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史家看文人:文史關(guān)系下的身份認同及批評史意義

    2019-01-04 11:25:27熊湘
    關(guān)鍵詞:修史史家文史

    熊湘

    ?

    史家看文人:文史關(guān)系下的身份認同及批評史意義

    熊湘

    (江南大學(xué)人文學(xué)院,江蘇無錫,214122)

    史家對文人的身份批評是在文史關(guān)系下展開的。文史分離的跡象在東漢時期就已出現(xiàn)。魏晉六朝時期,辭采之文備受關(guān)注,重視辭采的創(chuàng)作傾向影響到史書的修撰,激發(fā)了史家的自我意識。史家由此開始強調(diào)文史分離,產(chǎn)生“恥為文士”的身份認知。自唐以來,史家的身份意識愈發(fā)強烈,他們一方面反對文人修史,另一方面強調(diào)先秦文史合一的狀態(tài),把“史”當(dāng)作“文”的歷史源頭和價值體現(xiàn),從而使“史家能文”成為潛在的觀念。在傳統(tǒng)價值觀念的影響下,史家與文人的身份級差極為穩(wěn)固,由此產(chǎn)生的批評話語蘊含著“以高行卑”的原則,對深入探究身份化文學(xué)批評具有啟示意義。

    史家;文人;身份認同;批評

    文史關(guān)系是中國古代學(xué)術(shù)領(lǐng)域的重要話題,它涉及三個層面的內(nèi)容:一是文學(xué)與史著在實際創(chuàng)作中的關(guān)系,二是“文”與“史”這兩個概念的關(guān)系,三是文的創(chuàng)作主體(文人)與史的創(chuàng)作主體(史家)的關(guān)系。其中第三個層面的內(nèi)涵與意義尚未得到重視。史家身份在先秦就已出現(xiàn),修史行為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出史家的身份意識。但須注意,漢代以來文學(xué)與史著的創(chuàng)作實踐,以及文史分合的觀念影響著史家對史著特質(zhì)的認識,史家的身份意識由此不斷得到強化。在文史關(guān)系下,史家如何看待自己與史家如何看待“文”“文人”密切相關(guān)。從身份的角度切入,考察史家的身份意識及史家對文人的身份認同,有利于我們?nèi)姘盐瘴氖逢P(guān)系。此外,史家對文人的認同也是批評史層面的問題,與之相關(guān)的批評話語不僅揭示出身份詞語的標簽化作用、文人與史家的高卑定位,還蘊含著重要的批評原則。因此,本文以古代史家的立場、觀念為出發(fā)點,在文史關(guān)系下探討史家對文人的身份批評,并揭示其理論內(nèi)涵和批評史意義。

    一、早期文史關(guān)系的兩種情況:以王充《論衡》為例

    文人的主要任務(wù)是創(chuàng)作詩文,史家之職是修史。探討文人與史家的關(guān)系,前提當(dāng)然是分析文與史的關(guān)系。對此,已有學(xué)者撰文闡發(fā)①。文與史在概念、內(nèi)涵方面的合與分,以及古人對文史分合的認識是文史關(guān)系的重點。胡寶國《經(jīng)史之學(xué)與文史之學(xué)》詳細論述了漢魏六朝時期文與史從融合到分離的過程。大致而言,漢魏時期,“文章”之義基本包括了史著;南 朝時期,“文章”的所指逐漸傾向于文學(xué)而偏離史 著[1](437-465)。需要指出的是,文史的合與分并不具有明確的時間界限,而是一個漫長的漸變過程。胡寶國《經(jīng)史之學(xué)與文史之學(xué)》盡管較為清晰地描述出該過程,但他也承認“文章包括史著”的認識不僅存在于漢魏時期,往后推至南北朝,還可見到[1](457-460)。同樣,文史異轍的觀念也并非始于南朝,我們在東漢的著作中就已能發(fā)現(xiàn)文史分離的跡象。對此,王充《論衡》是值得分析的樣本。該書有大量關(guān)于“文”“文章”的論述,這些論述與“文人”身份緊密聯(lián)系,從中可見文史分合的情況。

    首先,王充論“文”及“文人”,均注重效力。通觀《效力》《超奇》諸篇,能夠發(fā)現(xiàn)王充推崇的“文人”乃“文力之人”[2](584)。同樣,他推崇的“文”就應(yīng)當(dāng)是有“力”之文。“力”主要表現(xiàn)在議論國政、褒貶社會道德、傳揚人事與思想等方面。因而《論衡》中“文”“文人”的內(nèi)涵大都比較廣泛,如《佚文》篇云:“孔子,周之文人也。”[2](868)在此語境下,“文人”完全超出“辭賦文章創(chuàng)作者”的層面,“文”也超出了“辭賦文章”的范圍,而將儒家經(jīng)典、百家著述都包含在內(nèi)。史家修史能使所載之人以及自己的聲名傳于后世,效力不言自明,因而“史”當(dāng)屬于“文力”之“文”的范疇?!稌狻菲疲骸皾h世文章之徒,陸賈、司馬遷、劉子政、揚子云,其材能若奇,其稱不由人。世傳《詩》家魯申公,《書》家千乘歐陽、公孫,不遭太史公,世人不聞?!盵2](1151)這段話前面還說道:“(世儒)不遭文儒之書,其跡不傳。”[2](1151)王充推崇這幾位“文章之徒”,主要不是因為他們的辭賦創(chuàng)作,而是在辭賦以外的能流傳后世的篇章,其中包括史著??芍?,此處的“文章”是包含了史著的。

    需要指出的是,“文力”之“文”延續(xù)了自先秦以來的“大文”觀,即“文”是承載語言的,是具有交流和社會效用的文辭載體,是“人文”的表現(xiàn)形式。在價值方面,“文”“文章”以“人文”為導(dǎo)向,強調(diào)社會效應(yīng)和傳播力度,從而與“史”的價值不謀而合。這是“文史不分”的第一個因素。在寫作技能方面,“文”“文章”以其基本的文辭要求,成為撰史的基礎(chǔ)。先秦時期,史官就是執(zhí)掌文辭之人,這奠定了文與史的必然聯(lián)系。東漢末劉劭《人物志·流業(yè)》云:“能屬文著述,是謂文章,司馬遷、班固是也?!盵3](44)又云:“文章之材,國史之任也?!盵3](45)文章創(chuàng)作能夠體現(xiàn)作者“屬文著述”的能力,因而被劉劭當(dāng)作修史者的必備技能。由此,擅長撰寫文章成為衡量史家修史能力的標準,此觀念在后世不斷得到響應(yīng)與繼承。就實踐層面而言,如西晉設(shè)著作局,《宋書·百官志》云:“晉制,著作佐郎始到職,必撰名臣傳一人?!盵4](1246)撰名臣傳,是為考核之用,史官必須具有創(chuàng)作文章的能力。簡言之,文章寫作是修史的必備技能,這成為“文史不分”的第二個因素。由上可見,在價值導(dǎo)向與寫作技能兩個層面,“文章包含史著”“文史不分”的認識不僅出現(xiàn)于《論衡》一書中,而且該觀念有更為廣泛的思想基礎(chǔ)。

    其次,《論衡》某些地方對“文人(文士)”的運用又顯示出與“文力之人”完全不同的內(nèi)涵,如以“調(diào)辭以巧文”為“文士之務(wù)”[2](1201)。東漢“文”“文章”“文人”概念的形式化走向在《論衡》中得到一定的展現(xiàn)。王充稱班固等任職蘭臺者為文人,《佚文》篇云:“孝明世好文人,并征蘭臺之官,文雄會聚?!盵2](866)當(dāng)時加入蘭臺的文人有班固、賈逵、楊終、傅毅等,其職務(wù)是校書定字,而非修史。《論衡》中另有兩處談及班固等蘭臺文人,《案書》篇云:“今尚書郎班固,蘭臺令楊終、傅毅之徒,雖無篇章,賦頌記奏,文辭斐炳,賦象屈原、賈生,奏象唐林、谷永,并比以觀好,其美一也?!盵2](1174)“雖無篇章”之“篇章”意指連接篇章而成的著作,而非單篇的賦頌文辭?!秳e通》篇云:“是以蘭臺之史,班固、賈逵、楊終、傅毅之徒,名香文美,委積不紲,﹝無﹞大用于世?!盵2](604)此句出自旁人之口,王充并不認為他們無用于世,但這正好說明時人認為班固等蘭臺之史“名香文美”。結(jié)合以上三則材料可發(fā)現(xiàn),以“文人”名蘭臺之史,并重點突出其“文辭斐炳”的篇章創(chuàng)作,是王充時代顯見的情況。無論是在創(chuàng)作還是在批評方面,注重文辭之美的文學(xué)作品已經(jīng)被人關(guān)注,“文”也就時常被理解為“辭采華美的作品”。由此視之,“文”“文章”的形式化走向雖未與“史”形成矛盾,但與“文力”之“文”相比,辭采之“文”明顯不再與“史”構(gòu)成包含與被包含的關(guān)系。換言之,當(dāng)“文”“文章”從“大文”降格到重視形式美的辭采之“文”后,“文”與“史”就分別承擔(dān)了“大文”不同層面的任務(wù),即“史”側(cè)重于內(nèi)容與價值,“文”側(cè)重于文辭形式。二者形成存在部分交匯,卻又互不相屬的關(guān)系。

    王充《論衡》集中反映了東漢時期的文史觀念,我們據(jù)此能夠看到彼時文史關(guān)系的兩種情況。從價值導(dǎo)向與寫作技能的角度視之,文與史相互融合;從辭采形式的角度視之,文與史又具有了分離的跡象。這涉及古人對“文”雙重內(nèi)涵的認識。此后文與史的關(guān)系、文人與史家的關(guān)系,都必須在此源頭與背景下才能得到充分解讀。

    二、漢唐期間文史分離的觀念與史家身份意識的強化

    文史分離絕不是史脫離了文或文偏離了史這樣簡單的過程。只有當(dāng)文與史的不同特質(zhì)被人們發(fā)現(xiàn)并予以關(guān)注、強調(diào)之后,文史分離的觀念才能形成。

    一方面,漢代“文”“文章”觀念的形式化走向在魏晉六朝得到推進。特別是六朝時期,重形式的文學(xué)思潮使得一些論者顯示出異于史家的文學(xué)立場。蕭綱《與湘東王書》評論裴子野“乃是良史之才,了無篇什之美”[5](691),此語點出史家之文與篇什之文的差別。蕭統(tǒng)編《文選》,將紀事之史排除在外,而取其贊論序述,“義歸乎翰藻”[6](4)乃其選文標準之一。可以說,蕭氏兄弟的觀念體現(xiàn)了他們文章家(文人)的立場,也折射出六朝時期相當(dāng)一部分論者對文史差異的認識。

    另一方面,在魏晉六朝時期,史的主體意識也逐漸得到強化?!犊鬃蛹艺Z》載子革之語云:“夫良史者,記君之過,揚君之善。而此子以潤辭為官,不可為良史?!盵7](478)“記君之過,揚君之善”基本等于史家所說的“實錄”,這句話將潤辭與實錄放在對立的位置上,通過排斥“以潤辭為官”來推揚良史的特質(zhì)與精神,初現(xiàn)文人(著意于文辭之人)與良史的身份對立。裴子野著《雕蟲論》,站在儒家的立場批判藻飾之文,主張文章創(chuàng)作要回到儒家禮義、質(zhì)樸文風(fēng)的正統(tǒng)上來。在文質(zhì)對立的語境下,“史”往往與儒家禮義同屬質(zhì)的一端,這在古代是極為常見的判斷。所以裴子野之論,從復(fù)古的角度來說,是將“文”復(fù)歸于文史不分的“大文”狀態(tài)的理論表現(xiàn);以發(fā)展的眼光視之,是對“文”逐漸偏向文辭藻飾的發(fā)展路向的反對,“導(dǎo)致文學(xué)創(chuàng)作混淆史筆和詩才”[8](313)。總之,以上兩例反映出史家對辭采之“文”的疏遠。

    可見,在魏晉六朝時期,文與史正沿著各自的方向發(fā)展,人們對二者界限的認識也愈發(fā)清晰。除了上述例證外,此時期的不少言論也體現(xiàn)著“文章不含史著”、文史分離的觀念,最典型的是范曄《后漢書》。表面上看,《后漢書》首創(chuàng)《文苑傳》,是“文(文人)”脫離儒學(xué)(儒者)藩籬的重要舉措,其實范曄在《后漢書》的書寫中還蘊藏了文史異轍的思想。若依劉劭所論,撰寫文章的能力是史家修史之必備(前文已述),那么史家能文就是一個真命題;若秉持文史互不包含的分離原則,那么史家則未必能文。為探討范曄的文史觀念,我們對《后漢書》的相關(guān)記載進行考察。東漢修史者頗多,李尤曾與劉珍等撰《漢記》,《后漢書》言其“少以文章顯”[9](2616);尹敏與班固等共撰《世祖本紀》,杜撫與班固、馬嚴等審定《建武注記》,尹敏、杜撫俱入《后漢書·儒林傳》;盧植與蔡邕等人共撰《后漢記》,范曄非但未言其“能文”,更說盧植“不好辭賦”[9](2113)??梢姺稌喜⑽磳⑺械男奘分硕挤Q之為“能文(章)”。值得注意的是,《文苑傳》言李尤“少以文章顯”,末尾言其“所著詩、賦、銘、誄、頌、《七嘆》、《哀典》凡二十八篇”[9](2616),這里的詩、賦、銘、誄等應(yīng)當(dāng)是李尤能文、以文章顯的標志,史著并未包括在內(nèi)。邊韶參與過《東觀漢記》的撰寫,《文苑傳》言其“以文章知名”,末尾仍列其“著詩、頌、碑、銘、書、策凡十五篇”[9](2624),而未言及史著。故可認為在《后漢書》的敘述方式中,“文”“文章”不包括史著。

    范曄在《后漢書》中有意識地區(qū)分文與史,而《后漢書》本身隸屬于史。于是,他不得不在業(yè)已區(qū)分的文史關(guān)系之下來考量自己的著述行為與身份性質(zhì)。由此觀之,其《獄中與諸甥侄書》中“常恥作文士”[4](1830)一語所反映的不僅是對當(dāng)時文學(xué)風(fēng)氣的批判,也是在文史分離觀念的主導(dǎo)下,他通過審視自己的史著形成的身份認知。

    相較而言,劉知幾關(guān)注到文與史先合后分的現(xiàn)象,對該問題的闡述更為豐富、系統(tǒng)?!妒吠āぽd文》 云:“文之將史,其流一焉。”[10](90)《核才》云:“樸散淳銷,時移世異,文之與史,較然異轍?!盵10](178-179)他將文史異轍的原因歸結(jié)于“文”之變化,《史通·載文》敘述了這一演變過程。殊不知,除了“文”的演變外,劉知幾的辨析及他的史學(xué)意識、史家立場,乃推揚文史異轍的另一個重要動力。在《自敘》中,劉知幾自比揚雄,并云:“幼喜詩賦,而壯都不為,恥以文士得名,期以述者自命?!盵10](207)他“恥為文士”的原因,從客體層面而言,是因文士虛言麗詞、浮華不實;從主體角度來說,是他在文史異轍的前提下,決然選擇史家立場。需要強調(diào)的是,主張文史分離,乃劉知幾秉持史家意識的結(jié)果,而非促發(fā)其史家意識的原因。促發(fā)其史家意識的恰恰是辭采之文與史著相互融合的實際創(chuàng)作情況。注重文辭之美,風(fēng)格日漸綺麗,是六朝文學(xué)發(fā)展的主要方向。不少史官以能文著稱,難免使浮華文風(fēng)侵染史著。《史通·核才》就用大量筆墨批判了魏晉以來文士修史的現(xiàn)象,認為該現(xiàn)象導(dǎo)致史著“多無銓綜之識”“罕逢微婉之言”[10](179)。唐代也多有文人充任史館之職位??梢?,劉知幾此論既是對魏晉六朝文風(fēng)侵染史著這一現(xiàn)象的反思,也是針對所在時代的情況有感而發(fā)。對秉持史家意識的論者來說,上述情況擾亂了史著的特質(zhì)與邊界。為了抵御此種風(fēng)氣,劉知幾必須明確主張區(qū)分文與史的界限,反對“文非文,史非史”[10](131)的狀態(tài),進而強化史家的身份意識,反對文士任史職。

    劉知幾對文章的認識、對文士的態(tài)度,基本與范曄相同;但劉知幾史家身份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比范曄又進了一步。從魏晉至唐代,文史分離首先表現(xiàn)在學(xué)科門類的界定及其概念、用法上的區(qū)分,并且與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形式化走向、流行文風(fēng)對史著的侵染等現(xiàn)實情況有著密切關(guān)聯(lián)。從范曄、劉知幾“恥為文士”的論述中可以看出,在“文”指向辭采的背景下,史家的自我意識得到強化,并表現(xiàn)出一定程度的身份自信。這為史家對文人的身份批評定下了基調(diào)。

    三、文人不可修史與史家能文: 唐以后史家身份意識的發(fā)展

    劉知幾明確反對文人修史,這一史家立場在后世得到繼承和發(fā)揚。史家反對文人修史,原因有二:一是文人本身的毛病,如虛言浮詞、華而不實,違背史家實錄精神和嚴謹態(tài)度。唐孫樵、宋章如愚等人都發(fā)表過類似言論,再如清潘耒認為文人之作“失實亂真,貽誤千載”,直言“史學(xué)之廢,文人為之”[11](481)。沈欽韓批評歐陽修《唐志》率意之弊,亦言“儇慧文人,不可令修史,后世當(dāng)以為戒”[12](538)。二是史家具有自己的行業(yè)要求,劉知幾標舉的才、學(xué)、識三長體現(xiàn)了史家的必備素質(zhì),并為后世論者所接受。比如,元代詔修遼、金、宋三史,右丞相脫脫問揭傒斯修史以何為本,揭傒斯回答:“用人為本,有學(xué)問、文章而不知史事者,不可與,有學(xué)問、文章,知史事,而心術(shù)不正者,不可與,用人之道又當(dāng)以心術(shù)為本也?!盵13](354)此言可以說是對劉知幾“三長”論的進一步發(fā)揮,明確了學(xué)問、文章(文才)、史事、人品這四個史家標準,以及其間的遞進關(guān)系。文才與實錄只是其中的兩個方面,文人即便消除了浮華、率意之弊,仍舊達不到史家修史的要求。一直到清代的章學(xué)誠,反對文人修史的史家立場時有回響,從未斷絕。

    反對文人修史,是史家身份意識與行業(yè)意識逐步強化的必然結(jié)果,也是文史分離最直接的表現(xiàn)。上述第二個原因在充分體現(xiàn)史家行業(yè)意識的同時,也蘊含著“修史不是誰都能做”的態(tài)度。這為“作文與修史孰難孰易”的話題定下了基調(diào)。劉知幾標舉史學(xué)三長,等于表明了“為文人易,為史才難”的觀點。這與唐禮部尚書鄭惟忠“文士多而史才少”[14](3173)之問恰成映照。唐孫樵《與高錫望書》云:“文章如面,史才最難。”[15](3689)所言也與劉知幾如出一轍。為什么史才難于文才?為什么文士多而史才少?僅從史學(xué)三長的角度,也能夠得到較好的解釋。正如章學(xué)誠所言:“主義理者拙于辭章,能文辭者疏于征實,三者交譏而未有已也。義理存乎識,辭章存乎才,征實存乎學(xué),劉子玄所以有三長難兼之論也。”[16](120)

    然而,“文士多而史才少”的原因不應(yīng)當(dāng)停留于“史學(xué)三長難以兼?zhèn)洹钡膶用妗N覀円膊荒馨选拔氖慷喽凡派佟薄笆凡烹y于文章”等觀點視為兩個互不相關(guān)的行業(yè)在人員數(shù)量和從業(yè)難度方面的比較。孫樵《與高錫望書》說:“今朝廷以史館叢文士、儒家,擅一 時胸臆,皆欲各任憎愛,手出白黑,孰能專門立言 乎?!盵15](3689)史館之臣(或修史之人)多是仕進出身的讀書人,寫文章是他們的必備素質(zhì)。不論史家是否贊同文人修史,必須承認的是,修史之人均是從文人(讀書人)群體中選拔出來的。這才是文人修史的現(xiàn)實原因。司馬光《劉道原十國紀年序》記載,宋英宗命司馬光挑選館閣英才修《歷代君臣事跡》,司馬光回答:“館閣文學(xué)之士誠多,至于專精史學(xué),臣未得而知者,唯和川令劉恕一人而已?!盵17](109)專精史學(xué)者必定在文學(xué)之士中產(chǎn)生,故此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史家與文人的身份關(guān)系。質(zhì)言之,文人群體是史官的人才基礎(chǔ),當(dāng)史官與這個基礎(chǔ)的差距越大,史官的身份特質(zhì)就越明顯。所謂“文人多,史才少”“為文人(文章)易,為史家(史著)難”等論調(diào)都是在文人群體中突顯史家身份特質(zhì)的評論話語。

    進一步說,上述文人與史官的身份關(guān)系很容易引發(fā)“史家能文”的觀念。宋鄭樵《上宰相書》說道:“修書自是一家,作文自是一家。修書之人必能文,能文之人未必能修書。若之何后世皆以文人修 書?!盵18](37)表面上看,這段話頗有問題,若說修書(即修史)自是一家,作文自是一家,二者對創(chuàng)作者的要求全然不同,那么修書之人應(yīng)該不一定能文,但鄭樵卻言“修書之人必能文”。若將能文之人視為文人,據(jù)“修書之人必能文”一語,那么修書之人定為文人,如此,文人修書則是理所當(dāng)然。揣摩鄭樵之意,當(dāng)是修史的要求高于作文,能文只是修史者的基本素質(zhì),但不是體現(xiàn)修史者身份的主要標簽。修史者必須具備的核心素質(zhì)和能力,一般文人未必具備。可以看出,鄭樵只是把劉知幾等人的史家立場和觀念進一步發(fā)揮,不過他揭示的“史家能文”的話題還有更為深刻的背景。

    前文已述,“文”具有“大文”和“辭采之文”兩重含義,魏晉之后的文史分離觀念主要是從“辭采之文”的角度來考量的。不過,這也并非后世論者一以貫之的態(tài)度。一方面,辭采之“文”代表了六朝以后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重要路向,在某種程度上成為“文”的主要內(nèi)涵;另一方面,復(fù)古思想總是在盡力批判這一路向,試圖將“文”從辭采之文復(fù)歸到三代“大文”的價值體系中來,這在唐以后表現(xiàn)得極為明顯。唐代的古文運動倡導(dǎo)者主張文章要以明道宗經(jīng)為旨歸,即回復(fù)到文道合一的理想狀態(tài)。由此,先秦的典籍(特別是儒家經(jīng)典)被復(fù)古論者當(dāng)作文章創(chuàng)作的最高標桿,傳統(tǒng)經(jīng)史著作所蘊含的倫理道德、社會意義也成為文章寫作的價值基礎(chǔ)。李華《著作郎廳壁記》云:“化成天下,莫尚乎文。文之大司是為國史,職在褒貶懲勸,區(qū)別昏明?!盵15](1416)化成天下之“文”即具備道德倫理、社會意義的“大文”,這個意義上的“文”自然包含了“史”。李華這句話既道出中國早期文辭掌控于國史之手的歷史現(xiàn)實,又指出了“史”在“文”的領(lǐng)域中占據(jù)價值高位。與六朝時期諸多文史分離的情況相比,古文運動倡導(dǎo)者對“大文”及其價值的重視導(dǎo)致文史關(guān)系經(jīng)歷了一場復(fù)古,回到中國早期文史不分的狀態(tài)。

    上述觀念在宋以后不斷地被表達和闡發(fā)。如明 王士骕《李本寧太史書》云:“文章之大者,莫如 史?!盵19](640)清吳肅公《經(jīng)史序錄序》云:“道出于圣賢,而著之為經(jīng);治出于帝王,而征之為史。經(jīng)與史,文章之至巨?!盵20](374)吳高增《分年日程》云:“經(jīng)史者,文章之根柢;文章者,經(jīng)史之膏腴?!盵21](421)以上論述均說明:史著是最好的文章。以此推之,“史家能文”就是一個理所當(dāng)然的結(jié)論。再如,清代章學(xué)誠的史家立場極為堅定,他曾勸人作古文辭,并認為:“古文辭必由紀傳史學(xué)進步,方能有得?!盵16](299)學(xué)史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學(xué)習(xí)章法辭采,而在于溯源六藝。故史與文之關(guān)系,也就是根與葉之關(guān)系。他還說道:“古文辭而不由史出,是飲食不本于稼穡也?!盵16](61)稼穡好了,飲食自然不成問題。章學(xué)誠又云:“史所載者事也,事必藉文而傳,故良史莫不工文。”[16](145)清鄧繹也明確表示:“國史者,文章之總匯,后世無良史,故文章日以卑下。”[22](6194)大致而言,這兩句話還停留在“史家能文”最簡單的層面——史家修史需要具備文章寫作的能力。但不可否認的是,王士骕、章學(xué)誠等人對“史”的價值地位的強調(diào),對文章創(chuàng)作要溯源經(jīng)史的強調(diào),都是從核心價值層面突顯了“史家能文”的內(nèi)在理念。

    四、文人、史家的身份級差及其批評史意義

    從反對文人修史,到堅持史家能文,此過程說明史家的身份意識、行業(yè)意識是伴隨著他們對“文”“文人”的態(tài)度變化而逐步強化的。從以上論述也可看出,史家對自己的認同,對文人的批判,都通過一系列批評話語呈現(xiàn)出來。因此,從身份批評的角度來看待該問題,不僅能深化我們對文史關(guān)系、文人與史家關(guān)系的認識,還能揭示其批評史意義。

    在六朝“文”偏向形式的進程中,范曄所言的“文士”,既是對辭采之“文”及其創(chuàng)作風(fēng)尚的人格化表述,又是對此類創(chuàng)作主體的概括。劉知幾“恥以文士得名”中的“文士”也應(yīng)如此理解。換言之,上述語境中的“文人”與其說是具體的創(chuàng)作主體,毋寧說是某種創(chuàng)作風(fēng)格、創(chuàng)作習(xí)性的人格化表述。唐代以后,史家“恥為文人”和反對文人修史的諸多表述,在凸顯自己身份意識的同時,也使文人進一步發(fā)展成抽象化、概念化的身份標簽。好奇、重辭采、虛言浮詞變成文人標簽的主要內(nèi)容。不過,本文關(guān)注的不是這一標簽的合理性,而是貼標簽的過程。文人的形象除了自我塑造這層因素外,更多來源于他人(包括史家)的刻畫與描摹,后者能夠在凸顯自我(史家)身份意識的同時,強化文人的身份標簽。文人、史家一旦從具體的創(chuàng)作主體演變?yōu)槌橄蠡⒏拍罨纳矸菰~語,就具備了描述作品的能力,從而獲得了極大的批評空間。

    眾多史學(xué)論者談及文人與史家,其目的在于為史立法,為良史立準則,指出真正合格的史家應(yīng)該是什么樣子的。他們推崇的史學(xué)觀念與古代的修史實情有相當(dāng)大的出入,史著不可能都是符合要求的作品,修史者也不可能都是良史。水平參差不齊的修史群體和亟待區(qū)分的史著等級,誘發(fā)了很多批評話題。比如,在史學(xué)領(lǐng)域,紀傳與編年之優(yōu)劣曾是討論的焦點。宋孫甫等人主張編年優(yōu)于紀傳,多有論者響應(yīng)[23](35-41)。宋劉炎《邇言》云:“或曰:‘紀傳之體與編年孰是?’曰:‘文人愛奇,則嗜紀傳。史氏尚法,則優(yōu)編年。必有作者知所先矣。’”[24](545)文人不一定都愛奇,而曰“文人愛奇”,可見其標簽化作用。史氏不一定都尚法,而曰“史氏尚法”,可見在劉炎看來,尚法應(yīng)是史家修史的要求。將編年當(dāng)作史家正體,視紀傳為文人之作,既是突出史家特質(zhì)的刻意之舉,又為豐富的史著系統(tǒng)定下了區(qū)分高下的標準②。宋章如愚亦云:“紀傳多載奇怪不經(jīng)之語,而編年則不可以泛紀也。愛奇厭常,舍難就易,文人才子之習(xí)云耳。必有史才者,欲知去取予奪之大法。則編年之書目熟而心究之矣?!盵25](217)章如愚貶低文人、推崇史才,并以此區(qū)分紀傳編年之優(yōu)劣,這相當(dāng)于把紀傳體史書視為文人之史,把編年體史書視為史家之史。兩類史著的高下,憑借文人與史家的身份定位就能夠區(qū)分。由此可見,文人、史家身份在標簽化之后,成為區(qū)分史著優(yōu)劣的重要方式。

    用身份來區(qū)分、批評史著,并不始于劉炎。在劉炎之前,劉知幾《史通》就有類似舉措:“子曰:‘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逭\有之,史亦宜然。蓋左丘明、司馬遷,君子之史也;吳均、魏收,小人之史也?!盵10](387)以君子、小人來區(qū)別史著的高下,即按修史者的身份品格判斷史書的優(yōu)劣,這已經(jīng)體現(xiàn)出非常重要的身份化批評方式。劉炎之后,這樣的批評層次愈發(fā)豐富,如明胡應(yīng)麟《少室山房筆叢》云:“《尚書》《春秋》,圣人之史也?!短垂贰蹲髠鳌罚t人之史也。《史記》《漢書》,文人之史也?!逗鬂h》《宋書》,亂人之史也。三國、元魏,小人之史也。趙宋、遼、金,夷人之史也。舉其人而史之得失,文之高下,了然 矣?!盵26](167)胡應(yīng)麟運用不同的身份詞語來為豐富的史著系統(tǒng)劃定格局,他列出的作品序列具有明顯的等而下之的意味。其中,文人之史的地位——不及圣人、賢人之史,優(yōu)于亂人、小人、夷人之史——表現(xiàn)得十分明顯。明黃汝亨《二十一史論贊輯要序》只劃分出圣人之史、賢人之史與文人之史三類,他認為明以前的二十一史,其水平不斷下降。他主張讀史當(dāng)“自諸家遡遷、固,自遷、固遡《檀》《左》,以會通于《春秋》一字之義,而見圣人之心將有藉焉”[27](621),即由諸家之史到文人之史,再一路向上,直至賢人、圣人之史。文人被安排到史學(xué)發(fā)展的環(huán)節(jié)當(dāng)中,成為一個身份標識。不論是胡應(yīng)麟,還是黃汝亨,其身份化的批評與區(qū)分,所依據(jù)的不完全是創(chuàng)作者的實際身份,更多的是依據(jù)創(chuàng)作者的品格、行為及其在史著撰寫中的表現(xiàn),這對于圣人之史、賢人之史、文人之史尤其如此??傊?,在用身份劃分出來的史著格局中,文人之史的地位,文人與圣人、賢人等身份的級差都得到了明確的表現(xiàn)。

    當(dāng)論者為史著劃分的身份格局中出現(xiàn)史家(良史)時,文人與史家的差異就會突顯出來。明于若瀛《季漢書序》將史分為圣史、賢史、良史、文人史、寬吏史、嚴吏史、私史。其中寬吏史、嚴吏史是作者為了批評《三國志》而特意拈出的兩個史著類別,不具有明確的高下之分。但整體來說,上述序列并未違背由高而低的史學(xué)格局。所謂良史,其實就是史官之史。于若瀛闡述良史云:“其事核,其文肆,贍而不穢,詳而有體,司馬遷《史記》、班固《漢書》是也?!盵28](127)闡述文人史則云:“事拾猥雜,詞組玄黃。謝朝華之已披,啟夕秀之未振。范曄、沈約、蕭子顯、姚思廉、李百藥、李延壽、令狐德棻諸史是也?!盵28](127)且不論他的論斷是否合理,僅從名稱上來看,良史修史乃本色當(dāng)行,文人修史雖不無可觀之處,但與良史相比,則已等而下之,即便以外行稱之亦無不可。可見,于若瀛對良史、文人史的認識與劉炎等人接近??傊跒槭分鴦澐值燃?,判斷并批評史著(或修史者)地位、價值的時候,史家與文人的身份級差是極為明顯的。

    古人對創(chuàng)作者言行和作品內(nèi)容的價值判斷,是史家、文人身份級差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只要價值系統(tǒng)不崩潰,史家、文人的級差就不會變化,由此帶來的身份化批評和等級框架就具有極強的穩(wěn)定性。如劉知幾視才、學(xué)、識為史家之必備,將一般文人排除在史家之外,而章學(xué)誠《文史通義·史德》引述劉知幾的史學(xué)三長,認為劉氏的識見仍舊是“文士之識,非史 識”[16](144)。章學(xué)誠的史學(xué)觀念與劉知幾有所不同,但他的批評模式(降低文人、抬高史家)則與劉知幾完全一致。再如,與于若瀛將《史記》《漢書》視作良史(史家之史)相比,清孫承澤認為司馬遷的《史記》“博采《左》《國》《戰(zhàn)國策》之文,擇焉不精,事多妄怪,且有借事以寄其慷慨者,文人之業(yè),非史也”[29](55)。盡管具體批評意見不同,但他們都使用了同一個套路——推尊史家之史,貶抑文人之史,可見批評的形式與框架比批評的內(nèi)容更具穩(wěn)定性。

    史的領(lǐng)域能夠產(chǎn)生身份化的區(qū)分,文的領(lǐng)域也有身份化的區(qū)分和定位。同時提及史家和文人的,如宋趙汝譡:“以詞為經(jīng),以藻為緯,文人之文也;以事為經(jīng),以法為緯,史氏之文也;以理為經(jīng),以言為緯,圣哲之文也。”[30](1)“文人之文”“史氏之文”“圣哲之文”之間界限分明,高下立判,文人的身份特征也體現(xiàn)得極為明顯。在面對圣賢、史家,或制度層面的問題時,文人往往被排除在外,居于下等。元李耆卿云:“濂溪先生《太極圖說》《通書》,明道先生《定性書》,伊川先生《易傳序》《春秋傳序》,橫渠先生《西銘》,是圣賢之文,與《四書》諸經(jīng)相表里。司馬子長是史官之文,間有紕繆處;退之是文人之文,間有弱處,然亦宇宙間所不可無之文也?!盵31](1186)對于史官、文人兩家,論者雖未強分高下,但圣賢之文、史官之文、文人之文的排列順序依然蘊含了等級觀念。清姜宸英《山西試錄前序》將文章分為四類:史家之文、經(jīng)術(shù)之文、理學(xué)之文、辭賦之文,這里的“辭賦之文”即可看作文人之文。盡管姜宸英以較為客觀的態(tài)度說:“四者之于文,雖有華實純駁之不同。要皆能專工于所事,各極其才力之所至,卓然有以自立,而不至泯沒于后世,此其最著者也。”[32](639)但同時姜宸英也不否認詞章之士常為人所鄙。綜合以上諸例,可以發(fā)現(xiàn)在文章領(lǐng)域,文人之文并沒有得到高于史家之文的評價,在不少論者眼中甚至低于史家之文,這與史學(xué)領(lǐng)域史家之史高于文人之史的現(xiàn)象不同。其原因在于:文的核心價值沒有建立在文人所擅長的文辭形式上面。在強調(diào)世用價值、社會意義的經(jīng)史傳統(tǒng)下,被貼上“重文辭”標簽的文人已經(jīng)失去了對文章核心價值的掌控權(quán)。

    綜上,根據(jù)史家、文人的身份級差及其相關(guān)表述,我們能夠看到古人對文史關(guān)系的深刻認識,還能夠發(fā)現(xiàn)此類身份批評所具有的內(nèi)在邏輯。首先,前文涉及的批評話語具有內(nèi)在的一致性。反對文人修史,表明文人之史低于史家之史;提倡史家能文,意味著史家之文高于文人之文;史的價值與地位高于一般情況下的文(特別是辭采之文),史家的價值與地位高于文人。在此前提下,我們將“反對文人修史”與“提倡史家能文”合起來考察,則會發(fā)現(xiàn)文與史之間的互參原則:只能從高(史)到低(文),即處于高位身份的史家能將自己的言行特質(zhì)向低位傳輸,但處于低位身份的文人則不能將自己的言行特質(zhì)向高位傳輸。蔣寅曾指出 中國文學(xué)批評史上文體互參的重要原則——以高行 卑[33](149-167)?!胺磳ξ娜诵奘贰迸c“提倡史家能文”正是“以高行卑”原則的具體體現(xiàn)。當(dāng)然,史家對文人的批評不只是為“以高行卑”增添一個個案,它能說明該原則除了適用于詩、詞、曲等文體之外,還有很大的運用空間,身份級差背后的傳統(tǒng)價值觀念才是“以高行卑”產(chǎn)生的重要原因。其次,在中國文學(xué)批評史上,用器物、山水等描述文學(xué)作品是極為常見的現(xiàn)象,得到了眾多學(xué)者的關(guān)注。相比而言,身份詞語在文學(xué)批評中的作用尚未得到重視,如“圣人之史”“史家之史”“文人之史”“史家之文”“文人之文”等,都是用身份詞語來形容和區(qū)分作品,實為文學(xué)批評的一種重要方式。因而史家對文人的批評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有利的視角,身份詞語如何成為一種標簽,如何進入文史批評的視閾,具有怎樣的批評效果等一系列問題都能得到解答。這對我們完善對古代文學(xué)批評的認識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注釋:

    ① 如李少雍《中國古代的文史關(guān)系——史傳文學(xué)概論》(《文學(xué)遺產(chǎn)》1996年第2期)論述古人對文史關(guān)系的認識,目的在于解釋為何歷代史傳都有一定程度的文學(xué)性。李洪巖《中國古代史學(xué)文本的理論與實踐》(《文史哲》2006年第5期)也討論了史著的文學(xué)化現(xiàn)象以及反文學(xué)的史學(xué)文本思想。呂海龍《〈史通〉與劉知幾文史觀研究》(上海大學(xué)2011年博士學(xué)位論文)敘述了文史分合的軌跡,并著重分析了劉知幾的文史分合 觀念。

    ② 劉炎《邇言》又記載:“或曰:‘紀傳不及編年,然則班、馬皆非歟?’曰:‘班、馬未可全貶也。文皆近古,事皆見聞,法皆家傳?!?見劉炎《邇言》,《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03冊,第545頁。)蓋班、馬影響太大,其意義與地位不可抹殺,但“未可全貶”四字,已表明以紀傳為體的《史記》《漢書》有可指摘之處。

    [1] 謝保成. 中國史學(xué)史[M]. 北京: 商務(wù)印書館, 2006.

    [2] 黃暉. 論衡校釋[M]. 北京: 中華書局, 1990.

    [3] 劉劭. 人物志[M]. 北京: 紅旗出版社, 1996.

    [4] 沈約. 宋書[M]. 北京: 中華書局, 1974.

    [5] 姚思廉. 梁書[M]. 北京: 中華書局, 1973.

    [6] 蕭統(tǒng). 六臣注文選[M]. 北京: 中華書局, 2012.

    [7] 楊朝明, 宋立林. 孔子家語通解[M]. 濟南: 齊魯書社, 2013.

    [8] 葛曉音. 八代詩史[M]. 北京: 中華書局, 2012.

    [9] 范曄. 后漢書[M]. 北京: 中華書局, 1965.

    [10] 劉知幾. 史通[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11] 潘耒. 遂初堂文集[C]// 續(xù)修四庫全書: 第1417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12] 沈欽韓. 漢書疏證[C]// 續(xù)修四庫全書: 第266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13] 黃溍. 金華黃先生文集[C]// 續(xù)修四庫全書: 第1323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14] 劉昫. 舊唐書[M]. 北京: 中華書局, 1975.

    [15] 董誥. 全唐文[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16] 章學(xué)誠. 文史通義[M]. 劉公純標點. 北京: 古籍出版社, 1956.

    [17] 曾棗莊, 劉琳. 全宋文: 第56冊[M].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6.

    [18] 鄭樵. 鄭樵文集[M]. 北京: 書目文獻出版社, 1992.

    [19] 王士骕. 中弇山人稿[C]// 四庫禁毀書叢刊: 集部第32冊.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97.

    [20] 吳肅公. 街南續(xù)集[C]// 四庫禁毀書叢刊: 集部第148冊.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97.

    [21] 吳高增. 玉亭集[C]// 四庫未收書輯刊: 第10輯第20冊.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98.

    [22] 鄧繹. 藻川堂譚藝·三代篇[C]// 王水照. 歷代文話. 上海: 復(fù)旦大學(xué)出版社, 2007.

    [23] 曹鵬程. 宋代紀傳、編年二體優(yōu)劣論[J]. 史學(xué)史研究, 2011(1): 35?41.

    [24] 劉炎. 邇言[C]//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第703冊. 臺北: 商務(wù)印書館, 1986.

    [25] 章如愚. 群書考索續(xù)集[C]//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第938冊. 臺北: 商務(wù)印書館, 1986.

    [26]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M]. 北京: 中華書局, 1958.

    [27] 黃汝亨. 寓林集[C]// 續(xù)修四庫全書: 第1368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28] 于若瀛. 弗告堂集[C]// 四庫禁毀書叢刊: 集部第46冊.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97.

    [29] 孫承澤. 藤陰札記[C]// 續(xù)修四庫全書: 第944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30] 趙汝譡. 水心文集序[C]// 葉適集. 北京: 中華書局, 1961.

    [31] 李耆卿. 文章精義[C]// 王水照主編. 歷代文話. 上海: 復(fù)旦大學(xué)出版社, 2007.

    [32] 姜宸英. 湛園集[C]//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第1323冊. 臺北: 商務(wù)印書館, 1986.

    [33] 蔣寅. 中國古代文體互參中“以高行卑”的體位定勢[J]. 中國社會科學(xué), 2008(5): 149?167.

    Historians reviewing the literati: Identity identification and its cri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contex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history

    XIONG Xiang

    (School of Humanities,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214122, China)

    It is often un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history that historians undertake the identity criticism at literati. Separation between literature and history appeared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In the Wei Jin and Six Dynasties, the style of diction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and the tendency to emphasize rhetoric influenced the compilation of history books and stimulated the consciousness of historians. From then on, historians began to emphasize the separation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resulting in the identity recognition of "shame as a Literati". Since the Tang Dynasty, historian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aware of their identity. They opposed the compilation of history by literati on the one hand and on the other hand traced back to the state of the unity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in the pre-Qin period, regarding "history" as the historical source and value embodiment of "literature" so that it became a potential concept for historians to writ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value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literati and historians was stable, resulting in the critical discourse which embodied the principle of "from the higher to the lower " and had inspiring significance for further exploring identity literary criticism.

    historian; literati; identity; criticism

    2018?06?10;

    2019?04?12

    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研究基金項目“中國古代‘文人’身份認同與個案研究”(2018SJA0795)

    熊湘(1987—),男,貴州遵義人,文學(xué)博士,江南大學(xué)人文學(xué)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xué)批評史,聯(lián)系郵箱:xongxang@126.com

    10.11817/j.issn. 1672-3104. 2019.03.018

    I206.2

    A

    1672-3104(2019)03?0160?08

    [編輯: 胡興華]

    猜你喜歡
    修史史家文史
    遼代史官孟初事跡考辨
    《文史春秋》征訂啟事
    文史春秋(2022年7期)2022-08-27 05:40:10
    身邊雷鋒
    雷鋒(2022年3期)2022-04-12 13:02:50
    《文史春秋》征訂啟事
    文史春秋(2022年2期)2022-03-25 10:45:20
    《文史春秋》征訂啟事
    文史春秋(2022年1期)2022-03-25 10:18:10
    “《明英宗實錄》誹謗景帝說”考釋——兼論明代史家史權(quán)意識的復(fù)蘇
    論楊衒之的生平仕履與史家意識
    修史就要長話短說
    “全能”爸爸
    文史春秋
    文史春秋(2015年5期)2015-11-18 02:42:50
    av在线亚洲专区| 在线 av 中文字幕| 人人妻人人看人人澡|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不卡 | 成人无遮挡网站| 爱豆传媒免费全集在线观看| 日本猛色少妇xxxxx猛交久久|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在线观看| av免费观看日本| 边亲边吃奶的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 天堂网av新在线|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不卡 | 99久久精品国产国产毛片| 欧美激情国产日韩精品一区|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性| 高清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露脸久久av麻豆| 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高清有码在线观看视频| 99久久人妻综合| 人人妻人人爽人人添夜夜欢视频 | 亚洲精品一二三| 久久热精品热| 噜噜噜噜噜久久久久久91| 精品人妻熟女av久视频| 国产色婷婷99|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久久| 高清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av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日本三级黄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亚洲国产| 少妇人妻 视频| 免费观看无遮挡的男女| av黄色大香蕉| 免费观看在线日韩| 亚洲内射少妇av| 国内精品宾馆在线| 国产成人a区在线观看| 大陆偷拍与自拍| 黄片无遮挡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软件| 国产v大片淫在线免费观看|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亚洲精品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在线观看| 午夜激情福利司机影院| 欧美+日韩+精品|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 精品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97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久久av| 国产高清有码在线观看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末码|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区5o| 国产一级毛片在线| 亚洲无线观看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 三级男女做爰猛烈吃奶摸视频| 国内少妇人妻偷人精品xxx网站| 哪个播放器可以免费观看大片|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9| 99re6热这里在线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樱花 | 免费看光身美女| 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欧美日韩无卡精品| 高清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色哟哟·www| 亚洲高清免费不卡视频| 亚洲av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色片| 久久午夜福利片| 免费观看的影片在线观看| 性插视频无遮挡在线免费观看| 国精品久久久久久国模美| www.色视频.com| 欧美少妇被猛烈插入视频| 亚洲四区av| 免费少妇av软件|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在线观看 | 欧美xxxx黑人xx丫x性爽| 亚洲婷婷狠狠爱综合网| av在线播放精品| 精品国产露脸久久av麻豆|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成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 av福利片在线观看| 欧美区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视频女| 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男女下面进入的视频免费午夜|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91sexporn| 免费av毛片视频| av一本久久久久| 丝袜脚勾引网站| 欧美变态另类bdsm刘玥|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青青草视频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片| 搞女人的毛片|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玫瑰| 日本一二三区视频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观看了| 天美传媒精品一区二区| 内地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欧美三级亚洲精品| 成人特级av手机在线观看|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影片| 网址你懂的国产日韩在线| www.色视频.com| 一本一本综合久久|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玫瑰| 国产片特级美女逼逼视频| 午夜视频国产福利| 黄片无遮挡物在线观看| 免费观看的影片在线观看| 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免费看| 亚洲精品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欧美激情在线99| 精品亚洲乱码少妇综合久久|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av片| 国产免费视频播放在线视频| 又黄又爽又刺激的免费视频.| 1000部很黄的大片| 久久久久久久精品精品| 国产成人a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免费无遮挡视频| 日日啪夜夜爽|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专区第一集| 精品少妇久久久久久888优播| 九九爱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精品自产自拍| 青春草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 日韩 精品 国产|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 在线观看三级黄色| 一级av片app| 亚洲av二区三区四区| 日韩三级伦理在线观看| 秋霞在线观看毛片| 天天一区二区日本电影三级| 欧美精品国产亚洲| 国产精品一二三区在线看| 色综合色国产| 亚洲av福利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网站| 国产高清不卡午夜福利| a级毛片免费高清观看在线播放| 欧美3d第一页| 国产免费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观看性生交大片5| 久久精品国产a三级三级三级|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 | 久久久a久久爽久久v久久| 国产高潮美女av| 美女xxoo啪啪120秒动态图|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电影| 国产永久视频网站| 18禁在线无遮挡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色婷婷99| 亚洲美女视频黄频| 秋霞在线观看毛片| 成人亚洲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 校园人妻丝袜中文字幕| 日韩电影二区| 亚洲av国产av综合av卡| 18禁在线无遮挡免费观看视频| 一级毛片aaaaaa免费看小| 亚洲成人精品中文字幕电影| videossex国产| 小蜜桃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高清|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老黄| 男人和女人高潮做爰伦理| 亚洲精品一二三| 亚洲怡红院男人天堂| 在线免费十八禁| 亚洲在久久综合| 亚洲综合色惰| 美女高潮的动态| 大陆偷拍与自拍| 久久久精品94久久精品| 成人鲁丝片一二三区免费| 亚洲成人av在线免费| 夫妻午夜视频| 国产日韩欧美亚洲二区| 国产精品无大码| 日韩欧美精品免费久久| 欧美激情国产日韩精品一区| 亚洲av.av天堂| 免费黄色在线免费观看| 熟女电影av网| av在线天堂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鲁丝片午夜精品| 91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zozozo另类| 男女无遮挡免费网站观看| 亚洲天堂av无毛| 禁无遮挡网站|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观看| 成人特级av手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美| 22中文网久久字幕| 性色avwww在线观看| 欧美日本视频| 一边亲一边摸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蜜桃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自拍成人| 国内精品宾馆在线| 老司机影院毛片| 激情五月婷婷亚洲| 丝袜喷水一区|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h| 欧美成人a在线观看| 精品99又大又爽又粗少妇毛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电影| 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 亚洲av电影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97超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mv在线观看视频 | 精品人妻熟女av久视频| 超碰97精品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午夜免费资源| h日本视频在线播放| 2021天堂中文幕一二区在线观| 一级毛片久久久久久久久女|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影片| 成年av动漫网址| 又黄又爽又刺激的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 日本wwww免费看|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久久av|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 午夜免费观看性视频| 亚洲真实伦在线观看| 综合色丁香网| 欧美日韩亚洲高清精品| 国产伦理片在线播放av一区| 两个人的视频大全免费| 哪个播放器可以免费观看大片| 亚洲精品国产色婷婷电影| 亚洲成人久久爱视频| 免费少妇av软件| 熟女电影av网| 国产国拍精品亚洲av在线观看| 最近2019中文字幕mv第一页| 国产午夜精品一二区理论片| 777米奇影视久久| 韩国av在线不卡| 日韩国内少妇激情av| 2018国产大陆天天弄谢| 国产高清三级在线| 亚洲综合色惰| 别揉我奶头 嗯啊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在线| 狂野欧美白嫩少妇大欣赏| 亚洲成人av在线免费| 天美传媒精品一区二区| 熟女av电影| 国产男人的电影天堂91| 国产精品麻豆人妻色哟哟久久| 少妇被粗大猛烈的视频| 色视频www国产| 亚洲精品aⅴ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影视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液的使用体验| 国产精品三级大全| 欧美97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av新网站| 在线亚洲精品国产二区图片欧美 | 亚洲国产成人一精品久久久| av在线观看视频网站免费| 亚洲av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黄片美女视频| 国产黄片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av在线亚洲专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av| 久热久热在线精品观看| 欧美老熟妇乱子伦牲交| 在线观看av片永久免费下载| 在线观看国产h片| 乱系列少妇在线播放| 一级av片app|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久久午夜乱码| av黄色大香蕉| 国产黄色免费在线视频| 三级国产精品欧美在线观看| 男女边吃奶边做爰视频| 青春草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熟妇人妻不卡中文字幕| 欧美xxⅹ黑人| 日韩成人av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有黄有色的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aⅴ在线观看| 美女xxoo啪啪120秒动态图| 欧美3d第一页| 另类亚洲欧美激情| 亚洲怡红院男人天堂|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不卡 | 一个人观看的视频www高清免费观看| 又爽又黄a免费视频| 日日啪夜夜撸| 国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亚洲成人一二三区av|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 | 日本黄色片子视频| 日本黄大片高清| 午夜亚洲福利在线播放|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麻豆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嫩草影院精品99| 免费看av在线观看网站|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 | 亚洲综合精品二区| 欧美日本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无卡精品| 成人漫画全彩无遮挡| 中文字幕制服av| 日本一本二区三区精品| 22中文网久久字幕| 亚洲高清免费不卡视频| 欧美日本视频| 黄片无遮挡物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网色| 五月开心婷婷网| 国产精品三级大全| 成年av动漫网址| 亚洲av日韩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久久精品精品| 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免费看| 免费av毛片视频| 欧美3d第一页|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大全| 美女xxoo啪啪120秒动态图| 丝袜喷水一区|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 | 欧美性感艳星| 在线亚洲精品国产二区图片欧美 |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9| 少妇人妻精品综合一区二区| 国产av码专区亚洲av| av国产久精品久网站免费入址| 国产午夜精品一二区理论片| 中国国产av一级| 国产在线男女| 国产视频首页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999| 久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 欧美变态另类bdsm刘玥| 欧美性猛交╳xxx乱大交人| 亚洲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少妇裸体淫交视频免费看高清| 日韩成人伦理影院| 日本av手机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毛片在线视频| 日本av手机在线免费观看| 一个人看视频在线观看www免费| 一级毛片久久久久久久久女| 人妻制服诱惑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观看| 成人高潮视频无遮挡免费网站| 免费观看性生交大片5| 日本熟妇午夜| av卡一久久| 欧美最新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最后的刺客免费高清国语| 国产男女超爽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 国内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 亚洲av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身体一侧抽搐| 国内精品宾馆在线| 国产永久视频网站| 天堂俺去俺来也www色官网| 日本与韩国留学比较| 免费看av在线观看网站|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6| 精品99又大又爽又粗少妇毛片| 成人国产麻豆网| 成年av动漫网址|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9| 中文乱码字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开心婷婷网|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另类久久久| 婷婷色综合大香蕉| 国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av毛片| 亚洲一级一片aⅴ在线观看| av在线播放精品| 久久这里有精品视频免费| 成人国产麻豆网| 韩国av在线不卡| 免费观看在线日韩| 欧美激情在线99| 秋霞在线观看毛片|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久久| 久久99热这里只频精品6学生| 乱码一卡2卡4卡精品| 91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 男女那种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怡红院男人天堂| 国产v大片淫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 精品人妻熟女av久视频| 国产午夜福利久久久久久| eeuss影院久久| 美女xxoo啪啪120秒动态图| 国产成人精品一,二区| 亚洲精品日韩av片在线观看| 大香蕉97超碰在线| 女人久久www免费人成看片|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软件|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精品| 免费电影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a级毛色黄片| 纵有疾风起免费观看全集完整版| 好男人视频免费观看在线| 亚洲最大成人中文| 搡老乐熟女国产|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欧美另类精品又又久久亚洲欧美| 丝袜喷水一区|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18| 成人鲁丝片一二三区免费| 1000部很黄的大片| 一区二区三区乱码不卡18|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在线观看 | 成人亚洲精品av一区二区| 寂寞人妻少妇视频99o|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免费高清观看| 免费大片黄手机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淫语在线视频| 亚洲一级一片aⅴ在线观看| 极品少妇高潮喷水抽搐| 草草在线视频免费看| 特大巨黑吊av在线直播| 久久国产乱子免费精品|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欧美精品人与动牲交sv欧美| 狂野欧美激情性bbbbbb| 中文字幕av成人在线电影| 国产老妇伦熟女老妇高清| 身体一侧抽搐| 亚洲成人久久爱视频| 亚洲av中文av极速乱| 亚洲人与动物交配视频| 高清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插阴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寂寞人妻少妇视频99o| 亚洲精品日本国产第一区| 欧美xxⅹ黑人| 国产黄片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色5月婷婷丁香| 国国产精品蜜臀av免费|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精|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 99热这里只有是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av中文av极速乱|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国产欧美亚洲国产| 青青草视频在线视频观看| 尾随美女入室| 视频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日韩国内少妇激情av| 免费观看性生交大片5| www.av在线官网国产| 看免费成人av毛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古装| 久久99精品国语久久久|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九色| 搡女人真爽免费视频火全软件|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区5o| 国产免费一级a男人的天堂| 国语对白做爰xxxⅹ性视频网站| 国产黄片美女视频| 在线观看免费高清a一片| 亚洲性久久影院| 一级毛片久久久久久久久女| 欧美人与善性xxx| 嫩草影院精品99| 亚洲无线观看免费| 免费大片18禁| 人妻一区二区av| av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欧美亚洲国产| 一个人观看的视频www高清免费观看| 色综合色国产| 国精品久久久久久国模美| 九草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成人免费无遮挡视频| 看免费成人av毛片|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 国产欧美亚洲国产|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激情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成人|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软件| 亚洲在久久综合|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激情视频| 岛国毛片在线播放| 嫩草影院新地址| 看免费成人av毛片| 女人十人毛片免费观看3o分钟| 国产精品.久久久| 女人十人毛片免费观看3o分钟| 黄色配什么色好看| 欧美日韩视频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二| 波多野结衣巨乳人妻| 舔av片在线| 国产伦理片在线播放av一区| 国产高清国产精品国产三级 | 午夜免费男女啪啪视频观看| 亚洲内射少妇av| 一级毛片aaaaaa免费看小| 亚洲内射少妇av| 国产精品国产av在线观看| 美女xxoo啪啪120秒动态图| 亚洲性久久影院| 视频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不卡视频在线观看欧美| 久久6这里有精品| 特级一级黄色大片| 观看美女的网站| 在线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 | 好男人视频免费观看在线| 最近中文字幕2019免费版|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激情视频| 久久女婷五月综合色啪小说 |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一本色道久久久久久精品综合|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看| 国产探花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亚洲自偷自拍三级| 青春草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一级毛片电影观看| 亚洲精品一二三| 色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熟女av电影| 校园人妻丝袜中文字幕| 欧美激情久久久久久爽电影| 国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久色成人| 永久免费av网站大全| 午夜激情福利司机影院| 黄片无遮挡物在线观看| 欧美高清性xxxxhd video| 我的女老师完整版在线观看| 免费少妇av软件| 男女边吃奶边做爰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999| 69av精品久久久久久|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夜夜| 六月丁香七月| 插逼视频在线观看| 在现免费观看毛片| 婷婷色麻豆天堂久久| 最近2019中文字幕mv第一页|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在线| 狠狠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 美女国产视频在线观看| 黄色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影院123| 高清视频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国产av国产精品国产| 99精国产麻豆久久婷婷| 国产亚洲av嫩草精品影院| 久久热精品热|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免费黄色在线免费观看| 街头女战士在线观看网站| 中文在线观看免费www的网站| 欧美另类一区| 日韩成人伦理影院| 国产免费视频播放在线视频| 91久久精品电影网| 婷婷色av中文字幕|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av| 欧美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看| av一本久久久久| 亚洲经典国产精华液单|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九色| 亚洲欧美精品专区久久|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66热6| av免费观看日本| tube8黄色片| 一级毛片电影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 下体分泌物呈黄色| 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精品| 在线观看国产h片| 国产精品.久久久|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日本色播在线视频| 精品久久久噜噜| 日本av手机在线免费观看| av.在线天堂| 女人被狂操c到高潮|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av| 欧美高清成人免费视频www| 嫩草影院入口| 亚洲激情五月婷婷啪啪| 丝瓜视频免费看黄片| 欧美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 男人狂女人下面高潮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