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yī)院(上海,200032)
乳腺癌是危害居民生命健康的最主要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fā)病率位居城鄉(xiāng)女性首位[1]。乳腺癌發(fā)病機制復雜,迄今其發(fā)病原因仍待探究?,F(xiàn)代醫(yī)學[2]認為 ,攝入過量雌激素、遺傳因素、未生育者、飲食習慣、年齡、環(huán)境等是導致乳腺癌發(fā)病的主要因素。西醫(yī)治療方法主要包括手術、放療、化療、內分泌治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3]。近年來,中醫(yī)藥在治療乳腺癌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力,減少手術后的復發(fā)及轉移;減輕放化療及內分泌治療的毒反應及副反應;減輕患者治療期間出現(xiàn)的乏力、食欲不佳、惡心嘔吐、寐差、便秘或腹瀉等不適,使患者的生存質量明顯改善;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4]。中醫(yī)藥在乳腺癌綜合治療中的作用和優(yōu)勢越來越受到關注。
王中奇老師是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yī)院腫瘤二科主任,從事中醫(yī)藥防治惡性腫瘤近20年,臨床經驗豐富,善于靈活應用經方,屢獲良效?,F(xiàn)將王中奇老師運用小柴胡湯加減治療乳腺癌經驗總結如下。
乳腺癌屬于中醫(yī)學“乳巖”、“乳石癰”、“乳栗”等范疇。最早記載乳腺癌的中醫(yī)文獻是東晉時期葛洪所著的《肘后備急方》,其中“石癰結腫堅硬如石,或如大核,色大變,或做石癰不消”、“若發(fā)腫至堅而有根者,名曰石癰”,描述了乳腺癌的癥狀特點。古代醫(yī)家對乳腺癌病因病機的認識主要圍繞在肝氣郁結、氣血虧虛、沖任失調、臟腑失調、正氣虧虛、陰陽失調和熱毒痰凝等幾個方面,其中尤以肝氣郁結和沖任失調的認可度為高[5]。
王中奇老師通過長期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乳腺癌患者常見精神抑郁或急躁易怒,同時胸脅、脘腹脹滿,口干口苦,胃納不佳甚或不思飲食,大便多不成形。因此認為乳腺癌是由于少陽樞機不暢,肝氣郁而乘脾,郁久化生火熱毒邪所導致。少陽為氣機升降之樞紐,肝主疏泄,兩者與人一身之氣機運行密不可分。少陽樞機不利、肝失疏泄所導致的氣機郁滯與情志失?;橐蚬9嗜橄侔┗颊吲R床常有精神抑郁,并伴有胸脅、脘腹脹滿,乳房脹痛等癥狀。肝木旺則乘脾土,故出現(xiàn)胃納差、不思飲食,大便不成形的臨床癥狀。氣本屬陽,若氣機郁滯日久則可化生火熱之邪,表現(xiàn)出口干口苦,急躁易怒。肝郁脾虛又可釀生痰濕,并與氣機郁化之火熱毒邪相互交結,形成乳腺癌腫塊。
基于上述病機認識,王中奇老師認為乳腺癌治當和解少陽樞機,疏肝健脾,同時清熱解毒,化痰散結,方選小柴胡湯。該方由柴胡、黃芩、半夏、炙甘草、人參、生姜、大棗七味藥組成。其中柴胡苦平,入肝膽經,能疏肝行氣并配合黃芩清泄火熱毒邪,柴升芩降,和解少陽樞機;半夏、生姜降逆化痰,散結消痞;人參、炙甘草、大棗益氣健脾,與柴胡配合,共奏疏肝健脾,抑木扶土之功?!秱摗吩?“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庇衷唬骸坝胁窈C,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敝赋鲂〔窈鷾珜τ谏訇柦洸∽兊闹委煵槐刂T癥均見,這就為小柴胡湯在臨床的廣泛應用提供了依據,該方應用于乳腺癌的治療有著顯著的療效。
案一:楊某,女,45歲,初診于2018年9月6日。
患者2017年12月體檢發(fā)現(xiàn)左乳外側1.2×0.8cm大小結節(jié),于12月20日行保乳手術治療,術后病理診斷為左乳分泌型癌,免疫組化:ER(+),PR(+),HER2(+)。2017年12月28日起至2018年8月止行EC方案(法瑪新130mg+CTX800mg,D1)化療4次,序貫P方案(紫杉醇270mg,D1)化療4次。期間于2018年6、7月行放療25FX。并予法樂通60mg,每日1次維持治療,為求中醫(yī)藥治療至王師處就診??滔拢荷袂殁缛?,潮熱、口干口苦、兩脅脹滿,晨起喜嘔,不欲飲食,大便調,夜尿頻數。舌淡胖,苔薄黃,脈弦細。西醫(yī)診斷:左乳分泌型癌術后。中醫(yī)診斷:乳癌病。辨證:肝郁脾虛證。治法:和解少陽,疏肝健脾,清熱解毒。方用:小柴胡湯加減。處方:太子參15g,黃芪15g,白術12g,茯苓15g,柴胡12g,郁金15g,半夏12g,白芍15g,黃芩12g,甘草6g,關黃柏9g,梔子9g,雞內金12g,炒谷芽30g,炒麥芽30g。14劑,每日1劑,水煎服。
二診(2018年9月20日):患者神情自然,訴潮熱好轉明顯,口干口苦已除,胃納一般,厭食油膩,二便自調,舌淡苔薄白,脈弦細。予原方加蛇莓30g,六神曲15g,山楂15g。14劑,每日1劑,水煎服。
三診(2018年11月20日):患者來診時喜笑顏開,一般情況可,舌暗,苔薄白,脈細。予原方加丹參30g。后患者于門診隨訪,無明顯不適主訴,病情穩(wěn)定。
案二:陸某,女,47歲,初診于2018年7月5日。
患者2017年6月30日行左乳腺保乳根治術,術后診斷為左乳浸潤性導管癌Ⅱ-Ⅲ級。腫塊大小1.8×1.5×1.3cm;免疫組化:ER(-),PR(-),HER2(-)。術后行化療AC方案4次,序貫P方案化療4次。2017年10月12日復查胸部CT示:右肺上葉微小磨玻璃結節(jié),直徑3mm,左側斜裂胸膜結節(jié)狀增厚。至王師處求治??滔拢盒郧榧痹?,現(xiàn)心煩喜嘔,乏力,時有潮熱,汗出,夜寐差,胃納可,大便質稀,每日二至三次,小便調,舌淡苔薄黃,脈細。西醫(yī)診斷:左乳浸潤性導管癌Ⅱ-Ⅲ級術后。中醫(yī)診斷:乳癌病。辨證:肝郁脾虛證。治法:和解少陽,疏肝健脾,清熱解毒,養(yǎng)陰生津。方用:小柴胡湯加減。處方:太子參15g ,生黃芪30g,南北沙參各15g,柴胡12g,甘草9g ,制半夏12g,赤芍15g,郁金15g,黃芩12g ,土茯苓30g ,蛇六谷30g ,蛇莓30g,丹皮12g,梔子9g ,五味子6g,酸棗仁15g,火麻仁30g,炒谷麥芽各30g。14劑,每日1劑,水煎服。
二診(2018年7月19日):心煩好轉,無嘔惡,潮熱、睡眠明顯改善,時有干咳,晨起明顯,納可,大便每日一次,較前成形,小便調,舌淡苔薄,脈細。予原方加射干9g,桔梗9g。14劑,每日1劑。
三診(2018年9月24日):患者諸癥悉平,唯偶有腹部脹滿。予原方去射干、桔梗,加枳殼15g,木香9g?;颊叽撕蟛∏榉€(wěn)定,無明顯不適主訴。
按:乳腺癌患者常見精神抑郁或急躁易怒,以及胸脅、乳房、脘腹脹滿、口苦、嘔惡等肝氣郁結,氣郁化火,少陽樞機不利之證候,并可見納差、便溏、乏力的脾虛表現(xiàn)。因此王中奇老師認為乳腺癌以少陽樞機不利,情志失調,肝郁乘脾為本;氣機郁滯所化生之火毒熱邪,以及脾虛運化失常所釀生之痰濕為標。故上述兩例乳腺癌患者均投以小柴胡湯加減。脾虛較重者加生黃芪、白術助原方之太子參益氣健脾,并配合雞內金、炒谷麥芽開胃助運。氣滯與火毒、痰濕交結,形成癌腫,并可影響血液正常運行,出現(xiàn)瘀血??紤]柴胡疏肝行氣活血力單,故加郁金,或可改白芍為赤芍以助柴胡活血行氣,再以梔子、黃柏、丹皮、蛇莓等諸多藥物結合原方之黃芩清熱解毒。在健脾化痰的同時,以蛇六谷等助原方之半夏化痰散結。郁熱熾盛,耗傷津液則加南北沙參、五味子等清熱生津。如此少陽樞機得利,肝氣調達,脾胃運化及氣血運行如常,則火毒、痰濕、瘀血皆無處可聚,乳腺癌腫無處可生,為術后患者健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