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師范學校第一附屬小學 王 菲
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推進,現(xiàn)代化社會對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在對學生素質教育不斷加強的基礎上,學生自身學習知識的掌握能力受到了忽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不夠牢固。正是由于這種情況的存在,在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小學生數(shù)學計算能力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自身的成長,為教師的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由于長期以來教學觀念的制約,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過程大多以教師對教學知識的講授和對例題的講解為主,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是一味被動地接受知識,教學課堂氣氛沉悶,教師的教學效果達不到預期的目標,使得寶貴的課堂時間被白白浪費。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多角度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
對于蘇教版一年級上冊第八單元《加法和減法》這一章節(jié)而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可以對學生說:“在老師小時候學習過一個很神奇的東西,同學們有興趣看一看嗎?”然后利用多媒體設施向學生展示多根火柴棒所組成的簡單的數(shù)的加法。然后教師可以說:“大家知道怎么能夠在移動一根火柴棒的基礎上改變等式的結果嗎?”通過學生的回答,教師向學生展示第二張圖片。第二張圖片是移動了一根火柴棒之后等式發(fā)生改變的結果。然后教師可以說:“那么大家還知道怎么能夠在移動兩根火柴棒的基礎上改變等式的結果嗎?”這對于學生來說難度較大,因此然教師可以直接向學生展示第三張圖片。第三張圖片是移動了兩根火柴棒之后等式發(fā)生改變的結果。接著教師可以向學生進行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為什么僅僅只是移動了很少數(shù)量的火柴棒就促使等式結果發(fā)生了改變嗎?”這時鼓勵學生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在學生回答之后,教師可以進行總結:“剛才有同學提到了是加法和減法自身算法的作用,我們接下來就仔細地學一學加法和減法的口訣吧?!鼻捌诘慕虒W鋪墊使得之后的教學進程更加順利。這樣的教學方式首先能夠使得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增強,其次使得教學過程中的趣味增強,學生對提高自身計算能力也會更加有動力。
在教師進行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從課本實際出發(fā),對教學方法進行改變。因此在提高小學階段學生自身計算能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將教材進行充分的研讀,促使自身的教學方法有所提升。
對于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認識除法》這一章節(jié)而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首先分發(fā)給學生足量的小木棍學具,然后帶領學生進行小木棍分發(fā)游戲。教師首先為學生創(chuàng)設分發(fā)東西的情景:“同學們,你們在平時的生活之中都分過東西吧?現(xiàn)在森林里正在舉行秋季豐收物品分配活動,那么我們去幫幫大象的忙吧!現(xiàn)在這里一共有二十個桃子,大象要平均分給五個小動物,還有十個蘋果也要平均分給五個小動物,大家要怎么幫助大象進行分配呢?”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用不同顏色的小木棍代表桃子和蘋果,以及五個小動物,讓學生先自己進行分配,然后教師可以在學生完成分配之后,邀請學生來展示自己的分配結果,“每位同學都分好了嗎?有同學愿意來和我們分享一下你的分配過程嗎?”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舉手回答問題,然后在學生回答完后,教師要進行總結“在剛才分配的過程中,大家都很棒啊,但是有些同學的分配過程顯得有些復雜,現(xiàn)在老師來帶領大家一起學習一個新的知識點‘除法’,幫助大家讓分配過程更為簡單好嗎?”然后教師進行關于除法的知識點的講解。教師對除法這一概念講解之前的引入過程,一方面使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另一方面也提升了教師的教學質量,課堂教學時間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新課改下教師的教學方法有了很大的改變,教學范圍也有了極多的選擇。因此基于新課改的要求,教師的教學不僅是對學生對知識掌握能力的提升,同時更重要的是促使學生自身的思維能力得到改變,通過學生自身思維能力的提升帶動學生計算能力的成長,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學習中游戲。
例如,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有余數(shù)的除法》這一章節(ji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帶領學生對以往除法口訣進行復習,然后對學生進行分組,展開比賽。教師可以在課前先設計一張試卷,這張試卷中要包括學生前期學習的除法的知識點以及教師接下來要講述的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知識點,然后通過小組輪流作答的形式,讓小組成員一起完成試卷。教師要規(guī)定試卷的完成時間,從而使得學生之間形成一種良性競爭的氛圍,學生通過競爭能更好地激發(fā)起對自身計算能力提升的積極性。然后在小組成員完成試卷之后,教師讓小組之間互相交換試卷,教師統(tǒng)一講解答案,學生自己去當小老師,對試卷進行評改。在教師講解之前,教師可以詢問學生,“同學們,在你們完成試卷的過程中遇到了什么難題嗎?除了你們已經學習過的除法,你們還發(fā)現(xiàn)除不盡的數(shù)嗎?”由于學生完成了試卷,因此記憶會更加深刻,進而對教師的提問更加積極,然后教師可以進行總結:“沒錯,剛才有同學提到了這種除不盡的數(shù)叫余數(shù)??磥泶蠹艺n下都積極進行了預習啊,那么我們接下來就來學習有余數(shù)的除法了哦?!蓖ㄟ^這樣的方式,學生在比賽中提升了學習的積極性和趣味性,自身也在競爭中不斷成長。
小學生自身的數(shù)學計算能力在小學階段的數(shù)學學習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對學生數(shù)學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因此教師要不斷通過各種寓教于樂的方法,在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在促使學生思維能力得到成長的同時,也為學生人格的完善、良好品格的健全提供強勁的動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