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國少數(shù)民族文學與文獻國際學術論壇”綜述

      2019-01-14 02:21:30
      關鍵詞:西夏文西夏

      (四川師范大學 文學院,成都 610066)

      2018年8月25-26日,由四川師范大學文學院主辦的“中國少數(shù)民族文學與文獻國際學術論壇”于成都金河賓館舉行,來自俄羅斯、日本、美國、法國、挪威、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qū)的14位專家學者及我國大陸北京、四川、寧夏、內蒙古、貴州、云南、河北、天津、陜西、甘肅、山西等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近百名專家學者濟濟一堂,相聚蓉城。在四川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劉敏教授的主持下,四川師范大學校長汪明義教授向與會代表致熱情洋溢的歡迎辭,稱贊這場國際、國內優(yōu)秀學者歡聚的盛會,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世界新文明、新智慧的真誠交融和互動,并希望以此高層次國際會議為契機,成就和推動四川師范大學的傳統(tǒng)文化精神,與世界各國大學和文化部門、科研單位在教育、科研和服務社會中協(xié)同合作,搭建平臺,最終把四川師范大學建設成為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會議期間,與會代表們圍繞著中國少數(shù)民族的文學、歷史、宗教、語言等文化領域展開了熱烈、友好的學術交流和探討。

      一 圍繞中國少數(shù)民族文學文獻展開探討

      俄羅斯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薩莫秀克教授介紹了黑水城藏品中的九幅唐卡,對其中表現(xiàn)的中國漢式、藏式及中亞的傳統(tǒng)藝術、神話、歷史、傳說、宗教、軍事、人物內涵作了較為生動的分析。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池田巧分析了中國藏區(qū)關于日本人源自藏族的古老傳說,認為明顯是經(jīng)過徐福東渡故事“藏化”而成的,其產生年代不會很早,但也不是在近代完成的。挪威奧斯陸大學鈴木博之和四郎翁姆指出,木雅塔公藏族口傳文學中“豬故事”與其他藏區(qū)廣泛流傳的《豬頭卦師》故事大致一致,故而對研究藏族動物類民間故事的類型、主要結構、細節(jié)的地方性與異同所在以及民間故事與神話故事之間的語言表達差異等有著方法和視角上的意義。日本筑波大學白井聰子對扎壩語麻中話中的口傳文學中的有標志話題的助詞“ne”的功能進行了探究,指出這種話題結構比較發(fā)達的語言很可能受到了藏文的影響。張勇對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并詩》作了新的解讀,以為可能關乎傒族人的種族信仰。徐希平和王康以清代嘉慶時期的“高氏五子”和趙萬嚞、近代晚清董湘琴和高體全等為重點,探討岷江上游羌族漢語詩文在羌族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首創(chuàng)或繼承意義。朱利華指出在吐蕃占領河西諸州的過程中,退至敦煌的大批軍中文人和普通文人與本地文人一起,在編選或傳抄中原詩文寫本中,推進了敦煌詩歌的實用化。房銳和余秋慧、劉萌等在田野考察的基礎上,對古羌語民歌、羌族“古歌”“歷史歌”嘗試作搶救性解讀。程雪重點評述了國內羌族民歌研究現(xiàn)狀,并針對現(xiàn)存問題提出了相關的策略和建議。賈常業(yè)對俄藏西夏文《新集錦對諺語》版本和諺語保存情況作了全面介紹,指出其在西夏政治、經(jīng)濟、習俗、風尚、哲理、道德、傳奇方面信息豐富,具有譏諷、詼諧、比喻、辯證等風格、特征,以及趨向前綴、語助使用及有關語法特點。李曉明對武威張義修行洞出土的兩件西夏文《勸世詩》殘頁進行了補充考證,糾正過去釋讀的錯誤之處,并推斷應屬于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漢族風格。劉少華嘗試以西夏語語音對譯《后漢書》中所記載的白狼王歌,結果發(fā)現(xiàn)其中一半的字音都可以在西夏語中找到同音或者同源的字。李旭東認為佛教通過不同方式滲透到唐代敦煌佛經(jīng)翻譯、石窟營建、佛像塑造、壁畫描摹等諸多方面,促進了唐代文學的發(fā)展。張彤云對西夏文《圣立義?!分猩形幢磺叭丝甲C出的“陳業(yè)滴血尋兄尸骨”、“潘岳擲果盈車”、“滴血尋夫尸骨”、“叔向母不喜妖媚女”等四則故事進行了譯、釋。俄羅斯圣彼得堡東方文稿研究所龐小梅對俄藏清乾隆皇帝為五位功臣畫像所題的滿文和中文悼詞進行考察,指出其中四幅是東突厥斯坦戰(zhàn)役的英雄,另一幅是金川戰(zhàn)役的英雄,其中滿文和漢文贊詞并非對譯而成,前者以首字母為頭韻,后者則保持了中國傳統(tǒng)古典頌詩的用韻和用典的典型特征。俄羅斯圣彼得堡州立大學伊果爾指出,公元7世紀以來,在今天俄羅斯聯(lián)邦內出現(xiàn)了伊斯蘭教的幾個文化中心,當時的那些阿拉伯人非常重視保護伊斯蘭神學傳統(tǒng)和文學。劍橋大學東亞研究系高奕睿在明清秘密社團的宗教文獻里確認俄藏《孔子和壇記》的漢文源頭,并對抄本標題提出新的解釋,并將抄本的漢文底本限定在11世紀末或12世紀初。歐洲研究聯(lián)盟的笠井幸代以吐魯番地區(qū)維吾爾族出土文獻和藝術作品為基礎,指出在古維吾爾語中的頭韻贊美詩,佛教徒在早期就試圖采納它,但蒙古時期才盛行起來。臺北故宮博物院張文玲以德國藏吐魯番藏品中的中亞寫本為重點,對近百年來粟特文佛經(jīng)寫本以及信仰情形作了詳細介紹,同時指出粟特人主要信奉觀世音菩薩與藥師琉璃光佛,且經(jīng)、律、論三藏具足,在家眾強調因果關系與不應食肉,有多種本生故事的流傳,須大拏太子本生劇情中不見于巴利文、藏文與漢譯文本中的部分應是自創(chuàng)的文學作品。孫伯君對俄藏西夏文《三代相照文集》作了全面梳理,指出其體裁包括偈頌、歌行、雜曲、語錄和論教文等,大部分譯自漢語,多為勸善、修行、守戒以及對祖師和門風的頌贊,是由元代白云宗西夏后裔在1270-1281年之間于“浙西道杭州南山普寧寺”纂集白云釋子等白云宗三代祖師作品后,活字印刷于“江南浙西道杭州路大萬壽寺”。湯君對黑水城文獻中現(xiàn)存的西夏詩歌的作者、編者情況作了綜合考察,指出這些作者主要是仁宗時期上層黨項族知識分子,歌行體詩成就相對突出,漢語詩歌的成就則很有限,其編者和傳播者也多是與政府密切相關的人,當時漢族高級知識分子創(chuàng)作的漢語詩歌數(shù)量和質量均無法與西夏黨項族詩人以及兩宋文人相比。

      二 圍繞中國少數(shù)民族歷史文獻展開探討

      三 圍繞著中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獻展開研究

      四 圍繞中國少數(shù)民族宗教文獻進行探討

      中國人民大學索羅寧指出俄藏西夏文《金剛般若科次經(jīng)頌義解要集略記》的兩個寫本為西夏本土著作而不是漢文譯本,其序文的重要特色在于體現(xiàn)西夏漢藏佛教圓融思想和佛教史觀,且西夏并無漢藏二主流之間的矛盾。法國阿爾多瓦大學中文系羅曼對歐洲藏西夏文文獻保護收藏和研究進行了考察,指出法藏第6號應是《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卷下第一至十一品的夏譯本;文章還在前人基礎上對英藏西夏文楷書、行書和草書的佛經(jīng)與世俗文獻進行了初步的對照和研究。段玉泉和米向軍對寧夏佑啟堂藏西夏文“大白傘蓋佛母”類殘本進行釋譯,判斷它們應譯自藏文,與傳世真智等漢譯本性質相同,其中陀羅尼經(jīng)與禱祝偈為同卷斷裂的不同部分,與鄭順通所藏《大白傘蓋陀羅尼經(jīng)》亦為同卷并刻印于蒙古乃馬真稱制時期。吳雪梅和于光建對武威新發(fā)現(xiàn)西夏文佛經(jīng)殘片進行考釋,發(fā)現(xiàn)其與武威博物館藏6761號《佛說決定毗尼經(jīng)》殘葉前后銜接,內容與《大寶積經(jīng)·優(yōu)波離會》《佛說決定毗尼經(jīng)》以及漢文《佛說三十五佛名經(jīng)》主體基本相同,可能屬于西夏文譯本《佛說如來一切總悉攝受三十五佛懺法事》。馬萬梅對英藏西夏文《金光明最勝王經(jīng)》卷六的多種殘片進行綜合整理,指出該經(jīng)的俄藏本為夏惠宗時期的初譯本和仁宗校經(jīng)前期的初校本,而英藏本與國家圖書館藏本皆為夏仁宗時期的校譯本,而后者又為仁宗校經(jīng)后期的重校本。馮雪俊認為西夏“華嚴信仰”廣泛流行,主要是因為皇室中央封建集權制的需要、華嚴宗“法界緣起”“一真法界”“六相圓融”的理論特點、宋遼金周邊王朝“華嚴信仰”的影響等是其主要原因。新巴·達娃扎西對四川大學博物館收藏有敦煌古藏文寫經(jīng)《十萬頌般若波羅密多經(jīng)第一函第四十八卷》進行整理,指出其產生于敦煌“古藏文寫經(jīng)體”晚期(9-10世紀)嚴格的寫經(jīng)制度時期。李若愚首次公布收藏于故宮博物院的宗23541號丹書克的寫本的特點、全文及尾題,并附以注釋,指出其為九世洞闊爾呼圖克圖1861年寫給皇上的藏文寫本。王龍對俄藏7979號西夏佛經(jīng)殘葉的版本、形制及其內容進行了詳細的梳理和校錄,指出該文獻摘譯自宋施護譯《佛說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jīng)》、唐菩提流志譯《廣大寶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經(jīng)》和唐波羅頗蜜多羅譯《大乘莊嚴經(jīng)論》,這為西夏文佛教增添了新的品類。張九玲參照后秦鳩摩羅什譯本,對俄藏西夏文《大寶積經(jīng)》卷九十四進行了錄文、翻譯和校注,為西夏佛教、西夏文獻學和西夏語言研究提供一份基礎材料。伏俊璉從日本七寺本《玄應音義》之于唐寫本書寫面貌與書寫方式的重要研究價值出發(fā),系統(tǒng)梳理了我國古代音義類著作的文學傳播價值和文化意義,指出音義類著作很明顯是受佛家“誦經(jīng)”“唱導”的影響,但也借用了先秦兩漢時期唱誦技藝如楚辭的讀法。

      以上議題只是大致分類,而實際上與會者對各自領域內的交叉探討非常激烈,這種跨學科性質的討論是本次學術論壇的一個比較突出的特征,從而產生了一批較有學術水準的成果。

      猜你喜歡
      西夏文西夏
      西夏陵雕塑與自然人文環(huán)境
      西夏學(2020年2期)2020-01-24 07:44:30
      西夏“城主”及其淵源考
      西夏學(2020年2期)2020-01-24 07:42:46
      西夏文《同義》考釋三則
      西夏學(2018年2期)2018-05-15 11:25:30
      西夏文《烏鳴占》考釋
      西夏學(2018年1期)2018-04-29 09:08:32
      西夏文行書述要
      西夏學(2017年2期)2017-10-24 05:35:02
      西夏“上服”考
      西夏學(2017年1期)2017-10-24 05:31:32
      試述西夏軍抄
      西夏學(2017年1期)2017-10-24 05:31:22
      《西夏文史薈存》第三輯弁言
      西夏研究(2017年3期)2017-08-07 12:07:54
      西夏文《十輪經(jīng)》考論
      西夏研究(2017年2期)2017-05-16 06:48:58
      再考西夏的馬
      西夏學(2016年2期)2016-10-26 02:21:08
      肃南| 望城县| 吉隆县| 平乐县| 铜山县| 桓仁| 锦州市| 噶尔县| 灌南县| 洛阳市| 孝感市| 晴隆县| 定安县| 清远市| 海城市| 宜丰县| 永昌县| 铅山县| 呼和浩特市| 饶阳县| 临夏市| 沙坪坝区| 崇阳县| 苗栗市| 广南县| 左权县| 古浪县| 凯里市| 赞皇县| 柘城县| 新营市| 定日县| 漳平市| 仁布县| 牙克石市| 神木县| 呼图壁县| 来凤县| 张家川| 浮梁县| 双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