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之初,性本善”。我想,每個人在最初之時,除了善,還有上,一顆向上的心。沒有誰生來便愿意比別人笨、比別人差??墒沁M入小學之后,接觸了各科的學習,特別是在各科的測驗之后,同一個班級里的孩子就會被心照不宣地分為三六九等,漸漸地有的學生就被冠以“學困生”“后進生”甚至“差生”這類的“頭銜”,這種差別在教師有意或無意的提醒中反復強調、反復深化,慢慢地模糊著孩童的認知與定位,這種天長日久潛移默化地將學生定義為“學困生”“后進生”甚至“差生”的現象,會造成學生對自己定位,從而放棄努力,自暴自棄。這對學生而言,無疑是一種無形又無言的傷害。我認為,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正視、重視這個問題,并展開深入的研究與分析,跟進了解與探究,從自身態(tài)度反思問題所在,從方法與根本去轉變思想,去感化與淡化這種差別對待,讓后進生不再出現在我們的教學生涯中,讓這類學生能得到理解與尊重,在寬松平等融洽的氛圍中與優(yōu)生一樣快樂學習與努力進步著。今天我想就這個問題進行深入了解與剖析,關注后進生的形成原因。
關鍵詞:小學數學;后進生;形成原因
一、 家庭原因
每個孩子從出生到上學前的家庭各不相同,父母素養(yǎng)、家庭氛圍以及對孩子的教育都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孩子在進校門時,并不是如同一張白紙展現在我們面前。一些家庭對孩子疏于管教,造成孩子天性放任,不愿被拘束,無法將心思放在學習上,特別是比較枯燥的數學學科會讓孩子缺少學習愿望,容易形成后進生。對于這些孩子,我們要認真溝通,悉心指導,讓他們逐漸接受校園生活,跟上學習步調。就如同大家所說的“五個手指伸出都有長有短”,每個學生的接受力、理解力與認知力是不一樣的。一些孩子由于對數學的抽象性缺乏理解而無法很好地學習。要分析后進生的成因,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家庭,與父母作溝通交流,對家庭教育方式進行改善,同時要了解孩子的心理與特質,以點對點,對癥下藥。
二、 學習習慣
好習慣益終生。英國著名科學家培根說過:“習慣有種頑強的、巨大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生”。毋庸置疑,好習慣帶來的好處是莫大的。我國著名作家巴金爺爺曾說過:“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yǎng)開始?!笨梢姾昧晳T的培養(yǎng)是學校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果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后進生就不會是長久的后進生。
后進生的形成并不是一天兩天的,從學生的聽課習慣、寫作業(yè)習慣方面也能很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成因,從而進行正確分析。教師在接手一個新班級時,要先全面了解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觀察學生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生的學習步調,只有先不動聲色地對學生進行一番了解,然后判斷適合于班級學生的學習方式,加以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更好地開展教學與教育工作??梢哉f,一個學生的學習習慣,在小學時能決定他的學習成績,而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更能造成巨大的影響。
三、 學習興趣
孩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點無人可以否認。孩子對數學學習是否感興趣,甚至是否接受你的教學方式、你的一舉一動,都能決定他的學習與成績的好壞。這正如托爾斯泰所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鄙朴诩ぐl(fā)和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造讓孩子感興趣的、能夠調動孩子積極性的課堂,對于一個教師來講無疑是十分重要的。數學本身相對于其他科就更加枯燥,容易使孩子提不起興趣或對數學學科的用處產生懷疑。因此教師應該注意培養(yǎng)孩子對數學的興趣和深入體會,明白數學對生活的巨大作用,從而認可數學、愛上數學。
四、 心理成因
每個孩童都有他獨特的心理。他內心是陽光積極的還是消沉被動的,他對待學習與成績、對待周遭的一切學習活動是興致盎然還是冷漠淡視的,都能決定他的學習是否主動。對于心理消沉導致后進的孩子,教師應該要進行鼓勵和開導,關注他的學習狀態(tài)和生活環(huán)境,努力尋找造成原因,盡可能幫助學生破除心理障礙,能夠快樂地學習。有的后進生是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或錯誤,導致無心或無法專心學習。有些學生的家庭氛圍糟糕,家長的教育方式不是罵就是打,結果越打罵孩子越喪失學習動力,成績也就每況愈下。這樣形成一個可怕的結果,就是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也沒有自信心,從而自暴自棄,對學習的態(tài)度越發(fā)無所謂,從而真正成了一名后進生。這種情況一定要多與后進生的家長溝通交流,改進教育方式,明白真正的教育應該是如何的。只有家長和老師攜手一起支持、鼓勵后進生,給孩子一個自信、良好的學習動力,才能夠為后進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同時,現代社會能夠吸引學生目光的事物眾多,如電子游戲等娛樂設施,使后進生無心學習沉迷于此。對于這樣的后進生應當聯合家長加強管理。
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是任重道遠的,只有教師從心底接納后進生的存在,從思想上重視后進生的轉化,從方法上多加以探究,思行合一,耐心細致,靜待花開,最后才能修成正果。如果過于注重學習成果,注重班級平均分,把班級的學習成績當作自己教學工作的目的,就無法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身為教師,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以真誠的愛去感化與教育每一位學生,寬容慈愛對待每一位后進生,從內心尊重每一個孩子的成長,不論快慢,都能以他們自己的方式成長。
作者簡介:
羅麗華,福建省永安市,福建永安市南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