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曉明
(甘肅省隴西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748100)
肉牛養(yǎng)殖作為我國畜牧業(yè)生產的一大分支,可以說占據了養(yǎng)殖業(yè)的半壁江山,根據美國農業(yè)部數(shù)據,近年來全球肉牛出欄率保持在29.0%左右。在我國,隨著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的深入開展,肉牛養(yǎng)殖成為農戶脫貧致富的一大助推器,但因為基層養(yǎng)殖從業(yè)人員文化水平低,缺乏畜牧獸醫(yī)專業(yè)技術,導致面臨一些?;疾∈譄o策,本文僅以牛瘤胃積食、前胃弛緩和瘤胃臌氣三種常見前胃疾病為例,就其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做一簡介。
本病是大量采食難以消化的干粗纖維飼料或精料,使瘤胃脹滿,容積擴大,胃壁過度伸張,引起瘤胃運動停止的一種疾病。
采食數(shù)小時至12小時突然發(fā)病,表現(xiàn)食欲降低,反芻減少或停止,鼻鏡干燥,口腔酸臭,口色暗紅,口溫偏高,腹痛不安,拱背呻吟,回頭顧腹,糞便干黑難下,顏色較深,有時惡臭,拳壓左肷部脹滿、堅實,重壓成坑,且陷窩在1分鐘內難以消失。聽診瘤胃蠕動音很弱,波短,次數(shù)減少甚至消失。積食嚴重者,呼吸困難,臥地難起,雙眼半閉,頭頸貼地,呈昏睡狀態(tài)。
1.3.1 硫酸鎂或硫酸鈉500~1000g,溶于3000~5000ml溫水中,一次投服。
1.3.2 靜脈注射10%氯化鈉液300~500ml,20%安鈉咖10~20ml,或0.1%硝酸士的寧注射液5~10ml,孕畜慎用。
1.3.3 椿皮散加味
椿皮60g、常山35g、枳實60g、厚樸45g、柴胡40g、大黃100g、芒硝350g、檳榔40g、六曲100g、山楂60g、甘草20g,水煎,加豬油500g,候溫一次投服。
1.3.4 加味大承氣湯
大黃500g、芒硝250g、川樸70g、枳實70g、火麻仁80g、郁李仁80g、香附子60g、木通50g,水煎,加豬油250g,一次投服。
前胃弛緩是指前胃運動機能減弱,影響反芻、食欲、噯氣和食物消化的一種疾病。引起上述疾病原因主要是瘤胃積食時間過長;長期飼喂單一飼料;飼料突然改變;飼料和飲水的品質不良等。另外,也可由瓣胃阻塞等疾病繼發(fā)。
急性病例,初期表現(xiàn)食欲降低,有時僅采食精料或新鮮干草,反芻緩慢無力,口腔干燥,唾液粘稠,呼出難聞氣體。經1~2天后,食欲廢絕,停止反芻。瘤胃蠕動極弱,觸診上部松軟,糞便干硬,表面有粘液或糞稀如水且惡臭,若治療不及時或診斷錯誤,可能轉為慢性。
慢性前胃弛緩的特征癥狀是,反芻不規(guī)則,瘤胃常呈現(xiàn)間歇性臌氣,有一定食欲,但不過飽,腹部卷縮。隨時間推延,出現(xiàn)便秘或腸炎癥狀。
2.3.1 靜脈注射10%氯化鈉液200~300ml,20%安鈉咖10~20ml。
2.3.2 靜脈注射5%碳酸氫鈉液300~500ml。
2.3.3 投服小蘇打,每次30g~60g,一日1~2次,連服2~3日。
2.3.4 蒼術45g、厚樸40g、陳皮40g、甘草20g、黨參40g、茯苓40g、檳榔45g、當歸40g,水煎,候溫投服,連服2劑。
本病是由于過食易發(fā)酵飼料,瘤胃產生大量氣體,使胃壁過度伸張的一種疾病。其特征癥狀為,腹部明顯增大,反芻、噯氣障礙,腹痛和呼吸困難。常見的易發(fā)酵飼料有紫云英、豌豆苗、三葉草和霉敗的青貯飼料等。另外食道梗塞、前胃弛緩等也可繼發(fā)瘤胃臌氣。
在肷部明顯臌氣,病重時與脊柱平行。叩診呈鼓音,聽診有金屬音。呼吸加快,四肢開張,后肢踢腹,發(fā)出呻吟。隨病程發(fā)展,突然倒地死亡。其他疾病繼發(fā)時,程度較輕,并呈間歇性臌氣。
3.3.1 萊菔子150g、芒硝200g、滑石100g,將以上藥研為末,加菜油500ml、醋1000ml,調勻一次灌服。
3.3.2 木香檳榔丸加減:木香40g、檳榔45g、枳殼45g、丑牛45g、青皮35g、陳皮35g,共研末,開水沖調,候溫一次灌服。
3.3.3 直腸排氣,將手伸人直腸來回抽動,讓其努責、排糞,從而達到排氣的目的。
3.3.4 穿刺放氣,用套管針或16號長針刺人臌氣的最高部(左肷部),讓氣體排出。放氣時控制速度,等病牛脫離危險后,立即將針頭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