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光彬 吳格怡 黎雄斌 鄭美喬
慢性阻塞性肺疾?。╟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分為急性加重期和穩(wěn)定期,每次的急性加重導致肺功能進一步下降,而穩(wěn)定期的控制又可以減少COPD的急性加重發(fā)作的次數(shù)[1]。如何在穩(wěn)定期控制COPD的急性加重次數(shù)是COPD管理的主要目標。呼吸操是臨床推薦的COPD康復治療方法,其體能訓練、呼吸肌做功鍛煉可以改善患者呼吸運動耐量,而縮唇呼吸、腹式呼吸等方法改善了患者的通氣[2]。因此它是一種有助于改善肺功能,同時簡單易行,可以使患者從運動中獲益的一項運動。BiPAP呼吸機是臨床改善肺通氣,糾正CO2潴留的方法,近年因其可以緩解呼吸肌疲勞而推薦用于穩(wěn)定期患者的肺康復治療并收到較好效果[3]。本研究擬應用呼吸操聯(lián)合BiPAP呼吸機治療重度COPD患者,觀察其穩(wěn)定期治療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5月-2018年5月60例COPD穩(wěn)定期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納入標準:符合COPD診斷標準且處于穩(wěn)定期;重度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肺功能檢查FEV1處于35%~50%;有一定理解能力,能學習并自己進行呼吸操鍛煉和進行BiPAP呼吸機操作;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依從性差,中途自動退出,嚴重臟器功能損害,臉型畸形,精神行為異常。該研究已經(jīng)倫理學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guī)吸入性藥物控制,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吸入劑[生產(chǎn)廠家:AstraZeneca AB公司,批準文號:H20140457,布地奈德(160 μg/吸)和富馬酸福莫特羅(4.5 μg/吸),120吸/支]吸入,2次/d,1吸/次。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呼吸操治療[4]:患者平靜呼吸后,站立位吸氣,呼氣時身體前傾;舉起上臂時吸氣,呼氣時雙手下壓腹部;再行兩臂外展平舉吸氣,雙手下垂時呼氣;雙手平舉時吸氣,雙手下壓腹部時呼氣;抱頭吸氣,轉(zhuǎn)體時呼氣;上舉上臂時吸氣,下蹲時呼氣。經(jīng)常反復練習腹式縮唇呼吸。以上動作每天白天堅持練習15~30 min。治療觀察時間為4周。BiPAP呼吸機治療:美國凱迪泰FLEXO ST25H/30H系列BiPAP呼吸機治療,每天晚上治療時間大于6 h,因意外事情中斷治療時間不可大于1晚。治療觀察時間同樣為4周。
1.3 觀察指標與評定標準
1.3.1 肺功能檢查 于治療前及治療4周后檢查肺通氣功能,觀察兩組患者FEV1%pred和FEV1/FVC指標改變。
1.3.2 血氣分析檢查 于治療前及治療4周后抽取患者動脈血進行血氣分析,觀察兩組患者pH值、PO2、PCO2變化。
1.3.3 6 min步行試驗 劃出一定距離,讓患者在區(qū)間內(nèi)步行,盡自己體能往返行走。過程給予患者鼓勵,并記錄患者6 min內(nèi)總步行距離。分別于治療前后進行測試,對比治療4周后變化。
1.3.4 呼吸困難評分 按呼吸困難評分量表(MRS)將患者呼吸困難程度分為0~4級5個級別,0級(0分):除非劇烈運動,否則無明顯自覺的呼吸困難癥狀;1級(1分):平地行無癥狀,快步走或上坡、走樓梯時有氣短癥狀;2級(2分):平地行1 km較同齡人慢,快步走或上坡、走樓梯時氣短明顯;3級(3分):走平地100 m即出現(xiàn)氣喘;4級(4分):稍事活動、說話、穿衣即氣喘明顯[5]。分別于治療前后進行評分,對比治療4周后呼吸困難改善情況。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6.0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資料對比 兩組性別、年齡、病程、吸煙史、合并癥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2.2 兩組肺功能比較 治療前兩組FEV1%pred、FEV1/FVC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FEV1%pred、FEV1/FVC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臨床資料對比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對比[%,(x-±s)]
2.3 兩組血氣分析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酸中毒情況好轉(zhuǎn),接近正常,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PCO2下降,PO2上升,均較對照組改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6 min步行試驗和呼吸困難評分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 6 min步行距離為(453.3±36.4)m,呼吸困難評分下降至(1.89±0.17)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氣分析對比(x-±s)
表4 兩組治療前后6 min步行試驗和呼吸困難評分對比(x-±s)
重度COPD患者即使在穩(wěn)定期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缺氧和呼吸肌疲勞,甚至CO2潴留,呼吸肌疲勞在呼吸衰竭的發(fā)病中越來越受到重視[6-7]。COPD患者呼吸肌疲勞的原因很多,包括中樞驅(qū)動原因、營養(yǎng)不良、氧自由基損傷、缺氧和高碳酸血癥等。缺氧可以使中樞驅(qū)動減弱,有報道稱在低氧狀態(tài)下,呼吸肌長期處于應激狀態(tài),非正確的呼吸方式也會加重這種呼吸肌疲勞,因此需要呼吸操的功能鍛煉來糾正這種呼吸肌疲勞狀態(tài),同時使患者增強運動的信心,消除對體力活動的焦慮、恐懼[8]。高碳酸血癥又可以使膈肌疲勞,營養(yǎng)不良和缺乏鍛煉使呼吸肌群收縮力降低,這樣使缺氧和高碳酸血癥進入了惡性循環(huán)。
呼吸操是呼吸功能鍛煉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增強膈肌、呼吸肌力量為原則,提高患者的生活活動能力,預防呼吸肌疲勞和提高患者運動耐量以及生活質(zhì)量。預先編排的動作,將運動和呼吸肌群工作很好地結(jié)合起來,通過上舉、側(cè)舉、下蹲、擊拳等動作,增加了腹肌、膈肌、呼吸肌、骨骼肌等肌肉的協(xié)調(diào)和運動[9]。陳亞華等[10]觀察通過呼吸操鍛煉,使老年人的呼吸功能加強,且受場地影響少,使鍛煉者獲益匪淺。趙銀花[11]觀察了102例COPD患者,經(jīng)呼吸操鍛煉后,患者血氣分析、肺功能均得到好轉(zhuǎn),由此認為呼吸操可以控制病情發(fā)展,提高患者生存質(zhì)量,可以作為COPD患者健身的一個好方法。
COPD患者由于長期的氣道阻塞、肺通氣不足,導致了缺氧伴CO2潴留。體內(nèi)存在高碳酸血癥,進一步引發(fā)了身體一系列癥狀,包括呼吸肌疲勞、肺小動脈痙攣、肺動脈高壓、肺性腦病等,尤見于重度COPD患者。BiPAP呼吸機可以從根本上改變COPD患者分鐘通氣量,促進CO2排出,糾正高碳酸血癥狀態(tài)。家庭呼吸機的應用,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糾正呼吸衰竭[12-13]。另外,莫玉華等[14]用BiPAP呼吸機治療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收到不錯的效果,可見BiPAP呼吸機治療在改善肺通氣、糾正低氧血癥方面的治療效果。
重度COPD患者在穩(wěn)定期仍然存在呼吸困難癥狀,運動耐量下降,其肺功能逐漸下降,部分患者血氣分析異常,存在Ⅱ型呼吸衰竭[15]。本研究聯(lián)合呼吸操與BiPAP呼吸機治療,觀察到患肺功能改善,6 min步行試驗距離增加,癥狀也得到改善。部分重度COPD患者由于呼吸肌乏力、心理緊張等因素拒絕呼吸操鍛煉,病情容易加重。聯(lián)合應用方案使患者白天呼吸肌得到鍛煉,增強了患者的膈肌、腹肌等輔助肌群的協(xié)調(diào)性,晚上應用BiPAP呼吸機治療使肌群得到休息,增加通氣同時避免夜間的CO2潴留,兩者互補[16]。重度COPD患者一旦出現(xiàn)高碳酸血癥,則為預后不良的表現(xiàn),對生活質(zhì)量及其預后均有較大的影響[17]。筆者觀察到在改善高碳酸血癥方面,穩(wěn)定期重度COPD患者PaCO2明顯下降,因為呼吸操及無創(chuàng)通氣均可以改善患者的肺通氣功能,避免了高碳酸血癥引起的支氣管肺水腫[18]。兩者聯(lián)合應用通過減輕高碳酸血癥使患者有如下獲益[19]:(1)減少了肺泡液及肺泡上皮的破壞;(2)使上皮細胞再生功能得到恢復;(3)通過減輕氣道阻塞緩解了支氣管平滑肌的壓力;(4)增強了白介素6和腫瘤壞死因子的表達,提高了免疫力[20]。同時筆者觀察到,由于呼吸操鍛煉的肌群協(xié)調(diào)性,患者在進行BiPAP呼吸機治療時的舒適性和配合度均增加,因而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增加。
綜上所述,兩者聯(lián)合應用于重度COPD穩(wěn)定期患者。至于對于此類患者BiPAP呼吸機壓力支持的參數(shù)調(diào)節(jié)是多少,應當細化,我們?nèi)孕枰髽颖玖康难芯亢蛿?shù)據(j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