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是操練鞏固。教師在課堂上發(fā)出任務指令,學生完成它們,這樣就能讓學生在任務型的課堂上把所學知識靈活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小學英語;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37-0038-02
引 言
一堂成功的英語課應該環(huán)環(huán)相扣,有機相連。從“任務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就要使學生處于主動、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到“學習新知”環(huán)節(jié),教師還應把本節(jié)課的“學習新知”內容很好地以“任務”的形式呈現(xiàn)給學生,并引導學生積極完成“任務”。接下來,教師針對所學知識布置操練鞏固任務,師生共同合作完成。這是一節(jié)課中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沒有操練鞏固環(huán)節(jié),以前的學習都會成為“霧里看花”的“空中樓閣”。下面以具體實例展示操練鞏固任務可以從哪些方面來設計。
一、設計調查性的操練任務
根據(jù)教材內容,結合小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調查性的操練任務,是一種比較常用的操練形式。它能讓小學生在調查過程中用英語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具體實例如下。
1.調查日常飲食
在學生學完有關食物類、飲料類和水果類的單詞后,為了復習和鞏固,擴大學生的詞匯量,培養(yǎng)他們記憶單詞的興趣,教師可以設計下面的表格(見表1),并復印若干份,分發(fā)給各小組。
學生兩人一組,根據(jù)表格項目,就朋友、父母的日常飲食習慣展開問答,如實填寫表格。教師隨時給予詞匯方面的幫助;完成表格后,相互交換,課后給父母或朋友,核實情況并查閱有關生詞后,做一些必要修改。
2.調查統(tǒng)計職業(yè)
學習完職業(yè)類詞匯后,學生要調查班內同學父母的職業(yè),鍛煉分析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課堂上,師生相互問答,并做好記錄,讓學生以圖表的形式統(tǒng)計調查結果。圖表形式不限,以下表格(見表2)僅供參考。
全班核對調查結果,得出準確數(shù)據(jù)。學生在這樣具體任務的引領下,學習興趣被調動起來,有助于學生活學活用所學單詞和句型,提高綜合能力。
3.調查天氣預報
這個調查適用于學生學習完天氣類單詞和天氣預報有關句型。上課前,教師先布置學生通過看報紙、電視或上網(wǎng)等渠道來查詢我國幾大城市未來一周的天氣信息的任務,并將其填入下面表格(見表3)。
在課堂復習鞏固環(huán)節(jié),學生4人為一組,練習滾動式提問句型: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Yunnan/Shanghai/Harbin...?It's...各小組獲取信息以后,派學生代表上臺匯報本組內最感興趣的城市未來一周的天氣情況。如Hi!/Hello!/Nice to meet you!This is the weather report.It's warm in Yunnan...We like it very much.在此活動中,學生相互交流、合作,不僅可以達到掌握英語語言的目的,而且還培養(yǎng)了他們的交際能力和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
二、設計制作型的操練任務
根據(jù)教材內容,設計一些能讓學生親自動手制作的任務,從中學習英語知識,收獲和累積相關經(jīng)驗值,從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1.設計動物明星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命和熱愛動物的意識,以及利用各種渠道獲取信息的能力,教師教授完動物的相關內容后,布置信息收集任務,讓學生通過上網(wǎng)或去圖書館查閱自己喜愛的動物的資料和圖片,完成信息收集樣表(見表4)。
學生以個人或小組形式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信息和圖片作為寵物,填寫資料卡,然后完成一幅展示某動物明星的圖畫。
2.設計制作時間大轉盤
在學生學習了有關時間的表達方式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課后設計制作有關時間的大轉盤。下節(jié)課時,學生拿出自己制作好的轉盤,小組內撥動轉盤并相互問答:What time is it?It's...o'clock.It's time for.../It's time to...小組成員討論不同時間段自己所做的事情,并向全班分享,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時間表達能力。
3.剪拼布娃娃
學完表示身體部位的詞匯(head/ear/face/nose/mouth...)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圍繞“做布娃娃”主題開展聽、說、做活動,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和合作學習的能力。課堂上,教師要求各組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制作小組的象征物——布娃娃。然后,每組展示象征物,派代表上臺介紹:Look at our baby. This is her/his...最后,根據(jù)布娃娃的特點及介紹,評選出班級最佳象征物,以此作為班級形象標志物。學生在做做說說中享受到學習英語的快樂。
三、設計競賽式的操練任務
1.比速度
學習顏色和水果單詞后,可以采用聽音、畫畫和涂色的競賽。具體做法就是,把學生分成四大組,教師說:“Draw an apple.”每小組的一個代表就會立刻跑到黑板前,畫出一個蘋果。緊接著,教師再說:“Colour it red.”排在第二位的小朋友又快速跑到黑板前對蘋果進行涂色。以此類推,最后看哪一組又快又對,即為獲勝者。
2.比反應
教學單詞時,可以呈現(xiàn)“看口型,猜單詞”的競賽任務,看看哪組學生反應最快,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此時,教師的口型就是“命令”。學生看著教師無聲的語言,注意力一下子都聚攏到教師的口型上來,拼命猜想教師所說的詞匯,表現(xiàn)欲望便會空前絕后。
3.比觀察
游戲任務中,提供給學生的觀察材料包括圖像和文字兩大類。圖像的清晰度和對比度一般不高,或以迷宮形式出現(xiàn),需要學生仔細辨認,并用相關詞匯語談論和匯報觀察結果。文字觀察往往是指在一組文字材料中,按要求快速找出有關內容。
4.比想象
為配合言語操練活動,教師可創(chuàng)設情境,借助圖片、簡筆畫等,分步向學生提供線索或情節(jié),讓他們發(fā)揮想象,以逐步包圍的形式盡快猜出某一指定的人、物或故事的下一情節(jié)[1]。在這種充滿競爭式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被高度集中起來,滿場的熱烈氣氛感染著每位學生,都想為自己或所在小組爭得殊榮。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在鞏固新知識的同時,也充分提高了合作互助能力。
結 語
除了上述列舉的幾種操練鞏固任務設計外,還可以通過設計韻律詩歌、寓言故事、會話表演等多種不同的任務型方式進行,給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學習機會,讓學生在任務中迸發(fā)火花,習得知識,從而讓學生的學習更加高效、扎實。
[參考文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楊秋華(1977.12—),女,江蘇昆山人,中小學一級教師,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學校教導處副教導,中共黨員,昆山市學術帶頭人,多次被評為昆山市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曾被評為江蘇省優(yōu)秀青年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