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役軍人事務部人事司
組建退役軍人管理保障機構,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yè),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的強軍夢、實現國防和軍隊建設現代化作出的重大戰(zhàn)略決策。
(一)組建退役軍人事務部是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戰(zhàn)略抉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更加需要以英雄旗幟凝聚民族精神、引領人民奮進。軍民同心,其利斷金。組建退役軍人事務部,對于進一步傳承紅色基因,促進形成崇尚英雄、捍衛(wèi)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的良好風尚,弘揚“一人參軍、全家光榮”的優(yōu)良傳統,鞏固軍政軍民團結,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yè)必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二)組建退役軍人事務部是實現強軍目標、組建世界一流軍隊的重要保證。“兵者,國之大事也?!睆妵鴫襞c強軍夢密切相關,強國夢蘊含強軍夢,強軍夢支撐強國夢。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提升軍隊現代化水平和打贏現代化戰(zhàn)爭的能力,關鍵在人,必須讓各類優(yōu)秀人才向往軍營、安心從軍,有效履行新時代軍隊的崇高使命。組建退役軍人事務部,解決廣大官兵的后顧之憂,有利于激發(fā)昂揚向上的軍心士氣,吸引更多高素質人才投身國防和軍隊建設事業(yè),真正把國防潛力轉化為國防實力。
(三)組建退役軍人事務部是加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大舉措。退役軍人經過人民軍隊“大熔爐”的淬煉,政治素質、意志品質、能力作風都比較過硬,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各行各業(yè)都有大批杰出人才來自軍營。目前,全國有幾千萬退役軍人,每年還有數十萬軍人退出現役。組建退役軍人事務部,把他們安置好,為他們服務好、保障好,必將更好激勵廣大退役軍人在新的崗位上建功立業(yè),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組建退役軍人管理保障機構,將退役軍人管理、服務、保障等方面的職能集中到一起,不是簡單的職能疊加,而是結構上進一步優(yōu)化、功能上進一步完備、作用上進一步強化,是符合我國國情的重大制度創(chuàng)新。要著眼新職能新使命,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guī)范的政策法規(guī)體系,建立集中統一、職責清晰的管理保障體系,健全運轉順暢、執(zhí)行高效的工作運行體系,加快形成新時代退役軍人工作新格局。
(一)突出加強黨對退役軍人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退役軍人事務部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圍繞黨的十九大“組建退役軍人管理保障機構,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yè)”重大決策部署,遵照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忠實踐行為軍服務宗旨,著力建立健全組織管理體系、工作運行體系、政策制度體系,努力建成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機關,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行政機關,有力維護退役軍人和優(yōu)撫對象合法權益的服務管理機關,堅持以黨建工作統領部門組建和業(yè)務工作,做到初始即嚴、一嚴到底,做到首任打樣、立身為范。
(二)突出新部門的職能定位。聚焦退役軍人事務部職能職責,堅持以習近平強軍思想為指導,以國防和軍隊建設需求為牽引,發(fā)揮好支持國防、助力強軍的重要作用。一是更加注重物質保障與精神獎勵、榮譽尊崇并重。突出軍人榮譽體系建設,大力宣傳退役軍人先進典型,褒揚彰顯退役軍人為黨、國家和人民犧牲奉獻的精神風范和價值導向,把對退役軍人的深情厚愛和教育管理結合起來,寓教育管理于服務之中,進一步提升管理能力和指導水平。二是強調加強退役軍人思想政治和權益維護工作,對于“退役軍人思想政治教育”“配合指導退役軍人黨建工作”等新職責,在思想政治和權益維護司專門設立相關工作處(室),配合有關部門做好指導退役軍人黨建工作。三是強化退役軍人服務保障職責。在細化落實退役軍人事務部“三定”規(guī)定工作中,系統梳理退役軍人管理、服務、保障、教育等方面職能職責,充實了軍隊文職人員撫恤優(yōu)待,退役軍人醫(yī)療保障、社會保險等待遇保障,英雄保護等相關內容,并按照優(yōu)化協同高效原則,明確相關內設機構的職責。四是按照保障重點業(yè)務的原則,在編制分配上對工作任務較重、業(yè)務量較大,面臨需要解決的矛盾問題突出的單位,在編制核定基數上予以適當傾斜,其他單位按照從嚴從緊的原則先減少再統籌核編。
(三)突出職能轉變新要求。新時代退役軍人事務工作,必須打破原有工作的思維定勢,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在職能轉變上出新招實招。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新部門組建任務和業(yè)務工作都十分繁重,創(chuàng)新開拓面臨重重考驗,退役軍人事務部自覺把退役軍人工作放在國家層面來思考謀劃,放在黨、國家和軍隊工作大局中來推進,全心全力促進中央決策部署與退役軍人工作有機結合的文章,創(chuàng)新理念、創(chuàng)新政策、創(chuàng)新機制、創(chuàng)新方法。二是強化機關職責和業(yè)務整合。把轉變和優(yōu)化職能作為細化落實工作的關鍵,在內設機構職能配置、處室設置和編制配備上,做到既有“物理變化”又有“化學反應”。對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轉隸的有關司局,不搞簡單的“搬家”,而是打破原有建制,根據新確定的職責任務重新調整定崗,堅持在繼承中創(chuàng)新,以更大的視野、更高的格局開展工作。三是統籌使用好有限的機構編制資源。在中央批準的編制總量內,合理確定處(室)規(guī)模,不設3名編制以下的處(室),提高處(室)設置的科學性。對轉隸的事業(yè)單位,結合退役軍人事務部中心工作,研究職責定位和下一步發(fā)展方向。
(四)突出思想政治建設,確保良好開局。退役軍人事務部注重發(fā)揮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領作用。作為一個新的集體,退役軍人事務部機關干部來源廣泛,除從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轉隸外,大部分干部從中央和國家機關、軍委機關和地方選調。在人員落崗、定編工作中,對來自各個方面的干部統籌考慮、注重融合,促進大家團結干事,增進事業(yè)認同。同時,部機關開展全覆蓋干部談心談話活動,召開軍隊借調干部座談會,引導黨員干部正確對待個人的進退留轉,加強改革政策的宣傳解釋,針對干部個人的思想困惑做好溝通引導化解工作,讓干部盡快適應新的工作環(huán)境、人際環(huán)境,把心思放在工作上,努力打造團結協作、融合有力的工作力量。
(五)突出服務保障,建立全覆蓋網絡。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全面建立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為做好退役軍人工作打下堅實基礎。2019年2月26日,國家退役軍人服務中心掛牌成立;5月底,省、市、縣退役軍人服務中心,鄉(xiāng)鎮(zhèn)(街道)、村(社區(qū))退役軍人服務站全面覆蓋,做到“有機構、有編制、有人員、有經費、有保障”,為廣大退役軍人和其他優(yōu)撫對象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
退役軍人事務部組建中,邊組建機構、邊推進工作,邊謀劃長遠發(fā)展、邊解決遺留問題,邊著手頂層設計、邊落實當年任務,迎難而上、開拓進取,各項工作平穩(wěn)起步、有序推進,為退役軍人工作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一)黨的建設全面加強。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精神、重要批示指示和中央有關會議文件精神,開展警示教育,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強化政治機關建設,研究確立了讓退役軍人和其他優(yōu)撫對象滿意,讓他們成為全社會尊重的人,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yè)的奮斗目標。成立直屬機關黨委、紀委,建立健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機制、重大事項請示報告等制度。把政治標準擺在首位,堅持事業(yè)為上、以事擇人,提拔任用了一批優(yōu)秀干部,干部成長路徑不斷優(yōu)化。
(二)貫通上下的工作體系初步建立??h級以上退役軍人事務機構掛牌運行,國家退役軍人服務中心成立,省市縣鄉(xiāng)村服務機構加快組建,相關事業(yè)單位轉隸和社會組織主管單位變更工作進展順利,參與退役軍人工作的社會力量不斷壯大。
(三)政策制度體系架構初露雛形。堅持把政策法規(guī)建設擺在突出位置,注重從“碎片化”“打補丁”方式,向整體設計、重塑再造轉變。一方面,加快做好頂層設計,《退役軍人保障法》《關于加強新時代退役軍人工作的意見》正在按程序報批。另一方面,加快推進政策制度出臺,會同有關部門就退役軍人黨員組織關系轉接管理、退役士兵安置、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扶持、提高撫恤補助標準、懸掛光榮牌、退役軍人信息采集、服務保障體系建設及規(guī)范、退役士兵社會保險接續(xù)等出臺一系列文件。
(四)思想政治工作不斷深化。積極探索教育管理新途徑,加強新聞宣傳,開展“最美退役軍人”學習宣傳活動,引導退役軍人退役不褪色,努力使他們成為黨執(zhí)政的重要依靠力量。圍繞新政策出臺、重要工作進展等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同時,積極推進褒揚紀念工作,開展“崇尚英雄·精忠報國”“銘記功勛·致敬英烈”等系列宣傳教育活動,組織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交接安葬,在全社會營造弘揚英烈、崇尚英烈的濃厚氛圍。
(五)安置任務有效落實。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完成8.2萬名軍轉干部、40多萬名退役士兵的安置任務。指導中央單位超額完成接收軍轉干部的計劃目標,首次將100多家中央企業(yè)全覆蓋納入年度退役士兵安置計劃。
(六)服務保障工作扎實開展。落實好優(yōu)撫對象待遇,其中,重點優(yōu)撫對象提標時間由每年10月1日提前到8月1日,平均提高幅度10%。信息采集工作即將收尾,全國共為2400萬余戶家庭懸掛了光榮牌。著眼適應信息化時代發(fā)展要求,加強退役軍人信息化建設。
(七)權益維護工作有力推進。掛牌運行第二天就開始接訪,開通網上信訪,加大轉交督辦力度,確?!凹兄?、事事有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