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欣,王俊華,劉月華,郜雙林,謝夏丹,范芳
(遵義醫(yī)學院基礎醫(yī)學院 生物化學教研室,貴州 遵義 563000)
蓬亂蛋白(Dishevelled, DVL)是一類穿梭于胞質(zhì)和細胞核的Wnt信號通路蛋白,能夠與多種蛋白相互作用,將Wnt信號由膜受體Frizzled傳遞至下游組件[1]。DVL最早發(fā)現(xiàn)于果蠅體毛和翅毛異常定位表型中,在進化上高度保守[2]。目前在人類中已知的DVL有3個亞型(DVL1,DVL2和DVL3),均具有3個高度保守的結構域,即N-端的DIX結構域、內(nèi)部的PDZ結構域和C-端的DEP結構域[3-4]。該蛋白不僅參與細胞的增殖、遷移和凋亡,而且與胚胎發(fā)育、細胞極性、分化及腫瘤發(fā)生等過程相關[5-6]。盡管通過結構域特征能夠預測其功能,但是該蛋白在不同組織和細胞中確切的生物學功能還不清楚[7]。
近年來,大量研究顯示W(wǎng)nt信號通路參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8-9]。Wnt5α能夠通過經(jīng)典Wnt信號通路引發(fā)內(nèi)皮細胞炎癥反應[10-11],且該通路過度激活能夠?qū)е缕交〖毎鲋澈脱軆?nèi)膜增厚[12-13],但有關DVL在該過程中的作用還未見報道。本課題組在動脈粥樣硬化的體內(nèi)外模型中觀察到DVL2的異常表達,然而,其具體的作用機制還不清楚。相比常規(guī)的逆轉錄病毒和腺病毒表達系統(tǒng),慢病毒表達系統(tǒng)能夠?qū)⒉《净蚪M整合到宿主基因組,從而實現(xiàn)長時間穩(wěn)定表達,且具有能夠感染非分裂期細胞、產(chǎn)生免疫反應小、可插入大片段外源基因等優(yōu)點,成為導入外源基因的有利工具,并被廣泛應用于各種細胞系、原代細胞和干細胞的基因過表達、RNA干擾、microRNA研究,以及基因缺陷型動物模型復制等研究中[14]。因此,本研究擬構建DVL2的慢病毒干擾和過表達載體,建立人臍靜脈內(nèi)皮細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的穩(wěn)定表達株,并在體外研究其對DVL2基因表達的影響,以期為進一步探索DVL2在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早期的作用及其蛋白互作關系奠定實驗基礎。
實驗所用的慢病毒系統(tǒng)pHBLV-CMV-MCS-3flag-EF1-ZsGreen-puro、pHB-U6-CMV-MCS-PGKZsGreen-puro、感受態(tài)DH5α細胞均由遵義醫(yī)學院基礎醫(yī)學院生物化學教研室保存,hUVECs、HEK 293T細胞株和含有生長因子的內(nèi)皮細胞專用培養(yǎng)基購自美國典型培養(yǎng)物保藏中心(ATCC),pSPAX2、pMD2G(美國Addgene公司),轉染試劑Lipofectamine 2000、DMSO、限制性內(nèi)切酶EcoRⅠ和BamHⅠ、T4連接酶、質(zhì)粒提取與純化試劑盒PureLinkTMHiPure Plasmid Maxiprep Kit、DNA Polymerease、DNA ladder、 蛋 白Marker(美國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載體回收試劑盒MiniBEST Agarose Gel DNA Extraction Kit Ver.4.0(日本TaKaRa公司),凝膠回收試劑盒、BCA定量試劑盒(北京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PCR引物、瓊脂糖、瓊脂粉(上海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1.2.1 目的基因h-DVL2CDS區(qū)域的擴增 提取hUVECs細胞基因組DNA,設計正向引物h-DVL2-Eco/Eco-F(5'-GGATCTATTTCCGGTGAATTCGCCACCATG GCGGGTAGCAGCACTG-3')和反向引物h-DVL2-Eco/Eco-R(5'-TCTAGAACTAGTCTCGAGCATAACATCCA CAAAGAACTCGCT-3')。以基因組DNA為模板擴增合成目的基因h-DVL2的CDS區(qū)域,反應條件為:95℃預變性 5 min,94℃變性20 s,55℃退火 20 s,72℃ 延伸150 s,共27個循環(huán),72℃繼續(xù)延伸10 min;PCR產(chǎn)物電泳回收純化,測序分析。
1.2.2 干擾靶點設計和引物合成 以人DVL2基因的mRNA序列(GeneBank Accession No.NM_004422.2)根據(jù)shRNA設計原則設計shRNA靶序列和對照病毒載體(見表1、2)。合成引物,分別稀釋至100 μmol,引物退火(95℃ 10 min,75℃ 10 min,55℃ 10 min,35℃ 10 min,15℃ 10 min)形成帶黏性末端的雙鏈片段,退火處理后得到shRNA模板用于連接反應。
1.2.3 過表達和干擾表達載體的構建 分別用限制性內(nèi)切酶EcoRⅠ和BamHⅠ酶切目的基因和慢病毒載體,將目的基因與線性化慢病毒過表達載體pHBLVCMV-MCS-3flag-EF1-ZsGreen-puro連接,插入MCS區(qū),獲得重組過表達質(zhì)粒pHBLV-HDVL2。將shRNA模板與線性化的慢病毒干擾載體pHB-U6-CMVMCS-PGK-ZsGreen-puro連接,插入U6啟動子后,獲得重組干擾質(zhì)粒pHB-shRNA-HDVL2。分別轉化到大腸桿菌DH5α中,通過菌液PCR鑒定,將陽性克隆菌液測序分析。
1.2.4 重組表達h-DVL2慢病毒在HEK293T細胞中的包裝和轉染 采用3質(zhì)粒系統(tǒng)進行病毒包裝,包括慢病毒穿梭質(zhì)粒,即已經(jīng)制備的重組慢病毒質(zhì)粒pHBLV-HDVL2/pHB-shRNA-HDVL2,2種輔助包裝原件質(zhì)粒,即pSPAX2和pMD2G。采用高純度無內(nèi)毒素抽提3種質(zhì)粒載體,濃度達到1 μg/μl,A260/280在1.7~1.8用于病毒包裝。以Lipofectamine 2000脂質(zhì)體同時將3質(zhì)粒系統(tǒng)轉染HEK293T細胞,轉染后6 h更換含10% FBS的新鮮完全培養(yǎng)基。在48 h時,收集1次培養(yǎng)基,補入新鮮完全培養(yǎng)基后繼續(xù)培養(yǎng),在72 h收集所有培養(yǎng)基,離心去除細胞碎片,收集病毒原液于超速離心管中,4℃、22 206 r/min離心120 min,分裝病毒超離液,置入-80℃冰箱冷凍保存。
表1 靶向DVL2基因的shRNA寡核苷酸單鏈
表2 對照病毒載體siRNA寡核苷酸單鏈
1.2.5 病毒滴度測定 HEK293T細胞以1×105個/ml的密度種96孔板,100 μl/孔,每個病毒準備6孔,37℃,5%二氧化碳CO2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過夜。將10 μl病毒液做3倍梯度稀釋,共6個稀釋度,分別加到對應的孔中,并追加培養(yǎng)基至100 μl;48 h后,換液為100 μl含1.5 μg/ml嘌呤霉素的完全培養(yǎng)基;24 h后,換完全培養(yǎng)基繼續(xù)培養(yǎng)6 h,活細胞工作站觀察熒光,熒光百分比在10%~30%的孔計算病毒滴度;滴度(TU/ml)=細胞數(shù)×熒光百分比×MOI×病毒稀釋倍數(shù)×103。
1.2.6 慢病毒感染hUVECs 以1×105個/ml的密度接種hUVECs到6孔板,細胞融合度在50%~70%更換含有聚凝胺(終濃度為6 μg/ml)的適應性培養(yǎng)基,根據(jù)病毒滴度和細胞量加入相應體積的病毒原液;感染后24 h,換無病毒的適應性培養(yǎng)基,37℃繼續(xù)培養(yǎng)24 h后,活細胞工作站觀察,絕大部分細胞感染病毒以后,利用嘌呤霉素抗性篩選掉未感染病毒的細胞;換嘌呤霉素濃度為8 μg/ml的適應性培養(yǎng)基,37℃培養(yǎng)1周,直至沒有感染病毒的細胞被嘌呤霉素殺光,將嘌呤霉素濃度降低到4 μg/ml繼續(xù)培養(yǎng)1周,使細胞慢病毒感染穩(wěn)定傳代;由于感染效率高,穩(wěn)定性好,故不需要進行挑取單克隆操作,將細胞擴大培養(yǎng)后即可正常使用。將感染好的細胞分為BC組(hUVECs空白對照)、NC組(HBLV-GFP-PURO陰性對照)、干擾組(pHB-shRNA-HDVL2)及過表達組(pHBLVHDVL2)。
1.2.7 實時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反應(qRT-PCR)檢測mRNA相對表達量 參照試劑盒說明書,分別以RNAiso Plus提取總RNA,以Prime ScriptTMRT Master Mix進行逆轉錄,逆轉錄條件為:37℃預反應15 min;85℃擴增5 s。引物序列見表3。參照TB GreenTMPremix Ex TaqTMⅡ(Tli RNaseH Plus)試劑盒說明書,進行qRT-PCR反應,反應條件為:95℃預變性30 s;95℃變性5 s,60℃ 退火30 s。共40個循環(huán)。數(shù)據(jù)以2-ΔΔCt進行計算。
表3 qRT-PCR引物序列
1.2.8 Western blotting檢測蛋白的相對表達量 細胞消化裂解,提取蛋白,以BCA法進行蛋白定量,以5×蛋白Loading buffer按4∶1充分混合,100℃煮沸10 min變性蛋白。每孔按BC組、NC組、干擾組、過表達組順序各上25 μg蛋白樣品溶液。80 V恒壓電泳,200 mA電轉120 min;5%脫脂奶粉室溫封閉2 h,1×TBST,清洗6次,每次5 min;分別以兔抗人DVL2(1∶1 000)和小鼠抗人GAPDH一抗(1∶10 000)4℃,過夜孵育,1×TBST清洗;分別以山羊抗兔和兔抗小鼠二抗(1∶3 000),室溫孵育2 h,1×TBST清洗;以Chemi DocTMtouch imaging System(BIO-RAD)檢測蛋白條帶ECL化學發(fā)光顯色,以ImageLab軟件檢測蛋白條帶灰度值,目的蛋白的相對含量=目的條帶灰度值/對應GAPDH灰度值。
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多樣本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其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每組實驗均重復3次,每個樣本每次檢測做3個復孔。
將轉化后的陽性克隆菌液進行PCR擴增,1%瓊脂糖凝膠電泳鑒定,可見整齊均一的條帶(見圖1A~D),對照DNA Marker進一步確定陽性克隆,菌液送檢進行測序鑒定,結果顯示插入序列與構建的目的片段堿基序列完全一致(見圖1E),質(zhì)粒構建成功。
將構建的腺病毒干擾載體pHB-shRNA-HDVL2酶切,1%瓊脂糖凝膠電泳鑒定(見圖2A、B),膠回收。將重組的陽性克隆進行PCR擴增,得單一產(chǎn)物,將產(chǎn)物進行測序,測序結果見圖2C。測序峰圖(見圖2D)顯示在測序結果的發(fā)夾結構中,干擾序列正確。其干擾序列峰形圖均為單峰,無突變pHB-shRNA-HDVL2構建成功。
慢病毒載體轉染HEK293T細胞后,熒光百分比在10%~30%的孔計算病毒滴度(見圖3),NC組、干擾組、過表達組滴度分別為2×108、2×108和1×108TU/ml。
圖1 pHBLV-HDVL2過表達載體的構建和測序結果
圖2 pHB-shRNA-HDVL2 shRNA干擾表達載體的構建和測序結果
慢病毒感染hUVECs后,利用puro+抗性基因,加puromycin篩選掉未感染細胞。通過Image J分析得感染率>98%(感染率=帶熒光細胞數(shù)/細胞總數(shù))(見圖 4)。
各組DVL2 mRNA相對表達量比較,經(jīng)單因素方差分析,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兩兩比較顯示,NC組中DVL2 mRNA相對表達量與BC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1.910,P=0.129);干擾組DVL2 mRNA相對表達量較BC組降低(t=28.369,P=0.000),沉默效率為67%;過表達組中DVL2 mRNA相對表達量增加(t=-5.641,P=0.005),過表達水平為NC組的5.6倍。
各組DVL2蛋白表達比較,經(jīng)單因素方差分析,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C和NC組中可見DVL2條帶較細,而過表達組較粗。進一步兩兩比較顯示,NC組中DVL2蛋白表達較BC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031,P=0.977);干擾組DVL2灰度較BC組降低(t=37.025,P=0.000),干擾效率為61%;過表達組中DVL2蛋白表達增加(t=-13.004,P=0.000),表達水平為BC組的2.7倍。見圖5和表4。
圖3 慢病毒滴度測定圖 (×100)
圖4 慢病毒感染hUVECs熒光鑒定圖 (×100)
圖5 各組DVL2 mRNA和蛋白表達比較
表4 DVL2 mRNA和蛋白表達比較(n =3,±s)
表4 DVL2 mRNA和蛋白表達比較(n =3,±s)
注:?與BC組比較,P <0.05
組別 DVL2 mRNA DVL2蛋白BC 組 1.000±0.000 1.000±0.000 NC 組 0.930±0.005 0.987±0.009干擾組 0.301±0.006? 0.380±0.004?過表達組 5.684±0.043? 2.726±0.023?F值 35.767 222.458 P值 0.000 0.000
本研究首先構建DVL2過表達和干擾慢病毒表達載體pHBLV-HDVL2和pHB-shRNA-HDVL2,即穿梭質(zhì)粒,酶切和測序結果顯示質(zhì)粒構建成功。進一步采用3質(zhì)粒系統(tǒng),將表達載體和包裝質(zhì)粒pSPAX2和pMD2G共轉染至HEK293T細胞中,進行病毒包裝形成具有感染能力的慢病毒顆粒。由于表達載體攜帶有ZsGreen綠色熒光蛋白基因,較常規(guī)的EGFP熒光更為穩(wěn)定,通過熒光顯微鏡觀察能夠獲得病毒包裝的滴度和轉染效率。原代細胞為較難轉染的細胞,本研究通過慢病毒表達系統(tǒng),能夠?qū)y帶DVL2的過表達和干擾shRNA序列整合到原代hUVECs基因組中,并通過puromycin篩選出穩(wěn)定表達的細胞株,獲得較高的轉染效率(>98%)。與BC組比較,過表達組的DVL2表達增加,而干擾組的DVL2表達水平下調(diào)。可見,本研究成功獲得了DVL2的干擾和過表達慢病毒載體,并能夠在原代hUVECs細胞中穩(wěn)定表達。
Wnt信號通路是由分泌型糖蛋白Wnt激活的一系列信號通路,包括經(jīng)典的Wnt/β-caternin信號通路,非經(jīng)典的Wnt/PCP信號通路和Wnt/Ca2+信號通路[15]。Wnt信號通路與動脈粥樣硬化密切相關。在臨床報道中[16],經(jīng)典Wnt信號通路受體低密度受體脂蛋白相關蛋白6(LRP6)基因突變患者伴隨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更高,而LDLR-/-小鼠模型已經(jīng)成為研究動脈粥樣硬化的模式動物。經(jīng)典Wnt信號通路配體Wnt 5α[17],下游蛋白β-caternin[18]及其通路抑制劑DKK-1[19]均參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和動脈粥樣斑塊的維持。因此Wnt/LRP6/β-catenin信號通路活性的改變已經(jīng)成為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的一大原因。而有報道顯示,非經(jīng)典Wnt/PCP信號通路同樣也與動脈粥樣硬化相關,其下游RoA/ROCK也參與動脈粥樣硬化早期的內(nèi)皮細胞功能損傷和后期的斑塊形成和破裂[20]。DVL作為Wnt信號通路的關鍵蛋白,同時參與多條Wnt信號通路,是一個關鍵的樞紐分子[1]。在不同的Wnt信號通路中分別與不同的蛋白相互作用調(diào)控不同細胞活動。盡管Wnt信號通路與動脈粥樣硬化的關系已經(jīng)得到廣泛的認可[21-22],然而,有關DVL在動脈粥樣硬化過程中的作用機制還清楚,只有少量研究顯示DKK通過激活DVL1參與血管內(nèi)皮細胞遷移[23-24],也有研究猜測DVL可能通過Wnt/PCP信號通路改變血管內(nèi)皮細胞的平面極性[25]。然而,DVL在動脈粥樣硬化過程中通過與哪一些蛋白質(zhì)結合,以及通過哪一條Wnt信號通路調(diào)控內(nèi)皮細胞功能,并進一步參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還不清楚。此外,相比DVL1和DVL3,DVL2的功能研究還較為缺乏,因此,成功構建DVL2干擾和過表達載體對于深入研究DVL2在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過程中的作用及其所涉及的Wnt通路蛋白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