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香
摘? ? 要: 高校圖書館作為一個重要的公共服務場所,是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可以給校內全體教職人員和學生提供知識信息服務。高校圖書館必須根據時代特征和自身情況搞好信息化建設,以滿足社會發(fā)展的新需求,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本文具體分析互聯網時代高校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探討高校圖書館服務現狀并闡述互聯網時代高校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機遇和挑戰(zhàn)并存的現狀。
關鍵詞: 高校圖書館? ? 信息化建設? ? 機遇與挑戰(zhàn)
一、互聯網時代高校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
隨著計算機的迅速發(fā)展,信息化社會加速形成與發(fā)展?;ヂ摼W時代主要指在電子計算機及現代通信技術互相結合的基礎上創(chuàng)建的寬帶、高速、綜合、廣域型數字化電信網絡時代。在高科技的支撐下,互聯網把人類文化傳播推向嶄新的時代。如今計算機已經成為人們生產與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海量的信息在帶給人們便利的同時也帶來困擾。在這種背景下,為了滿足用戶的信息需求,建設信息化圖書館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選擇。信息化圖書館主要指使用現代信息處理技術,整合和處理價值較高的文字、聲像等信息資料,使其以數字化模式保存和管理,同時使用網絡技術開展傳播與接收工作,確保網絡用戶從網上獲得需求的信息。信息化圖書館具有信息化、智能化、數字化、網絡化及社會化等特征,信息服務功能多樣化,使讀者的閱讀方式越來越便捷,更加人性化。
1.建設信息化圖書館能夠滿足信息化時代發(fā)展的需求。
信息化圖書館是信息化時代的產物,順應時代的節(jié)奏和需求,我們正處于多元化信息爆炸時代,互聯網正在改變人們的思維方式及生活習慣。當代大學生是網絡利用率較高的人群之一,方便、快捷及高效等特點顯著改善了大學生的學習條件及生活質量,已經成為大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網絡信息的質量水平不但參差不齊,而且雜亂無章,不能滿足高校師生獲取專業(yè)知識、開展科研工作的實際需求。高校圖書館進行信息化建設可以把互聯網和圖書館的優(yōu)點結合起來,為師生提供最優(yōu)質的服務。
2.信息化建設是高校圖書館自身發(fā)展的必要手段。
高校圖書館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成部分,是師生更加有效學習及開展學術研究的重要場所,擔負著傳播知識、傳承文明、創(chuàng)造先進文化的社會使命與責任。建設信息化圖書館能夠提高服務質量,有效發(fā)揮社會功能,培養(yǎng)高質量人才,提高我國的科研水平。使用多媒體交流平臺拉近圖書館和讀者之間的關系,增強兩者的互動交流,運用網上檢索工具幫助讀者進行信息查詢,節(jié)省時間,保證質量。另外,使用電子文獻突破了圖書館在時間及空間上的束縛,為異地讀者提供閱讀服務。這些都能引領高校圖書館更好地發(fā)展,促進圖書館文化價值實現。
3.信息化建設可以實現資源共享。
資源是信息化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更是高校圖書館發(fā)展的重要方向。高校圖書館的資源信息比較專業(yè)化、學術化,公共圖書館的信息較為生活化,通過信息化建設加強兩者的互動,可以拓展讀者的知識面。信息化圖書館能夠幫助讀者用戶了解不同地域風貌和歷史文化等,對資源共享有著較大影響。高校圖書館建立館和館之間的信息管理互動系統能夠增加圖書管理的服務功能。圖書管理互動系統可以整合各個空間分散的信息資源,進行跨管圖書交流合作管理,從而完善圖書館的各項圖書管理工作,實現共同發(fā)展。所以高校圖書館信息化建設已經迫在眉睫,必須高度重視,加大信息化建設力度,滿足高校發(fā)展需求。
二、高校圖書館服務現狀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屬于一項長期的、艱巨的歷史任務,是提高國民素質的基礎工程。在精神文明建設過程當中各種公共服務設施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例如高校圖書館、科技館等,能夠提供更加豐富與優(yōu)質的學習資源,滿足不同人的學習和精神需求,加強圖書館信息化建設,提高圖書館的服務水平意義重大。
1.硬件設施陳舊、軟件設施不健全。
首先,硬件設施陳舊。我國高校圖書館信息化建設源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這期間各大高校都在不斷地升級改革硬件設施。全面開展信息化建設,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必須投入大量資金,花費較多的時間與精力,使目前這種落后的局面難以在短時間內得到較好的改變。其次,軟件設施方面存在不足之處。高校圖書館的軟件管理系統基本都是高校結合自身特點設計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軟件設計人員觀念落后,綜合素養(yǎng)不高等致使高校圖書館的軟件系統存在較多漏洞,協調性不高,功能不健全等。另外,由于各大高校的性質不同,信息軟件種類較多,兼容性不強,難以較好地進行高校之間的信息共享。
2.管理體制比較落后。
從我國發(fā)展情景看,目前高校圖書館的管理制度相對比較落后,管理體制仍舊呈現出分塊特征,基礎業(yè)務比較薄弱,缺乏綜合能力強的管理人才,難以較好地適應信息化發(fā)展需求。首先,在高校圖書館以往發(fā)展模式當中,管理工作通常是分散進行的,沒有統一規(guī)劃、系統管理,另外在各方面管理細節(jié)上,監(jiān)控力度不大,靈活性不強,為用戶提供的服務較為被動和刻板。受傳統管理理念及管理模式的束縛,高校圖書館的管理模式較為固化,缺少必備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改革意識。雖然大多數高校圖書館都在積極開展信息化建設,但是受各種因素的制約,致使網絡化工程不能順利進行,導致高校圖書館的服務水平提高較為緩慢。其次,專業(yè)管理人才短缺。互聯網時代,建設信息化圖書館必須要求管理員具備扎實的信息化知識和較強的信息化技能。但是目前一些高校圖書館仍舊使用以往的館藏及借閱工作方式。多數管理人員不是圖書館專業(yè)畢業(yè)的,懂信息技術的人較少,專業(yè)人才資源較短缺,特別是在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過程中,專業(yè)信息人才較緊缺,致使管理工作較落后。
3.網絡電子通訊能力較弱。
網絡電子通訊在高校圖書館信息化管理中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借助網絡,師生可以自主、快速地查詢自己需要的文獻資料,學校也能夠借助網絡不斷完善圖書館資源。但是,由于高校缺少健全、先進的硬件和軟件設施,資金投入有限等,網絡電子通訊覆蓋范圍較窄,圖書館的服務范圍難以擴大,有些地方只有內部具有網絡電子通訊,限制圖書館信息化建設進程。
4.信息資源更新速度緩慢。
信息資源更新速度緩慢主要指信息資源中的有效價值隨著時間流逝逐漸降低,利用率逐步降低。高校圖書館是師生開展學術研究過程當中獲取信息的主要平臺,為師生提供的文獻資料必須豐富、廣泛,具有時代性。但是受管理體制、資金等因素的影響,新科學、新領域等方面的文獻不足。多數高校圖書館的文獻資料較為陳舊,有的觀點已經被時代淘汰,和社會發(fā)展實際需求不適應。另外,社會發(fā)展腳步不斷加快,出現許多新的學科,一些高校還沒有采購這些學科方面的文獻資料。圖書館信息資源更新速度緩慢,影響圖書館信息化建設。
三、互聯網時代高校圖書館信息化建設機遇和挑戰(zhàn)并存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互聯網時代全面到來,多數行業(yè)的服務理念發(fā)生了變化,高校圖書館也如此。所以,應該以互聯網服務理念為出發(fā)點,加強圖書館信息化建設,把握住機遇,采取有效措施應對挑戰(zhàn),才能提高圖書館的服務水平和質量,讓中國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
1.完善圖書館信息化管理制度。
高校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健全圖書館信息化管理機制,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與特點。積極學習西方圖書館先進的管理體系,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體系,提高圖書館的宏觀控制能力。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及信息技術的使用,從本質上改變以往圖書館的管理模式及結構性質,逐漸向著網絡化、數字化方向發(fā)展。所以,必須盡快創(chuàng)建完善的與之相匹配的管理體系。另外,新的管理體系能夠調動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使其更主動地為圖書館信息化發(fā)展建言獻策。還要加大團隊管理建設力度,從整體上提高圖書館的信息管理和服務質量。
2.利用互聯網優(yōu)勢,加強圖書館信息化服務內容建設。
高校圖書館信息化服務內容是高校圖書館員工作的實質,也是圖書館工作的關鍵,如果缺少高質量的內容為基礎,高校圖書館信息化建設將難以順利實現,特別是在互聯網背景下,高質量的內容才是最重要的法寶。內容主要分為建設一套適應信息時代的整套運作機制及工作方式、個性化的服務等。高校圖書館具備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優(yōu)質的信息化服務內容能夠使讀者享受到較高的服務。高校圖書館應該加強和教學信息化大環(huán)境的融合,這是圖書館未來發(fā)展的主要方向。所以,高校圖書館應該跟上社會發(fā)展的步伐,在信息化建設過程當中緊緊抓住發(fā)展機遇,堅定不移地把圖書館信息化建設事業(yè)推向更遠的方向。
3.利用互聯網改善圖書館信息化服務質量。
互聯網時代,高校圖書館必須具備較高的服務質量,才能適應信息技術快速發(fā)展步伐,逐漸把信息資源環(huán)境轉變到高校圖書館服務工作當中,滿足新時代讀者的新需求,這是傳統圖書館管理模式轉變?yōu)楝F代信息化管理模式的重要前提。因此,應該采取各種有效措施提高傳統圖書館用戶的信息化服務質量,提高讀者的滿意度。網絡化時代,圖書館信息化建設應該隨著網絡技術及計算技術的發(fā)展而不斷轉型升級,不斷提升信息加工、整理、存儲及利用功能,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步伐,創(chuàng)新圖書館模式。為廣大讀者提供個人閱讀空間,這是信息化圖書館的主要特色。另外,不斷提高圖書館的借閱能力,保證整個借閱環(huán)節(jié)順利,優(yōu)化服務質量。
4.更新圖書館的服務理念,增強服務意識。
網絡時代,讀者的閱讀需求不斷增長,高校圖書館在信息化建設過程當中應該更新服務理念,增強服務意識,堅持“以人為本,讀者至上”的目標,使圖書館真正成為廣大讀者心目中的知識殿堂。所以,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應該轉變觀念,更新服務理念,樹立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的服務理念,處理好和讀者的關系。強化增強服務意識,對讀者充滿耐心,積極探索圖書館信息服務的新模式、新方法及新路子,針對不同讀者的需求,提供多元化服務,使圖書館事業(yè)實現創(chuàng)新發(fā)展。
綜上所述,高校圖書館是學校教學及科研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校教育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要提高圖書館管理質量,給廣大讀者提供全面的知識服務,圖書館要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利用互聯網優(yōu)勢加強圖書館信息化服務內容建設,利用互聯網改善圖書館信息化服務質量,更新圖書館服務理念,增強服務意識,從而提高圖書館的信息化水平。
參考文獻:
[1]許宗華.基于互聯網+的高校圖書館管理策略探究[J].才智,2018(12).
[2]邢明嬋.互聯網+時代高校圖書館服務轉型探討[J].晉中學院學報,2018(2).