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軍,溫昌明,張保朝,暴向陽
(1. 南陽市中心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河南 南陽 473000;2.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神經(jīng)內(nèi)科,北京 100850)
血管內(nèi)皮細胞的前體細胞既稱為成血管細胞,也稱為內(nèi)皮祖細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這類細胞可以積極參與到損傷血管的修復活動,其數(shù)量多少維持血管的正常活動[1]。EPCs能調(diào)控缺血性腦卒中疾病新生血管活動,保證EPCs的數(shù)量對于缺血性疾病的治療是一個新的研究方向[2]。在血管氧化應激的狀態(tài)下,外周血循環(huán)中EPCs的數(shù)量影響著損傷血管的內(nèi)皮修復程度,同時,損傷時產(chǎn)生氧化應激反應會降低EPCs的生成。減輕氧化應激反應對EPCs損傷的影響,可有利于增加EPCs數(shù)量,促進新生血管的形成及血管內(nèi)皮的修復,最終起到腦缺血部位保護修復作用[3]。PI3K/Akt信號通路能調(diào)節(jié)細胞代謝、生長、遷移、增殖等生理過程,文獻指出,EPCs分化為內(nèi)皮細胞過程中,PI3K/Akt的參與能促進EPCs分化為內(nèi)皮細胞,使缺血部位得到新生和修復。
槲皮素(quercetin,Que)具有擴張血管降血壓、防治冠心病、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抗血栓形成等多種功效,除此以外,Que還具有抗氧化的生物學活性,從而發(fā)揮對腦血管缺血病灶的修復和保護。研究也表明,Que能促進EPCs的增殖,但具體的機制尚未明確[4]。本文擬通過研究Que對氧化應激損傷EPCs的修復作用,探討Que調(diào)控PI3K/Akt信號通路對損傷部位的作用機制。
1.1材料
1.1.1試劑 Que購自美國 Sigma 公司,純度大于98%,以0.2 mmol·L-1溶于DMSO中;人纖連蛋白、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FITC標記的荊豆凝集素-1(FITC-UEA-1),均購于Sigma公司;DiI標記的乙?;兔芏戎鞍?(DiI-ac-LDL)購于Abcam公司;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購于Hyclone公司;胎牛血清購于Gibco公司;p-Akt、Akt、β-actin及二抗,均購自Abcam公司;WST-1檢測試劑盒購自碧云天;cDNA, InvitrogenTM合成試劑盒、SYBR Green qPCR SuperMix(Thermo公司)。
1.1.2儀器 酶標儀、凝膠成像儀、電泳儀(Bio-Rad公司);熒光顯微鏡(日本奧林巴斯公司);LightCycler 480 System RT-PCR(Roche公司)。
1.2EPCs的分離及培養(yǎng)取自南陽市中心醫(yī)院健康分娩新生兒的臍血(每份60 mL),已得到新生兒母親的同意用于科學研究實驗,該實驗在南陽市中心醫(yī)院重點實驗室中進行。單個核細胞通過密度梯度離心方法進行分離,運用細胞培養(yǎng)技術接種于用人纖連蛋白包被的培養(yǎng)板上,加入一定量的M199培養(yǎng)液培養(yǎng)4 d,用緩沖液洗掉非貼壁細胞,M199培養(yǎng)液繼續(xù)培養(yǎng)至d 7時,進行細胞鑒定。
1.3EPCs的鑒定EPCs在培養(yǎng)至d 7后,直接放在倒置相差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形態(tài)特征是否符合EPCs的特點。并利用染料DiI-ac-LDL與FITC-UEA-1進行染色,熒光顯微鏡下鑒定并拍照。
1.4實驗分組及WST-1法篩選合適的Que實驗濃度分離接種后的細胞培養(yǎng)至d 7后,用0.25%胰酶(不含EDTA)消化貼壁細胞,將細胞密度調(diào)整至2×109·L-1,每孔吸取2 mL均勻接種于6孔板,隨機分為空白對照組(無細胞)、Que組(分別加入0、30、60、90、120 μmol·L-1Que預處理30 min,加入500 μmol·L-1H2O2再處理8 h)。每組設6個復孔,用WST-1法檢測實驗組4個濃度Que對EPCs增殖的影響,24 h后吸棄培養(yǎng)液,每孔加入WST-1溶液10 μL,培養(yǎng)箱內(nèi)孵育2h后把96孔板置于搖床上搖動1 min,充分混勻在450 nm處測定吸光度(A)值。細胞活力=(A加藥-A空白)/(A0加藥-A空白)×100%。
1.5EPCs不同時段增殖情況將培養(yǎng)好的EPCs以2×103個均勻接種至96孔板,待細胞完全貼壁后,用M199培養(yǎng)液(不含血清)培養(yǎng)24 h,使每孔細胞生長情況一致。按分組再加入各種干預因素,根據(jù)WST-1結果篩選出兩個濃度,Que實驗組(60、90 μmol·L-1)分別加入60、90 μmol·L-1Que預處理30 min,再加入500 μmol·L-1H2O2處理8 h,期間每隔24 h換液1次,并按分組加入干預物質(zhì)。培養(yǎng)12、24、48 h后,每孔分別加入10 μL WST-1溶液孵育2 h,酶標儀波長設置為450 nm,測定OD值。每組均設6個復孔,同時進行培養(yǎng)和檢測。
1.6Westernblot檢測Akt和磷酸化Akt蛋白的表達培養(yǎng)的細胞棄培養(yǎng)液,用PBS進行沖洗,加入裂解液15 min,刮下細胞進行超聲和離心,BCA法測定蛋白濃度,調(diào)至等濃度。SDS-PAGE電泳,轉膜,而后將膜封閉1 h,加入小鼠抗人Akt、磷酸化Akt單克隆抗體(1 ∶1 000),于4 ℃條件下輕搖過夜,d 2用TBST漂洗3次,每次10 min,加入HRP標記的二抗,室溫輕搖2 h,再用TBST漂洗3次,用化學發(fā)光法進行曝光和顯影,用Image J軟件分析蛋白相對量。
1.7qPCR檢測各組細胞PI3K、AKT3mRNA的表達用TRIzol法提取各組3個時間點的細胞總RNA,按cDNA合成試劑盒操作說明步驟進行擴增,設置反應條件:37 ℃反轉錄15 min,85 ℃ 5 s終止反應。引物序列見Tab 1,由上海生工生物公司設計合成。逆轉錄后,檢測RNA純度,并取適量逆轉錄產(chǎn)物按熒光定量PCR試劑盒操作說明進行擴增,設置擴增反應條件:95 ℃預變性30 s后,95 ℃ 5 s,60 ℃ 34 s擴增40個循環(huán)。擴增結果采用ABI7500SDS 軟件中的Relative Quantification (ddCt) Study分析PI3K、AKT3 mRNA的相對表達量。
Tab 1 Prime sequence and PCR product length
2.1EPCs的鑒定如Fig 1所示,剛分離得到的單核細胞置于倒置相差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形態(tài)呈圓形,胞體折光性好,為光亮透明的狀態(tài)。培養(yǎng)7 d后,顯微鏡觀察細胞體積增大,大多細胞呈梭形,生長呈集落樣,并有一定的方向性,形態(tài)鑒定即為內(nèi)皮祖細胞。培養(yǎng)7 d后的貼壁細胞,用Dil-ac-LDL和 FITC-UEA-1熒光染料處理后,在激光共聚焦顯微鏡下,雙染色熒光黃陽性細胞為正在分化的 EPCs。
Fig 1 DiI-ac-LDL and FITC-UEA-1
2.2Que對EPCs的影響如Fig 2所示,Que在0~90 μmol·L-1范圍內(nèi),無明顯的細胞毒性,但30 μmol·L-1Que對EPCs增殖無任何作用。根據(jù)結果,后續(xù)實驗選擇60、90 μmol·L-1Que進行干預。
Fig 2 Effec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Que
**P<0.01vscontrol group
2.3Que對EPCs增殖的影響如Tab 2所示,在氧化應激條件下,與空白對照組比較, H2O2組EPCs增殖能力明顯降低(P<0.01),加入60、90 μmol·L-1的Que處理后,H2O2誘導的EPCs損傷后的細胞增殖能力有明顯改善,與H2O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0.01)。
Tab 2 Effects of quercetin on EPCs proliferation at different
**P<0.01vscontrol;#P<0.05,##P<0.01vsH2O2
2.4Que對氧化應激時ECPs中Akt和p-Akt表達的影響Fig 3、Tab 3、Tab 4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H2O2處理后的模型組各時間點Akt及磷酸化Akt表達明顯下降。與H2O2模型組比較,加入Que 60、90 μmol·L-1從24 h開始,Akt和磷酸化Akt表達量明顯升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5Que對EPCsPI3K、AKT3mRNA表達的影響如Tab 5、6 所示,與正常對照組相比,H2O2模型組細胞中PI3K、AKT3 mRNA 水平明顯下降;與H2O2模型組比較,Que(60、90 μmol·L-1)干預后,3個時間點的PI3K mRNA水平明顯升高;Que(60、90 μmol·L-1)干預后,3個時間點 AKT3 mRNA水平較 H2O2模型組明顯上升(P<0.01,P<0.05) 。
Fig 3 Western blot analysis of Akt and p-Akt after 24 h
Tab 3 Expression of Akt after each period
*P<0.05vscontrol;##P<0.01vsH2O2
Tab 4 Expression of p-Akt after each cell culture period
*P<0.05vscontrol;##P<0.01vsH2O2
EPCs能分化為血管內(nèi)皮細胞,其分化可以使血管重生和重新內(nèi)皮化作用,其生理過程能在血管內(nèi)壁修復損傷、新生血管、改善腫瘤病理等方面有多樣的應用前景。據(jù)相關文獻報道,EPCs一開始來源于骨髓,能釋放至外周血中進行生理活動,并在條件和環(huán)境的變化中分化成內(nèi)皮細胞,進行血管的新生和內(nèi)皮破損地方修復,在各病理和組織工程學領域均有廣泛的應用[5-6]。由于EPCs對于血管的功能的重要性,因此對作用機制及其影響因素進行探討顯得尤為重要,作為血管內(nèi)皮的前體細胞能夠定位到受損的血管壁的新生內(nèi)膜中,成功分化為有修復功能的內(nèi)皮細胞。氧化應激反應能夠削弱EPCs的增殖、分化、黏附、遷移能力,其受損后的氧化代謝物能進一步加速EPCs的凋亡[7]。腦血管病是一種腦部動脈或支配腦的頸部動脈受損的疾病,極易導致顱內(nèi)血液流動發(fā)生障礙,氧化應激過度產(chǎn)生的活性氧代謝物質(zhì),能造成缺血/再灌注氧化應激血管再度損傷,因此,從氧化應激角度保護EPCs是一項重要的課題[8]。H2O2能產(chǎn)生大量氧自由基,引起細胞內(nèi)氧化應激反應,是建立細胞氧化應激反應模型常用試劑之一。本實驗證實,H2O2培養(yǎng)8 h后,EPCs的增殖能力降低且活性低,多數(shù)細胞處于凋亡狀態(tài),證實細胞氧化應激模型的存在,在此模型上,研究Que對于氧化應激病理過程中EPCs的修復作用是如何進行的。
Tab 5 Effects of PI3K mRNA levels after cell culture
**P<0.01vscontrol;#P<0.05,##P<0.01vsH2O2
Tab 6 Effects of AKT3 mRNA levels after cell culture
**P<0.01vscontrol;#P<0.05,##P<0.01vsH2O2
文獻報道,EPCs分化為內(nèi)皮細胞的過程可能與PI3K/Akt信號通路有關。同時有研究顯示,高密度脂蛋白可以激活PI3K/Akt信號通路,促使血管EPCs向內(nèi)皮細胞分化的過程,進而誘導一氧化氮合酶生產(chǎn),促進EPCs的增殖和分化[9]。這些研究結果均闡明,PI3K/Akt能作為促進EPCs增殖、分化的重要因素。Akt是位于PI3K下游的靶蛋白,是細胞內(nèi)信號傳導途徑中重要的蛋白激酶,也是PI3K/Akt信號傳導途徑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影響蛋白,調(diào)節(jié)EPCs的代謝、生長、遷移及增殖過程。Akt的持續(xù)激活是EPCs生存增殖分化和抑制細胞凋亡功能的重要步驟。當膜外刺激信號激活PI3K蛋白后,其與Akt的結構域進行結合,使其信號轉導到胞膜上,通過磷酸化多個底物蛋白,調(diào)節(jié)EPCs的分裂增殖、分化和存活[10]。本研究表明,模型組氧化應激模型下,內(nèi)皮祖細胞Akt蛋白表達明顯下降,PI3K、AKT3 mRNA明顯下降,表明氧化應激反應能影響PI3K/Akt信號,對細胞的增殖分化形成阻礙作用,使EPCs的增殖減弱,細胞凋亡量增加。
Que是一種黃酮類化合物,對其功效研究日益增多,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證實,Que具有抗炎、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抗黏附、免疫調(diào)節(jié)等功效,這些功效對于血管修復可以起到作用,使其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修復方面具有廣闊的臨床應用前景。相關研究證實,Que能有效對抗氧化應激所致的內(nèi)皮細胞凋亡,該功能對于保持血管內(nèi)皮細胞的生理功能完整性和病理狀態(tài)修復性都是有幫助的,能夠有效減輕內(nèi)皮細胞受到氧化應激刺激后的各種不良反應[11-12]。但是對于其如何作用于處于氧化應激狀態(tài)下的EPCs,機制尚未明確,本研究從氧化應激相關信號通路入手,研究Que具體抗血管EPCs氧化應激下細胞凋亡的作用機制。
實驗結果顯示,與空白對照組對比,經(jīng)過氧化氫處理的EPCs增殖能力明顯降低,且通過檢測磷酸化Akt、PI3K和AKT3的含量,從PI3K/Akt信號傳導途徑了解氧化應激對于EPCs的作用點。加入60、90 μmol·L-1Que處理12、24、48 h后,損傷的EPCs細胞增殖能力明顯增加,與模型組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同時,明顯升高EPCs磷酸化Akt蛋白的表達,以及PI3K、AKT3 mRNA表達。Que發(fā)揮修復EPCs的作用與調(diào)節(jié)細胞內(nèi)PI3K/Akt表達水平有明顯的相關性,推測Que很可能是通過直接激活氧化應激下的EPCs下游的PI3K/Akt信號通路,來影響EPCs的各種生物學行為。后續(xù)實驗將研究Que對于PI3K/Akt信號通路的作用靶點,深入探討Que對氧化應激血管的修復機制。
(致謝:本實驗在南陽市中心醫(yī)院重點實驗室完成,感謝課題組成員的支持和協(xié)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