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徐州市侯集實驗小學 鄧王建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發(fā)揮主導作用,為學生布設師生對話話題、優(yōu)化對話情境、創(chuàng)新對話活動,從而成功啟動生本和師本思維對接引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圍繞學習主體展開教學,符合新課改基本精神要求。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利用數學思考展開互動,但互動形式較為單一,在新課改大背景下,教師要有創(chuàng)新意識,不妨利用多媒體等輔助手段,為學生布設更多學習情境,促使師生盡快展開多元互動,并在不斷交流對話中達成更多的學習共識,全面提升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
數學課堂教學啟動后,教師利用思考問題展開調度,這是最為常見的教法運用。在師生對話話題選擇時,教師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度解析,對學生學力基礎展開調查,以便提升話題設計的契合度。由于多種客觀因素的共同制約,學生學力不在同一水平線上,教師對此要有明確把握,在問題設計時,增加問題的覆蓋面,體現(xiàn)問題設計的梯度性,給更多學生提供對話思考的機會。師生順利進入對話環(huán)節(jié),其思維對接自然會順利實現(xiàn)。
如教學蘇教版小學四年級數學下冊“用計算器計算”,教師在學生進行自主預習內容之后,為學生設計了一些問題:你認識計算器上面的所有鍵嗎?運用計算器有什么優(yōu)點?有了計算器之后,我們就不要學習筆算操作了,這個觀點正確嗎?為什么?問題拋出后,學生積極思考并展開討論。教師也會深入學生群體,對學生個性問題和意見進行對應指導。特別是最后一個問題,很多學生都認為,既然計算器又快又準,我們還有什么必要再用筆計算呢?教師針對這種看法,給出自己的見解:計算器只是一種工具,就像過去的算盤,不能因為有了計算器就不訓練筆算能力了。我們已經進入網絡時代,有了電腦打字機,我們就可以不寫字了嗎?學生與教師展開互動討論,課堂學習氣氛漸濃。教師利用數學話題開展互動交流活動,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反思機會,這樣良性的師生互動,順利啟動了生本、師本思維對接程序。
在數學教學設計時,教師需要有情境創(chuàng)設的主觀意識,利用多種教學輔助手段,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思考的機會。投放互動思考問題、爭辯話題,或者是利用多媒體展示數學課例、相關圖片、視頻、動畫信息,也能夠引發(fā)學生主動思考,創(chuàng)設與教師的對話機會。教師在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的過程中要建立主動參與意識,唯有與學生形成多重互動交流,才能掌握學生思維脈絡,并給出針對性引導,以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
在學習“解決問題的策略”相關內容時,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數學課例:小米買了5本書,共用了45元,小馬買了8本同樣的書,需要多少元?列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學生拿到學習任務后,快速進入思考環(huán)節(jié),對問題進行梳理,很快就給出了解決方案。有學生說:“第一步,先算出每本書的單價是多少,用45÷5=9(元);第二步,小馬買了8本書,共計用了9×8=72(元);第三步,歸結出解答,問題得到解決。”教師針對學生展示情況給出延伸性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有很多種,你提出的只是其中的一種而已,是不是還有更為簡單的操作方案呢?學生聽老師這樣一說,頓時活躍起來,紛紛展開深度思考討論,探尋更多解決方案。教師利用多媒體展開教學情境設計,成功將學生帶入到學習之中,在學生的展示過程中,教師給出延伸思考的指導,對學生的學習思維形成了沖擊,課堂互動順利啟動,生本師生思維開始有效對接。
數學訓練設計需要引入創(chuàng)新模式,書面作業(yè)式訓練缺少新穎性,學生很容易產生審美疲勞。教師需要有整合創(chuàng)新實踐意識,對數學訓練內容進行多重改進,增加一些立體性訓練任務,特別是師生對話性訓練任務,可以為學生帶來豐富的歷練機會。學生設計思考問題或數學題目,讓教師解答,這是比較有創(chuàng)意的設計,也能夠增加師生對話頻度。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實地觀察、測量、分析、計算等實踐活動,也可以形成一些對話機會,對全面提升學生數學學科能力都有積極促進作用。
在學習“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時,教師先引導學生認識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相關概念,然后為學生布設了訓練任務。當學生初步掌握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基本操作程序后,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設計課堂訓練題目,并盡可能提高難度,然后由教師負責解決。學生習慣老師布設訓練任務,聽說要給老師設計訓練題目,自然感覺更為新鮮,紛紛行動起來,查閱教輔材料,展開互動討論。經過一番研究討論,學生順利設計了課堂訓練題目。教師挑選其中的題目當堂解答,學生一邊觀看老師操作,一邊展開討論,對老師的操作方式方法進行評價。教師利用一個逆向的任務設計,將學生學習思維激活了,學生積極行動起來,其參與熱情越高,則說明教師教學設計的效果越好。
數學課堂互動設計發(fā)動時,教師需要發(fā)揮主導作用,精選對話話題、優(yōu)化對話情境、創(chuàng)新對話活動,利用多種交流互動機會,對學生實施對應教育,促使學生盡快進入學習探究環(huán)節(jié)。學生數學思維和教師思維存在一定落差,這是最為正常的現(xiàn)象,如何讓學生和教師形成良性互動,這是教師必須要直面的課題。唯有成功激活師生互動引擎,才能產生豐富的教學滲透力,讓學生在對話之中提升數學認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