來看孩子的能力水平,然后定制課程,按需要給孩子匹配不同的訓練模塊。摸清了孩子的問題之后,再有針對性地提供內(nèi)容和強化訓練,這才是最有效的。
其次,通過學習目標的設定來體現(xiàn)差異化。在我們每次的訓練中,系統(tǒng)會為每個孩子設定一個自己的學習目標,比如這個孩子的目標是72分,其他孩子的目標可能就是92分,他們倆是不一樣的,因為這個目標是基于他自身的情況來設定的,他只需要跟自己比而不是跟別人比。這些都是基于個體的設定,是讓孩子根據(jù)目標來調整自我的一個自適應的學習過程。
最后一點,通過即時反饋來確保對差異的準確判斷。人和人之間互動的時候,最大的偏差在于什么?就在于老師沒有辦法給到一個準確的即時反饋,比如說一個老師帶十幾個孩子的話,就觀察不到每個孩子,甚至不知道某個孩子已經(jīng)走神了,這樣又怎么可能給他反饋呢?教育是特別需要反饋的一件事,孩子只有得到了反饋,才能做出及時準確的調整。反饋更依賴于一個準確的系統(tǒng)來評估,當我們沒有給到反饋的時候,孩子就不知道自己該調整什么、該怎么調整,所以通過軟件化的系統(tǒng),我覺得很珍貴的一點是給到孩子一個即時反饋。
你一分心走神的時候,宇宙飛船就停下來被隕石撞到了,這時候你要馬上調整自己,將你的大腦調整到專注狀態(tài),飛船才能重新飛起來。反饋信號跟自我狀態(tài)的調整是一個正相關的關系,這是一個非常尊重個體的系統(tǒng),遠要比老師的主觀反饋要更準確、更嚴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