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勇
摘 ?要:初中階段學生之間開始體現(xiàn)出較大的個體差異,部分學生的成績靠前已然能夠獨立的完成數學任務,在教師的輔助下,逐步的探索數學的真諦,然而部分學生仍舊停滯不前,甚至對于數學的基本點記憶都不夠深刻,處于劣勢的學困生逐漸產生自卑情緒,影響他們的課堂注意力,造成分數降低,進一步的產生消極情緒,如此循環(huán)學生的問題越來越多,難以消化數學信息,本文在學困生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可從學科因素、教師因素、學生因素等幾個層面來區(qū)分問題,進而給予相應的意見,盡可能轉化學困生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數學;學困生;成因;轉化對策
引言:
學困生并非與生俱來就是學困生,而成績好的學生也是經過了點滴的累積才能夠獲得很好的成績,對于學困生,教師應秉持不放棄的原則,無論學生的成績多么差勁,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多么消極,教師都應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構建出更加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讓學生能夠自由的參與數學的互動,引發(fā)學生的課堂討論與思考,初中時期教師應了解學生的心理訴求,基于學生的興趣愛好等出發(fā),讓他們看到數學的趣味性,樂于參與數學的探究探索,幫助學生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
一、初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分析
1.學科因素
數學的學科本是對學生的要求較高,一方面數學的抽象問題較多,需要學生在面對幾何等問題時,構建空間結構,在腦海中建立起數學的認知空間,這對于很多的男生來說并不困難,但部分的女生就感到力不從心,與學生的生理發(fā)育有一定的關聯(lián),在邏輯性的思考中,也多是男生的邏輯意識較強,女生多較為感性,通常文科女性更具優(yōu)勢,而在理科的邏輯推理與數據分析中,女生經常表現(xiàn)的較為消極,因為他們不具備信心,心理壓力較大,部分學生在小學時候沒有打好基礎,這也導致初中的課程跟不上。
2.教師因素
教師應自我反思,沒有教師敢說自己從來不出錯,如教師以為某一段的數學問題會引發(fā)興趣討論,結果學生的反應不強。教師的教學時間和教學精力也是有限的,教師有時為了追趕教學進度就容易忽略學生的個體差異。有時教師的教學方法失當,教學素養(yǎng)不足也會造成學困生的出現(xiàn)。
3.學生因素
學生對于知識的接受能力是存在差異的,這是造成學困生問題出現(xiàn)的先天原因,同時受學習能力,學習動機,學習心理,學習壓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學生自身方面也容易形成學習困難的問題。
二、初中數學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古訓說的好:“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因此教師要同學生建立更加親近的關系,同學生成為朋友。對于初中生來講,生理和心理都屬于成長階段,會出現(xiàn)較嚴重的叛逆情緒,而教師如何能夠同學困生建立朋友關系,不站在教師的立場進行教學指點,就能夠防止學生對學習數學而產生的厭惡感。在教學的過程中,數據教師要了解學困生的情況,關心、尊重學困生,使他們感受到教師對他的關愛和期望。通過教師和學生之間距離的縮短,推動學困生更積極、更主動的學習數學,對數學產生更多的興趣,最終實現(xiàn)打破學困生情感心理障礙的作用。
2.加強數學的直觀教學
數學具有很強的抽象性,也正是這個原因導致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時候存在困難,所以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提高數學的直觀性教學,要同物理、化學的實驗一樣,使學生加深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和認識。例如,在學習軌跡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可以把繩子的一端拴上一件物品,然后拿著繩子進行運動,拿繩的這頭是定點,繩子是定長,也就是說,在旋轉物體時物體的軌跡就是一個以定點作為圓心,定長作為半徑的圓。通過這樣直觀的教學方法學生能夠很好的掌握軌跡方面的知識。由此可見,加強數學的直觀教學,把抽象的數學知識通過形象的方法呈現(xiàn)出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幫助學困生形成自己的教學體系
教師需要把學困生作為教學的重點內容去對待,要針對學困生的特點制定一套符合他們認知能力的教學策略,幫助其形成一套科學的教學方法。例如,在講解相交線與平行線這一章節(jié)的內容時,針對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對學困生進行積極引導,首選教師要讓學生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習慣,對于相交線、平行線、同位角等相關概念有初步的了解,一些簡單的問題做到課前解決,其次要讓學生做好課堂筆記,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解決難點問題,最后教師要敦促尋困生獨立完成作業(yè),堅持課后復習,在復習過程中要做到系統(tǒng)高效,將知識構建成體系網絡,引導學困生通過分析、綜合、類比、概括、揭示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
4.加強對學困生的個性化指導
對學困生進行個別指導,可以幫助學困生解決學習與心理上的問題。一些學困生的數學基礎較差,教師不能在課上為了滿足他的學習需求而放慢一個班的教學進度。要實現(xiàn)學困生的成功轉化,教師必須利用課下時間對他們進行個別指導,詢問哪里不懂,及時進行輔導,從而有針對性地提高。在個別輔導中,學困生會感到教師的關心,也會促進學困生數學學習自信心的建立。如在講解有關于整式乘法的知識時,有的學困生對于整式的理解不足,跟不上教學進度。教師就要利用課間與學困生一起復習整式知識,通過有效提問了解學困生的學習水平,針對性地加以提高。
5.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調動學困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有利于學困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從而自然而然地掌握一些數學知識。在教學創(chuàng)新的今天,教師可以將諸多活動引入到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數學教學活動與游戲進行結合,讓學生通過參與學習習得數學知識。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有利于實現(xiàn)學困生的成功轉化。比如在講解軸對稱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繪畫大賽或者剪紙大賽,讓學生設計軸對稱圖形,進行圖形美觀比拼,從而激發(fā)全體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參與學習活動。
總結
綜上所述,初中是學生數學學習的關鍵階段,在這一時期為學生學習打好基礎,分析學困生的問題成因,通過合理的教學策略進行學困生的轉化,是初中數學教師必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以學生為主,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學困生轉化策略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將初中數學教學工作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韓霜.初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與轉化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4,08:55.
[2]張新英.新課程理念下初中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
[3]林海軍.初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與轉化對策[J].科技咨詢導報,2007,01:98+100.
[4]廖立紅.初中數學學困生的預防與轉化[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數學教育),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