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毅
摘要:目前,我們面臨著一個科學技術高速發(fā)展的新時代,代之而起的是,社會對人才越來越注重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需求。但目前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在中小學課堂還占有一定的市場,部分教師教學的關注點仍在于知識的傳授上,常常忽視了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實踐證明,過去陳舊的教學方式和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相背離的。高中物理是一門有效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學科,因此,日常教學中,一定要以學生為教學中心,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
創(chuàng)新是社會發(fā)展的原動力,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也是學生自身成長的需要。高中物理是高考的重要科目之一,而物理知識抽象、嚴謹、邏輯性較強,對于高中生來說本學科是難度較大的一門課程,難怪原本初中階段物理成績較好的學生也會出現成績下滑的現象。高中物理的學習,要求學生必須具有較高的思維能力。所以,教師培養(yǎng)學生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問題、形成一定的物理知識模塊是學好物理學科的關鍵所在。高中生面對升學和就業(yè),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是當代學生所必須具備的主要能力之一。因此,高中物理教師一定要緊跟時代的脈搏,積極開展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以全面的提升,為他們將來成為社會需要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下面就以高中物理課堂為例,就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意識,進行如下探索和研究:
一、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景,激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
高中生面對高考,時間緊,任務重,思想壓力較大,所以不少學生遇到一些學習難度較大的知識點,往往會產生抵觸為難情緒,導致他們對物理學習失去信心和興趣,形成惡性循環(huán),進而影響了他們的思維能力的提升,達不到理想的教學目標。作為物理教師,必須改變以傳授知識為教學目標的“灌輸式”教學模式,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樹立學習信心,從而使他們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來,為著學習目標去思考、去討論、去探究。例如帶有啟發(fā)性的問題、多媒體音畫課件、一個有趣的實驗,都可以把學生帶入濃濃的學習氛圍中。在學習加速度的時候,教師可以在備課的時候用多媒體記錄一些生活中關于加速度的事件,比如飛機飛離跑道需要加速度的支撐,人在短跑的時候進行的正是加速運動,其中正是加速度起著作用,像這樣的實例還有很多很多。教師可以將事例做成圖片或者視頻播放給同學們觀看,然后教師則在旁邊解釋相關現象,激發(fā)學生們的求知欲望。因為加速度正是學生起初接觸高中物理學到的一門課,如果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相關的物理情景引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具有很大幫助。
二、充分利用物理知識模塊,培養(yǎng)思維能力
高中物理,知識點繁多,建立知識模塊是非常必要的,我們要引導學生利用知識模塊構建起知識體系,從而降低物理學習的難度,這對于幫助學生認知、理解物理知識是大有裨益的。同時對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物理思維方法也有著極大的輔助作用,而正確的思維方法的養(yǎng)成正是提高思維能力的關鍵。但有些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重視學生對解題方法的指導,而忽略了思維能力的提升,也就是說,只要學生能把題目作對就行。這種教學思路,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會越來越弱,也影響了其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提升,對以后的知識學習也將會感到越來越費力。例如,以質點這個物理模塊為例,質點的特點是什么?為什么要將生活中的物體化為質點?化為質點之后物品的哪方面性質發(fā)生了改變?會不會對計算結果產生什么干擾?在什么情況下又可以將物體化為質點?質點的概念很簡單,即有質量但是不存在體積與形狀的點。但如果只教會學生質點的概念,而沒有使學生明確物理模塊建立的思考過程及建立物理塊所運用的思維方法和思路,就會使學生理解的不夠透徹。利用知識模塊,能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有效提高,這樣的教學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學。
三、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提升思維能力
高中物理學習過程中,有著很多的實驗課程,這些實驗課程必須在小組中合作完成。其實,小組合作的形式是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教學形式。在小組學習中,學生們可以就一個實驗現象或者實驗結果展開討論,通過小組成員間的交流互動,能相互啟發(fā),取長補短,不僅解決了個體所無法解決的疑難問題,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使他們在激烈的知識碰撞中更加積極主動地融入到課堂學習中來,同時使學生們的思路更加開闊,對于知識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入。另外,這種合作學習形式,可以激發(fā)實驗探究的興趣,還可以使學生養(yǎng)成交流與合作的良好習慣,發(fā)展學生實際操作的能力。例如,在學習“測電源電動勢和內電阻”這一課中,教師可以在課上先提出問題,讓學生們思考測量電源電動勢和內阻有幾種方法,等待學生們將各自的思考結果整理出來后將學生們分成幾個小組進行實驗操作,同學們可以選擇其中一個測量方法進行操作。老師可在旁邊觀看,對錯誤的步驟進行提醒,提出建設性意見,然后由同學們自己思考進行改正。等到學生進行實驗結果展示的時候,每個小組選出一名代表對自己的實驗進行講解,這不僅讓學生對于課本上講的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思維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鍛煉。
總之,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教育發(fā)展的需要,更是新時代對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所以,作為一線教師,我們必須樹立現代教學觀,課堂教學中,要從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為出發(fā)點,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情景,把課堂交給學生,從而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真正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勇于開拓、勇于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的新時代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張潔怡.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考試周刊,2018(15):144-145.
[2]劉紅梅.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途徑探索[J].高中數理化,2019(06):2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