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俊峰
(湖北汽車工業(yè)學院,湖北 十堰 442002)
高校團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學生日常事務管理教育的重要載體。如何開展好主題團會育人實踐活動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工作者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近年來,我院從實際情況出發(fā),以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為指導,開展匯海工程建設,采取“1+1+1”的模式(即鑄魂、助力、筑夢三個組合模塊),將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成長成才計劃引領等方面的內容貫穿融入團會全過程,取得了較好成效。
成果導向教育(Outcomes-Based Education,簡稱OBE),是指“清晰地聚焦在組織教育系統(tǒng),使之圍繞確保學生獲得在未來生活中能夠取得實質性成功的經驗”,是一種以學生在最終學習結束后獲得綜合素質成果為導向的教育理念。它與傳統(tǒng)的以課堂、教師和教材為三大中心的理念不同,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預期學習成果達成,并依據學生學習成果為教育主體組織教育活動、配置資源。
主題團會活動是加強團員理想信念教育、規(guī)范團組織生活、從嚴教育管理團員的有效載體。我院試圖通過開展主題突出、特色鮮明的主題團會活動,引導并幫助青年大學生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紅色海洋中鑄就夢想、成就未來,具體來說要達成以下三個目標。第一,進一步錘煉團員堅強的政治性,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第二,進一步喚醒團員的愛國意識,激發(fā)理性的愛國主義情懷;第三,進一步幫助團員成長成才,解決成長成材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惑與問題。
以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為指導,我院從實際情況出發(fā),開展匯海工程建設,采取“1+1+1”模式的主題團會。
理想信念——鑄魂模塊。進行全面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使大學生樹立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確立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念,正確認識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深刻理解國家的前途命運,全面認同自己的歷史使命與責任擔當,鑄造紅色靈魂。
愛國主義——助力模塊。弘揚和培育大學生團結統(tǒng)一、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宣揚和樹立中華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導大學生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和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生動實踐中、在時代和社會的偉大進步中汲取營養(yǎng),積聚成長成才的強大力量。
成長成才——筑夢模塊。立足學校本科人才培養(yǎng)方案和學生發(fā)展目標,通過各種特色專題的針對性教育,引導大學生在職業(yè)發(fā)展、心理健康、道德素養(yǎng)、表達溝通、終身學習等方面有深刻理解并付之行動,筑就多彩夢想。
作為全體共青團員共同學習實踐最重要的大平臺之一,主題團會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成長成才的過程中至關重要。在OBE理念下,我院開展“1+1+1”模式的主題團會活動目標更加明確,針對性進一步增強?!?+1+1”模式主題團會中,“鑄魂”模塊旨在使全體共青團員樹立正確而堅定的理想信念,“助力”模塊旨在激發(fā)全體共青團員理性的愛國情懷,“筑夢”模塊旨在推動全體共青團員成長成才。
當前,高校的主題團會都是根據國家等各級教育主管部門的有關文件開展實施的。但由于在團會活動目標描述時,往往習慣于停留在高度抽象層面,導致主題團會內容不能清晰地說明。在OBE理念下,我院開展“1+1+1”模式的主題團會活動內容更加充實,實效性進一步增強?!拌T魂”模塊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內容開展“經典照我心”、“社會熱點面對面”等活動,引領廣大青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理想信念;“助力”模塊結合我國黨情黨史、國情主要內容,通過觀看紅色教育電影、走訪老黨員和老團干,增強全體共青團員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激發(fā)全體共青團員愛國情懷;“筑夢”模塊結合本班的切實需要的或者存在的實際問題,開展考研交流會、模擬招聘等促進全體共青團員成長成才。
組織和設計主題團會活動,在做到目標明確、內容豐富的同時,也從實際出發(fā),在活動的形式上鮮活接地氣。“1+1+1”模式的主題團會堅持以生為本,發(fā)動青年出謀劃策,積極汲取其他優(yōu)秀團組織的先進經驗,采取團員喜聞樂見的方式和方法開展了形式新穎多樣、生動活潑、切合主題的團會活動。通過專家講團課、青年學習論壇、特色專題研討等形式,強化理想信念教育;通過組織團員青年走訪慰問困難學生、組織團員觀看愛國教育片、參觀到紅色教育基地,增強愛國意識;通過組織專業(yè)知識、技能培訓和大比拼競賽,提升團員的專業(yè)素養(yǎng),激發(fā)團員的綜合潛能,促進共青團員成長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