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高等??圃盒V虚_設的鋼琴即興伴奏課程為研究對象,列舉了筆者在從教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若干問題,并提出相對應的解決策略,以期為高等??埔魳方逃M綿薄之力。
【關鍵詞】鋼琴即興伴奏;高等專科;問題
【中圖分類號】J624 【文獻標識碼】A
鋼琴即興伴奏課程是各高等??圃盒i_設的重點課程之一。隨著近兩年全國范圍內(nèi)教師資格證獲取途徑的變更,師范生與非師范生均需參加社會統(tǒng)一資格考試的政策使得鋼琴即興伴奏這門課程越來越被廣大師生所關注,正因如此,這門課程中所存在的問題也日漸凸顯。筆者將在下文中剖析即興伴奏課程中存在的四個比較尖銳的問題,并且提出解決上述矛盾的一些設想。
一、高等專科院校鋼琴即興伴奏課程中存在的問題
鋼琴即興伴奏課程是一門集技術與理論為一體的綜合性課程,即興演奏者不僅需要具備較高的鋼琴演奏能力,同時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樂理、和聲、曲式分析、旋律編創(chuàng)等相關的音樂理論知識。因此可以說,與其它理論課程銜接是否融洽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當下,高等??圃盒M趯W生二年級時為其開設鋼琴即興伴奏課程。此時的學生雖學習樂理知識已有一年時間,但音程、和弦、調(diào)式等與實踐聯(lián)系比較密切的相關知識整合能力較弱,要么僅僅停留在解答書后習題的應試層面,要么部分已經(jīng)有所遺忘。與此同時,由于受三年學制的影響,和聲課程的時有時無與曲式分析課程的完全缺失,進一步加重了學生音樂理論的匱乏程度。在即興伴奏課程的初期,學生不認識最基本的和聲語匯是一種很普遍的現(xiàn)象。可以預判,在這樣的課程銜接背景下,即使伴奏課程一直開設至學生畢業(yè),學生的即興演奏能力也是極,不理想的。
教材選配的不夠合理同樣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目前,在高等??圃盒V?,比較主流的教材有馮德鋼編著的《歌曲鋼琴即興伴奏》、孫維權編著的《鋼琴即興伴奏入門教程》、李虻編著的《鋼琴即興伴奏與彈唱》等。這些教材雖屬精品,但對高等??圃盒5膶W生來說缺乏針對性,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不足:(1)對移調(diào)技術的培養(yǎng)不夠重視。以《歌曲鋼琴即興伴奏》為例,整本教材通篇運用五線譜進行講解、舉例,幾乎沒有出現(xiàn)過簡譜和對移調(diào)技術講解的文字。如果學生想了解移調(diào)方面的有關知識就必須另行購買一本輔助教材;(2)對無旋律伴奏技術講解的篇幅較??;(3)缺少相應的配套練習及答案;(4)缺乏旋律編創(chuàng)和即興素材積累方面的教學內(nèi)容。
實踐訓練的缺位往往被我們所忽視。由于時間緊、任務重,即興伴奏知識要點的傳授占用了課堂上絕大部分的時間,導致留給學生消化、練習的時間少之又少。課后,在沒有老師的陪伴下,一旦出現(xiàn)知識點遺忘的情況,學生將步入不敢“下手”、無從“下手”的境地,一部分缺乏意志力的學生甚至會因此而選擇放棄練習。實踐訓練時間的設置常常也不夠科學、嚴謹。將學生練琴的時間統(tǒng)一固定在晚上或者下午晚些時候,這種做法也帶來種種弊端:學生練琴時精神狀態(tài)不佳、琴房數(shù)量不能滿足學生集中練琴的需求、找不到教師進行現(xiàn)場答疑等等,這些現(xiàn)象在高等專科院校中是很普遍的。
缺少專職的任課教師使得鋼琴即興伴奏這門課程的教學質(zhì)量充滿了不確定性?,F(xiàn)如今,在高等??圃盒V?,即興伴奏課程一般由鋼琴基礎課教師兼職擔任。這些教師中,有的在即興伴奏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有的即興能力出眾,但卻缺乏理論素養(yǎng);有的受所教科目龐雜的影響,備課時間往往不夠充分。以上種種原因?qū)е铝耸谡n教師要么在課堂上采取照本宣科的方式進行授課,要么所教的彈奏方式缺乏理論支撐。以最基本的“主—下屬—屬—主”和聲功能進行為例:
如圖1所示,a、b兩種和弦的連接方式都是正確的。在實際授課中,當需要判斷采用以上哪種連接方式為指定的旋律進行伴奏時,教師一般只出示結(jié)果而不做解釋與說明。學生由于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一旦伴奏曲目發(fā)生變化,就不知道該如何進行選擇了。
二、完善高等??圃盒d撉偌磁d伴奏課程的相應對策
針對鋼琴即興伴奏與其它理論課程銜接不暢的現(xiàn)象,筆者根據(jù)高等??圃盒5奶厥庑蕴岢鲆韵略O想:(1)將樂理課程中有關音程、和弦、調(diào)式的章節(jié)作為教學的重點。在教學的過程中,理論與實踐要進行有機的結(jié)合。以調(diào)式章節(jié)為例,學生不僅要掌握調(diào)、調(diào)式、調(diào)性的概念,能夠演奏出基本的調(diào)式音階,而且還要了解各調(diào)式所具有的獨特的音響效果;(2)將鋼琴即興伴奏與和聲學進行融合教學。即興伴奏雖依托于和聲學理論,但二者之間有時是存在一定差異的。
如圖2所示,在這些和弦的連接過程中,有的是按照和聲學理論進行的“規(guī)范式”操作,而有的卻是根據(jù)實際演奏需要作出的必要的調(diào)整和妥協(xié)。作為即興伴奏教師,應給予學生充分的講解和說明;(3)將鋼琴即興伴奏與曲式分析課程進行融合教學。把單一部、單二部、單三部曲式結(jié)構及相關概念作為教授的重點;(4)加強各學科授課教師之間的交流,使授課進度、作業(yè)布置等方面更具協(xié)調(diào)性。
關于教材的選配問題,筆者推薦下列學習資料以供參考:(1)劉聰與韓冬合著的《鋼琴即興伴奏教程新編》。該教材的特點是知識體系的邏輯與架構極其清晰、明確,強調(diào)理論與實踐并重,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單純從理論出發(fā)的“想當然”和單純從實踐出發(fā)的“不知其所以然”;(2)辛笛編著的《辛笛應用鋼琴和聲教程》。該教材可以作為教輔為即興伴奏教學提供必要的理論依據(jù),其特點是把和聲學習與鋼琴彈奏密切結(jié)合,做到了學和聲與用和聲的一體化。不僅如此,該書還打破了傳統(tǒng)和聲學教學的慣例,只采用C調(diào)記譜的方式進行講解,使學習者可以把關注點集中放在各種和弦連接的序進上;(3)由吳斌主編、人民音樂出版社發(fā)行的小學音樂教材《音樂》。該套書可作為即興伴奏課程的練習素材。一方面這套書作為小學教師招聘考試的必考書目,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有助于提高學生練琴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其內(nèi)部的曲目編排科學、由易到難,且均采用簡譜記譜法,有助于學生進行各種即興、移調(diào)練習。
解決實踐訓練的缺位,其實是一套系統(tǒng)而又復雜的工程。筆者有以下建議:(1)各系、各學年之間在編排課程時要做好溝通和交流,對有限的琴房進行充分利用,避免出現(xiàn)學生扎堆練琴的現(xiàn)象;(2)實踐訓練環(huán)節(jié)與鋼琴即興伴奏課程的銜接要科學化、合理化,提高學生練琴的針對性及有效性;(3)將學生自主練習的實踐環(huán)節(jié)上升至實踐課程的高度,安排專門的教師對整個練習過程進行全方位的監(jiān)督和指導,當學生產(chǎn)生困惑、不解時,及時給予學生耐心的解答和標準的演奏示范;(4)注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yǎng),加強評價用語使用的規(guī)范性。
設置專職的即興伴奏課程教師對當下的高等??圃盒碚f勢在必行。筆者認為,應當從具備較強即興伴奏能力的教師中進行挑選,使其專門從事該課程的教學工作。不僅如此,學校需不斷開展、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工作,不斷優(yōu)化任課教師的知識結(jié)構。楊勇的《對位法》、斯波索賓的《和聲學教程》、吳祖強的《曲式與作品分析》,這些都是作為一名即興伴奏教師而應該掌握的。另外,學校應為任課教師提供盡可能多的外出學習機會和交流平臺,以此開闊教師的視野、提高教師的音樂素養(yǎng)。學校應建立健康、長效的考核機制,不斷激勵教師提高自身的理論和演奏水平。
三、結(jié)語
高等??圃盒V械匿撉偌磁d伴奏課程所面臨的問題有很多,這里面既有學制的因素、學校的因素,同時也有學生的因素、教師的因素。當我們在處理、化解這些問題時,一定要客觀、全面地分析矛盾的根源,以提高學生即興伴奏技能為終極目標,“對癥下藥”,做好各方面的協(xié)調(diào)工作。只有這樣,即興伴奏這門課程才能得到真正的進步和發(fā)展,學生的職業(yè)道路才能走得更加平順和長遠。
參考文獻:
[1]吳斌,郁文武,莫蘊慧,等.音樂(簡譜)[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14.
[2]錢仁康,錢亦平.音樂作品分析教程[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7.
[3]劉聰,韓冬.鋼琴即興伴奏新編(修訂版)[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16.
[4]李吉提.曲式與作品分析[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4.
作者簡介:劉耀圣(1987-),男,吉林市人,助教,碩士研究生學歷,研究方向: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