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暉婷
在活動開展初期,我們遵循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所提出的“應充分利用自然環(huán)境和社區(qū)的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南通本土,沒有珍稀動物,野生動物園正在建設之中,目前幼兒只有充分利用我們身邊的資源,所以我建議利用國慶假期,讓家長帶領幼兒一起走進大自然,去尋找我們身邊的動物朋友,并將尋找的過程拍成照片,在班級內布置照片墻《我的動物朋友》,讓幼兒每天來都能看到自己和動物朋友開心的笑臉,增加幼兒對動物的情感體驗。假期過后,幼兒的照片墻可豐富了!有觀察螞蟻搬糧食的,有喂小金魚的,有抱著小花貓的,有喂小花狗的,有看小猴表演的,有走進田野看青蛙捕捉害蟲的,有走進農家看雞鴨鵝的,還有觀察小烏龜的,有仔細辨別狼山雞的特別之處的……幼兒的話題多了,眼睛里閃耀著智慧的光芒。我欣喜地看到,動物世界的門打開了,幼兒的生活豐富了。
陳鶴琴先生說過:“環(huán)境的布置要通過兒童的大腦和雙手。通過兒童的思想和雙手所布置的環(huán)境可使他們對環(huán)境中的事物更加認識、更加愛護?!薄毒V要》中提出:“環(huán)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fā)展。”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的目的是引發(fā)和支持幼兒與周圍環(huán)境的積極作用,因此,幼兒是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中不可缺少的參與者。
我巧妙地引導幼兒搜集自己喜歡的動物圖書和圖片,并將其投放到閱讀區(qū),再跟幼兒一起按照陸地上的、天空中、海洋里的動物圖片進行分類張貼。另外,我們還開展了好玩的美術活動“羊毛卷卷”;一起布置出《瘋狂動物城》的主題墻,引導幼兒們一起開動腦筋給動物分類,并且記錄在主題墻上;幼兒的巧手坊里貼起了動物頭像;四宜糕團店也上了好吃的新品動物點心;在走廊里開辟了小小的自然角,里面投放了幼兒喜歡的小烏龜、小金魚、黃金螺……我們和幼兒一起努力,與幼兒一起走進了有趣的動物王國。
《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指出: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內容應根據教育的目的、幼兒的實際水平和興趣,以循序漸進為原則,有計劃地進行選擇和組織。組織活動應根據不同的教育內容,充分利用周圍環(huán)境的有利條件,積極發(fā)揮幼兒的感官作用,靈活地運用集體或個別活動的形式,為幼兒提供充分活動的機會,注重活動的過程,促進每個幼兒在不同層面上得到發(fā)展。
“動物王國”讓我們的大班課程變得豐富多彩。我先后帶領幼兒開展了語言活動“貪吃的哈羅德”“小豬變形記”;科學活動“有趣的食物鏈”“動物的自我保護”“動物之最”;數學活動“動物的家”;音樂活動“顛倒歌”“大雁飛”,美術活動“我的動物朋友”“螞蟻王國”;社會活動“我的鳥類朋友”“快樂的口袋”等,讓幼兒在各種各樣的游戲情境中了解各種動物的名稱、特征和生活習性,提升幼兒對動物的興趣,萌發(fā)幼兒保護動物的情感。
幼兒通過看一看、說一說、畫一畫、演一演,演繹著動物世界里奇妙的故事,明白了好多深刻的道理。如:《玉米棒的故事》讓幼兒懂得了小白兔是靠勤勞的雙手,度過了溫暖而又快樂的冬天;《有趣的食物鏈》讓幼兒懂得了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白兔和灰兔》讓幼兒懂得了好朋友之間要互相謙讓;《小豬變形記》讓幼兒懂得了做最好的自己才是最棒的……幼兒七彩的筆下描繪出栩栩如生的動物,有曾經看到的,有跟自己生活過的,有親自養(yǎng)過的,還有想象的,不曾出現的……真是無奇不有,精彩紛呈。
結合南通本土資源,引導幼兒尋訪身邊的小動物,充分將動物話題融入大班課程,帶領幼兒走進動物世界,極大地拓寬了大班幼兒的視野,豐富了幼兒的想象,發(fā)展了幼兒的語言,增進了幼兒對動物的了解,讓他們感受到了動物的善良與純潔以及與動物相處的無窮的樂趣,讓幼兒懂得了保護動物朋友,就是保護大自然、保護我們自己。
當然,這樣的實踐活動還有待我們進一步去探索、實踐,如邀請家長一起,探究怎樣開拓更廣闊的視野,豐富“動物”這個話題課程資源,以求獲得更多、更好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