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得志
【內容摘要】作為專業(yè)的基礎內容,當前化學的學習仍然是以課本文字為主的知識性學習,而中職生更需要的是與專業(yè)技能聯(lián)系起來的實踐型知識,這就需要教師探索生活化教學方法,將化學教學與實踐內容進一步貼合,同時增強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專業(yè)素養(yǎng)。本文從中職化學教學現狀及其生活化重要性出發(fā)分析,提出了若干教學策略。
【關鍵詞】中職化學? 生活化教學? 策略
作為一門相關專業(yè)的選修課,盡管其開設時間只占了一年,但化學在學生的專業(yè)學習和生活實踐中都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師要提高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強化相關的專業(yè)素養(yǎng),就要將化學課程與生活實踐更加巧妙地結合起來。
一、中職化學教學現狀
1.教學模式與學生的實際情況脫節(jié)
與普通高中生不同的是,中職生的主要方向是就業(yè),這就決定了中職生的學習需求重點在培養(yǎng)綜合技術型人才,學習相關知識能夠與將來就業(yè)和生產生活直接聯(lián)系起來,而不是強調理論知識的邏輯性和系統(tǒng)性。然而目前的中職化學教學仍然有一部分,相比于普通高中的教育模式沒有太大的改變,沒有充分考慮到中職學生的特點,偏學術性的內容無法與實際生活切實結合起來,導致學生接受起來較為困難,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也容易使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受到打擊。
2.缺乏教學反饋
只有了解學生學習情況,掌握學生學習特點,才能更好地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生們往往容易對枯燥而沒有針對性的課程會產生陌生和抵觸的情緒,如果長期有距離感的學習會導致學生失去主動學習的動力。就中職學生的特點來說,部分學生可能化學基礎較差,因此有可能對化學學習缺乏興趣而對課堂教學外的內容表現出一定的關注。所以,教師應該遵循學生在學習化學時的心理活動,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和課堂狀態(tài),采取相應的不錯保證學生的參與度和課堂積極性。
二、關于教學生活化的相關策略
1.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凸顯化學實用性
檢驗一個學生是否將相關知識掌握住,就是看他們能否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瘜W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學科,要求學生在課堂中要多想多做,只有自己動手操作才知道該注意那些地方,才能將具體的步驟和原理記在心上。在中職化學教學中,可以將化學實驗教學作為強化學生的科學思想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好素材,將一些新的課程理念通過化學實驗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學生。
例如,在一個配置溶液的實驗中,需要配置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這個實驗操作簡單,要求熟練掌握相關的基礎化學用具和操作技能。為了幫助學生在具體實驗中能夠做到脫離書本駕輕就熟,教師可以將整體的實驗打散分為溶解、液體傾倒、讀數、振蕩搖勻操作,再把各個操作串聯(lián)起來形成一個連續(xù)的過程。
2.利用教學工具豐富教學形式
僅僅通過課本的輔助來加強學生的相關學習是不夠的。教材只是教師和學生用來參考的工具,重點是知識的掌握,根據其特點通過不同的形式開發(fā)課程,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基礎知識。隨著網絡的越來越多的滲入我們的生活和學習,多媒體應用為我們的學習也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化學知識與現象充斥在我們地生活之中,是在電視中也常常有相關原理被提及。例如湖南衛(wèi)視的《新聞大求真》中,有過這么一個實驗:關于頭發(fā)對液體酸堿度的反應。在節(jié)目中,探索事實的記者收集了實驗所需的材料:正常的幾綹頭發(fā),溶液呈中性的水,略偏酸性的溶液和略偏堿性的水溶液。做好準備后分別將頭發(fā)分成三份,分別將頭發(fā)放入三種溶液中待一段時間,通過在顯微鏡下觀察比較頭發(fā)的狀況發(fā)現略偏酸性的溶液和中性的水對頭發(fā)沒有影響,而偏堿性的溶液則會對發(fā)絲造成損傷。通過類似的實驗既可以增加學生對化學實踐操作步驟的了解,也能通過與生活中與我們貼近的內容抓住學生的興趣,拓展生活常識。
在一些電視劇中,如一些的探案劇甚至宮斗劇都有與化學原理相關的內容,教師可以通過影視節(jié)目揭示其化學原理,幫助學生看到更加真實的世界,還能拓展很多書本上尚提及的知識,對課本內容做一定的補充。
3.緊密聯(lián)系專業(yè)知識,強化職業(yè)素質
明確中職的化學學習,最終要為專業(yè)學習服務,為未來的學習打下基礎。因此,在學習中不能將課本內容剝離開來而要與專業(yè)課程加以銜接,形成一個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凸顯出中職教育的教學特色。
例如,將關于金屬材料與非金屬材料的屬性,特點和處理與金屬工藝專業(yè)結合起來,通過具體的舉例說明幫助學生抽象理解教學內容;將高分子化合物、化工工藝等與塑料的成型、加工等工藝聯(lián)系教學;將熱力學相關知識與熱工基礎聯(lián)系起來等等,具體內容具體分析,將知識對應到相關的應用中,同時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進而提高專業(yè)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鄒成岡. 中職化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實施策略[J]. 課程教育研究,2018(35):166-167.
[2] 賈超. 中職化學生活化教學現狀及教學策略探討[J]. 教育教學論壇,2016 (10):247-248.
[3] 張筠. 生活化教學在中職化學課堂中的探索[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 (05):125.
[4] 陳翠平. 對中職化學實驗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新認識[J]. 職業(yè)教育研究,2012 (04):58-59.
(作者單位:安徽省宣城市生物工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