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青,時曉媞,蔣合眾,魏 屹,任瑤瑤,譚 睿
(西南交通大學(xué)生命科學(xué)與工程學(xué)院 成都 610031)
黃連(Coptidis Rhizoma)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列為上品,為歷代醫(yī)家常用清熱燥濕的首選藥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 版)收載黃連為毛茛科植物黃連Coptis chinensisFranch、三角葉黃連Coptis deltoideaC. Y. Cheng et Hsiao.或云連Coptis teetaWall.的干燥根莖[1]。主產(chǎn)于四川、重慶、貴州、西藏、湖南、云南、陜西等省區(qū),川黃連一直以來被認為是黃連的道地產(chǎn)區(qū),因基源不同,藥材分為“味連”、“雅連”和“鳳尾連”。
黃連根莖中含小檗堿、黃連堿、表小檗堿、甲基黃連堿、巴馬汀、藥根堿、非洲防己堿、小檗紅堿、木蘭花堿、格陵蘭黃連堿等[2]。其含量測定方法主要有薄層掃描法、高效液相色譜法等。文獻報道的采用HPLC測定黃連及其炮制品中生物堿含量的方法,最多同時測定6個主要生物堿含量,且多集中于味連[3-6],未能區(qū)分不同種黃連的品質(zhì)。本文采用RP-HPLC 建立了黃連中7個小檗型生物堿的含量測定方法,比較了味連、雅連和峨眉野連3 種川產(chǎn)藥材的7 個生物堿含量的差異,通過含量的差異來評價不同種川產(chǎn)黃連的品質(zhì)。川黃連由于生長環(huán)境、氣候條件等因素其物質(zhì)基礎(chǔ)存有差異,指紋圖譜分析方法作為控制黃連藥材的質(zhì)量方法之一,現(xiàn)有文獻報道中多以味連為研究對象建立指紋圖譜[7-9],而對雅連和鳳尾連研究較少[10]。本文擬建立川產(chǎn)味連、雅連、鳳尾連的HPLC 特征圖譜,以對比3 個品種之間的差異,為川產(chǎn)黃連的品質(zhì)評價提供實驗數(shù)據(jù)支撐。
Angilent1260-II 型高效液相色譜儀;BS-110S 電子分析天平(北京賽多利斯電子天平有限公司);超聲波清潔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
格陵蘭黃連堿、表小檗堿、藥根堿、黃連堿、巴馬汀購于成都普思生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號分別 為 PS161130-03、PS161130-01、PS161124-01、PS161201-01、PS161130-02,含量≥98%),非洲防己堿購于成都曼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號為MUST-14072213,含量≥98%),鹽酸小檗堿購于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批號為110713-200911,含量≥98%)。甲醇、乙腈(色譜純,sigma);三乙胺、磷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磷酸二氫鉀均為分析純。
本課題組野外采集黃連藥材15 批,含味連6 批,雅連6 批,鳳尾連3 批,均由西南交通大學(xué)生命科學(xué)與工程學(xué)院宋良科教授鑒定為黃連Coptis chinensis(味連)、三角葉黃連Coptis deltoidea(雅連)、峨眉野連Coplis omeiensis(鳳尾連)。詳細產(chǎn)地及編號見表1。
表1 黃連產(chǎn)地及編號
色 譜 柱Angilent Eclipse XDB-C18(250 mm ×4.6 mm,5 μm);流動相為乙腈-0.4%磷酸二氫鉀(含有0.4%十二烷基磺酸鈉,0.6%三乙胺,磷酸調(diào)節(jié)pH 9.0)(34∶66)水溶液;流速1.0 mL·min-1;柱溫35 ℃;檢測波長345 nm;進樣量10 μL。7個生物堿的混合對照品以及3種黃連藥材HPLC圖見圖1。
圖1
1.2.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分別精密稱定7 種對照品適量,加鹽酸甲醇溶液(1∶100),溶解制得每1 mL 含有1 mg 的對照品儲備液。精密吸取各對照品儲備液適量,配制成每1 mL分別含格陵蘭黃連堿、表小檗堿、非洲防己堿、藥根堿、黃連堿、巴馬汀、小檗堿為0.026、0.043、0.030、0.031、0.019、0.029、0.067 mg·mL-1的混合對照品溶液。
1.2.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黃連粉末約0.1 g(過三號篩),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25 mL鹽酸甲醇(1∶100),密塞,稱定重量,超聲提取45 min,放冷,再稱定重量,用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放置,取上清液,過0.45 μm 微孔濾膜,即得供試品溶液。
1.2.4 方法學(xué)考察
(1)線性關(guān)系考察
分別精密吸取1.2.2項下各對照品儲備溶液,用鹽酸甲醇(1∶100)溶液分別稀釋成一系列濃度的混合對照品溶液。按1.2.1色譜條件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記錄峰面積,以峰面積Y為縱坐標(biāo),進樣量(μg)為橫坐標(biāo),進行回歸分析,得回歸方程、相關(guān)系數(shù)(r)及線性范圍(表2)。結(jié)果表明,格陵蘭黃連堿、藥根堿、非洲防己堿、表小檗堿、黃連堿、巴馬汀、小檗堿7個生物堿分別在0.052 73-1.055(r=0.999 8)μg,0.085 76-1.715(r=0.999 9)μg,0.051 38-1.028(r=0.999 9)μg,0.038 45-0.769 0(r= 0.999 9)μg,0.0384 1-0.768 2(r=0.999 9)μg,0.057-1.141 0(r= 0.999 9)μg,0.134 2-2.684(r=0.999 9)μg,呈良好的線性關(guān)系。
表2 黃連生物堿含量測定結(jié)果(%,n=3)
圖2 15批黃連的HPLC特征圖
(2)精密度試驗
精密吸取同一混合生物堿對照品溶液,按1.2.1項色譜條件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重復(fù)進樣6次,記錄峰面積值,計算RSD。各生物堿峰面積RSD 分別為0.97%、0.63%、0.84%、0.56%、0.54%、0.76%,表明方法有較好的精密度。
(3)穩(wěn)定性試驗
取雅連樣品0.1 g,精密稱定,按1.2.3 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分別于0、2、4、8、12、24 h 時間按1.2.1項下色譜條件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記錄峰面積,計算RSD 值。峰面積的RSD 分別為1.11%、1.17%、2.89%、0.60%、0.33%、1.40%、0.63%,說明供試品溶液在24 h內(nèi)穩(wěn)定可用。
(4)重復(fù)性試驗
取0.1 g 的雅連樣品6 份,精密稱定,按1.2.3 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按1.2.1項下色譜條件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記錄峰面積,計算含量,計算RSD 值。所測含量的RSD 分別為1.74%、1.58%、1.90%、2.16%、2.01%、2.17%、1.64%,結(jié)果表明供試品溶液的制備方法重復(fù)性良好。
(5)加樣回收率試驗
取雅連樣品6 份,精密稱定,每份0.1 g,分別精密加入等量的混合對照品溶液,按1.2.3項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按1.2.1 項色譜條件進樣,計算加樣回收率。格陵蘭黃連堿、藥根堿、非洲防己堿、表小檗堿、黃連堿、巴馬汀、小檗堿平均回收率分別為97.07%、99.26%、101.60、99.43、98.62%、98.67%、98.68%,RSD分別為1.07%、0.66%、0.47%、0.47%、0.27%、0.37%、0.29%。表明本法具有較好的回收率。
(6)樣品測定
精密稱取黃連粉末0.1 g,按1.2.3項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將供試品溶液和對照品溶液各10 μL 進樣分析,分別測定不同品種黃連的生物堿含量,結(jié)果見表2。
結(jié)果表明:總生物堿含量:味連>鳳尾連>雅連;小檗堿含量:味連>鳳尾連>雅連;巴馬汀含量:味連>雅連>鳳尾連;黃連堿:味連>鳳尾連>雅連;表小檗堿含量:味連>雅連>鳳尾連,非洲防己堿含量:味連>鳳尾連>雅連;藥根堿含量:雅連>鳳尾連>味連;格陵蘭黃連堿含量:雅連>鳳尾連>味連。
藥材:15 批藥材(1-15 號),產(chǎn)地、品種及編號見詳表1。
2.2.1 色譜條件
色 譜 柱Angilent Eclipse XDB-C18(250 mm ×4.6 mm,5 μm)。乙腈(A 相)-0.5%磷酸二氫鉀(三乙胺調(diào)pH=9.0)(B相)水溶液為流動相梯度洗脫。線性梯度洗脫程序為:0-15 min,10%A;15-20 min,25%A;20-25 min,30%A;25-45 min,34%A;45-85 min,50%A;85-100 min,10%A。檢測波長:305 nm;流速:0.7 mL·min-1,進樣量10 μL;柱溫35℃。
2.2.2 供試品溶液制備
取黃連粉末約0.1 g(過三號篩),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25 mL 鹽酸甲醇,密塞,稱定重量,超聲提取45 min,放冷,再稱定重量,用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放置,取上清液,過0.45 μm 微孔濾膜,即得供試品溶液。
2.2.3 精密度試驗
取雅連藥材,按2.2.2項供試品溶液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按2.2.1 項色譜條件,在48 h 內(nèi)按色譜條件連續(xù)進樣6 次,記錄色譜圖。結(jié)果表明,以14 號色譜峰(小檗堿)為參照峰,各色譜峰相對保留時間、相對峰面積RSD均在3.0%內(nèi),表明該儀器精密度良好。
2.2.4 穩(wěn)定性試驗
取2 號雅連藥材,精密稱定,按2.2.2 項供試品溶液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按2.2.1 項色譜條件,分別于0、2、4、8、12、24 h 進樣,記錄色譜圖。結(jié)果表明,以14號色譜峰(小檗堿)為參照峰,各色譜峰相對保留時間、相對峰面積RSD 均在3.0%內(nèi),表明藥材供試品溶液24 h內(nèi)穩(wěn)定性良好,符合要求。
2.2.5 重復(fù)性試驗
取2 號雅連藥材6 份,制備供試品溶液,分別進樣,記錄色譜圖。結(jié)果表明,以14 號色譜峰(小檗堿)為參照峰,各色譜峰相對保留時間、相對峰面積RSD均在3.0%內(nèi),表明儀器重現(xiàn)性良好。
2.2.6 15批黃連藥材特征圖譜的建立及共有峰的指認
取15 批黃連藥材,精密稱定,按2.2.2 項供試品溶液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按2.2.1 項色譜條件,分別進樣,記錄色譜將色譜圖通過《中藥色譜指紋圖譜評價系統(tǒng)(2012A 版)》進行相似度分析,采用平均數(shù)方法,時間窗寬度為0.3,進行自動匹配色譜峰將多個色譜圖進行比較,得到共有模式色譜圖。15 批黃連藥材特征圖譜色譜圖見圖2,特征圖譜共有模式見圖3。
通過軟件分析,選取峰面積在0.001%以上,峰形較好,分離度較好,保留時間的RSD 小于0.30%的色譜峰,結(jié)果表明,15 批黃連藥品共有15 個共有峰。黃連共有峰15個,分別編號1-15號,如圖4所示,經(jīng)與黃連生物堿對照品比對,得出14 號峰為小檗堿、13 號峰為巴馬汀,11 號峰為黃連堿、10 號峰為表小檗堿、9 號峰為非洲防己堿、8號為藥根堿、7號為格陵蘭黃連堿、2號峰為木蘭花堿。
圖3 15批黃連共有模式對照圖譜
圖4 特征峰的指認
2.2.7 不同種黃連的特征圖譜相似度分析
分別將6 批味連、6 批雅連和3 批鳳尾連的色譜圖通過《中藥色譜指紋圖譜評價系統(tǒng)(2012A版)》進行相似度分析,采用平均數(shù)方法,時間窗寬度為0.3,進行自動匹配色譜峰將多個色譜圖進行比較,得到對照特征圖譜。
結(jié)果表明,味連共有峰16 個,雅連共有峰20 個,鳳尾連共有峰21 個。通過對3 種黃連的對照指紋圖譜的相似度分析,鳳尾連與味連對照特征圖譜相似度為0.991,鳳尾連與雅連對照特征圖譜相似度為0.993,味連和雅連對照特征圖譜相似度為0.980。鳳尾連與雅連在成分上更相似。
本文采用RP-HPLC 法對6 批味連、6 批雅連、3 批鳳尾連的生物堿含量進行了分析,建立了味連、雅連、鳳尾連的特征指紋圖譜,并標(biāo)定共有峰,味連共有峰16 個,雅連共有峰20 個,鳳尾連共有峰21 個。各批次共有峰峰面積的RSD 值均<5%。同時測定了味連、雅連和鳳尾連3 種川產(chǎn)藥材的7 個生物堿含量。3 種川產(chǎn)黃連所含7個生物堿比例各不相同,據(jù)此可根據(jù)7個生物堿含量比例差別,來初步鑒定3種品種來源。
文獻報道的HPLC 測定的黃連及其炮制品的方法中多采用離子對色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一部黃連項下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鈉,以磷酸調(diào)節(jié)pH 值為4.0),但是該條件下黃連中藥根堿和表小檗堿的分離度達不到要求。在pH 2.0 時,表小檗堿和藥根堿峰完全重合;在pH 4.0 時,表小檗堿和藥根堿略有分開;在pH 6.0 時,表小檗堿和藥根堿的分離度分別為0.94 和1.34。在pH 9.0 時,表小檗堿和藥根堿的分離度分別為11.59、4.63。本文采用三乙胺為流動相改性劑,在堿性條件下對3 種川黃連飲片中7 個生物堿進行分離,可將藥根堿、表小檗堿完全分離,實現(xiàn)了同一色譜條件下同時測定3 種川黃連飲片中7 個主要生物堿的含量。文獻報道的采用HPLC 測定黃連生物堿含量的方法,最多同時測定6個主要生物堿含量,且研究集中在味連、雅連和鳳尾連鮮有研究。在《中國藥典》2015 年版一部黃連項下也僅建立了以小檗堿、表小檗堿、黃連堿、巴馬汀等4個生物堿成分的一測多評法。課題組前期研究發(fā)現(xiàn),味連與雅連能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糖及脂代謝紊亂[11,12]。本研究發(fā)現(xiàn),雅連藥根堿和格陵蘭黃連堿的含量明顯高于味連,可作為雅連的特征成分,這種變化是否與雅連治療“消渴”最優(yōu)相關(guān)?是否還有其他成分的協(xié)同作用?有待進一步系統(tǒng)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