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松
(陜西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
當前,傳統的學生管理模式已經難以滿足高職學院校學生管理方面的需求,不得不探索或者采用新的管理模式來代替?zhèn)鹘y的學生管理模式。隨著大數據技術、物聯網、云計算的興起和廣泛使用,智慧校園建設在高職院校學生管理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對于提升學生日常教育管理的水平和效率發(fā)揮著重要意義。
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和推廣,各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已經改變了傳統的、人為的紙質化辦公環(huán)境,更多的采用網絡計算機辦公。高職院校作為我國高等教育教育的主要組成部分,這幾年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之下發(fā)展迅速,學生的數量也呈現飛躍式發(fā)展,傳統的學生教育管理模式難以滿足網絡時代發(fā)展的需要。而智慧校園建設作為順應當前網絡時代發(fā)展形勢的根本要求,自然而然在高職院校學生管理模式方面?zhèn)涫苷J可,被好多高職院校所采納。同時,高職院校作為培養(yǎng)專業(yè)技術人才的主要陣地,更應該主動積極接受新事物,提升學生管理的水平和效率,智慧校園建設自然而然使得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賦有時代性。
已往對于學生的管理只能采取一對一、一對多的被動模式,對于學生信息的采納、收集、整理、保存等都要靠傳統的人為操作和整理,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而當前在學生管理方面采用智慧校園,就會大大提升資源的整合率,通過學生掃碼、網絡征集信息匯總等,使學生所有的信息都能收集入庫,對各種教學資源也能夠及時整合。智慧校園建設能夠將高職院校所有關于學生管理工作的全部資源進行整合,實現真正的高效合理利用、及時共享與科學化管理,使得冗雜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變得有序,大大提升了學生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與傳統的學生教育管理方式相比較,智慧校園建設在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方面具有的便捷性顯而易見。
高職院校在日常學生管理方面涉及的工作內容是多方面的,工作內容也顯得極為冗雜,除了兼顧學生的吃穿住用行外,還要監(jiān)管學生日常的教學、思想動態(tài)、心理動態(tài)等多方面的內容,而采用智慧校園系統來加強高職院校學生的管理工作,能夠對涉及學生各個方面的內容進行及時掌握,能夠定時定點的了解學生現有狀態(tài)。同時,智慧校園還能使高職院校在學生管理方面呈現教學管理合理化、專業(yè)教學現代化、實驗訓練動態(tài)化、質量監(jiān)管全程化、信息資源共享化等特點,凡是涉及到學生管理工作方面的所有內容都能納入到智慧校園建設中去,這就使得智慧校園建設在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具有全面性。[1]
目前,諸多高職院校在學生教育管理方面已經完成或者打造智慧化校園建設,來提升學生管理工作效率和水平,為高校節(jié)省學生管理開支,優(yōu)化工作流程與方式,更好地為高職院校師生提供高質量、高效率、規(guī)范化、全透明的服務。同時,高職院校在學生教育管理打造智慧化建設過程中,也暴露出一系列問題。具體如下:
在學生教育管理過程中,采用智慧校園平臺囊括的學生管理內容應該是多方面的,不僅包括高職院校學生基本信息的錄入、評獎評優(yōu)、資助獎懲、就業(yè)管理、教務管理,同時還涉及到后勤管理、考務工作管理、團務工作管理、宿舍管理等多方面的內容。而在實踐的高職院校智慧建設中,對于學生教育管理多見于教務管理、評獎評優(yōu)管理等,對于學生管理內容的搭建依然較為單一、缺乏全面性。同時,好多高職院校對于智慧校園下學生教育管理內容的制定,并未結合自己學院的實際而著力打造出特色的學生教育管理內容,個性化比較少,信息孤島的現象比較常見。[2]
“智慧校園”使“數字化校園”的提升,好多高職院校在學生教育管理方面雖然在著手打造智慧校園平臺,實則由于自己院校的信息化水平不高、技術力量嚴重不足,仍然停留在“數字化校園”的水平上。好多高職院校在學生管理工作方面雖然已經采購相關系統,著手打造信息化平臺,但是由于受技術水平的限制,像日常的教務考勤、評獎評優(yōu)、日常管理采取智慧校園平臺外,像日常的教學調整、教材編創(chuàng)、師資團隊建設依然停留在傳統的教育管理方式上,導致日常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辦公效率還是很低,管理水平并沒有得到有效地提升。此外,高職院校在學生教育管理方面采用的智慧化校園建設方面多采用本科高校學生管理體系上開發(fā)的系統軟件,并不符合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的規(guī)律。若要進行二次開發(fā)成本較高,高職院校自身又缺乏相應的開發(fā)技術水平,最終導致高職院校無法充分發(fā)揮智慧校園建設對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帶來的便捷性。[1]
智慧校園的特點之一就是能夠實現不同業(yè)務聚集整合,需要對信息系統進行及時的更新和維護,學生管理工作作為高職院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其所涵蓋的學生內容是多方面、比較復雜的,需要定時定點的對學生信息管理系統進行實時監(jiān)測和更新,對智慧校園平臺進行日常維護,這些都需要專業(yè)性的信息技術處理人才和網絡技術應用能力較強的教學工作者進行專人負責,同時還需要高職院校教育管理人員具備相關數據庫管理方面的知識,且管理人員必須有細心和耐心的工作態(tài)度和較高的綜合素養(yǎng)。相反,好多高職院校從事學生教育管理團隊的老師多數都是非專業(yè)的,除了負責日常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外,還兼任著其他職能部門的工作,難以積極主動地學習與應用現代化網絡管理手段對學生日常教育管理進行實時監(jiān)測,對學生教育管理信息也難以確保實時維護,使得高職院校在智慧化校園建設過程中明顯表現出學生教育管理團隊信息能力不足。
高職院校要充分認識到智慧校園建設對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正視當前高職院校在智慧校園搭建過程中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方面的不足,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采取有效地對策充分發(fā)揮智慧校園建設平臺,提升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一方面,高職院校要充分認識到智慧校園建設本身就屬于一項復雜、艱巨的長期任務,要充分發(fā)揮好智慧校園對學生教育管理方面的積極作用,就必須要有長遠規(guī)劃和整體布局,不能急于求成。另一方面,高職院校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以現有的數字校園建設為平臺,將學院中不同的業(yè)務系統工作有序地集中到學生教育管理中來,完善學生教育管理的內容。[1]不僅要將日常的教務管理、評優(yōu)獎懲納入到學生管理工作中來,同樣還要將其他有關學生業(yè)務方面的內容都要涵蓋在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來,比如后勤管理、考務工作管理、團務工作管理、宿舍管理、入黨入團等多方面的內容都要囊括其中,形成完整的、系統地學生教育管理體系,實現學生管理工作各項業(yè)務服務與數據信息的集合,促使智慧校園在學生管理工作方面的重要性更加體現出來,促使學生管理工作逐步向自助化及智能化方向發(fā)展,從而真正讓學生和老師都能感受到智慧校園建設給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帶來的便捷和高效。
對于高職院校自身而言,要打造智慧校園建設,建立以學生教育管理為核心的智慧校園平臺,意味著高職學校將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來購買和安裝多種系統,比如學生管理系統、就業(yè)管理系統、教務管理系統、后勤管理系統、完美校園管理系統等一系列的系統來實現對學生全方位的服務。而對于高職院校而言,基于智慧校園背景下建立完善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平臺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要在國家政策扶持指引下,充分利用當地政府、社會、企業(yè)幫助等建立多渠道、全方位的籌資機制,為實現智慧校園管理系統在學生教育管理方面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同時,由于高職院校在打造智慧校園平臺的過程中,由于學生教育管理技術水平受限,各種信息資源容易被不良惡意軟件所攻擊,信息保障的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有待加強,這就不得不要求在智慧校園建設的大背景下,提升學生教育管理的技術化水平,全方位保證學生教育管理資源建設安全、穩(wěn)定、高效率的運行。
高職院校在智慧校園建設的過程中,要實現對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有序化管理,對學生教育管理信息登進行實時維護和更新,就必須加強對學生管理工作者的內部培訓,提升教育管理工作者的綜合素質,提升他們智能化、自助化辦公水平,要定時定點的對他們所管理的業(yè)務工作進行查看、監(jiān)督,并適時組織起來交流、分享經驗,逐步夯實他們的信息化專業(yè)知識,逐步加大技術操作的訓練力度。此外,還要提升教育管理團隊的信息能力,進一步強化學生管理工作各個部門之間信息化建設,要求所有從事教育管理工作人員應該摒棄原有的學生教育管理思想,樹立智慧校園大平臺下學生管理工作理念,充分采用信息化手段對學生各方面的工作進行管理,開展不同環(huán)節(jié)的工作,整體提升教育管理團隊整合、運用學生信息的能力。
伴隨著網絡技術的高速發(fā)展,全面打造智慧校園建設已經成為各個高職院校提高學生管理工作效率、教學管理水平及教育質量的重要途徑,更是推進高職院校順應網絡化時代發(fā)展的助推劑。對此,高職院校在打造智慧校園的平臺下,必須結合自身特點,充分依托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大數據等新型信息技術規(guī)范完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以此建立完整完善的學生管理工作系統,促使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穩(wěn)定有序地開展,推進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向信息化智慧化管理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