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
【摘 要】目的:探析慢阻肺老齡人群采用綜合康復護理的實施效果。方法:2017年7月—2018年6月,納入本院的150例老齡慢阻肺患者參與研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均給予患者止咳和化痰等藥物治療,病情較重者給予呼吸機治療。兩組同時實施常規(guī)護理。在此基礎上給予觀察組患者綜合康復護理。結果:觀察組FEV1大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FEV1/FVC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情感、感覺、行為、認知和情緒方面的RPFS-C評分低于對照組,P均<0.05。觀察組康復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慢阻肺老齡人群采用綜合康復護理可改善肺功能,緩解疲乏,促進康復。
【關鍵詞】慢阻肺;老齡;綜合康復護理
【中圖分類號】R5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1-03--02
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的臨床癥狀是氣流受限,晨間明顯咳嗽,夜間會明顯陣咳、排痰。若為得到及時治療,可發(fā)展為呼吸困難,威脅生命安全[1]。老年人是慢阻肺的主要發(fā)病人群,且老年人機體各功能退化,免疫力差,治療的難度大。因此,在對患者進行有效治療的基礎上,應輔助護理措施來改善肺功能[2]。綜合康復護理是根據(jù)慢阻肺的特點采取有效的措施來促進患者康復的護理模式。本文對慢阻肺老齡人群采用綜合康復護理的實施效果進行探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7年7月—2018年6月,納入本院的150例老齡慢阻肺患者參與研究。納入標準:1)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臨床診斷規(guī)范。2)年齡>65歲。3)無其他肺部疾病。4)無其他臟器嚴重疾病。5)無精神疾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男52例,女22例,年齡65~72歲,平均(69.23±3.11)歲,病程1~8年,平均(5.35±2.21)年;其中輕度營養(yǎng)不良39例,中度營養(yǎng)不良20例,重度營養(yǎng)不良7例,其余營養(yǎng)狀況正常。觀察組男55例,女20例,年齡66~75歲,平均(69.33±3.35)歲,病程1~7年,平均(5.12±2.06)年;其中輕度營養(yǎng)不良37例,中度營養(yǎng)不良20例,重度營養(yǎng)不良6例,其余營養(yǎng)狀況正常。兩組一般資料相比,P>0.05。
1.2 方法
兩組均給予患者止咳和化痰等藥物治療,病情較重者給予呼吸機治療。兩組同時實施常規(guī)護理:監(jiān)測生命體征,定期打掃病房、開窗通風、消毒。讓患者家屬提供營養(yǎng)豐富的食物。為患者及家屬講解慢阻肺的發(fā)生原因、治療方法、注意事項等。在此基礎上給予觀察組患者綜合康復護理:1)營養(yǎng)護理。禁食生冷、油膩和甜咸的食物,戒煙戒酒,多吃雞蛋、牛奶、魚類等蛋白質豐富的食物,保持少食多餐。不得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若患者重度營養(yǎng)不良,則遵醫(yī)囑靜注營養(yǎng)液。2)心理護理。在病房內擺放綠色植物。需要注意,綠植不可帶有花粉等可刺激患者呼吸道的物質。在病房內安裝電視、擺放書籍和報紙,引導患者看積極向上的熟悉、新聞、電視節(jié)目等。按時休息,規(guī)律作息,保證睡眠充足。3)呼吸訓練。教患者正確咳嗽。患者保持呼吸勻速、緩慢。屏氣5s,然后張口連續(xù)咳嗽3次。同時,雙手壓住上腹部,促進腹肌收縮。教患者深呼吸。先用嘴用力呼氣,盡量排出肺部全部氣體。再用鼻子自然緩慢吸氣,吸氣時感覺氣體進入小腹。每日可訓練數(shù)次,不可讓患者感覺到頭暈。教患者縮唇呼吸。先用鼻吸氣,再用嘴緩慢呼氣。呼氣時嘴唇縮成魚嘴狀。連續(xù)訓練持續(xù)5min,每天3次。3)運動指導。根據(jù)醫(yī)院的環(huán)境選擇合適的運動,如,在樓梯間登樓梯,在院內開闊的場合步行、做健身操。根據(jù)患者的年齡、身體狀態(tài)等決定運動強度。運動時需有護理人員或家屬陪同。將相同運動強度的患者組織在一起運動,使患者互相鼓勵,以便堅持運動。
1.3 觀察指標
護理2個月后評價護理效果。檢測兩組1秒用力呼氣量(FEV1)、1秒用力呼氣量與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用Piper疲乏修訂量表(RPFS-C)評價患者疲乏情況。評分越高,疲乏越重。根據(jù)臨床癥狀改善程度將患者的康復效果分為顯效、有效、無效??傆行?顯效+有效。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以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肺功能指標
觀察組FEV1大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FEV1/FVC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3 討論
慢阻肺是一種病程較長的疾病?;颊叩呐R床表現(xiàn)主有咳嗽、呼吸困難、咳痰、喘息等。目前臨床治療慢阻肺的方法較多,且可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患者若不能采取良好的的生活方式,則不僅不能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還易加重病情。
對慢阻肺患者實施綜合康復護理是指通過全面、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來提高加患者治療效果[3]。心理護理能改善營養(yǎng)不良的狀況,提高機體免疫力。心理護理可消除不良情緒,提高治療積極性。呼吸訓練能改善患者肺部通氣。運動指導可提高氧氣的吸入量,緩解肌體疲乏。
本研究中,我們對觀察組患者實施綜合康復護理,結果顯示,觀察組FEV1及FEV1/FVC顯著好于對照組,觀察組情感、感覺、行為、認知和情緒方面的RPFS-C評分顯著好于對照組。這說明綜合康復護理可顯著改善肺功能,有效地緩解疲乏,促進患者康復,具有顯著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莊玉.綜合康復護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改善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當代臨床醫(yī)刊,2017,30(1):2788-2788.
范秀麗.綜合康復護理應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12):139-140.
閆春燕.綜合康復護理對改善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的臨床價值[J].雙足與保健,2017,26(7):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