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江安高級中學 仲海飛
“數(shù)學能力是以數(shù)學概念為基礎的運算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與思維的靈活性、批判性、深刻性、敏捷性、獨創(chuàng)性等品質(zhì)相互交叉構成的統(tǒng)一整體”。因此,在教學中要加強重視,精選教法,幫助學生夯實基礎,讓其在實踐、思考中加深對要點的掌握,以此促進運用,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落實新課改能力發(fā)展目標。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數(shù)學知識相互聯(lián)系,關系十分密切,在教學時就要抓住這一點展開引導。在教學時就可結合實際,充分運用學生已有認知,讓其在對舊知的回顧、鞏固中理解新概念,以此完善認知,讓教學達到預期目標。
數(shù)學作為一門探究性學科,其知識體系的層層疊疊聯(lián)系密切,各階段、各個概念之間都有很大關聯(lián)。因此,在設計教學時,就要抓住這一點,加強概念間的關聯(lián),幫助學生在認知過程中形成清楚的知識網(wǎng)絡。進入高中以后,學生逐步認識集合與函數(shù)、方程與不等式、平面向量與空間向量以及圖形與函數(shù)等。對于這部分概念,在教學時就可抓住其相互間的關聯(lián)引導,讓學生著眼整體,在良好的氛圍中展開思索,加深理解。在這一過程中,除了橫向相互牽引,還能在縱向上引導認知,結合學生初中學習經(jīng)驗,像函數(shù)、不等式、概率、幾何圖形以及方程等,讓其在學習新概念時能有所依托,從最基礎的部分入手,嘗試幫助學生分析新舊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以此深化理解,長此以往,不僅能消除學生的畏難情緒,還能緩解其對數(shù)學學習的厭學心理,主動參與到概念學習中,以此激發(fā)興趣。需要注意的是,在這一環(huán)節(jié)要加強對學困生的關注,在關鍵處啟發(fā)、引導,以此落實教學。這樣一來就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讓其在舊知回顧中展開新知探索,不斷完善認知結構,讓教學落到實處。時間一長,學生就能自主關聯(lián),在學習到新概念時類比舊概念,積極尋求突破口,以此落實教學,讓課堂達到預期效果。
在高中階段,每一個概念的產(chǎn)生都有其來源,背后蘊含著豐富的背景。抓住這一點,在教學時,就可在單一講解的基礎上適當趣化,以此激發(fā)學生,讓其在探索過程中提高認知能力,深化理解,最終落實教學,促進能力提升。
根據(jù)新課改,高中數(shù)學教學旨在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讓其在掌握的基礎上靈活運用,以此培養(yǎng)認知能力,讓教學達到預期目標。在講解立體幾何“異面直線”內(nèi)容時,就可適當拓展,從源頭講起,讓學生思考以下問題:1.我們每天上學來的路上有上下交錯的立交橋,它們構成了怎樣的位置關系?2.我們所在的教室實際上是一個大的長方體,這個長方體左側的棱與右上方的棱、左上方的棱以及右側的棱之間有什么關系?3.借助以上問題的解決,你能用學過的知識概括出它們之間的位置關系嗎?對于這些問題,就可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讓其在小組交流,最后在班級中交流。這樣一來,就能讓每個人都有表達的機會,在實際例子的探討中加強直觀性的視覺感知,以此引導學生對現(xiàn)有知識進行合理解釋。在這一過程中,就可將概念與實例結合,從生活角度出發(fā)引出新概念,以此激發(fā)學生興趣,讓其在自主探究中總結概括,以此促進能力培養(yǎng),最終落實新課改目標,讓教學達到預期效果。
通過這樣的設計,能打破單一教學,將學生從傳統(tǒng)講解中解脫出來,讓其在不斷深入中加深理解,以此完善認知,讓教學落實到位。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身引導作用,抓住概念產(chǎn)生,以此深化,幫助學生理解本質(zhì)。
概念作為高中數(shù)學教學的重要基礎,在課堂上占有重要位置,不容忽視。意識到這一點,在教學時就可促進運用,幫助學生加深概念理解,在實踐解題中切實掌握,長此以往,就能加深學生對理論的認知,并在實踐中活化運用。
將數(shù)學概念運用到習題中,這是概念教學的最終目的。在這一過程中,透過概念在習題中的運用不僅能深化學生對理論的理解,還能夯實基礎,為后續(xù)探究做好準備?;谶@一目標,在課堂上學生能否將所學概念成功運用到解題中已然成為檢驗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通常,學生在頭腦中形成概念后,就要借助具體實例引導思考,以此提升其理解程度。在教學“解三角形”內(nèi)容的“正弦定理”時,初步講解之后就可引導運用,讓學生借助概念解決問題。具體實施時就可這樣引導:在學完“正弦定理”后,現(xiàn)在請同學們運用概念解決這個問題:有一固定的三角形ABC,現(xiàn)使點A 在AC 上運動,請問:角B 的大小變化與AC 邊的長度構成了怎樣的關系?以此考查學生對“正弦定理”的運用,先讓其獨立思考,之后合作交流,在不斷深入中得出結論:隨著A 在AC 邊上的運動,角B 逐漸變小,也就是隨著邊AC 長度的增加,角B 也逐漸增大。在這一過程中,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在重難點處點撥,讓其在不斷深入中思考、分析,以此解決問題。
由此便能借助運用情境激發(fā)學生,讓其在實際問題解決中加深對概念的理解,以此完善認知,讓教學達到預期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設計問題環(huán)節(jié)要著眼整體,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以此激發(fā)學生,讓目標落實到位。
總之,概念教學是高中數(shù)學教學的重要組成,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十分關鍵。因此,要加強重視,積極引導,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性,讓其在課堂中主動探究,以此發(fā)散思維,提升能力,加深對概念本質(zhì)的理解與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