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南寧市西鄉(xiāng)塘區(qū)心圩中學 蒙碧鮮
初三數學總復習是初中數學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實現(xiàn)系統(tǒng)的知識建構,提升數學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但是,在當前的初三復習活動開展中還存在著這樣的情況:教師機械地引導學生回顧所學過的數學知識,組織學生在大量的習題演練過程中加深對所學的理解。如此復習是低效甚至無效的,有些學生會在大量的知識回憶和習題演練過程中迷失方向,不知道自己要學習什么。基于此,我在新課改下,立足數學復習課的特點和所執(zhí)教班級學生的數學學習實際情況,嘗試采取以下方式引導其進行初三總復習。
對于初三階段的學生來說,經過兩年多的數學學習,其學習了大量的數學知識。但是,在遺忘規(guī)律的影響下,早已將初一和初二階段所學習的某些知識拋之腦后。知識的回憶是初三復習活動開展的基礎,如果學生在復習的過程中無法準確地回憶起所學習過的所有知識點,那么在教師進行知識復習講解的過程中,其會產生“這是什么問題”“我們什么時候講過這個知識點”等疑惑,對所學過的知識感到陌生。一些教師為了解決該問題,試圖引導學生再次背誦所學過的數學概念、定理等知識,其效果同樣差強人意。為了提高學生的初三復習質量,我在初中數學教學活動開展中,對學生的知識記憶給予了充分的重視,嘗試利用“閱讀—例題—練習”引導學生在讀、析、練等活動參與中加深對基礎知識的記憶。具體而言,我先向學生明確地布置復習任務,接著引導他們利用教材內容進行閱讀,將所閱讀到的知識點一個個記錄下來,以此在整理分析中發(fā)現(xiàn)它們之間的關系,在歸納、整理等過程中按照一定的方法將分散的知識建構起一個完整的知識結構,進而利用這些知識靈活地解決數學問題。以“相似三角形”為例,我在此知識復習的過程中,先引導學生快速地瀏覽內容,以此喚起其已有的學習經歷,接著向學生展示一些中考中的經典例題,鼓勵學生解答、講解。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明確“相似三角形”有關知識的用法。此后,則根據學生的復習情況,設計極具針對性的數學練習題,使其在問題解決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提升其應用水平。在此過程中,我對學困生和學優(yōu)生給予了充分的重視,要求學困生完成基礎性的練習題,要求學優(yōu)生完成變式練習,借此使每一層級的學生都能在復習活動參與中獲得發(fā)展。
縱觀歷年中考試題可以發(fā)現(xiàn),其一般是在對基礎的數學知識進行全面考查,基礎知識的覆蓋率可以達到70%以上。既然中考是組織初中數學教學活動的指揮棒,那么在初三復習活動開展中,教師同樣要發(fā)揮中考的指揮作用,對基礎知識復習給予充分的重視,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作為初三復習的重中之重?;诖?,我在初中數學復習教學活動開展中,會鼓勵學生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將兩年多來所學習的數學知識系統(tǒng)而直觀地展現(xiàn)出來。以“一次函數”為例,在利用思維導圖整理基礎知識的過程中,我引導學生將“一次函數”作為第一層級的內容;將“函數”“一次函數的圖像與性質”“一次函數與正比例函數”“函數的應用”等作為第二層級的內容;將“函數的定義”“表示方法”“自變量的取值”“一次函數圖像的畫法”“一次函數的增減性”“一次函數的圖像”“一次函數中的特殊位置關系”“一次函數的確定解析式”等作為第三層級的內容……在這樣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再次對基礎的數學知識進行復習,還可以在直觀的圖像中發(fā)現(xiàn)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以此在建立系統(tǒng)而完善的數學知識結構的基礎上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為其靈活地運用這些知識解決數學問題打下堅實的基礎。
需要注意一點,在基礎知識復習的過程中,不是建立了思維導圖就萬事大吉了,還需要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對導圖中的定義、定理等進行敘述、默寫等,以此將導圖中的圖像內化為自己的知識體系,從而扎實地掌握基礎的數學知識。
在初三復習活動開展中,僅有知識整理是不夠的,還需要學生在練習中對所整理的知識進行應用,在應用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同時提升數學應用水平。以上所提及的兩個內容主要屬于初三復習的前兩個階段,當學生回憶起了所學的基礎知識,掌握了基礎知識的用法之后,則需要進行第三階段的知識應用了。在此階段,學生對知識的應用不再像前兩個階段那樣,而是某一個知識點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要求學生在掌握系統(tǒng)知識的基礎上,通過章節(jié)綜合練習、知識系統(tǒng)練習等對所積累的知識進行靈活運用。我在這個過程中,對中等生和學優(yōu)生給予了充分重視,引導他們在精練習題的過程中自主地發(fā)現(xiàn)自己的知識漏洞,以此在查漏補缺中提升復習質量。在此過程中,由于學生的復習壓力較大,覺得自我檢測是在浪費時間,不愿意自我檢查。此時,我則會發(fā)揮教學的組織、引導作用,對學生完成的練習題進行精心批改,及時地發(fā)現(xiàn)學生復習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地指出這些問題,引導學生及時彌補不足。在糾錯的過程中,我一般要求學生將某一問題所涉及的知識點、解題方法等一一列出來,就算是選擇題、填空題也是如此。在這樣一點一滴的細致復習中,學生自然會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獲得解題能力的提升。
總之,在初三數學復習活動開展中,我們要立足該學科的復習特點和學生的數學學習特點,利用“閱讀—例題—練習”、系統(tǒng)整理基礎知識等方式,引導學生打好數學基礎,扎實地掌握有價值的數學知識,之后則引導學生集中練習,在章節(jié)訓練、綜合訓練中使學生靈活運用所學,在應用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復習不足,及時彌補,從而在循序漸進中提升學生的數學復習質量,為其更好地應對中考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