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咸陽市彩虹學校 殷 萍
漢語是我們的母語,學生學習漢語主要通過語文學科。語文教學在小學教育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它即是基礎科目,又是必修科目,閱讀能力是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內(nèi)容之一,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和使用。語文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要素,它可以充分反映學生的語言能力水平。基于此,在小學語言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對學生進行持續(xù)的閱讀培訓,使他們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他們的閱讀水平,促進學生語言能力全面發(fā)展。
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對語言的理解,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認知和理解能力。在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具有良好的認知和理解能力,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還便于其更深刻地了解句子和詞語的結構組成,提高學生思維能力。此外,發(fā)展學生的閱讀能力還有助于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側重于發(fā)展學生的語句分析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對閱讀的理解,為語文知識的學習建立堅實的基礎。
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深入了解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為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然而,語文教學的過程不僅包括這方面,還包括學生閱讀能力的發(fā)展,使他們能夠獲得自主的閱讀習慣。鑒于語文教學內(nèi)容的廣度和深度,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不同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分析能力可能存在差異,所以應在各個方面進行分析,以便更好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1.教學方式問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大多數(shù)教師受到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只教授學生課本上的知識,基本上以強制灌輸?shù)姆绞綖橹?。同時,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多數(shù)老師選擇跳過課本中不進行考試的知識點,導致學生只能學習到相關知識考試的內(nèi)容,而不能閱讀到課外內(nèi)容,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擴大知識范圍。此外,有一些老師專門側重于學生的考試成績,以成績區(qū)分和評估學生的能力水平,這樣也就強迫學生將所有精力全部投入到學習考試的知識中,沒有時間進行課外閱讀。
2.考查方面問題。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受到應試教育影響,大多數(shù)學校將教育的重點放在了使學生通過考試上。在課程安排方面,教師通常會通過背誦或者默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考查,以此掌握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部分教師還會通過課堂測試等方式,增加學生對知識的關注度,以此來提高他們的考試成績。然而,這種方法沒有為學生提供更多時間閱讀課外書籍,不是讓學生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反而會阻礙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發(fā)展。
3.學校方面問題。就學校而言,大多數(shù)學校主導小學語文教學的方向和進展,同時包括發(fā)展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提高他們的考試成績。然而,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大多數(shù)學校更注重考試成績,而不注重課外閱讀。一些學校甚至沒有獨立的圖書館,這使得學生很難在學校獲得課外知識;部分有圖書館的學校,因其課外書籍的種類與數(shù)量較少,無法滿足學生閱讀需求。
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需要合理地設計語文教學活動,使課堂活動更加真實,改進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可以在課堂學習中有效地提高其閱讀能力和知識水平。
1.創(chuàng)造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小學生心理不成熟,處于身心快速發(fā)展的階段,他們的情緒反映在他們的臉上。教師必須結合學生的真實情況,有效地控制他們的情緒及行為,因材施教,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積極努力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有趣的教育環(huán)境。小學生學習過程中通常缺乏紀律性和注意力,教師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促進他們學習。首先,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設備,通過聲音和視頻的展示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其次,充分利用課前20分鐘的黃金時段,優(yōu)化教學節(jié)奏,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第三,引導學生以情感滲透的方式閱讀,營造一個輕松享受的教學環(huán)境。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自主閱讀,自主并不是不對其進行指導幫助,而是教師應與學生進行互動,分享閱讀中的問題和困難,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幫助,克服閱讀障礙,提高閱讀能力,激發(fā)學習興趣。
2.合理規(guī)劃預習活動。在閱讀教學中,預習對學習起著重要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每天的閱讀教學中,老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他們下達自主預
習的任務,讓他們在自主預習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還可以就預習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與老師進行交流,增強其閱讀理解能力。同時,學生可以對閱讀中的難點重點進行標注,合理的標注可以有效地鍛煉和提高學生的閱讀思維。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小學生的認知特點,設計出科學的教學計劃,使學生可以根據(jù)教師的教學計劃高效地進行預習。
例如,在“我們眼中的秋天”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老師可以讓學生通讀課文,并指出課文中不熟悉的新詞語,然后查閱字典。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讓學生指出他們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然后再讀一遍來解決這些問題。如果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教師可以指出問題所在。教師的指導在預習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為學生之后的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3.注重詞句訓練。文章的基本元素就是詞句,對學生進行科學的詞句訓練很重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需要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技巧,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文章中的詞句,體會文章的中心思想。同時,教師必須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重點詞句進行標注,通過閱讀教學,使學生充分意識到文章中詞句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言能力。
總而言之,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可以對語文知識的學習產(chǎn)生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師應把重點放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上,深化改革教學模式,為他們創(chuàng)造科學的教學環(huán)境,給學生提供閱讀機會,提高其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