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潔
(江西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西 贛州 341000)
原生家庭是一個人成長的第一片土地,原生家庭塑造人的性格和品質(zhì),奠定安全感,培養(yǎng)情商和價值觀,一個和諧健康的家庭成長的孩子,多半積極樂觀,平易近人,懂得去愛,抗壓能力強,安全感十足,勇敢堅毅,也是最容易成功的一批人,隨之,他們的婚姻也會像其父母的婚姻一樣和諧。若一個孩子在父母的爭吵中長大,或是在不完整家庭中長大,內(nèi)心極度缺乏安全感,其性格會膽小內(nèi)向軟弱,內(nèi)心脆弱,不敢嘗試新鮮事物,害怕與人對立,害怕被拋棄,形成依賴性人格,或者是延續(xù)父母解決問題的暴力方式,攻擊性強,形成沖動型人格,一旦事情發(fā)展超過自己預期或者不受自己掌控,會產(chǎn)生惶恐不安之感覺,或固步自封來保衛(wèi)自己,或沒主見,或善于屈服他人意志而壓抑自己,或采取暴力手段(語言暴力,肢體暴力,冷暴力),這類人的婚姻一般存在溝通障礙,從而導致婚姻僵化。
原生家庭關系模式直接影響我們成人后的人際關系模式。在人際互動中,我們會不知不覺按照我們在原生家庭中習得的模式。譬如,兒子看到父親尊重母親呵護母親,就會以父親為榜樣,模仿父親的言行和處事風格,在今后會仿照父母的相處模式經(jīng)營自己的婚姻。原生家庭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模式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的思想,進而影響到其長大成人后的做事方式,夫妻相處方式,對子女的教育方式,比如:有很多家長在教育子女時就會引用其父輩教育自己的方式,常掛在嘴邊的話就像“你爺爺當初就是怎樣怎樣我的”,又譬如原生家庭成員若都有“重男輕女”的觀念,那么這個家庭的男孩如若未能完全成熟,徹底擺脫原生家庭對其思想上的綁架,那么倘若妻子生的是女孩,就會活在“重男輕女”思想的枷鎖里,影響夫妻感情,產(chǎn)生家庭矛盾,導致家庭關系不和諧甚至走向破裂。
1.媽寶男
戀母情結,這樣的情況多出現(xiàn)在單親家庭,或父母雙方其中一人缺席孩子的成長過程,而孩子沒有在適當?shù)臅r候與異性父母適當?shù)姆蛛x,譬如父親經(jīng)常出差,兒子長期以來依賴于母親,尤其青春期以后,會將一定程度的感情投射到母親身上,情結不是很嚴重的,在擇偶反面,會以母親形象為模板,尋求性格,形態(tài),外貌,氣質(zhì)等各方面與母親相似的女性,或是在婚后會將自己的妻子慢慢塑造到母親的“輪廓”里,這類人對另一半要求很苛刻,難以忍受失敗,一旦夫妻關系之間出現(xiàn)問題,會痛苦不堪,因為他們需要忍受的是內(nèi)心深處與“母親”這個形象的分離。在社會上主要表現(xiàn)為“媽寶男”,而這類人的婚姻矛盾多來自于“婆媳關系”處理不當。只有當他們走出并超越童年時期與父母的關系才能擁有健全的婚姻。
2.鳳凰男
“鳳凰男”通常家境貧寒,通過自身努力和堅強的意志力獲得成功,這類人珍惜當下?lián)碛械囊磺校ε率?,?nèi)心深處隱藏著成長過程帶來的自卑,通常女孩會被其“認真”,“謹慎”的品質(zhì)吸引,若是沒有經(jīng)過后期學習脫離原生影響,沒有強大自己的內(nèi)心,婚后潛在性的“自卑”性因子會漸漸顯露出來,做事容易走向極端,由自卑所引發(fā)的不安全感,以強大的“控制欲”和“占有欲”表現(xiàn)出來,企圖主宰一切(這是區(qū)別于大丈夫情懷的大男子主義的),通常這時妻子會覺得丈夫管束自己太緊,極度自負,甚至是“小人得志”,而丈夫在面對妻子的“挑釁”時,會怒火攻心失去理智,做出傷害妻子或傷害自己的舉動,這種強大的婚姻焦慮感和婚姻壓迫感最終會讓夫妻離心。
即每個人大腦深處都有一幅早就繪制好的最相戀對象的形象圖,通常影響大腦繪制“愛之圖”的人,是在自己成長過程中有幫助或啟迪的人,影響較大或印象較深的人。羨慕,敬仰,崇拜,依賴等都是“愛之圖”形成過程中的心理影響因素,這種形象源體一般是母親,老師,或是偶像等。若是“愛之圖”很大程度上和“母親”重合,則會出現(xiàn)上文中所提到的“戀母情結”。但是“愛之圖”是一幅綜合影像,是很多扣人心弦的美好瞬間的高度契合。一旦符合“愛之圖”影像的人出現(xiàn),就會與潛意識里的愛之圖產(chǎn)生反應,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一見鐘情”,這也是為何有人見第一眼就會覺得熟悉,想讓人親近。這不同于與陌生人的相遇,要接觸,觀察,試探,在不斷了解對方的過程中以判斷其是否適合與自己深入接觸,而“一見鐘情”則不需要這個過程,在“愛之圖”的作用下,一見如故,甚至不假思索的信任對方,在婚姻形式中,最典型的表現(xiàn)就是閃電式婚姻,即“閃婚”。
在婚姻關系中,另一半符合自己潛意識里“愛之圖”影像時,就會產(chǎn)生一種契合快感和滿足感,此時“暈輪效應”得以顯現(xiàn)并且開始發(fā)揮作用,符合“愛之圖”影像的部分會被知覺者放大,甚至是遮蔽圖畫以外的可視性特征,有似“愛屋及烏”,會形成一種“越符合,越接納,進而越包容”的連鎖反應,這種婚姻狀態(tài)是美好甜蜜的。反之,當婚姻問題暴露時,會發(fā)現(xiàn)原本與“愛之圖”相符的形象特征變得牽強甚至是不相符了,會自動與之產(chǎn)生距離感甚至是厭惡對方。因為“愛之圖”是美好的集合體,當另一半某些行為與其相悖時,潛意識里第一反應是排斥,以此來維護“愛之圖”原本的形象,此時“暈輪效應”被揭穿,更有甚者會引發(fā)“惡魔效應”,即與圖像相悖的特征會被無限放大,甚至掩蓋先前所欣賞的特征,以偏概全,一票否決式的輻射至其他的行為特征,就是看對方“哪哪都不順眼”,加劇家庭矛盾,最終以“離散”形式收場。并且在婚后,人們依然有機會遇到與“愛之圖”不同程度相符的異性對象,對于意志力不夠堅定或認知力不高的人來說,容易引起婚外戀情。
自階級社會產(chǎn)生以來,婚姻里男性作為生產(chǎn)資料的掌控者,將女性的角色設定在既定范圍之內(nèi),“女正位乎內(nèi),男正位乎外”[1]的婚姻關系將女性物化成男性的所屬品,進而被家庭所奴化?!凹揠u隨雞,嫁狗隨狗”,“女子無才便是德”,“夫貴妻榮”的傳統(tǒng)觀念壓迫著女性的婚戀神經(jīng)。有些女性因此而仇視自我,否定自我,接受自己是“二等公民”看法。[2]而傳統(tǒng)婚戀對女性的剝削仍然殘留,一些女性甚至放棄工作,全身心投入自己的家庭之中,把家庭當作自己的全部生活重心,在經(jīng)濟上喪失主動權的不安全感讓她們將丈夫的得失看成是家庭的得失,故而辭去工作并沒有讓其感到輕松,反而抽走了她全部自信,剝奪了人格獨立和實現(xiàn)價值的機會,被全職主婦的焦慮心理所打壓而感受到委屈,痛苦,社會關系上很容易與社會脫節(jié),逐漸形成自我封閉式的生活方式,從而影響家庭和諧。
美國生態(tài)心理學者認為,女性對于具有金錢,權利,地位的男性有選擇偏好,這說明女性具有更需要被保護的依附心理。這種依附心理使得婚姻中的女性將自己的命運同丈夫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而忽視自己的獨立人格,將自己定位在家庭從屬品的位置上,需要通過丈夫的認可和關注來證明自己的存在,這樣的依賴心理,結局是悲哀的,因為渴望得到關注而引發(fā)一系列諸如焦慮,嫉妒,占有欲等一系列負面情緒,會讓女性變得更加專橫,更加無理取鬧,要求更多,在婚姻關系中產(chǎn)生更多摩擦,而這種被占有欲所引起的摩擦,大多數(shù)情況下會被冠以“愛”之名,對男性,對婚姻,進行“愛”的綁架。
美國進化心理學者巴斯的研究證實:妻子收入高的美國夫婦比丈夫收入高的夫婦離婚率高出50%,另外,眾多美國男性,對于妻子收入比自己高的事實感到憤怒。[3]
在中國,這樣的現(xiàn)象也很普遍,現(xiàn)代女性已實現(xiàn)經(jīng)濟上的獨立,高學歷,高智商,“男女平等”的社會觀,以及女性在職場上作用的凸顯,使得她們有資本與男人一爭高下,并以此來證明自己的價值,所以當今社會過度地追求這種事業(yè)上的成功而出現(xiàn)“女強人”這類群體。對于絕大多數(shù)男性來說,會找一個能力比自己稍低,學歷和職位比自己稍低的女性結婚,以此維系家庭的平衡與穩(wěn)定。就如同雌性麗魚如果不表現(xiàn)出“畏懼”的形態(tài),雄性麗魚就無勇氣交合。[4]可見男性獲得滿足感的前提是先獲得優(yōu)越感。
在“女強人”的婚姻中,很容易將事業(yè)上的“剛”與家庭中的“柔”對立起來,不懂得二者的統(tǒng)一,她們錯誤的以為“平等”就不再需要女性的“溫柔”,以至于家的“回歸”功能在被逐漸弱化。在婚姻中,由于女性的“強大”而導致男性產(chǎn)生緊張和壓迫感,從而導致“逆反心理”,加上女性在心理上對男性的輕視,使得男性的優(yōu)越感被長期打壓,一旦在家庭之外碰到讓其感到輕松,強大的女性時,就會產(chǎn)生一種征服欲,已尋求一種解脫和愛情自贖。這也是為什么“女強人”的婚姻比普通女性婚姻更容易出現(xiàn)婚外戀等婚姻危機的原因。
婚姻中的暴力溝通主要是指“語言暴力”和“冷暴力”。婚姻中,溝通問題實際上是男女之間看待問題的角度和處理事情的方式上的不同所引發(fā)的。一是源于兩者的受教育程度以及工作環(huán)境,社會地位的不同導致思維思想的差異化。這也源于男女生理上的差異,男性慣用左腦,而女性慣用右腦,也就是說,男人更理性,女人更感性。女性在思維運用上更占優(yōu)勢,她們通??梢詫⑦壿嫼颓楦袃煞N思維共同運用,而男性則是運用邏輯思維,或是運用情感思維。這就使得女性在看問題時情感信息檢索能力要比男性高的多,從而模糊事實本身,這種切入點雖不會改變事實,但卻會改變其意義,這也是婚姻爭吵的源頭。并且在絕大多數(shù)爭吵中,女性對于情感信息的運用會將爭吵點在雙方毫不知覺的情況下轉移,若此時丈夫為事實據(jù)理力爭,妻子就會覺得丈夫是在狡辯,而且不關心自己,所以通常爭吵的最終感受就是妻子覺得委屈,而丈夫覺得莫名其妙。長此以往,其中一方會對另一方形成“冥頑不靈”,“太倔”,“無法交流”“無理取鬧”的印象,夫妻之間會產(chǎn)生“你不懂我”的回避情緒,從而引起焦灼煩躁,這一系列連鎖情感的直接后果就是“爆粗口”,企圖用語言暴力達到內(nèi)心的宣泄和情感的表達。這樣相處是壓抑,苦悶,充滿挫敗感的,是失敗的婚姻關系。
在面對家庭婚姻問題時,應學會自我反思,首要的切入點就是審視自身原生家庭是否成了自身婚姻狀態(tài)的導向,當這個導向是劣質(zhì)的,應該不逃避,不退縮,勇于面對自身的在家庭婚姻生活中所體現(xiàn)的性格缺陷,提高自身的家庭責任感與使命感,為下一代創(chuàng)造優(yōu)質(zhì)的的家庭成長環(huán)境,凈化家族婚姻問題基因,夫妻雙方在這個方面所表現(xiàn)的應該是互相理解,互相鼓勵,不應該放大對方家庭的不足,壓制對方的自尊,這樣的結果一定是使彼此走向破裂。
當代女性應該擺脫對“和諧”家庭的誤解,認為“不爭吵,不打架,不離婚”的狀態(tài)是和諧的,這其實是對矛盾的掩蓋和回避,問題依然存在。冷靜與和諧并不意味著忍讓與放棄,也不是要求女性忍氣吞聲,泯滅自己的欲望,逆來順受,而是一種樂觀豁達心平氣和之態(tài)。了解對方的訴求,學會傾聽,接納與包容,而不是去改變對方的行為模式來遷就自己的思維。
當丈夫在外面工作時,一天的負重讓其感到疲憊與緊張,如果想要以飽滿的狀態(tài)投身第二天的工作,他就必須消除緊張感,若此時妻子在家里“碎碎念”或者無止境的抱怨,會讓丈夫更加心煩意亂,營造放松放松的家庭氛圍顯得至關重要。妻子可以任意規(guī)制家里的物品,家具的擺放,但有時在妻子眼里的精致和情調(diào)對于累了一天的丈夫來說可能是種負擔,好看的插畫,精致的壁畫,精巧的桌椅板凳以及各種裝飾,遠不如可以讓其隨意躺一下抽根煙放個報紙的空間,哪怕只是擱擱腳。除了外部環(huán)境的改善,內(nèi)心環(huán)境的輕松舒適也不能忽視,當丈夫勞累一天下班回到家身心俱疲時,給他獨處和靜思的空間,否則他寧愿在車里獨坐十分鐘抽根煙也不愿上樓。
共同理想目標是婚姻長跑的動力源和保鮮劑。人在感到快樂幸福時,會分泌一種“多巴胺”的荷爾蒙,這種荷爾蒙的奇妙之處就在于人們在預想快樂的狀態(tài)下的分泌量會超過享受快樂時所分泌的量,這也可以解釋通常學生在期待放假往往比放假本身更能感到開心的原因所在。也就是說實現(xiàn)目標的過程才是快樂的源泉。所以夫妻要有共同目標,適當培養(yǎng)彼此在生命中的相互參與感,以刺激“多巴胺”幸福荷爾蒙的產(chǎn)生。但是“多巴胺”是個喜新厭舊的荷爾蒙,令人時刻保持激情的目標一旦達成,快感就會消失,所以在婚姻中要不停地尋找共同目標并且共同為之努力,才能維持快樂的源泉,達到共同進步狀態(tài),以獲得更多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性是人類的本能,就如同渴了要喝水,餓了吃飯是一樣的。德國著名哲學家叔本華說過:“除了生命外,性是所有的沖動力中力量最強大,活動最旺盛的”。性從來不僅僅是生理上的,在心理學上,有這樣一個著名的觀點:“人的性欲不止是純粹的性欲,它在人的層面上說,是轉化關系,人格化關系的工具?!盵5]也就是說,性是夫妻雙方建立親密關系的橋梁。醫(yī)學研究也表明性生活會促進人體內(nèi)啡肽和催產(chǎn)素的釋放,使夫妻雙方感到舒適和放松,讓人從日常緊繃的狀態(tài)中解脫出來。所以,婚姻中應當合理利用“性”的橋梁作用,因為這是夫妻雙方最極致的親密接觸,而且隨著默契程度的加深,夫妻會越來越愛對方。
對于原生家庭遺留的性格問題對婚姻問題的影響,首要應該是讓其認識并自我承認問題,這是關鍵,通過心理輔導引導與撫慰使其走出原生家庭的影子是一種常規(guī)手段,并且突出其在家庭作為父親、母親、丈夫、妻子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切身體會到為下一代改變這種劣質(zhì)原生家庭環(huán)境的重要性,以責任心約束行為,以父愛(母愛)戰(zhàn)勝逃避的心理,是家庭婚姻最有效力的解決問題的手段。
對于夫妻雙方結合所產(chǎn)生的變異問題,建議夫妻雙方多參加交流活動社團,組織同性別或夫妻共同參加的活動(比如集體野游),夫妻雙方會在活動交流的過程重新發(fā)現(xiàn)對方的閃光點,通過與他人相互的交流過程,了解到他人的矛盾問題從而找到自己情感的平衡點,心理上得到安慰,情緒上得到宣泄,在自尊心上得到了滿足,對“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jīng)”的理解有助于緩解自己家庭矛盾的激化甚至可以達到自省的作用,從而化解矛盾。
建立婚姻心理咨詢機構,協(xié)調(diào)情感矛盾,以穩(wěn)固婚姻關系。國外的婚姻心理咨詢機構很普遍,所開設的婚姻心理疏導課堂也都在社會婚姻關系上發(fā)揮不同程度的作用。國內(nèi)也可以借鑒外國模式,借助專業(yè)知識來調(diào)節(jié)夫妻關系,以加強社會穩(wěn)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